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三糖铁(TSI) 培养基含有牛肉膏、蛋白胨、蔗糖、乳糖、微量葡萄糖、硫酸亚铁、氯化钠、酚红、琼脂等成分,可根据观察单一细菌对三种糖的分解能力及是否产生硫化氢,来鉴别细菌的种类。三糖铁(TSI)琼脂试验方法是:使用笔直的接种针挑取待测菌落,将接种针平稳刺入三糖铁固体斜面培养基内,然后沿原穿刺途径慢慢抽出接种针,最后在斜面上进行“之”字划线,36℃下培养18~24h,观察实验结果。酚红在酸性条件下显黄色,在碱性条件下显红色。细菌产生的硫化氢与铁盐反应生成黑色沉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穿刺或划线的目的是为了将纯培养物进行二次传代培养,须严格控制交叉污染 B、若培养基出现黑色沉淀,可推测该细菌能够分解牛肉膏、蛋白胨 C、若细菌能分解乳糖而产酸、产CO2 , 推测斜面为黄色、底层为红色且有气泡 D、若底层呈黄色、斜面先呈黄色后变红,推测细菌可能只分解葡萄糖
  • 2、ATP是细胞中的直接能源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TP中的能量均来自于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 B、ATP—ADP循环使得细胞储存了大量的ATP C、ATP水解形成ADP时释放能量和磷酸基团 D、ATP分子中的磷酸基团不易脱离
  • 3、下列关于蛋白质、DNA和生物进化证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蛋白质和DNA都是大分子物质,都可以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证据 B、蛋白质和DNA都是遗传信息的贮存者,所以可以通过比较不同生物的蛋白质和DNA来确定不同生物的亲缘关系远近 C、通过比较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差异程度可以得知相关DNA片段中遗传信息的差异程度 D、两种生物的共同祖先生活的年代距今越远,这两种生物的蛋白质和DNA的差异可能就越大
  • 4、如图为植物组织培养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a代表再分化,即已分化的细胞失去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转变成未分化的细胞 B、诱导生芽和生根所需的植物激素的浓度和比例有差异,图中b、c过程均需更换培养基 C、图中a过程一般不需要光照,而后续过程一般需给予适当的光照 D、若锥形瓶A中用的是植物的花药(或花粉),经图示过程可以获得单倍体幼苗
  • 5、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结构及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决定海洋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的影响因素有所不同 B、群落的物种组成随季节的变化而存在一定差异 C、群落演替就是简单低等生物演变成复杂高等生物的过程 D、群落进行演替的标志之一是群落中发生优势物种的改变
  • 6、如图表示蛙的受精卵发育至囊胚过程中的某一变化,若横坐标表示时间,则纵坐标可表示(     )

    A、有机物总量 B、每个细胞DNA含量 C、所有细胞体积之和 D、所有细胞表面积总和与体积总和的比值
  • 7、下列广告语在科学性上没有错误的是
    A、XX牌八宝粥由桂圆、红豆、糯米等精制成,不含糖,适合糖尿病人食用 B、服用鱼肝油(富含维生素D)有助于您的宝宝骨骼健康,促进骨骼发育 C、请放心饮用XX系列饮料,该饮料绝对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D、这种口服液含有丰富的N、P、Zn等微量元素
  • 8、果蝇众多的突变品系为研究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材料。下列是利用果蝇进行的相关研究。
    (1)、果蝇遗传中的“例外”。摩尔根的弟子布里吉斯利用白眼(XaXa)雌蝇和红眼(XAY)雄蝇为亲本进行杂交,发现每2000~3000只后代中就会出现一只红眼不育的雄蝇和一只白眼可育的雌蝇,他称其为“初级例外”。已知果蝇受精卵中性染色体组成与发育情况如下表所示。

    性染色体组成情况

    XX、XXY

    XY、XYY

    XO(无Y染色体)

    XXX、YY、YO(无X染色体)

    发育情况

    雌性,可育

    雄性,可育

    雄性,不育

    胚胎期致死

    “初级例外”中白眼可育雌蝇产生的原因最可能是由亲本中的(填“雌”或“雄”)果蝇减数分裂异常所致。布里吉斯进一步把“初级例外”的白眼雌蝇和正常红眼雄蝇进行杂交,约有4%的后代是白眼雌蝇和可育的红眼雄蝇,他称其为“次级例外”。由此可推断,“初级例外”白眼雌蝇在减数分裂时X、Y染色体联会概率(填“高于”或“低于”)两条X染色体联会的概率。

    (2)、致死基因的保存。摩尔根的另一名学生穆勒由于对辐射诱发基因突变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奖,其中最为人称道的是他设计出的保存致死基因的方法。

    野生型果蝇为正常翅,穆勒利用辐射诱变技术使果蝇的2号染色体上产生一个显性纯合致死基因A,表现为翻翅;翻翅果蝇种群随机交配n代后,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数据可用n表示)。

    为了保持致死基因A在群体中永久稳定存在,穆勒在2号染色体上找到了一对控制眼形的基因:星状眼(B)和正常眼(b),其中B基因具有纯合致死效应,由此构建出一种表现型为翻翅、星状眼的平衡致死系(如图1),从而实现了致死基因A的永久保存。利用平衡致死系保存致死基因的原理是

       

    (3)、平衡致死系的应用。用平衡致死系创立的2号染色体突变检测技术路线(如图2),可检测出未知基因突变的类型。若在F1代观察到新性状,则2号染色体发生了显性不致死突变;若在F1代未观察到新性状,则取F1代翻翅正常眼个体随机交配,观察F2代的表现型和比例。

    若亲本2号染色体发生了隐性不致死突变,则F2中新性状个体占;若亲本2号染色体发生了隐性致死突变,则F2果蝇的表型及比例为

  • 9、植物开红花和粉色花能够吸引昆虫帮助传粉,但是不同植物影响花色的基因不同,基因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也不尽相同。植物甲和植物乙的花色都有白色、粉色和红色,已知三对基因影响花色,三对基因的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M和m不位于A、a和B、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各种配子的活性相同且不存在致死。

    (1)、上述基因A和基因B对花色性状的控制体现了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途径是。纯种白花的基因型有种。
    (2)、以植物甲为研究对象,研究人员选择纯合开粉花植株与纯合开白花植株杂交,F1代全部开红花,则亲本的基因型为。令F1植株自交,子代表型及比例为红花∶粉花∶白花=2∶1∶1。据此推断,F1体细胞中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关系。用表示在下方的圆圈中,其中横线表示染色体,圆点表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并标注各基因的字母。
    (3)、植物乙体细胞中上述三对等位基因相互独立遗传,则AaBbMm植株自交,子代中红花植株的比例为。科研人员在进行转基因研究时意外将一个外源基因X插入植物乙与花色有关的显性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结果抑制了A、B、M中某个基因的表达,影响了花瓣颜色性状的遗传。现在让该植株自交以探究X基因的插入对以上三个基因的抑制情况。

    ①若子代中表型及比例为白色∶粉色=13∶3,则说明

    ②若子代中表型及比例为红色∶白色:粉色=9∶4∶3,则说明

    ③若子代中表型全部为白色,则说明

  • 10、某种雌雄同株的植物中常存在Ⅱ号染色体三体现象,该三体减数分裂时,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会随机移向细胞一极,产生的异常雌配子可育,而异常雄配子不能萌发出花粉管导致不能进行受精。该种植物果皮的有毛和无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R/r控制,果肉黄色和白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B/b控制。让基因型不同的两种三体植株杂交,结果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B/b与R/r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控制该种植物果肉颜色的基因B/b位于Ⅱ号染色体上 C、实验一F1有毛黄肉个体中三体植株所占的比例为7/16 D、实验二F1三体杂合有毛个体随机传粉,后代中无毛个体占比为1/6
  • 11、如图为该DNA遗传信息传递的部分途径示意图,图中过程②所合成的RNA链不易与模板链分开,形成R环(由一条RNA链与双链DNA中的一条链杂交并与非模板链共同组成的三链核酸结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富含G的片段更容易形成R环的原因是模板链与mRNA之间形成的氢键更多,导致RNA不易脱离模板链 B、原核细胞中,过程①和过程②同时进行时,如果转录形成R环,则过程①可能会被迫停止 C、图中过程③一条mRN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可以同时合成不同的蛋白质 D、该图表示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不可能发生在真核细胞中,核糖体沿RNA移动方向是从左到右
  • 12、科学家在研究转录终止机制时发现终止子的上游一般存在一个富含GC碱基的二重对称区和一段由多个A组成的序列。由这段DNA转录产生的RNA容易形成发卡结构,且RNA末端与DNA模板链形成不稳定的U与A配对区域,从而使RNA聚合酶暂停移动,RNA从三元复合物中解离出来,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过程发生在细胞核中 B、RNA发卡结构一经形成,即可导致转录终止 C、发卡结构中含有氢键 D、图中的三元复合物是指DNA、RNA、解旋酶构成的复合物
  • 13、某种XY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动物,其控制毛色的等位基因G、g只位于X染色体上,仅G表达时为黑色,仅g表达时为灰色,二者均不表达时为白色。受表观遗传的影响,G、g来自父本时才表达,来自母本时不表达。某雄性与杂合子雌性个体为亲本杂交,获得4只基因型互不相同的F1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F1黑色个体占1/2,则亲本雄性的基因型为XGY B、若F1灰色个体占1/2,则亲本雄性的基因型为XgY C、若F1出现黑色个体,F1中g的基因频率为1/4 D、若F1全部个体相互交配,F2白色个体全为雄性
  • 14、将某动物(2N=10)的一个精原细胞置于32P的条件下有丝分裂增殖一次得子细胞A和B,让子细胞A继续在32P条件下减数分裂得精细胞1、2、3、4(1与2,3与4分别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让子细胞B在31P条件下减数分裂得精细胞5、6、7、8(5与6,7与8分别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不考虑其他变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精细胞1与2含有放射性的染色体数目一定相同 B、精细胞5与6含有放射性的染色体数目一定不同 C、精细胞1与3含有放射性的染色体数目一定相同 D、精细胞5与7含有放射性的染色体数目一定不同
  • 15、RuBP羧化/加氧酶缩写为Rubisco,CO2和O2竞争性与Rubisco结合,当CO2浓度高时,Rubisco催化C5与CO2反应;当O2浓度高时,Rubisco催化C5与O2反应生成磷酸乙醇酸和C3 , 磷酸乙醇酸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消耗ATP和NADPH,生成CO2和C3 , 这一过程称为光呼吸。植物细胞产生的ATP和NADPH过多时会破坏细胞。如图为小麦叶肉细胞中的部分生理活动过程,大写字母代表相应的物质。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A、植物叶肉细胞中,Rubisco能催化两种反应,不具有酶的专一性 B、A表示NADPH,C表示ATP,A与C共同为C3的还原提供活跃的化学能 C、光呼吸能消耗ATP、NADPH,与光合作用相反,对农业是非常不利的 D、夏季晴朗的中午出现“午休现象”时,植物光呼吸的强度较通常会有所增大
  • 16、某种雌雄同株植物(可自花传粉也可异花传粉)存在显性纯合致死和花粉部分不育现象。圆形红果植株和椭圆形黄果植株进行杂交获得F1 , 取F1中的一株圆形红果植株自交获得F2 , F2植株中圆形红果为201株,圆形黄果为39株,椭圆形红果为99株,椭圆形黄果为20株。若让F2中的圆形红果随机授粉,后代椭圆形黄果个体所占比例可能为(       )
    A、1/17 B、1/30 C、1/34 D、3/170
  • 17、经内质网加工的蛋白质进入高尔基体后,S酶会在其中的某些蛋白质上形成M6P标志。具有该标志的蛋白质能被高尔基体膜上的M6P受体识别,经高尔基体膜包裹形成囊泡,在囊泡逐渐转化为溶酶体的过程中,带有M6P标志的蛋白质转化为溶酶体酶;不能发生此识别过程的蛋白质经囊泡运往细胞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6P标志能被相应的受体识别,与氨基酸的结合方式密切相关 B、S酶基因缺陷,衰老和损伤的细胞器会在高尔基体内积累 C、溶酶体内的水解酶和运往细胞膜的蛋白质加工路径相同 D、囊泡运输的方向与高尔基体膜上具有识别M6P标志的受体无关
  • 18、百合具有观赏、食用和药用等多种价值,科研人员对其进行了多种育种技术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体细胞杂交育种。进行不同种百合体细胞杂交前,先用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使原生质体融合,得到杂种细胞后,继续培养,常用(填植物激素名称)诱导愈伤组织形成和分化,获得完整的杂种植株。
    (2)、单倍体育种。常用的方法来获得单倍体植株,鉴定百合单倍体植株的方法是
    (3)、基因工程育种。研究人员从野生百合中获得一个抵抗尖孢镰刀菌侵染的基因L,该基因及其上游的启动子pL和下游的终止子结构如图a。图b是一种Ti质粒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基因gus编码GUS酶,GUS酶活性可反映启动子活性。

    ①研究病原微生物对L的启动子pL活性的影响。从图a所示结构中获取pL,首先选用酶切,将其与相同限制酶酶切的Ti质粒连接,再导入烟草。随机选取3组转基因成功的烟草(P1、P2和P3)进行病原微生物胁迫,结果如图c。由此可知:三种病原微生物都能诱导pL的活性增强,其中的诱导作用最强。

    ②现发现栽培种百合B中也有L,但其上游的启动子与野生百合不同,且抗病性弱。若要提高该百合中L的表达量,培育具有高抗病原微生物能力的百合新品种,简要写出实验思路

  • 19、研究发现,过度紧张、焦虑会引起人脱发和头发变白,具体调节过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过度紧张、焦虑引起传出神经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黑色素细胞干细胞,该过程(填“能”或“不能”)称为神经一体液调节,理由是
    (2)、据图分析,过度紧张、焦虑引起毛囊细胞数量减少的机制是
    (3)、正常情况下,血液中糖皮质激素的含量维持相对稳定。

    ①肾上腺要不断产生糖皮质激素,以维持其含量的相对稳定,原因是

    ②肾上腺产生糖皮质激素的速率会出现波动,这主要与调节机制有关。

    (4)、人体内除了有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皮质轴以外,还有(答出一个)等。
  • 20、某品种南瓜的重量受三对等位基因A/a,B/b,D/d控制,这三对基因的遗传效应相同,且具有累加效应(AABBDD的南瓜最重,aabbdd的南瓜最轻,每个显性基因的增重效应相同,且各个显性基因的增重效应可以累加)。该种南瓜的形状由Y/y和R/r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瓜皮颜色深绿色、浅绿色分别由E、e控制。下图为该种南瓜的相关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情况(不考虑减数分裂过程中突变及染色体互换)。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种南瓜与重量有关的三对基因的遗传(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种群中与重量有关的基因型有种,表现型有种。用图中两亲本杂交获得F1 , F1自由交配获得F2。则F2中南瓜重量最重的个体占 , F2中南瓜重量与亲本不相同的个体占
    (2)、只考虑3号和4号染色体上的三对基因,若图1和图2亲本杂交产生的F1自交,则后代出现基因型为bbrree的个体的概率为
    (3)、某同学用图中两亲本杂交,F1为扁盘形南瓜,F1自交,F2中扁盘形:圆形:长形=9:6:1,则长形南瓜中瓜皮颜色为浅绿色个体占 , 若让F2中扁盘形南瓜测交得到F3 , 则F3南瓜形状的表型及比例为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