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1、依法治国离不开全体公民的参与,公民要争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公民树立法治观念,就是要( )A、严恪守法,用法维权 B、民主立法,科学立法 C、依法行政,规范有序 D、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
2、《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指出:“推进部门所属单位预算公开,是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提高预算透明度的重要举措。”据此推断我国政府是( )A、公开公正的政府 B、职能科学的政府 C、廉洁高效的政府 D、守法诚信的政府
-
3、致公党中央与农工党中央均提交了关于加快5G基础设施建设的提案,建议通过降低电费、共建共享等方式加快5G基站建设,早日谋划2G和3G网络退网,释放低频段优质频谱,同时及早布局5G高频段与面向6G的前瞻研究。这说明( )A、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各民主党派同共产党一道前进 B、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亲密友党 C、各民主党派积极参与经济社会建设事业 D、各民主党派依法参加国家政权
-
4、根据我国选举法的规定,全国有9亿多选民参加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直接选举产生250多万名县乡两级人大代表。习近平在参加北京市区人大代表的选举投票时强调,要加强对选举工作的监督,对违规违纪违法问题“零容忍”,确保选举工作风清气正。加强对人大代表选举工作的监督是基于( )A、人大代表由人民选举,必须维护代表荣誉,履行代表义务 B、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保证国家权力体现人民意志 C、县乡两级的人大代表由直接选举产生,更能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愿望 D、人大代表具有审议权、决定权、监督权,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
5、国家的职能表现在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下列做法属于国家行使对内职能的是( )A、人民军队坚决维护国家的领土和主权完整 B、兴办各种公共工程,完善各种公共设施 C、积极拓展同世界各国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D、某商场开展减价大促销活动
-
6、2021年6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共产党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伟大实践》白皮书。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在筚路蓝缕的百年征程中创造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伟大奇迹,谱写了人权文明的新篇章。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A、是国家专政职能的要求 B、体现了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C、体现了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 D、宣示了我国国家政权的全民性质
-
7、全面从严治党、纯净政治生态,最终目的是推进新时代强国强军事业。从严治党要求( )A、确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B、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大反腐力度 C、加强党员的精神文明建设 D、不断提高党的依法行政能力
-
8、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中,党旗始终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广大党员始终奋战在抗疫的最要处、最难处、最险处,当先锋、做表率,发挥了稳定人心、凝聚力量的模范作用。这说明( )A、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B、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C、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 D、中国共产党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
9、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100年披荆斩棘,100年风雨兼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乘风破浪,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重要原因党始终保持先进性。永葆党的先进性( )A、切实履行党对于各方面建设的职能 B、不断推进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 C、健全总揽全局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 D、必须保持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
10、人类的交往,提供了不同文化间接触与交流的机会。在文化的接触中,人们根据自己所处的社会状况而产生的心理以及自己的各种需要决定如何去对待外来文化。这表明( )A、外来文化对本地文化会有冲击和影响 B、社会的变迁影响我们对外来文化的态度 C、外来文化本土化的过程就是文化入侵 D、外来文化并不会同化和改造本土文化
-
11、爱因斯坦说:“每个人都身怀天赋,但如果用会不会爬树的能力来评判一只鱼,它会终其一生以为自己愚蠢。”这告诉我们A、承认矛盾的特殊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前提 B、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主观差异性 C、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D、一个人能否成功决定于他的价值取向
-
12、马克思认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这一论断表明( )A、认识是实践的基础 B、真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认识与实践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
-
13、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根本之处,在于它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独特方式。用这种独特方式去理解现实世界,从而在世界观、自然观、历史观和认识论上都获得了全新解释,构筑了统一的、彻底的、科学的哲学体系。这种“独特方式”是指( )A、从世界观角度去理解和探究哲学问题 B、从实践出发去认识、理解现存的世界 C、在哲学研究领域坚持了唯物论的思想 D、将整个客观世界作为哲学的研究对象
-
14、2021年5月12日,深圳市民政局、深圳市财政局联合发布《关于2021年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通知》,决定提高2021年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及相关社会救助标准。其中,将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每人每月1250元提高至每人每月1300元。居民获得的保障性收入属于( )A、劳动性收入 B、财产性收入 C、经营性收入 D、转移性收入
-
15、国务院扶贫办消息,改革开放40年中国有7亿多贫困人口成功脱贫,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总数7%以上.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B、以促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C、能够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D、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16、在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中,非公有制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这是因为非公有制经济( )A、逐步掌握了我国的经济命脉 B、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 C、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D、是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基
-
17、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为标志,我国( )A、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B、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C、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D、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
-
18、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苦探索。下列对这一-时期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最全面、最准确的评价是( )A、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严重曲折 B、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一帆凤顺 C、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D、社会主义建设的失误大于成就
-
19、从1944年到1949年,欧洲和亚洲有十多个国家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建立起人民民主的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取得重大发展的时期,社会主义国家的人口曾占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领土面积占世界陆地面积的四分之一。这一时期的社会主义成就的突出表现是( )A、社会主义从实践到理论 B、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 C、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现实 D、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
-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唐诗三百首,人生天地间。唐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国风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因很高的“含诗量”(使用了48首唐诗)而受到广泛关注。观影过程中,很多人尤其是孩子不由自主地跟着剧中人物吟诵起古诗来,观影现场竟然成了“背诗”现场。《长安三万里》综合运用声、画、乐、光影等多种手段,实现视觉与听觉、奇幻和实际、虚与实的交互融合,清晰地阐释并传递出古典诗词中的中华美学理念,也将文本背后的情感、意境、真与美呈现出来,创造出新的审美空间。在对经典诗句一遍遍的诵读中,观众不仅领略了古典诗词韵律和谐、文字精练的艺术特色,也看到了诗词背后恢宏壮阔的历史往事,更激活了埋藏在他们内心深处的民族文化自豪感。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的知识,说明《长安三万里》中对唐诗的诵读为什么能够激活埋藏在观众内心深处的民族文化自豪感。(2)、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找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打开方式。请你提出两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