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机体接触“非己”物质时,免疫系统能够产生免疫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花粉等过敏原可刺激T细胞产生抗体引发过敏反应 B、机体对“非己”物质产生免疫反应时可引起自身免疫病 C、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可以通过切断传播途径进行预防 D、使用免疫抑制剂可有效提高异体器官移植的成功率
  • 2、现代生理学中将能发生动作电位的细胞称为可兴奋细胞,动作电位是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膜电位变化。关于可兴奋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静息状态下细胞内的K+浓度高于细胞外,在动作电位发生时则相反 B、胞外K+浓度降低时,静息电位的绝对值会变大,动作电位不易发生 C、动作电位发生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迅速升高,随后快速回落 D、由主动运输建立的跨膜离子浓度梯度是动作电位发生的必要条件
  • 3、内环境稳态对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下列生理调节过程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是(   )
    A、血钾升高时,可通过醛固酮调节肾脏排出更多的钾离子,以维持血钾浓度相对稳定 B、环境温度高于30℃时,汗腺分泌汗液,汗液汽化时带走热量,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 C、缺氧时,呼吸加深加快,机体从外界获取更多的氧,以维持血液中氧含量相对稳定 D、胃酸分泌过多时,通过负反馈作用抑制胃酸分泌,以维持胃中的pH值相对稳定
  • 4、我国古生物化石种类繁多。其中,在甘肃和政县发现的以铲齿象、和政羊与三趾马为代表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群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铲齿象、和政羊与三趾马化石可以为研究哺乳动物的进化提供直接证据 B、根据铲齿象特有的下颌和牙齿形态特征,可以推断它的食性和生活环境 C、通过自然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和政羊、三趾马等动物的粪便不属于化石 D、不借助化石而通过现生生物的比较分析也可以推断生物进化的部分历史
  • 5、某种牛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H(无角)对h(有角)完全显性。体表斑块颜色由另一对独立的常染色体基因(M褐色/m红色)控制,杂合态时公牛呈现褐斑,母牛呈现红斑。在下图的杂交实验中,亲本公牛的基因型是(   )

    A、HhMm B、HHMm C、HhMM D、HHMM
  • 6、某动物(2n=4)的基因型为AaBb,有一对长染色体和一对短染色体。A/a和B/b基因是独立遗传的,位于不同对的染色体上。关于该动物的细胞分裂(不考虑突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①、②、③和④代表减数分裂II后期细胞,最终形成Ab、aB、AB和ab四种配子 B、同源染色体分离,形成图⑤减数分裂I后期细胞,进而产生图①和②两种子细胞 C、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形成图⑥减数分裂I后期细胞,进而产生图③和④两种子细胞 D、图⑦代表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产生的子代细胞在遗传信息上与亲代细胞保持一致
  • 7、绝大多数细胞在经历有限次数的分裂后不再具有增殖能力而进入衰老状态。癌细胞具有较高的端粒酶活性,能防止端粒缩短、体外培养时可无限增殖不衰老。关于细胞衰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衰老的细胞中细胞核形态异常,核质间的物质交换频率降低 B、细胞产生的自由基可以通过攻击DNA和蛋白质引起细胞衰老 C、体外培养癌细胞时,培养液中加入端粒酶抑制剂可诱导癌细胞衰老 D、将衰老细胞与去细胞核的年轻细胞融合,获得的融合细胞可以增殖
  • 8、线粒体在足量可氧化底物和ADP存在的情况下发生的呼吸称为状态3呼吸,可用于评估线粒体产生ATP的能力。若分别以葡萄糖、丙酮酸和NADH为可氧化底物测定离体线粒体状态3呼吸速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状态3呼吸不需要氧气参与 B、状态3呼吸的反应场所是线粒体基质 C、以葡萄糖为底物测定的状态3呼吸速率为0 D、相比NADH,以丙酮酸为底物的状态3呼吸速率较大
  • 9、马铃薯是世界第四大主粮作物。甘肃“定西马铃薯”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富含淀粉等营养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淀粉是含有C、H、O、N等元素的一类多糖 B、淀粉水解液中加入斐林试剂立刻呈现砖红色 C、淀粉水解为葡萄糖和果糖后可以被人体吸收 D、食用过多淀粉类食物可使人体脂肪含量增加
  • 10、地达菜又称地木耳,是由念珠蓝细菌形成的胶质群体。关于地达菜的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没有叶绿体,但是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B、没有中心体,细胞不会进行有丝分裂 C、含有核糖体,能合成细胞所需蛋白质 D、有细胞骨架,有助于维持细胞的形态
  • 11、海水立体养殖是海洋养殖业发展的新方向。在基海水立体养殖的深海网箱中,表层养殖海带等大型藻类,中层养殖以细小浮游植物、有机碎屑等为食的牡蛎、扇贝和以小鱼、贝类、有机碎屑为食的黑鲪、六线鱼,底层养殖以底栖藻类、生物遗体残骸、有机碎屑为食的海参。深海网箱中各营养级的能量流动图解如下图所示,M,N表示营养级,各数值代表能量值(单位为K/m2·a)。

    (1)、深海网箱中养殖的扇贝可属于生态系统的(填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中流经整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KJ/m2·a,由M到N的能量传递效率为%(保留一位小数)。M、N营养级生物的摄食量中均有一部分未被同化的能量,这部分能量的最终去向是
    (2)、在用标记重捕法调查黑鳃的种群密度时,由于被标记的鱼受到惊吓后重捕的概率降低,可能会导致估算的种群密度比实际(填“偏大”或“偏小”)。该深海网箱养殖需要不断进行物质投入,原因是
    (3)、海水立体养殖是立体农业的一种生产模式,它充分利用群落的进行立体养殖。在构建海水立体养殖生态系统时,需考虑所养殖生物的环境容纳量、种间关系等因素,从而确立每种生物之间的合适比例,这样做的目的是
  • 12、在碳循环过程中,地球系统存储碳的载体称为碳库,森林土壤碳库在全球气候调控和碳平衡维持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碎屑食物网的起点,土壤微食物网是森林生态系统地上—地下碳转化的关键驱动者。下图是土壤部分生物微食物网及碳库转化的主要途径。

       

    (1)、土壤微食物网中含碎屑食物链(以有机碎屑为第一营养级,以碎屑为食的腐生细菌和真菌也占营养级)和捕食食物链,请写出上图食物网中捕食食物链 , 土壤微食物网中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 , 短时间内若食菌线虫大量减少,根食性线虫数量会
    (2)、在碳循环中,上图e为途径。为了缓解温室效应,我国据出碳中和目标,若要达到此目标,上图要满足关系(用a~e表示)。
    (3)、土壤碳库转化伴随着能量流动,能量流动是指
  • 13、某自然保护区气候属于半湿润性气候,冬季寒冷,夏季湿润凉爽。森林类型包括落叶松林、白桦-落叶松林和白桦次生林。白桦次生林为原有植被受人类或自然因素干扰后形成的。
    (1)、林分是指特征大体一致但与邻近地段有明显区别的林子,调查每种类型林分中灌木优势种通常采用法。每种类型林分中的底部土壤中生活着大量小动物,采集这些小动物常用的方法是
    (2)、由于乔木层优势种不同,形成了不同的郁闭度(郁闭度是指林冠层遮蔽地面的程度) ,致使林下小环境产生较大差异,林下植被发生变化。研究者对 3种林分乔木层特征进行了比较(图 1) ,并对灌木层的四类植物重要值进行了统计(图 2) ,重要值(%)是植物在群落中的综合数量指标,体现植物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

    ①研究发现,落叶松林以落叶松为优势种,其物种多样性较低,据图 1 分析其原因是

    ②结合图 1、图 2分析,白桦次生林中灌木层优势种不同于其他林分的原因是

    (3)、白桦次生林的产生是演替的结果,调查发现乔木层和灌木层的丰富度均表现为白桦-落叶松林>落叶松林>白桦林,请结合上述研究结果,阐述白桦-落叶松林丰富度最高的原因是
  • 14、Ca2+、Na+等离子在神经调节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某突触小体可分泌抑制性神经递质 GABA 和兴奋性神经递质 Ach,已知Ca2+浓度增加,可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 Ca2+通道受到 GABA的调节(图 1) 。TRPV1 受体对辣椒素和热刺激等敏感,是位于疼痛感神经末梢的一种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当TRPV1 受体被激活时,能引起Ca2+、 Na+等阳离子内流,使神经细胞产生兴奋,进而产生疼痛感(图 2)。

    (1)、图 1 突触小体释放的 GABA能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其机理是:当GABA与受体结合后,使(填“阳”或“阴”)离子通道(填“开启”或“关闭”),抑制突触后膜兴奋。
    (2)、科研人员连续刺激图1所示的神经元,刺激几次之后,测定突触间隙中的Ach明显减少。试推测其原因是
    (3)、某镇痛剂的作用机理是:当其与神经元上的受体结合后,抑制Ca2+内流、促进K+外流。其中,抑制Ca2+内流可以 , 促进K+外流可以 , 起到镇痛作用。
    (4)、食用较多辣椒会引起人体产热增多,出现大量出汗的现象。请写出引起大量出汗的神经反射通路
  • 15、下丘脑在体温、血糖、水盐平衡的调节中都有重要作用。下丘脑参与人体相应活动的调节过程如图所示。

    (1)、据图分析,激素c为;靶细胞A为 , 靶细胞C为
    (2)、若信号刺激为 , 则激素b分泌增多,使细胞代谢活动增强以增加产热;同时有关神经兴奋,引起 , 散热量也相应减少;还可以通过增加衣物、使用空调等性调节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
    (3)、已知链脲佐菌素(STZ)可抑制大脑皮层中神经元的胰岛素受体活性,进而导致某种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随着年龄增长,认知功能下降、记忆力丧失。与正常个体相比,该患者的血糖浓度 , 且STZ可能会抑制机体脑内的建立。
    (4)、请利用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发热家兔、生理盐水、溶解于生理盐水的赖氨匹林等实验材料,采用灌胃的方法设计实验验证赖氨匹林是通过影响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而使机体退热。请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
  • 16、“淀粉—平衡石假说”是被普遍承认的一种解释重力对植物生长调节的机制。植物对重力的感受是通过体内一类富含“淀粉体”的细胞(平衡石细胞)实现的,当重力方向发生改变时,平衡石中的“淀粉体”就会沿着重力方向沉降,引起植物体内一系列信号分子的改变,从而造成重力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淀粉体”能将重力信号转化为影响生长素运输方向的信号 B、“淀粉体”的沉降方向和生长素运输的方向相反 C、茎背地生长是因为平衡石细胞向地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快 D、根向地生长是因为平衡石细胞使向地一侧生长素分布少,细胞生长慢
  • 17、原发性甲减是由于甲状腺本身病变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继发性甲减主要指由于下丘脑或垂体病变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为了初步诊断甲、乙、丙三人甲减的原因,做了如下实验:分别给甲、乙、丙三人及一健康人注射适量且等量的TRH,并在注射前30min和注射后30min时分别测量四人血液中TSH的相对含量,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健康人

    TSH相对含量

    注射前

    8

    1

    0.5

    20

    注射后

    30

    30

    0.5

    43

    A、甲和丙患有继发性甲减,乙患有原发性甲减 B、注射了TRH后,甲和乙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不变 C、三个患者中,可以注射TSH进行治疗的患者是甲和乙 D、下丘脑、垂体和甲状腺之间存在分层调控
  • 18、血浆渗透压的变化会影响抗利尿激素(ADH)的分泌,下图表示ADH调节肾小管细胞重吸收水的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如果缺乏ADH受体,下丘脑会减少ADH的分泌 B、肾小管细胞可通过增加细胞膜上水通道蛋白的数量来增加对水的重吸收 C、血浆渗透压升高时可通过下丘脑产生渴觉来调节水的摄入量 D、当食物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时,醛固酮的分泌量会增加
  • 19、如图为某年度调查非洲草原上甲、乙两种哺乳动物种群数量变化的结果,已知甲、存在捕食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获得的能量大部分流入乙,少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掉 B、7月份甲比乙数量少的原因是甲的死亡率更高 C、甲、乙两种动物生存的环境相同,所以所处生态位也相同 D、决定甲、乙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为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率、迁出率
  • 20、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府以史无前例的力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如杭州大力推进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保护与修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和绿色发展理念日渐深入人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生态足迹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生存所需的各种生产资源 B、从湖的近岸区到湖心区分布着不同类型的植物,这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 C、湿地公园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等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人类活动影响了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中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