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
  • 2、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开创者、领导者、建设者。( )
  • 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
  • 4、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的法宝。( )
  • 5、新中国的成立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
  • 6、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
  • 7、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是君主专政、等级森严。
  • 8、私有财产和私有制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历史的进步。( )
  • 9、原始社会的人类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 )
  •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进入二十一世纪第三个十年,百年变局、世纪疫情和乌克兰危机交织叠加,世界进入新一轮动荡变革期。

    面对变乱交织的国际环境,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发展友好关系的决心更加坚定。2022年12月9日,首届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峰会在沙特召开,这是中阿关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也将把中阿合作推到一个全新高度。中阿领导人将规划双方未来合作,推动中阿关系提质升级,进一步凝聚双方在全球治理、发展与安全、文明对话等重大问题上的共识。从2004年举办中阿合作论坛至今已有18年,中阿双边务实合作不断提质升级。目前中国已同20个阿拉伯国家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中阿双方在能源、基础设施等领域实施200多个大型合作项目,合作成果惠及双方近20亿人民。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的知识,分析中阿加强合作的缘由。

  •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属多元素共生矿,因炉渣中二氧化钛含量高达30%以上而被国外专家判定是“不能冶炼”的“呆矿”。

    1964年至1967年,原国家冶金工业部在全国范围内抽调十多家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的专家、教授、专业技术人员等组成工作组,开展了我国冶金工业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科技大会战——攀枝花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试验攻关。当时参与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试验攻关的科技人员共108人,恰好与《水浒传》中“108将”相同,因此他们也被称为“108将”。

    “千军万马已进驻攀枝花,党中央及全国人民都在期待,如果冶炼失败,我们将成为‘罪人’!”今年82岁、原冶金部攀钢钢铁研究院炼铁室主任李身钊是“108将”中的一员,回忆起当年的情景,他依然很激动。李身钊与同事们为解决这一“卡脖子”技术难题常常通宵达旦。许多人放弃了节假日、放弃了与家人团圆,坚守工地,一待就是几年。试验、失败、改进、再试验、再失败……就这样,从1964年开始的几年间,专家们在不同条件下进行了1000多次试验,最后终于取得了成功!开启了用普通大型高炉冶炼高钛型钒钛磁铁矿的世界先河。

    结合材料,运用民族精神的知识,谈谈你对“108将”感人事迹的认识。

  •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自古就有大同社会的理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马克思则描绘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共产主义社会:“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两种思想勾勒的理想社会具有内在的相似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1)、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请结合材料和普遍联系的原理加以分析说明。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内在的相似性,请就此再列举两个你知道的例子(材料中已出现的例子不能重复列举)。
  •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也面临大气污染、垃圾处理、土地荒漠化和沙灾、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破坏等诸多严峻而复杂的生态问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中国式现代化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强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1)、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请运用客观规律的相关知识说明其合理性。
    (2)、垃圾分类是我们每位公民的责任和义务,请你从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三种分类中任选两类,并分别列举4样物品。
  • 14、利比亚撤侨,也门撤侨,疫情撤侨,乌克兰撤侨……中国人每一次“回家的路”,都让世界刮目相看!我国开展撤侨行动(       )

    ①行使了主权国家的管辖权       ②坚持了人民安全至上的宗旨

    ③实现了民主与自由的统一       ④体现了公民当家做主的国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5、美国、英国、意大利都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但美国实行总统制共和制,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意大利实行议会制共和制。可见(       )

    ①一个国家的政体并非是一成不变的

    ②国体相同的国家可采用不同的政体

    ③历史渊源和文化传统等是影响政体的重要因素

    ④国家性质对国家主权组织形式不具有决定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6、2023年3月,四川省红色资源保护名录(第一批)公布,共纳入红色资源136个,包括重要旧址、遗址遗迹、纪念设施及场所40个(处),重要档案、文献、手稿、声像资料和实物96件(套)。此举旨在(       )

    ①赓续红色血脉,培育核心价值观念       ②发展文化市场,满足多元文化需求

    ③坚定文化自信,凝聚民族复兴力量       ④继承优良传统,丰富红色文化内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7、文化交流像“茶与咖啡的对话”:咖啡不可能代替茶,茶也不可能征服咖啡。对茶的喜好并不妨碍我们也尝试一下咖啡,对咖啡依恋也不妨品品茶的韵味。这对文化交流的主要启示是(       )

    ①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②尊重差异,理解个性

    ③消除差异,相互交融       ④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8、据推算:第19届亚运会的举办,对杭州GDP的拉动量约为4141亿元,占同期GDP的7.6%;对财政收入的拉动量约为1033亿元,占同期财政收入的8.2%;对就业人数的拉动量约为67万人,占同期就业人数的2.4%。这表明(       )
    A、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B、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决定 C、文化对经济有重大影响 D、文化也是一种强大的物质力量
  • 19、我国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指挥沈忠芳获2022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写到:“从无到有,从近到远,从长缨在手,到红旗如画。这一代人从没有在乎过自己的得与失、这一代人一辈子都在磨砺国家的剑与盾。今天,后辈们终于能听到你们的传奇,隐秘而伟大,平静而神圣。”可见(     )

    ①得到社会的肯定才能真正实现人生价值

    ②实现人生价值要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③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

    ④只有能力卓越的人才能创造出卓越的人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0、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调动广大贫困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这主要体现了(       )

    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

    ②人民群众的具体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③价值观是人们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上一页 242 243 244 245 24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