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毛泽东:“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习近平:“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上述材料共同体现了(   )

    ①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②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文化发展要立足社会实践

    ③不忘本来,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④人民的生活是一切文化产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随着文旅产业从观光度假向文化体验转变,文旅演艺领域沉浸式体验、场景化消费的趋势愈加明显,各类型演艺精品不断涌现,据调查,2023年全国演出场次40余万,票房收入500多亿元,观演人次超1.7亿。数字技术带来演艺创作、演艺空间和观演关系的深刻变化,使剧场更具吸引力,为观众提供更加新颖的观演体验。国内演出市场持续火爆在于(   )

    ①立足社会实践,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②坚持文化创新,使优秀文化与数字技术双向赋能

    ③吸收外来文化,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3、近年来,苏州以“激活”作为保护传承工作的关键词,通过城市更新项目让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融为一体,很多在古城内被修缮后的古建老宅通过活化利用得以焕发新生。对古建老宅的“激活”(   )

    ①体现老宅具有历久弥新的文化特质和价值禀赋②促进了文化交流与交融,增强了文化自信

    ③有利于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④说明古建老宅已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4、瓷器,这穿越千年的精灵,当其倩影跨越山海,抵达西方国度,便在文艺复兴的画卷上翩翩起舞,于欧洲宫廷的宴席间浅吟低唱,它们或描绘着中国山水的淡雅韵致,或烙印着欧洲繁复华丽的纹饰,跨越时空界限,编织起一部流动的世界史。可见,瓷器穿越千年的历程(   )

    ①展现了文化多样性的独特魅力,有助于人类文明的共同进步

    ②佐证了文化交流和文化交融是推动人类文化创新的根本路径

    ③传递了中华文化的精髓与神韵,彰显了文化交流的深远影响

    ④体现了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5、近年来,河北省围绕建设“以人为中心”的图书馆,加大政策、资金、人才保障力度,营造“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良好社会氛围。在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公布的第七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上等级馆名单中,河北省共有169家图书馆获评上等级馆,总数位居全国第二。河北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   )

    ①有利于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②意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建设文化强国

    ③能为人们提供精神指引,提高文明素养④可以发挥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的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6、憨态可掬的泥娃娃、色彩艳丽的木板年画、形象生动的木雕……在山东省某村举办的传统工艺大会活动现场,千种非遗作品引来人们驻足欣赏。文化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内容,繁荣发展乡村文化要(   )

    ①加强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人的培养

    ②以人民为中心,促进群众性文体活动健康开展

    ③不断赋予乡村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表现形式

    ④注重发挥乡村文化对乡村经济振兴的推动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西部地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数据显示,2023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26.9万亿元,占全国的21.5%,5年来年均增长4.9%。

    ◆今天的西部,高质量发展坚实迈进

    截至目前,已打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9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电子信息、航空等5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四川出台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10条支持政策,并推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产业集群发展。在甘肃,当地深化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携手天津、山东等地共建产业园,持续推进脱贫人口增收。在陕西,苹果、木耳、茶叶等特色产业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今年,青海预计新增清洁能源超1500万千瓦,加速构建向外输送绿电的通道。在宁夏,我国最大的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全产业链示范项目正加紧建设,一期将在9月投产,宁夏围绕新型材料、现代化工等产业引进一批延链补链强链项目。

    ◆今天的西部,正从开放末梢加快走向前沿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20多年来,西部地区开放水平不断提升,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西部地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从开放的末梢走向前沿。中欧班列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品牌,2023年全年开行1.7万列、运送货物190万标箱,开创了亚欧国际运输新格局,推动西部地区扩大国际经贸合作。从运输品中可以看到,中欧班列运输的“老三样”焕发新生机,“新三样”展现新优势。中欧班列、中老铁路等一批高水平开放项目落地,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中外合作产业园区、跨境经济合作区等平台持续发力,区际经济合作全面加强,推动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高水平开放格局。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今天的西部是如何向高质量发展坚实地迈进的。
    (2)、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说明西部从开放末梢加快走向前沿的重要意义。
  • 8、2023年2月,福建省永安市小陶金山家庭农场成功人选农业农村部第四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典型案例。2013年,农场主冯洪龙成功流转本村一些被撂荒多年的耕地,实施粮食规模化种植,常年邀请市农技推广中心专家在农场开展新技术试验示范,探索出了一条撂荒地的综合改造及利用模式。目前,他的农场种植模式示范带动了周边300户农户发展现代农业。这一典型案例对解决“三农”问题的启示是(   )

    ①发展粮食规模经营,延长农业产业链供应链

    ②依托现代农业科技,助力粮食稳定安全供给

    ③有效盘活集体土地资源,扎实推进共同富俗

    ④推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9、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8部门联合印发了《招标投标领域公平竞争审查规则》,针对实践中易发常见的各类不合理限制,重点解决资格预审、评标方法、评标标准、定标标准、信用评价、保证金收取等方面的交易壁垒,为各级招标投标政策制定机关精准科学开展公平竞争审查提供了依据和指引。《审查规则》的出台旨在(   )

    ①加强和规范招标投标领域公平竞争审查,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

    ②更好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促进要素资源畅通流动

    ③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规则,优化营商环境

    ④完善防范不当市场干预行为长效机制,促进市场主体公平竞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0、以下是某县关于如何盘活本地闲置耕地的讨论。

    农户

    村集体

    专业合作社

    县政府

    家里青壮年外出打工了,耕地闲置了,不如流转给村集体吧!

    可是我们不擅长经营!不如把闲置耕地外包给专业合作社,农户、村集体和专业合作社三方按合理比例分红。

    这个咱在行!咱把流转的这800多亩耕地整治后,进行规模种植和管理。

    这个经营模式好!谁种植就补贴谁!

    该经营模式好在(   )

    ①让农户闲置耕地作为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

    ②引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③运用初次分配机制,调动农业种植的积极性

    ④增强村集体的经营能力,扩大集体收入来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祖国的未来属于下一代。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损害少年儿童权益、破坏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言行,要坚决防止和依法打击”。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应汇聚起保护未成年人的强大合力,更好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情境一  妈妈:我们的孩子才5岁,教育孩子不能只是我一个人,你也有义务。

    爸爸:我工作这么忙,哪有时间?

    情境二  今天是我5岁生日,我把自己存的500元零花钱充值到了游戏账户。

    情境三  我才初中毕业,刚满15岁,今天的快递实在是送不完了。今天下班前必须送完,你还要在这儿干两年呢!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对上述情境分别予以评析。

  •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发展之所以能够创造中国奇迹,民营经济功不可没。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新时代10年,我国民营企业数量翻了两番,民营企业占企业总量超九成。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充分认识民营经济的重要价值,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2023年7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意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出台司法解释,依法加大对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的保护。健全知识产权法院跨区域管辖制度,加大对民营中小微企业原始创新保护力度,建立知识产权侵权和行政非诉执行快速处理机制。

    2024年6月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现场会,将加快推进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进程,切实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大力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法治是如何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提供有力保障的。
  • 13、“国以民为本,农以种为先。”回忆往昔,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农业,揆诸当下,种业作为农业的“芯片”正成为新风口。近年来我国种业发展有了很大进步,但基础仍不牢固,推进种业振兴、保障种源自主可控的任务仍然十分紧迫。目前,我国种业存在创新主体不足,企业参与度不高;市场导向不足,成果转化率不高;利益分配不合理,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2021年5月6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要建立健全商业化育种体系,培育壮大种业企业;要完善机制,充分调动市场力量,推动科研机构、高校与企业、农户等协同创新。

    有人认为:“推进种业振兴,政府要不缺位,不越位,有所为。”请谈谈你的理解。

  • 14、“跨越时光重温哈军工峥嵘岁月、跟随蛟龙号深潜到马里亚纳海沟、观察钓鱼岛海水……哈工程大学三所博物馆:哈军工纪念馆、船舶博物馆、海洋文化馆等你来打卡!”某高中计划组织同学们去参观。女同学:要么参观哈军工纪念馆,要么参观海洋文化馆。男同学:如果不参观哈军工纪念馆,就不参观船舶博物馆。以下能满足所有同学参观要求的方案是(   )

    ①参观哈军工纪念馆,并参观海洋文化馆

    ②只参观军工纪念馆,不参观船舶博物馆

    ③参观海洋文化馆,并参观船舶博物馆

    ④只参观海洋文化馆,不参观船舶博物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5、某校高二年级举办“民法典进校园”专题讲座,学生围绕“以案说法•典亮生活”为主题展开讨论。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①赵某为女儿取名“北燕南飞”,公安机关拒绝办理户籍登记违背了自愿原则

    ②堂弟醉酒后无偿搭载堂姐回家,堂弟应对路上遭遇车祸承担过错责任

    ③楼上居民扔下未掐灭的烟头烫伤小朋友面部,侵犯了小朋友的肖像权

    ④村民对山林的承包经营权属于用益物权,是农民的一项重要的财产权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 16、某公司经常要求员工休息日加班,并且未安排补休,未支付加班工资。该公司以保证公司数据安全为由,要求员工统一安装公司自主开发的监控软件,并用该软件获取员工手机内各项信息,包括私人相册、微信私人聊天记录等。赵某因拒绝安装该软件,被公司以不遵守管理规定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

    ①该公司的行为侵犯了赵某的身体权和隐私权

    ②赵某可通过劳动争议仲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③用人单位可以根据需要变更或者解除劳动合同

    ④该公司的行为侵犯了赵某的休息休假权以及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17、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指出,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是治国理政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要抓紧构建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这就要求(  )
    A、减少农产品出口,满足我国对本国农产品需求 B、扩大耕地面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 C、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D、改变农村土地承包权,发展多样化经营模式
  • 18、“资源陷阱”是指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或地区因过度依赖资源而导致经济落后的现象。国家发展需要自然资源,但也要避免“资源陷阱”。一个国家要摆脱“资源陷阱”,应该(    )

    ①由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转变 ②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实现资本全球化

    ③形成符合本国国情、具有本国特色的经济体系    ④形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杜绝资源开采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 19、2015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各地区各部门以此方案为依据,根据本地本部门实际,制定相应的改革方案,最大限度地激发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动力的巨大潜能。这说明(  )

    ①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正确反映

    ②改革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物质第一性,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④深化改革要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0、社会学家指出,人的现代化就是从“消极公民”成为理性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公民”,从网络上积极“围观”、坚定互动,到现实中参与监督、促进公开;从草根慈善、社会组织,到共享共建、志愿精神,“积极公民”的形象在十年间逐渐清晰。这体现了(  )

    ①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②事物发展都要清理量的积累过程

    ③整体的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

    ④抓住有利时机促进事物质的飞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上一页 219 220 221 222 22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