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小熊猫是我国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其主要分布区年气温一般在0~25℃之间。测定小熊猫在不同环境温度下静止时的体温、皮肤温度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小熊猫的体温维持在37℃左右时,其机体的产热量与散热量相等 B、在一定环境温度范围内小熊猫能保持体温恒定,这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 C、寒冷时,小熊猫的皮肤温度会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而降低 D、寒冷时,小熊猫分泌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含量会增多
  • 2、枪乌贼神经纤维是研究兴奋产生和传导的常用材料。当在枪乌贼神经纤维的某一部位施加适宜刺激时,会产生动作电位并沿神经纤维传导。科学家将离体枪乌贼的神经纤维放入不同Na+浓度的盐溶液中,记录到的膜电位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 B、图中曲线对应的盐溶液中Na+浓度大小为a>b>c C、枪乌贼受到外界刺激后,a、b、c峰值不同可能是刺激强度不同引起的 D、若持续降低盐溶液中Na+的浓度,则神经纤维可能会接受适宜刺激后无法产生动作电位
  • 3、为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某地政府在一废旧矿区,利用微生物菌剂和禽畜粪便等来改善矿区土质,以本地植物为主积极植树种草;经过近10年的努力,将旧矿区改造成了一个花木繁荫百鸟筑巢的矿山生态公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改造过程中优先筛选本地植物是因为其适应性强 B、矿山生态公园的生物群落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C、该生态公园属于人工生态系统不存在垂直结构 D、矿山生态公园里的树与草、花木与鸟之间仅存在种间竞争
  • 4、下列与种群的年龄结构与性别比例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当种群的幼年个体数>成年个体数>老年个体数时,其年龄结构可以是增长型 B、种群都可以通过改变正常的性别比例来降低出生率,从而影响种群密度 C、种群的年龄结构与性别比例都是能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因素 D、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直接改变其年龄结构,有效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
  • 5、当植物受到逆境胁迫时,体内会产生大量的活性氧,使植物受到氧化损伤。研究发现,油菜素内酯(BR)能通过促进脱落酸(ABA)合成增加来有效缓解植物氧化损伤程度。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ABA可能诱导一些抗氧化酶的合成 B、BR可能调控了ABA相关合成基因的表达 C、BR和ABA都可以直接清除活性氧以缓解植物损伤 D、BR和ABA在植物抗氧化过程中表现为协同作用
  • 6、坡鹿曾是某海岛“原著居民”,一度频临灭绝仅剩26头,1976年建立自然保护区,坡鹿数量每年以10%至15%的增长率不断增加。如今坡鹿数量约有2000多头,“呦呦鹿鸣,食野之苹”的和谐景象重现海岛。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自然保护区内所有的坡鹿构成了一个种群 B、1976年至今,保护区内坡鹿数量呈现“S”形增长 C、气温和干旱等因素是影响坡鹿种群密度的非密度制约因素 D、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保护区内坡鹿种群数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 7、下列关于免疫失调与免疫学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过敏反应中产生的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而不与组织中的细胞结合 B、自身免疫病的治疗常使用免疫抑制剂来抑制过度活跃的免疫系统 C、HIV主要侵染人体的辅助性T细胞,使其数量下降,导致严重的免疫缺陷 D、供体和受体的HLA匹配程度越高,器官移植成功率和长期存活率越高
  • 8、科学工作者用高浓度的糖溶液喂食某只动物,检测到其血糖浓度以及胰岛素浓度随时间变化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胰岛素在调节该动物的血糖浓度时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 B、a点前,血糖浓度上升的直接原因是喂食初期血糖的产生量大于消耗量 C、a点后,血糖浓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血糖转化成了糖原和非糖物质 D、bc段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逐渐减少,以避免血糖过低
  • 9、下列关于人体免疫调节的结构与物质基础及其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利用体液中的溶菌酶不能对引起肺炎的支原体起到作用 B、巨噬细胞是B淋巴细胞的一种,具有抗原处理和呈递功能 C、免疫活性物质是一类由免疫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的蛋白质 D、机体清除衰老或损伤的细胞维持内环境稳态体现了免疫监视功能
  • 10、站在寒风中,我们因寒冷而瑟瑟发抖。我们身体内几乎所有的细胞都被动员起来,共同抵御寒冷。在这一过程中,甲状腺激素起着重要作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寒风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 B、寒风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组织细胞氧化分解速率减慢 C、在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细胞膜上不存在识别甲状腺激素的受体 D、在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过程中存在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机制
  • 11、当一位同学在你面前挥一下手,你会不自觉地眨眼;经过严格训练的人,虽然能在某些特定情境通过意志力控制自己的眨眼反应,但在放松时,他们仍会进行眨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眨眼反射属于条件反射 B、眨眼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C、反射弧是完成眨眼反射的结构基础 D、人经训练后已彻底消除了眨眼反射
  • 12、钱塘江大潮是杭州著名的自然景观。在观看气势磅礴的浪潮时,部分游客的心跳和呼吸速度都会加快,这体现了神经系统对机体的调控作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系统由脑、脊髓以及与它们相连的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 B、当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导致心跳加快 C、游客在观潮时产生的兴奋情绪,是通过大脑皮层的分析和综合作用形成的 D、观潮时因紧张会导致呼吸加快,这与脑干有关,在脑干中含有调节呼吸的神经中枢
  • 13、长期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前往高原时,可能会出现呼吸加快和肺水肿等症状,这些症状的出现与机体内环境稳态的失调有关。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只有在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时才会引起内环境稳态的失调 B、无氧呼吸产生的CO2增多刺激呼吸中枢兴奋从而引起呼吸加快 C、肺水肿的原因可能是因为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导致其含量增多 D、血浆中的Na2CO3可使机体产生的乳酸直接转变为CO2排出体外
  • 14、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中,我国运动健儿共斩获91枚奖牌。在赛前与赛中,我国随队医疗小组会密切监测运动员相关生理指标(其中包括内环境组成成分的含量和理化性质等)以便给予运动员科学到位的指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补充适量含Fe无机盐,有助于在血浆中合成血红蛋白 B、在运动状态下,骨骼肌细胞内液CO2浓度低于其细胞外液中的CO2浓度 C、正常情况下,运动员心肌细胞的渗透压高于其细胞外液的渗透压 D、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 15、酵母菌液泡的功能类似于动物细胞的溶酶体,可进行细胞内“消化”。API蛋白是一种存在于酵母菌液泡中的蛋白质,前体API蛋白进入液泡后才能形成成熟蛋白。已知前体 API 蛋白进入液泡的过程如图1所示。

       

    (1)、由图1可知,前体API除通过细胞自噬途径进入液泡外,还可通过途径进入液泡。酵母菌的自噬作用是一种“应急”机制。细胞自噬还能清除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受损或衰老的细胞器。对于细胞来说,自噬的意义是
    (2)、在饥饿时产生的自噬小体还包含了部分细胞质基质和部分细胞器。为证明线粒体可通过途径一进入液泡,某研究小组用药物 PMSF(PMSF 是一种液泡蛋白酶抑制剂,可以使液泡中的自噬小体膜无法被分解而在液泡中积累)进行实验。其中实验组操作为:利用PMSF处理(“正常”或“饥饿处理”)的酵母菌适宜时间,裂解酵母菌细胞获得(“上清液”或“液泡”)后,分析测定(填“催化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酶”或“催化NADH 与O2 反应生成水的酶”)的含量。
    (3)、像溶酶体、液泡等含有多种水解酶的细胞结构,自身膜却不会被这些水解酶分解。下列说法能解释该现象的是_______。
    A、膜的成分可能被修饰了,使酶不能对其发挥作用 B、膜上可能因为所带电荷或基团,使酶远离而不发生水解 C、膜周围的环境(如pH)不适合酶发挥作用 D、溶酶体中的酸性环境使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
    (4)、科学家观察野生型酵母菌与液泡水解酶缺陷型酵母菌在饥饿状态下的区别,如图2所示:

    ①与野生型酵母菌相比,液泡水解酶缺陷型酵母菌细胞内的自噬体数目较多,请你分析原因:

    ②上述两种酵母菌(野生型/缺陷型)酵母菌能在饥饿状态下存活更长时间,原因是:

    ③图中酵母细胞形成芽状突起,以及细胞中的自噬体和液泡准确地定位、移动和相互融合,这些过程依赖于(填写细胞结构)。

  • 16、科学研究表明,可以抽取扁桃体中的干细胞来修复受损的肝脏,且全程无需手术便可实施。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扁桃体中的干细胞修复肝脏时,干细胞通过成为肝脏细胞。干细胞和肝脏细胞所含的遗传信息相同,但干细胞内不存在肝脏细胞所特有的转氨酶,这是因为
    (2)、人体扁桃体干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图1中的细胞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正确的排序为(填字母),姐妹染色单体数和核 DNA 数目相等的细胞是图1中的(填字母)。图2中a=条,图2中A时期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原因是

    (3)、黏连蛋白(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连结蛋白)的裂解是分离姐妹染色单体的关键性事件,分离酶(SEP)是水解黏连蛋白的关键酶,它的活性被严密调控。保全素(SCR)能与分离酶紧密结合,并充当假底物而阻断其活性。如图a、b、c分别表示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发生的变化以及对应细胞内某些化合物的含量变化。

    ①图a细胞所在时期,细胞内发生的主要生理变化是

    ②根据图3分析,图c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机制是

    (4)、细胞周期受到严格的分子调控,调控异常会引起细胞癌变,有些癌症采用放射性治疗效果较好,放疗前用药物使癌细胞同步化,治疗效果会更好。可用药物(如胸苷)特异性抑制DNA合成实现细胞同步化,如图4。

    据图分析:阻断Ⅰ中向鱼细胞培养液中加入过量胸苷,处于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而处于其他时期的细胞不受影响,预计加入过量胸苷约h后,细胞都将停留在s期和G1/S 交界处:图②→图③解除过程,更换正常的新鲜培养液后,培养的时间应控制在h范围之间;阻断Ⅱ的处理与阻断Ⅰ相同。经过以上处理后,所有细胞都停留在 , 从而实现了细胞周期的同步化。

  • 17、塑料经物理、化学和生物降解作用会进一步分解成更小的碎片,即微塑料(MPs)或纳米塑料(NPs)。研究发现MPs/NPs进入细胞后会对细胞产生一系列的危害作用。如MPs/NPs可在线粒体内积聚,破坏线粒体的电子传递链,造成线粒体膜损伤(如图1)。

    (1)、由图可知,MPs/NPs 通过进入细胞,随后被细胞器[A]吸收处理,细胞器A 在细胞中的作用是
    (2)、MPs/NPs会破坏线粒体的电子传递链(如图2),这主要影响有氧呼吸第阶段,并最终影响ATP的生成。H+从线粒体基质进入膜间隙的方式是 , ATP合成酶是一种跨膜蛋白,该酶具有的功能。(答2点)
    (3)、光照过强时还原能的积累会导致自由基的产生,损伤膜结构。光呼吸(图3中虚线所示)可促进草酰乙酸-苹果酸的穿梭,输出叶绿体和线粒体中过剩的还原能实现对叶绿体的光保护。图3中过程①进行的场所是 , 叶绿体和线粒体中电子传递链分别位于
    (4)、图3中叶绿体所示过程需要NADPH参与的有 , 在光呼吸过程中,线粒体中的电子传递链的作用是
    (5)、线粒体电子传递链有细胞色素途径(CP)和交替氧化途径(AP)。CP途径有ATP的合成;AP途径无ATP的合成,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为了研究不同环境条件对两条途径的影响,科研人员利用正常植株和 aoxla 突变体(AP功能缺陷)进行实验,结果如图4。

    ①正常情况下,黑暗时电子传递链以途径为主。

    ②光照过强时,光保护主要依赖于途径,从物质和能量变化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③温度与光保护机制的关系是

  • 18、下图表示用洋葱作为实验材料的三个实验的操作流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时,需加入少量的二氧化硅和碳酸钙,加入二氧化硅的目的是 , 加入碳酸钙的目的是。色素在滤纸条上的分离结果如图,其中标号代表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小,该色素是吸收光。
    (2)、某同学用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作为实验材料观察有丝分裂,发现细胞好像都处于细胞分裂间期,原因是。另一个同学用洋葱根尖作为实验材料观察有丝分裂,应观察的区域是 , 观察发现该区域大多数细胞处于细胞分裂间期,原因是
    (3)、将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分别浸入蒸馏水、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和0.6g/mL的KNO3溶液中,得到细胞原生质体(指细胞被除去细胞壁后剩余的部分)相对体积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

    ①图2中a、b分别表示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浸入中后得到的原生质体相对体积变化曲线。

    ②图1中(填图中序号)组成的相当于半透膜,此时②处充满了

    ③b曲线对应溶液中4min 后原生质体体积逐渐增大的原因是

  • 19、某同学绘制下图1和图2,用以表示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和核DNA的数量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A、图1中CD段对应纵坐标数值为1/2 B、图1中DE段核DNA含量加倍 C、图2中a、c分别对应图1中的EF、AB段 D、有丝分裂不会出现图2中d所示情况
  • 20、同一肿瘤组织中常有甲型和乙型两种癌细胞,两者的主要产能方式不同。研究发现,甲型和乙型两种癌细胞通过高表达MCT1、MCT4载体而紧密联系,形成协同代谢,从而促进肿瘤的发生与发展,如图所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型癌细胞可为乙型癌细胞的增殖提供原料 B、过程②相比,过程③还需O2直接参与反应 C、两种肿瘤细胞的主要产能场所和利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不同的 D、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全部直接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