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23年1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中央经济会议,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回答下列小题。
    (1)、会议明确指出,要着力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下图为2019—2023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速度,由此可知(     )

    A、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曲折中上升 B、我国消费市场增速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C、消费市场变动与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态势具有一致性 D、我国居民消费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升级
    (2)、本次会议要求“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多出台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政策,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为此,政府可以(     )

    ①优化财政支出→聚焦国家重大战略产业→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②破除体制机制障碍→降低资源配置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③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不断扩大赤字规模→增加公共服务供给

    ④通过减税降费→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引导企业健康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浙江省勇担党中央赋予的光荣使命,奋力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不断谱写新篇章。在省委部署下,省政府出台具体举措:系统谋划扎实推进重大改革特别是扩中提低改革;鼓励全体人民辛勤劳动、创新创业实现致富增收;构建先富带后富的体制机制和社会氛围;以“扶一把、送一程”的方式助力山区县发展特色产业;支持引进社会资本助力乡村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发展,实现农民持续增收。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是如何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特征的。

  • 3、阅读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造就了民营经济发展的奇迹。

    时间

    会议

    主要内容

    1992年10月

    党的十四大

    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3年11月

    十四届三中全会

    审议并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强调要正确处理宏观调控和发挥市场作用的关系

    1997年9月

    十五大

    强调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2年11月

    十八大以来

    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并给予民营企业税收、融资等方面的支持

    2022年4月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发布,强调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

    2023年7月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发布,强调精准制定实施各类支持政策,完善政策执行方式,及时回应民营企业关切和利益诉求,切实解决实际困难。

    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造就民营经济发展的奇迹的。

  •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顶梁柱”,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2023年企业500强中,民营企业数量为244家,比2013年增加了54家。中国企业500强的系列榜单中,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具有明显的行业属性,他们发挥各自优势,呈现各自发展特色,共同支撑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民营企业在创新发展驱动、产业结构优化和国际化经营中都取得积极进展,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增强发展韧性、提高发展动力。民企500强纳税总额占全国税收总额的7.51%,就业总数占全国就业人员总数的1.5%。358家企业参与乡村振兴,329家企业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2023年7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印发《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再次肯定了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体现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坚定决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国有经济、民营经济各有优势、各具特色,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只有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相互协调、共同发展,中国经济才能走得稳、走得好、走得远。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中“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国有经济、民营经济各有优势、各具特色,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的理解。

  •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作为改革开放的实践者和见证者,民营企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民营经济具有“五六七八九”的特征,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我国经济发展能够创造中国奇迹,民营经济功不可没。

    材料二   为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党和政府要更加注重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和舆论环境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健全平等保护民营经济发展的法治环境,推动民营企业创新发展,推动民营企业走出去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升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水平,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构建新型劳动关系。加强民营经济领域的党建工作,发挥党建促进企业发展的作用;深入开展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1)、请结合材料一,运用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相关知识,说明当前在我国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你认为党和国家应如何鼓励支持、引导民营企业的发展?
  • 6、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建立分时水价机制的通知》部署各地进一步建立分时水价机制。分时水价机制分为峰谷水价机制、季节性水价机制等。峰谷水价机制是将一天界定为高峰、平段、低谷,季节性水价机制是将峰大兴时段界定进一步按冬季、非冬季等作差别化安排,对各时段分别拟定不同的水价水平。分时水价机制(       )

    ①旨在通过价格信号的作用,改善水资源供需状况

    ②意在提高社会资源使用成本,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③能更好地发挥市场和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④利用市场手段调节资源服务的总供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7、互联网金融是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新型借贷模式。它在市场环境下,依靠互联网的力量,有效地将借款人和放款人联系在一起。看似显著提升了撮合效率,却暗藏巨大金融风险。兜住防范金融风险的底线,需要(       )

    ①完善政府调节与监管,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②政府加强宏观调控,提高央行存款准备金率

    ③既释放市场的活力,又能有规可循不逾矩

    ④不断丰富贷款产品,推动互联网与经济的融合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8、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进一步发挥市场的作用,要更多地运用市场机制来配置和汇聚优质资源,形成稳定、公平、透明和可预期的一流营商环境。强调要发挥市场的作用,是因为(     )

    ①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②市场调节可以杜绝资源浪费,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③市场能够引导和调节资源在全社会的配置     

    ④市场调节能够减少经济波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9、2023年7月,京津冀三地工信部门共同制定印发《京津冀重点产业链协同机制方案》,聚焦重点产业链,建立三地轮值“链长制”,推进重点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优链。该方案的出台旨在(     )
    A、通过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提升区域产业链整体质量和水平 B、充分发挥市场在京津冀地区产业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 C、扩大工信部门在京津冀区域重点产业链协同方面的职能 D、协同发展区域经济,增强京津冀在国民经济中主导作用
  • 10、2023年8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山东省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办法》,对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的管理职责、收支范围、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调整、决算、绩效管理、监督等均作出了相应规定。明确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坚持全面覆盖、独立完整、收支平衡、讲求绩效原则,并加强与一般公共预算衔接,加大向一般公共预算调出力度。山东省此举旨在(       )

    ①扩大国有资本规模,增强国企量的优势

    ②促进国有资本安全运营,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③规范国有资产运行,提高国企盈利能力

    ④优化国有资本配置,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1、有经济学家指出:“没有公有制为主体,中国的国体必然动摇。”下列有关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它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

    ②它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③它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

    ④它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起主导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12、下图是2013-2022年我国500强人围企业所有制结构变化趋势图,由该图可知(       )

       

    ①民营经济在我国所有制结构中的地位在提升        

    ②非公有制经济在平等的市场竞争中蓬勃发展

    ③“两个毫不动摇”的方针政策得到全面贯彻        

    ④国有经济的部分主导作用被民营经济所承接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3、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落实鼓励民间投资政策措施,在铁路、民航、油气、电信等领域推出一批有吸引力的项目,务必使民间资本进得来、能发展。该论断的依据是(       )

    ①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

    ②非公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平等

    ③民间投资有利于增强非公有制经济对我国经济的控制力

    ④非公有制经济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图为2018-2022年我国社会保障支出以及GDP总量图。

    注:①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近五年来,我国社会保障支出金额年平均增速为28.8%,同期发达国家的平均增速为15.6%。②据世界银行2022年度报告统计:2022年中国社会保障性支出占GDP比重为3.02%,同期发达国家这一支出占比平均值为26.75%。

    材料二   党的二十大提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并作出战略部署。社会保障关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对促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我们要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共同富裕,把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公平作为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进一步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可靠更充分的保障。

    中国社会保险学会副会长唐霁松指出,中国已经建成世界上覆盖人数最多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保基金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22年9月底,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7.24万亿元,基金年度收支规模超过13万亿元。基本医疗(含生育保险) 基金累计结余也达到了约4万亿元,基金年度收支规模超过5万亿元。

    (1)、概述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运用社会保障的相关知识,分析社会保障对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作用。
  •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提出到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目标。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的时代背景下,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幸福安康,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具有强大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对于牢牢掌握创新发展主动权,充分发挥我国制度优势、市场优势和人才优势,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建设科技强国意义深远。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说明如何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

  •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1月9日,云南省《关于加快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新闻发布会在云南海埂会堂召开。《意见》贯彻落实了中央《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31条”的主要内容。立足国家发展大局、云南发展所需、民营企业所盼,提出了6个方面、25条有针对性的务实措施,形成了全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指引。

    在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方面,提出畅通市场准入机制、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全面提升行政审批效率、强化社会信用激励约束、完善市场化重整和退出机制等5条具体意见。在加大对民营经济政策支持力度方面,提出支持参与重大战略、支持参与重大项目建设、强化融资支持、支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推动数字化转型和技术改造、强化人才支持和用工保障、完善支持政策直达快享机制等6条具体意见。

    ◆云南省自2021年启动“万企兴万村”以来,截至目前,共有“兴村”企业、商会5393家,“兴村”项目7457个,“兴村”4939个, 项目投资总额760亿元(实际到位394亿元),公益类项目捐款捐物5.9亿元。

    结合材料,运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知识,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 17、小吕在一家国有企业工作,每月有工资,年终还有奖金。小吕的收入属于(       )

    ①财产性收入

    ②劳动性收入

    ③按要素分配

    ④按劳分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8、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992年9月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实施,即为“921工程”。为纪念工程立项实施三十周年,9月20日上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十周年总结纪念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系统回顾了三十年来,按照“三步走”发展战略,几代航天人接续奋斗、攻坚克难的探索历程。今年年底前,我国将建成首座先进的大型空间站,完成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任务目标。中国航天逐梦的背后,是一群牧星耕宇的追梦人,他们一路追随、永不言弃,将人生理想融入国家民族梦想。中华民族的航天梦,不仅承载了中国人民“敢上九天揽月”的豪情壮志,也必将推动人类和平利用太空资源,造福全人类。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梦”的相关知识,分析载人航天工程的探索过程是如何体现中国梦的本质及特点的。

  •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二十大,是我们党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二十大代表是全体党员中千挑万选出来的优秀分子,凝聚着全党的意志,承载着人民的期望,履行着神圣的职责。党中央对二十大代表选举突出强调以下要求: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坚持走群众路线,广泛听取基层党组织、党员和群众的意见;进一步优化代表结构,注重推荐工人、农民和专业技术人员党员中的先进模范人物作为代表人选,确保生产和工作第一线党员所占比例;严把人选政治关和廉洁关,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把牢廉洁底线;要严肃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选举纪律。

    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上所作的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谈一谈中国共产党如何实现这一中心任务。

  •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改革是全方位、深层次、根本性的,取得的成就是历史性、革命性、开创性的。

    看深度,财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农村改革等关键领域改革向更深层次推进,我们啃下了不少硬骨头,闯过了不少急流险滩。看广度,避免“碎片化”,善打“组合拳”,注重理清重大改革的逻辑关系,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明显提升。看民生温度,医疗保障、教育均衡、食品安全……一桩桩“百姓事”,融入国家发展的顶层设计,成为改革的关注点、发力点。

    实践深刻表明,这不仅是一场思想理论的深刻变革、一场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深刻变革,也是一场人民广泛参与的深刻变革。

    展望中国改革发展前景,我们仍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坚持党对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全面领导,让党的领导更加适应实践、时代、人民的要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加强理论创新、文化创新、制度创新,以改革为先导、向改革要动力,推动改革在新发展阶段打开新局面,我们就一定能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围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就的根本原因”谈谈你的认识。

上一页 123 124 125 126 12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