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去产能”是近几年的经济重头戏。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去产能”既要有“壮士断腕”的精神,更要遵循市场规律,由市场选择、优胜劣汰、自动出清。当然政府也有责任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遵循市场规律,制定措施推动“去产能”。总之,“去产能”终须市场主导,政策联动。

    结合材料,运用规律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去产能”终须市场主导,政策联动的认识。

  • 2、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我们风雨无阻、高歌行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只要14亿多中国人民始终发扬伟大民族精神,就一定能够达到创造人民更加美好生活的宏伟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材料二  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辛勤劳作、自强不息,发明创造、革故鼎新,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心怀梦想、不懈追求,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中华民族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传统,为了民族的独立、解放、发展和强大,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前赴后继、不屈不挠,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英雄事迹。

    (1)、结合材料一,运用“社会意识的反作用”的有关知识,分析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2)、运用“哲学与文化”的有关知识,概括材料中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
  • 3、历时5年修建的西南地区最大的美术馆——四川美术馆新馆正式掀开了神秘面纱。四川美术馆最早建馆于1992年,经历了近20年的风雨岁月后,开始重建,新馆是在老馆的基础上拆了以后重建的。美术馆开馆后除了每周一闭关,其余时间将对市民免费开放,让观众感受艺术与美的熏陶。开馆首展共呈现4场展览,分别为“大山大水·大美四川”美术创作工程优秀作品展、“大美四川”全国美术作品邀请展、“邂逅经典”俄罗斯油画精品展以及“四川美术馆”馆藏作品展。让观众尽情享受丰盛的艺术大餐。

    结合材料,分析四川美术馆为什么要向市民免费开放。

  • 4、2023年开年热播剧《狂飙》掀起了一大波收视狂潮,尤其是剧情的最后,国家以雷霆手段“除恶务尽”,打掉黑社会团伙的同时,拔掉了他们的保护伞,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我国打击黑恶势力(   )

    ①体现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的必然要求

    ②体现了对敌人进行专政是发扬人民民主的重要内容

    ③表明阶级斗争仍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可能激化

    ④是履行对内职能,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秩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5、“身边人说身边事,大道理讲成了家常话,这样的宣讲,老百姓喜欢!”江西省宜春市某社区居民对前来宣讲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中国好人”张包春、谌贻胜竖起大拇指。这启示我们做好理论宣传教育活动必须(    )

    ①深入浅出,推动宣传的大众化②保证方向,牢牢掌握住主动权

    ③与时俱进,主动运用现代传媒④贴近群众,尊重群众主体地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6、汉语是方言种类繁多、文化内涵丰富的语言,除普通话外,还有官话、吴语、闽语、粤语等十大方言。大量“方言梗”走红网络,让方言更具存在感。特别是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关注、了解并热爱方言,这对方言重新焕发生命力具有积极意义。材料说明(    )

    ①文化的区域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特征

    ②文化的多样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③大众传媒的发展促进了方言的传承

    ④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是方言文化发展的要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7、键盘时代,“提笔忘字”现象屡见不鲜,一些生编硬造的网络语言使美感荡然无存。拯救汉字、唤起全民对汉字的关注与重视成为许多人的共识。这是因为汉字(   )
    A、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B、历来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 C、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 D、对于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 8、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曾作出深刻论述,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毛泽东同志的这一论述是基于(    )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能促进客观事物发展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我们改造客观世界的必要条件

    ④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9、铁球和羽毛同时下落哪个先着地?或许很多人会脱口而出是铁球。有人将铁球和羽毛放在一个玻璃管里,在充满空气的条件下,果然是铁球先下落。但抽出空气后,铁球和羽毛却是同时下落。由此可知,物体下落有先后是因为受到空气阻力的影响,而在没有空气阻力的条件下,物体下落快慢与轻重无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学习科学首先要注意观察事物,因为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重要来源

    ②铁球和羽毛下落快慢要考虑空气阻力,这说明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③轻重与下落快慢的关系会因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说明真理是不确定的

    ④科学实验可以检验认知,因实践是沟通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际的桥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0、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这一最具代表性的中华传统节日,自此成为世界各国共同欢庆的盛会。这既是全球各国对中华文化的肯定,也为全球华人提供了一个展示和传播民族文化的平台。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中华文化优越性已得到世界普遍认同

    ②中华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

    ③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日益增强

    ④各民族文化因交流互鉴逐渐走向同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1、某市水利局严格落实市政府工作要求,持续开展地下水整治专项行动。市水政执法部门坚持执法和服务相结合,加大对水资源保护和管理力度,因地制宜为群众解决用水难题,做到规范执法、罚改结合、贴心服务,社会治理更加和谐,得到群众一致好评。这表明(    )

    ①执法规范严明的法治政府是人民满意的政府

    ②②法治政府建设与服务型政府建设本质上是一致的

    ③行政执法方式的创新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④坚持公开公正执法有利于增强政府公信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2、每个人都在追逐自己的梦想,这构成了“中国梦”的一块块基石。“中国梦”的构建,又为个人放飞自己的梦想提供了平台和土壤。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

    ①整体和部分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②整体功能总是小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③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影响部分      ④部分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整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3、一棵老树、一间老屋、一出家乡戏,或是一泓碧水……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根脉、灵魂和风韵,每个地方的人也有着独特的“乡愁”记忆。乡愁是挥之不去的乡音缭绕,是故乡的风土人情在灵魂上的烙印。由此可见(  )

    ①乡愁是乡土文化的标志

    ②乡愁增进了文化归属感

    ③乡愁是民族文化的灵魂

    ④乡愁的影响深远而持久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 14、下面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结合推动事物发展

    ②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

    ③发展的道路是光明的,要勇敢面对挫折和挑战

    ④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5、 2023年3月10日,新当选的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进行宪法宣誓。

    誓词为:"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宣誓制度?体现了法治国家具有什么特征?

  • 16、2014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实现公民权利保障的法治化,并提出编纂《民法典》的立法任务;2016年6月至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3次审议民法总则草案,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到基层进行实地调研;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2019年8月23日,《<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新增多个内容,包括:明确人格权范围,重新定义隐私权,完善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等。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结合我国《民法典》的制定和通过,谈谈对实现科学立法的认识。

  • 17、 千百年来,不少中国人心中有一个挥之不去的“青天情结”。也正是这种情结,让有些百姓信“访”不信“法”,遇事不是寻求法律的帮助、而是上访,找政府、找领导。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如何推进全民守法。

  • 18、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全党和全国人民必须更加自觉地坚持依法治国,更加扎实地推进依法治国,努力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向着建设法治中国的目标不断前进。

    请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过程中应坚持的原则。

  • 19、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指出:“邦国虽有良法,要是人民不能全部遵守,仍不能实现法治。”这要求公民(   )

    ①依法行使权利    ②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③依法履行义务    ④可采取任何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20、《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的出台过程,体现了我国推进依法治国(    )

    ①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②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民平等参与立法

    ③坚持良法之治,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④规范政府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上一页 295 296 297 298 29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