相关试卷
-
1、在夏季稻田中往往分布着杂草等植物以及二化螟、青蛙等动物。研究发现,稻田养鸭可有效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请分别从种间关系及物质循环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①;
②。
-
2、就草原生态系统来说,碳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的形式进行。但是生态学家不能以草原生态系统为单位进行物质循环的研究,试从物质循环特点的角度进行分析,其原因是。
-
3、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
-
4、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
5、碳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
-
6、“过腹还田”可使农作物秸秆得到多途径的利用。
-
7、衡水湖湿地是华北第二大湿地生态系统。近年来,由于入湖污水等各种原因,水体出现了富营养化等状况。为了治理污染,研究人员根据生态平衡原理通过引入大型溞(杂食浮游动物)等措施对污染的水体进行修复。(1)、衡水湖中所有的草鱼组成一个。此湿地由浅水区向陆地方向依次生长着芦苇、蒲棒、垂柳等,这体现了群落的结构。(2)、衡水湖的部分区域用于人工养鱼,其中部分能量流动过程如下图。据图分析,流经该区域的总能量为 , 其中③为。(3)、治理水体污染的过程中,研究者研究大型溞对藻类影响的同时,还统计了五组(C0~C4组的密度分别为0只/L、5只/L、15只/L、25只/L、50只/L)大型溞对水体中小型浮游动物密度变化的影响,结果如图。大型溞与小型浮游动物的种间关系是;据此分析,C4组对藻类抑制效果反而不如C3组的原因是。(4)、根据生态平衡原理,研究人员采取的另外一种有效措施为。(5)、大气中的CO2依靠(填生理过程)进入生物群落。冬奥会充分利用北京夏季奥运会场馆,所有场馆达到绿色建筑标准,从碳循环角度回答,水电、风电和光伏等新能源的利用有利于。(6)、为提高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延庆赛区建立了一个集种植、养殖和休闲为一体的新型人工生态系统。科研小组对该新型人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定量分析,得出相关数据[部分数据未给出,能量单位为(J·cm-2·a-1)]。
流入该新型人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J·cm-2·a-1),初级消费者传递给次级消费者的能量为(J·cm-2·a-1)。
(7)、张家口赛区的森林中自下而上有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形成群落的 , 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守林人补植补造,浇水排涝,进行病虫害防治,如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杀雄性有害动物,可以通过从而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这属于防治。
-
8、某生态系统中存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如将丙的食物比例由甲∶乙=1∶1,调整为2∶1,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该生态系统能承载丙的数量是原来的( )A、1.375倍 B、1.875倍 C、1.273倍 D、0.575倍
-
9、如表所示的能量流经某种植食性动物时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项目
摄食量
粪便量
呼吸消耗量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能量/
[J·(cm2·a-1)]
530
330
X
110
A、X表示的能量为200[J·(cm2·a)-1] B、流向第三营养级的能量最多为40[J·(cm2·a)-1] C、该植食性动物同化的能量中有20%通过呼吸作用散失掉 D、表中四个量之间没有一定的数量关系 -
10、如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中存在的食物链是绿色植物→草食动物→肉食动物→微生物 B、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随食物链逐级递减 C、微生物呼吸产生的能量可以再次被绿色植物利用 D、生态系统本身即可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不需要外来能量的输入
-
11、野生动物园圈养草食性动物产生的大量粪便,可以用粪食性金龟进行处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粪便的气味吸引粪食性金龟属于化学信息传递 B、金龟的活动促进了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 C、金龟的食物来自草食性动物,处于生态系统的第三营养级 D、金龟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源于被草食性动物同化后的能量
-
12、茶树菇味道鲜美,常野生于油茶树枯朽的树桩上。某林场尝试在树下套种茶树菇,并用桐树、柳树、杨树脱落的枝叶制作培养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在油茶树树桩上的茶树菇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B、茶树菇利用的油茶树枯朽树桩中的能量不属于油茶树的同化量 C、套种技术可以提高树木和茶树菇对阳光等资源的利用率 D、该林场的做法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传递效率
-
13、“瓦尔迪兹”油轮意外失事泄漏大量原油,造成严重的海洋污染,生物种群受到威胁。为探究原油污染对海獭的影响,生态学家进行了长达25年的研究,有以下发现:
Ⅰ.随着时间推移,原油污染区大部分生物种群都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但该区域和毗邻的非污染区海獭种群均在持续减少。
Ⅱ.原常以海豹为食的虎鲸,现大量捕食海獭。
Ⅲ.过度捕捞鲑鱼,造成以鲑鱼为食的海豹数量锐减。
Ⅳ.海獭的食物海胆数量增加,而海胆的食物大型藻数量锐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上述发现可知,原油泄漏(填“是”或“不是”)引起海獭数量持续减少的直接原因。(2)、上述材料中,虎鲸至少属于食物链(网)中的第营养级;食物链顶端的虎鲸种群数量最少,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原因是。(3)、若不停止过度捕捞,多年后该海域生态系统可能出现的结果有(多选,填号)①虎鲸的生存受到威胁
②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下降
③该生态系统结构变得简单
④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4)、结合本研究,你认为我国2021年在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开始实行“十年禁渔”的目的是。 -
14、如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值[单位为103 kJ·(m2·a)-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A代表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 B、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5.6% C、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是9.6×104[kJ·(m2·a)-1] D、捕食关系一般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
-
15、下图甲表示食物链上能量流动的部分情况,图乙表示兔的能量来源与去向。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注:图甲中的草指某一种草,假定该生态系统中只有图示这一条简单的食物链。
A、图甲中草到兔的能量传递效率为(②/①)×100% B、能量W1=A1+B1+C1+D1 C、兔通过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均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D、兔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包括兔的遗体和粪便中的能量 -
16、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①~④表示相关过程的能量流动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指由草流入兔的能量 B、图中②/①的比代表草到兔的能量传递效率 C、③是草的同化量中流入分解者中的能量的一部分 D、草与兔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单向的,而兔与狐之间是双向的
-
17、下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字母表示能量的多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f代表初级消费者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 B、在“草→兔→狼”这一食物链中,狼粪便中的能量属于d C、若有未被利用的能量,则在g和i中有一处表示未被利用的能量 D、初级消费者与次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e/b×100%
-
18、如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 B、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 D、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率
-
19、如图表示在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下列对该图分析不合理的是( )A、能量流动是伴随着物质利用进行的 B、图中甲为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 C、该图不够完善,缺少甲中因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 D、乙比甲的能量少的原因主要是甲的遗体残骸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而未传递下去
-
20、下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只显示部分)。
牧民通过养羊获取该生态系统的能量,经测算发现羊的同化量远小于草同化量的1/10,其原因可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