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经典实验材料,以下两对基因与果蝇眼色有关。果蝇眼色的紫色与红色由一对等位基因(用B/b表示)控制,另一对等位基因(用A/a表示)与色素的合成有关,两对基因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现用雌性白眼纯系果蝇与雄性红眼纯系果蝇杂交获得F1 , F1雌雄果蝇全为紫眼,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得到的F2如下表。

    F2

    紫眼

    白眼

    红眼

    雌果蝇

    588

    197

     

    雄果蝇

    295

    195

    29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摩尔根等利用一个特殊眼色基因突变体开展研究,把基因传递模式与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的分配行为联系起来,证明了
    (2)、A基因位于染色体上,B基因位于染色体上。B/b、A/a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
    (3)、F1中紫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 , F2中紫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有种。
    (4)、若亲代雌果蝇在减数分裂时偶尔发生X染色体不分离而产生异常卵,产生的异常卵与正常精子受精后,可能产生的合子类型(写基因型)有
    (5)、若F2中果蝇单对杂交实验中出现了一对果蝇的杂交后代雌雄比例为2:1,由此推测该对果蝇的性个体可能携带隐性致死基因;若继续对其后代进行杂交,后代雌雄比为时,可进一步验证这个假设。
    (6)、让F2中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随机交配,理论上F3果蝇中表型为紫眼的比例是
  • 2、大气中的CO2浓度增加,阻止地球热量的散失,使地球气温升高,这就是“温室效应”。现欲探究温度和CO2浓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某科研小组利用野生大豆做了3组对比实验:实验a(温度28℃;CO2浓度为400 u mol/mol)、实验b(温度29℃;CO2浓度为400 u mol/mol)、实验c(温度29℃;CO2浓度为600 u mol/mol)。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温度通过影响 , 进而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因此,实验b与实验a相比,净光合速率明显降低的原因可能是
    (2)、植物对水分的利用效率,可用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表示。实验b与实验c相比,水分利用效率更高是。高温环境下,CO2浓度升高可(“增强”或“降低”)植物的抗旱能力。实验c与实验b相比,CO2浓度提高了50%,

    而净光合速率没有成比例提高,其原因

    (3)、由图乙a与b可知,光合作用受限是(填“气孔”或“非气孔”)因素所导致,判断的依据是
    (4)、测定数据时,其他条件要适用,使用内置红蓝光源的理由是。从温度升高和大气CO2浓度升高的“温室效应”的综合效应来看,未来的气候变化对野生大豆的生长发育将产生(填“有利”或“不利”)影响,判断的理由是
  • 3、第19届亚运会在淅江杭州举办,在亚运会的多项比赛项目中,运动员体内多种生理过程发生改变。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运动员受到炎热刺激后,皮肤中的兴奋,兴奋传至的体温调节中枢,经神经中枢的分析和综合,通过传出神经引起(答出两点即可),从而增加散热。
    (2)、随着比赛激烈的进行,运动员血浆中的CO2浓度也会升高,进而使存在于中的呼吸中枢兴奋,从而加快呼吸运动排出CO2;运动时大量出汗,血浆渗透压升高,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该刺激一方面传到 , 通过产生渴觉来直接调节水的摄入量;另一方面会引起激素分泌增多,从而使尿量减少。
    (3)、在游泳、龙舟等运动项目中,运动员因长时间比赛会导致机体血糖浓度降低,血糖最主要的去向是。高强度运动后,肌肉僵硬、酸痛,这是因为机体产生乳酸,此时血浆的pH值
    (4)、运动员在比赛中心跳加快,此时兴奋。与此同时,下丘脑分泌激素作用于腺垂体,使腺垂体分泌激素,进而引起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该调节机制是
  • 4、某XY型二倍体高等动物(2n=6)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其体内某细胞处于细胞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如下。该生物精原细胞中的全部DNA分子双链均被15N标记,在14N的环境中增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形成该细胞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 B、若进行两次细胞质分裂后,被标记的子细胞所占的比例为1或1/2 C、该细胞内含三个四分体,并能观察到染色体的片段交换现象 D、该细胞分裂形成的配子的基因型可能为aBX、aBXA、AbY、bY
  • 5、长时程增强(LTP)是突触前纤维受到高频刺激后,突触传递强度增强且能持续数小时至几天的电现象,与人的长时记忆有关。下图是海马区某侧支LTP产生机制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LTP的发生属于正反馈调节,NO能促进递质以胞吐形式释放 B、谷氨酸与受体结合,Ca2+/钙调蛋白复合体与L蛋白结合均体现特异性 C、若阻断NMDA受体作用,再高频刺激突触前膜,LTP未诱发 D、若阻断Ca2+/钙调蛋白复合体与L蛋白结合,再高频刺激突触前膜可以诱发LTP
  • 6、植物激素在果实发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某种无花果一年结实两次一一春果和秋果。科研人员选取了5年生该种无花果为材料,研究春、秋果不同发育时期雌花中赤霉素和脱落酸的含量变化,结果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或推理合理的是( )

    A、盛花期到花后期雌花中赤霉素含量变化说明赤霉素可促进开花或抑制开花 B、盛花期到花后期脱落酸含量变化说明脱落酸与植物器官的衰老有关 C、lOmm到15mm幼果阶段春果内赤霉素较脱落酸的含量下降更多 D、盛花期到花后期阶段赤霉素和脱落酸对春果发育有拮抗作用
  • 7、2022年猴痘在多个国家爆发,该病是一种病毒性人畜共患病,人感染后会出现发烧、头痛、皮疹等症状:84消毒液、75%酒精等家用消毒剂可杀死猴痘病毒(一种含包膜的双链DNA病毒),它与天花病毒是近亲。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猴痘病毒入侵前,体内某些淋巴细胞已带有识别猴痘病毒的受体 B、猴痘病毒入侵后,辅助性T细胞在胸腺中大量增殖,分泌细胞因子 C、接种天花疫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猴痘 D、研制针对包膜的蛋白酶和磷脂酶可有效治疗猴痘
  • 8、慢粒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异常的克隆性恶性疾病。患者体内一条9号染色体上的基因ABL与2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BCR融合成一个新基因BCR-ABL , 导致酪氨酸蛋白激酶过度活化,从而引起细胞失控性增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所示的变异不会导致细胞中基因总数目的变化 B、观察异常染色体可选择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 C、该病女性患者与正常男性结婚,所生孩子患病概率为1/2 D、能选择性抑制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的药物可用于治疗该病
  • 9、抽动症多发于学龄儿童,是一种慢性精神病,其病因之一可能是多巴胺过度分泌。多巴胺是引起人愉悦的神经递质,其分泌过多会引起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等多种激素的分泌异常,并导致内环境稳态失调。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状腺细胞膜上可能存在与多巴胺结合的受体 B、抽动症患者体内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的激素含量可能异常 C、注射多巴胺降解酶可能缓解抽动症的症状 D、多巴胺与激素都是通过体液定向运输给相应靶组织
  • 10、抑素是一种细胞释放的能抑制细胞分裂的物质,主要作用于细胞周期的G2期。研究发现,皮肤破损后,抑素释放量减少,细胞分裂加快。伤口愈合时,抑素释放量增加,细胞分裂又受抑制。由此推断( )
    A、在伤口愈合后,处于细胞分裂期的细胞数目逐渐减少 B、皮肤癌细胞培养时,抑素含量可能高于正常组织 C、细胞缺少氨基酸的供应,与使用抑素使细胞周期停留的时期完全相同 D、抑素通过抑制DNA复制所需蛋白质的合成,从而阻断细胞分裂
  • 11、植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环境的影响以及植物激素的调节作用,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重力影响植物的根、茎中生长素的运输与分布 B、光敏色素可以吸收红光和远红光调节植物生长发育 C、冬小麦的茎尖感受低温诱导从而开花属于“春化作用” D、对于烟草等短日照植物,夜间给予适当补光有利于开花
  • 12、真核生物核糖体中的蛋白质合成过程如图所示,图中A、P、E为核糖体中的tRNA位点,Ala、Ser、His等均为不同的氨基酸。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如图所示过程可发生在细胞核内 B、图中表示翻译的方向是从A位点到E位点 C、该过程依赖核糖体认读mRNA上的遗传密码 D、氨基酸Ser所对应的密码子为AGU
  • 13、在格里菲思所做的肺炎链球菌活体转化实验中,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与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从小鼠体内分离出了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根据上述实验,结合现有生物学知识所做的下列推测中,不合理的是( )
    A、从病死小鼠中也可分离得到R型活细菌 B、S型菌的DNA能够进入R型菌细胞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C、S型菌的部分染色体整合到R型活细菌完成转化 D、加热杀死S型菌可使其蛋白质变性而失活
  • 14、某学生兴趣小组对“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可用于定量和定性检测酵母菌的细胞呼吸产物。反应发生装置如图所示,吸入等量配好的葡萄糖溶液5mL,分别设置有氧组和无氧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有氧组需要用NaOH制备不含CO2的空气通过接头注入装置中 B、有氧组针筒活塞移动距离比无氧组活塞移动距离远且移动速度更快 C、将注射器中产生的气体注入澄清石灰水可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D、可利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验酒精的生成,现象为由橙色变成灰绿色
  • 15、海水稻能生长于盐碱地环境中,如图所示与物质的跨膜运输密切相关。下列解释不合理的是(   )

    A、图中分泌抗菌蛋白过程体现生物膜的结构特性 B、ATP合成抑制剂会直接抑制图中Na+的运输 C、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影响水分子运输速率 D、H+运出细胞或运进液泡的蛋白质兼具运输和催化的功能
  • 16、下列关于生物遗传信息及其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遗传密码由DNA传递到RNA,再由RNA决定蛋白质 B、流向DNA的遗传信息来自DNA或RNA C、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细胞中DNA分子的碱基总数与所有基因的碱基数之和不相等
  • 17、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葡萄糖氧化酶(GOD)广泛分布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体内,是一种需氧脱氢酶。由于微生物生长繁殖快、来源广,是生产葡萄糖氧化酶的主要来源。

    (1)、某种便携式血糖监测仪,其工作原理是葡萄糖氧化酶催化葡萄糖反应产生的电子通过电流计数设施,读取电子的数量,再转化成葡萄糖浓度读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葡萄糖氧化酶催化反应过程中不发生形状改变 B、临床采血时由于挤血量不足会使测得值偏低 C、一般血糖监测是取空腹或三餐后2h的血标本 D、监测结果可能会受到温度、氧含量等因素影响
    (2)、科研人员选择了三个酿酒酵母内源性信号肽,经构建表达后发现与原始菌株相比,更换了信号肽的菌株,其GOD的产量明显降低,且大部分GOD残留在胞内。信号肽的作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信号肽可以引导新合成的蛋白质经内质网膜进入腔内 B、GOD分泌到细胞膜外需要囊泡的形成和运输 C、更换信号肽后可能导致附着、穿膜、酶切等过程受阻 D、信号肽的合成发生在内质网腔内
  • 18、在自然界中,孔雀鱼雄鱼的鱼身具有艳丽的斑点,斑点数量多的雄鱼有更多的机会繁殖后代,但也更容易受到天敌的捕食。关于种群中雄鱼的平均斑点数量,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若引入天敌,种群中雄鱼的平均斑点数量可能会减少 B、孔雀鱼斑点数量的变化将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C、天敌存在与否决定斑点数量相关基因的变异方向 D、在自然界中,斑点数量多的雄鱼产生的后代占据种群个体优势
  • 19、有科学家在鸡的神经元胞体中应用微管(由蛋白质纤维组成)抑制剂,观察到即使小剂量也可阻滞轴突生长。据此分析,与轴突生长有关的结构可能是( )
    A、纺锤体 B、细胞骨架 C、溶酶体 D、细胞核
  • 20、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叫作表观遗传。下列关于表观遗传叙述正确的是( )
    A、表观遗传学分子修饰只能发生在DNA上 B、DNA上甲基化修饰的程度不同,可能导致子代个体基因型不同 C、基因组成相同的同卵双胞胎具有微小差异可能与表观遗传有关 D、甲基化可通过影响DNA聚合酶与调控序列结合抑制转录
1 2 3 4 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