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西兰花采摘后容易出现褪色、黄化、老化等现象。某兴趣小组为探究西兰花花球的保鲜方法,在20℃条件下,将实验分为①黑暗组、②日光组和③红光组,②和③组的光照强度均为50 µmol·m-2·s-1 , 测定指标和结果如图所示[质量损失率=(初始质量-结束质量)/初始质量×10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在光反应中水会分解产生O2和H+、e- B、第1~3天②和③组质量损失率小于①组,可能与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有关 C、第4天②组的质量损失率高于①组,可能是日光诱导气孔开放,蒸腾作用减弱 D、第4天①组西兰花叶绿素分解加快,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使花球出现黄化
-
2、菠萝含有蛋白酶,食用时会对口腔黏膜产生损害。为研究盐水浸泡能否破坏蛋白酶,室温下将相同重量的菠萝块在不同浓度的盐水中浸泡,检测蛋白酶的活力,结果如图所示(菠萝蛋白酶可催化酪蛋白分解成酪氨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菠萝蛋白酶可以降低蛋白质水解所需的活化能 B、实验的自变量是盐水浓度,因变量是蛋白酶的活力 C、单位时间内酪氨酸生成量越多说明蛋白酶活力越强 D、抑制蛋白酶活力效果最佳的盐水浓度为1.0 mol/L
-
3、在医学上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出的某些组织细胞已成功地治愈肝衰竭、心衰竭、成骨不良等疑难病症。科研人员利用肝衰竭模型鼠进行如下图所示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⑤利用并体现了动物细胞核的全能性 B、①过程可利用灭活的病毒将两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失活,诱导细胞融合 C、②过程需将培养皿置于含有95%空气和5% CO2的气体环境中 D、⑤过程中的小鼠必须注射相应的免疫抑制剂避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
4、海洋渔业是广西的海洋传统优势产业。下图为某海洋生态系统中部分营养关系(图中的数字表示能量数值,单位J/(cm2·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能量流动是指生产者固定的能量的输入和消费者能量的散失 B、图中M表示的是植物遗体残骸中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C、该生态系统中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1.9% D、在某个时间内该水域中的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生物量金字塔可能倒置
-
5、野生型菌株在突变后失去合成某种氨基酸的能力,只能在完全培养基或补充相应氨基酸的基本培养基中才能生存。如下图为获得谷氨酸营养缺陷菌株的过程(原位影印是指用无菌绒布将一个平板的菌落“复制”到另外的空白平板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②④是完全培养基,野生型和营养缺陷型菌株都能在其中生长 B、采用影印法对③④进行接种,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②进行接种 C、将甲菌株分别接种于有氮和无氮培养基进行培养,可验证其是否具有固氮能力 D、在发酵工程中,若要获得产物谷氨酸需要对发酵产品进行提取、分离和纯化
-
6、在肿瘤微环境中T细胞受体受到持续刺激,细胞毒性T细胞的激活和增殖受到抑制,会分化成一种功能失调的状态,即耗竭T细胞(Tex),Tex表面高表达的MCT11可促进Tex细胞对乳酸的吸收,导致其功能受抑制,从而促进肿瘤免疫逃逸。为使Tex恢复正常来治疗肿瘤细胞,研究者以黑色素瘤模型小鼠为材料进行研究,部分结果如图所示。根据题干和图示信息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肿瘤细胞无氧呼吸释放大量乳酸可抑制T细胞的功能 B、细胞毒性T细胞的激活和增殖不需要肿瘤细胞和细胞因子的共同刺激 C、MCT11不仅能促进Tex细胞对乳酸的吸收还可能促进乳酸的代谢 D、利用抗MCT11单抗特异性结合Tex细胞表面的MCT11
-
7、岩溶峰林地貌是湿润热带、亚热带的典型喀斯特地貌景观,在西南地区最为典型。某喀斯特地貌区因过度开垦导致严重石漠化,当地采取封山育林措施后,植被逐渐恢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演替属于初生演替,演替速度由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共同决定 B、夏季和冬季喀斯特群落的外貌和结构不同,是群落演替的表现之一 C、封山育林提高了群落物种丰富度,说明人类活动能影响演替的方向 D、喀斯特群落演替的后期群落结构趋于复杂,生态位的重叠程度增加
-
8、甘蓝型油菜大约起源于7500年前,是由白菜型油菜A(2n=20)和甘蓝B(2n=18)自然杂交和染色体加倍形成的异源四倍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油菜A产生的配子与甘蓝B产生的配子结合的过程存在基因重组 B、人工培育四倍体甘蓝型油菜过程中使用秋水仙素抑制了着丝粒的分裂 C、甘蓝型油菜的成熟叶肉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含有64条染色体 D、甘蓝型油菜形成过程中发生的可遗传变异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
9、黄瓜叶片形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野生型黄瓜叶片形状为心形,经诱变处理获得了纯合圆叶突变体甲。甲与野生型杂交,F1均为心形叶,F1自交,F2心形叶植株与圆叶植株数量比约为3:1,用限制酶H处理亲本和F1 , 电泳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样孔位于该电泳图谱的下端 B、F1植株减数分裂可形成四种基因组成不同的配子 C、诱变使植株甲的相关基因发生了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 D、用酶H处理F2某心形叶植株的叶形基因,电泳条带数为2或3条
-
10、研究人员在实验中发现经某种抗癌药物处理后的癌细胞中,细胞膜会内陷形成多个包裹着破裂细胞核、细胞质等内容物的膜包小体即凋亡小体,并且周围组织未出现炎症反应。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药物导致癌细胞坏死,内容物被分解酶分解 B、细胞凋亡由基因调控,该过程不需要合成新蛋白质 C、凋亡小体的形成与细胞中凋亡相关酶被激活有关 D、癌细胞的端粒酶活性降低是触发其凋亡的根本原因
-
11、我国古文中记载了很多的生物学现象,下列相关解释,错误的是( )A、“除虫如除草,一定要趁早”,在害虫种群数量较小时尽快除虫 B、“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与植物的向光性有关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蝉→螳螂→黄雀”这条食物链 D、“一叶落知天下秋”体现了秋天落叶这一现象与温度有关
-
12、协同运输是一类依赖于离子梯度的主动运输。当Na+顺浓度梯度通过钠钙交换体进入细胞时,Ca2+逆浓度梯度被排出细胞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协同运输不直接依赖ATP中的能量 B、钠钙交换体发挥作用时其构象会发生改变 C、抑制钠钙交换体的活动,会使细胞内Ca2+浓度下降 D、协同运输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
13、一般认为细胞器是散布在细胞质内具有一定形态和功能的微结构或微器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大肠杆菌不存在生物膜系统 B、蛋白质加工只在高尔基体进行 C、溶酶体可以合成多种水解酶 D、液泡与叶绿体中的色素种类相同
-
14、(18 分)杜氏肌营养不良(DMD)是抗肌萎缩蛋白基因dystrophin发生突变而导致的一种单基因遗传病。下图1为某DMD患者家系图,图2为该家系成员dystrophin 基因的某个片段经 PCR扩增后凝胶电泳的结果。
注:M表示DNA标准样,bp表示碱基对
回答下列问题:
(1)、综合图1和图2分析,DMD的遗传方式为 , 判断理由是。DMD患者无法生育后代,若对DMD进行遗传学调查,其结果最可能是(填序号)。①所有患者均为男性
②所有患者均为女性
③男患者数多于女患者数
④女患者数多于男患者数
⑤男患者数与女患者数基本相等
(2)、据图2分析,该家系患儿的dystrophin基因被PCR扩增的片段发生了碱基的(填“增添”或“缺失”),导致转录形成的mRNA中 , 使经翻译得到的抗肌萎缩蛋白肽链缩短。(3)、已知dystrophin基因全长约220万个碱基对(bp),经转录、加工形成的成熟mRNA 含有 14 000个碱基(nt)。将编码抗肌萎缩蛋白的基因转入患者肌肉细胞是目前基因疗法重点研究的方向。①现有正常人的全基因组DNA和肌肉细胞的总mRNA两种材料,请从中选择一种材料,设计实验获得长度短、能编码抗肌萎缩蛋白的双链DNA,并快速扩增。实验方案为。
②基因疗法所用的腺病毒载体一次携带的DNA长度不超过4700bp,若目的基因过长,可采用“分段转入,胞内拼接”的解决办法:将目的基因分成多段,分别用腺病毒载体导人受体细胞,再利用相关技术使不同片段在受体细胞内拼接完整。利用该方法,将上述实验得到的DNA导人肌肉细胞,则需要将该DNA至少分成个片段。
-
15、研究发现,乙烯会促进植物叶片的衰老,而植物体内的RIE1酶和ACS7酶会通过调节乙烯的合成影响叶片的衰老。为研究这两种酶的调控机制,进行了如下两个实验。
【实验一]为研究RIE1酶和ACS7酶能否相互结合,科学家利用蛋白质工程使RIE1酶接上 GST标签肽段,ACS7酶接上His标签肽段,使两种改造后的酶单独或共表达于三组大肠杆菌中:R表示单独表达RIE1-GST的大肠杆菌组,A表示单独表达ACS7-His的大肠杆菌组,R+A表示共表达RIE1-GST和ACS7-His的大肠杆菌组。裂解三组大肠杆菌,分别纯化含GST标签的蛋白质,再利用GST抗体和His抗体对纯化获得的蛋白质进行检测,某次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
【实验二]以拟南芥为实验材料,检测了野生型(WT)、RIE1酶功能缺失突变体(r)、ACS7 酶功能缺失突变体(a)和RIEI/ACS7双酶功能缺失突变体(r/a)的乙烯产量,统计结果如图2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除乙烯外,植物体中促进叶片衰老的激素还有;乙烯在植物体中还能发挥的生理作用有(回答一点即可)。(2)、实验一中GST标签、His标签均不影响蛋白质的功能。若已证实R1E1酶与 ACS7 酶能够相互结合,则可推断该次实验结果中有1条异常条带,该条带为(填序号)。(3)、RIE1 酶与ACS7酶能通过结合相互作用,共同调控乙烯产量。联系实验二结果分析,酶直接调控乙烯合成,判断依据为。据此,进一步推测RIE1酶调控叶片衰老的机制为。 -
16、胰腺是消化系统中重要的分泌腺,兼有内分泌和外分泌双重功能。胰液是由胰腺分泌到小肠的消化液,其分泌受到多种方式的调节。回答下列问题:(1)、胰腺的腺泡细胞能分泌胰液,因此腺泡细胞属于(填“内分泌腺”或“外分泌腺”)。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在分泌物输送方式上的主要区别是。(2)、胰液中有大量的NaHCO3 , NaHCO、可甲和进入小肠的胃酸。该中和反应发挥的主要作用有:一方面使肠黏膜免受强酸的侵蚀,另一方面。(3)、食物尚未进入胃和小肠时就可以引起人体胰液的分泌,调节过程如下图所示。迷走神经活动增强时,腺泡细胞分泌胰液增多,因此从功能上判断,迷走神经属于(填“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图中通过①和②对胰液分泌实施调节的方式称为。(4)、食物经胃消化产生的混合物进入小肠后,会刺激小肠黏膜细胞产生促胰液素,进一步促进胰液的分泌。为探究混合物中的糖类能否单独促进胰液的分泌,请以实验狗及其小肠黏膜为材料,设计一个自身对照实验。实验思路是。
-
17、为研究典型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动态变化,研究者于2013年和2018年对湖北省星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中的天然次生林进行调查研究,该区域的遥感图像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研究该天然次生林中的物种数目,即群落的 , 发现从2013年至2018年,该项指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据上图,从影响群落演替因素的角度分析,原因是(回答一点即可)。(2)、科学家对该天然次生林中十种优势植物的生态位展开了调查,获得生态位重叠指数(反映不同物种之间对资源利用的相似程度和竞争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填序号)与其他九种植物均有较高的生态位重叠指数。且图中种间竞争最激烈的两种植物是(填序号),随着群落的发展,两种植物可能会发生 , 从而降低种间竞争,实现长期共存;也可能由于种间竞争过于激烈,出现另一种发展结果:。(3)、研究期间,该天然次生林中的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对群落的积极意义是。 -
18、某种雌雄同株的白菜,其花色和叶球色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研究发现,黄花植株自由交配,子代有黄花和桔花;黄叶球植株自交,子代会出现黄叶球、桔叶球和白叶球;若植株花色为桔色,则其叶球也一定为桔色。该白菜种群不存在遗传致死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白菜种群有9种基因型、6种表型 B、白叶球植株自交,子代不可能出现桔叶球 C、桔叶球植株自交,子代桔叶球:黄叶球可能为1:3 D、黄叶球植株自交,子代可能出现6:4:3:3的分离比
-
19、某研究小组利用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开展了如下连续实验:用蔗糖溶液①处理细胞一段时间,原生质体体积减小(甲组);接着将甲组细胞放在蔗糖溶液②中,原生质体体积进一步减小(乙组);随后将乙组细胞用蔗糖溶液③处理,原生质体体积增大,较初始状态明显膨胀(丙组)。若在处理过程中细胞和蔗糖溶液间没有溶质交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三组蔗糖溶液初始浓度高低为③>②>① B、溶液处理后细胞大小关系变为丙>乙>甲 C、处理后细胞液的浓度高低变为乙>甲>丙 D、处理后蔗糖溶液浓度高低变为①=②=③
-
20、我国生态学家对三峡工程蓄水后期长江口水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到的数据如下图所示(I~IV代表营养级,图中能量数据的单位为t·km—2・a—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呈现上宽下窄的金字塔形 B、该生态系统第I营养级固定的太阳能为615.22t·km-2・a-1 C、该生态系统第Ⅱ和第Ⅲ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1.1% D、第Ⅳ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有0.55t·km-2・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