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百年历程,社会主义指引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并走向强起来。

    俄国十月革命后,社会主义的火种在东方点燃,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党领导人民推翻了压在中国人头上的“三座大山”,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建立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再往后,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白手起家建设社会主义巍巍大厦。1956~1966年社会主义建设期间,我国基本结束了工业体系残缺不全、互不配套的落后状况;积极开展农业技术改造,粮食,棉花产量较大幅度增长;导弹和人造卫星的研制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国城乡卫生医疗网基本形成,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天花、霍乱等疾病,得到有效防治。历史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

    结合材料,运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知识,论证“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的合理性。

  • 2、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辛亥革命110年来的历史启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是最根本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这条道路符合中国实际、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也一定能够走得稳、走得好。”这说明(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具体方案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集中体现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物质力量
  • 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我们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一仗接着一仗打。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党和人民一道奋斗出来的。讲话意在说明(       )

    ①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

    ②新时代是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国梦的时代

    ③中国梦把国家追求、民族向往和人民期盼相融合

    ④实现民族复兴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伟大事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4、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关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二个阶段,说法正确的是(     )

    ①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

    ②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③实现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

    ④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人民享有更幸福安康的生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70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是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97年的实践中得来的,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17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得来的,是对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宝贵成果。得到这个成果极不容易,对待这个成果,我们应该(     )

    ①一以贯之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②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③一以贯之地推进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

    ④一以贯之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6、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近代以后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14亿多中国人民正意气风发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壮丽征程上。下列历史事件与其意义对应正确的是(       )

    ①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人民在革命斗争中有了主心骨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我国正式步入社会主义社会

    ③改革开放——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7、1953年6月,中共中央公布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二是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底,我国完成了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这意味着当时的中国(  )

    ①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②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③成功开创并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④实现了中华民族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8、《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提到,经过1949-1952年的奋斗,国营经济已掌握了工矿企业、铁路、银行等国民经济命脉。从1953年开始执行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任务,尤其是兴建新的大型工业企业的任务,主要是由国营经济来承担。国营经济相对于私营工商业等其他经济成分表现出巨大的优越性。材料表明(       )

    ①国营经济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性因素

    ②我国已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③国营经济的发展为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物质基础

    ④私营工商业与国营经济联系加深,并实现社会主义初步改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9、新中国的诞生,是20世纪的伟大历史事件,它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①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②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③实现了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顺利过渡

    ④实现了中国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10、一叶红船,在北京孕育,在上海制造,在嘉兴南湖启航。发生在下图地点的重大历史事件给当代中国带来的影响有(       )

    ①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②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③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有了主心骨

    ④为正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指明发展方向,带来光明和希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1、现代化是人类文明发展与进步的显著标志。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党中央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谋划接续奋斗提出的新目标。中国式现代化(     )

    ①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第一次飞跃

    ②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和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③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中国智慧和具体方案

    ④是基于中国国情作出的重大决策,开辟了科学社会主义新境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2、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下列对不同社会形态下生产关系的特点认识正确的是(       )

    ①原始社会: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②奴隶社会:奴隶劳动的绝大部分产品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

    ③封建社会: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

    ④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占有大部分生产资料,劳动者成为雇佣工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3、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历来为共产党人所推崇,百读不厌,回味无穷。

    资产阶级生存和统治的根本条件,是财富在私人手里的积累,是资本的形成和增殖;资本的条件是雇佣劳动。雇佣劳动完全是建立在工人的自相竞争之上的。资产阶级无意中造成而又无力抵抗的工业进步,使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于是,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共产党宣言》

    若你参加此活动,想推荐大家共读《共产党宣言》,请写出两条推荐理由。

  • 14、材料一   疫情是一面镜子。上世纪30年代,美国“大萧条”时期,无数奶农将牛奶倒入密西西比河,“将牛奶倒在河里”从此成为经济危机的一个符号。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由于需求急剧萎缩,教科书式的“危机符号”再一次重演:在美国,一边是大批失业的市民排队申领救济食物,另一边是威斯康星州的奶农将数十万加仑新鲜牛奶倒入下水道,还有数十万枚鸡蛋被捣碎、大量未采摘的蔬菜被翻耕到土里。类似的这一幕也在法国、英国、加拿大等国陆续上演。

    材料二   新冠肺炎疫情是否会成为压倒美国经济扩张的“最后一根稻草”成为热议。按照经济学原理,美国经济这一两年可能逃不开衰退的命运。新冠肺炎疫情这一突如其来的非经济要素在全球迅速传播,从金融市场、产业链、消费等多个领域和渠道“侵蚀”美国实体经济根基,打击经济增长信心。调查统计,在美国国境内,大约有46%的美国家庭在新冠疫情期间遭受了严重的财政危机,其中有31%的家庭几乎消耗完所有积蓄,只能依靠救济金度日。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材料一中“将牛奶倒在河里”所体现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并运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知识,分析教科书式的“危机符号”再一次重演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资本主义国家不可避免衰退,资本主义终究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
  •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曾说,到了1920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

    材料二   经过28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终于在1949年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标志着中国100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人民期盼已久的独立、统一的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即将诞生;同时,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更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结合材料一、二,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原因。

  • 16、在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主义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经过艰苦探索、付出巨大栖牲积累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创立并丰富了毛泽东思想。其中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提供指导著作有(     )

    ①《论十大关系》

    ②《论联合政府》

    ③《中国社会和阶级分析》

    ④《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⑤《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④⑤ D、①⑤
  • 17、看完微电影,小吴认为,由社会主义改造消灭私人经济,到社会主义改革允许私营企业存在和发展,我们又回到了历史的出发点。下列能够反驳这一观点的是(     )

    ①社会主义改造是社会主义改革的前提条件

    ②社会主义改造是社会主义改革的必然趋势

    ③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改造方针政策的延续

    ④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8、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工具的改进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个体劳动逐渐盛行起来。原来以氏族为单位的共同劳动,逐渐被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代替,生产资料相应地由氏族公有转归家庭私有。下列关于私有制说法正确的是(     )

    ①私有制天然合理,会永远存在

    ②私有观念的存在,是私有制产生的根本原因

    ③私有制确立的标志是土地变成私有财产

    ④私有制的产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19、我国秦汉时期奴婢数量很多,买卖奴婢的现象较为普遍。市场上被出卖的奴婢通常与牛马同栏。汉朝政府虽有不许任意杀奴的法令,但在通常情况下,主人对奴婢有“专杀之威”。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奴婢的社会地位十分低下             

    ②秦汉时期仍属于奴隶社会

    ③奴婢与奴隶一样没有人身自由       

    ④奴婢的出现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20、决定当代中国命运、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的是(     )
    A、改革开放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 C、党的领导 D、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上一页 124 125 126 127 12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