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我们党在面对“四个考验”(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四个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时、必须警钟长鸣。一些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消极因素依然存在,某些问题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解决上述问题需要( )
①提高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
②党以社会革命引领自我革命
③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④党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下图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对我国发展目标的展望:
由此可见( )
①建成现代化强国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如一的初心和使命
②我们党不断更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路线图
③我们党立足国家发展实际,成功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
④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基于新时代的到来,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新的界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已经跨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 C、我国社会生产能力已经居世界前列 D、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强国
-
4、10年前,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世界描绘了共建“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合作共赢的宏伟蓝图。十年来,“一带一路”倡议在推广中成果斐然。目前,中国已经是“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中114个国家的前三大贸易伙伴,是68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同时也是74个国家的最大进口来源地和35个国家的最大出口市场。预计到2030年,共建“一带一路”可使相关国家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将使全球收入增加0.7%至2.9%。根据上述论述,我们可以看出(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成为振兴和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 B、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不断提升,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 C、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借鉴 D、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底气和实力得到充分展示
-
5、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一场社会革命要取得最终胜利,往往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这启示我们要( )
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深入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③牢牢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
④在进行不断地理论创新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6、进入新时代,党中央科学把握党的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把全面从严治党紧紧抓在手上,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更加充满活力,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由此可知,党在新时代要( )
①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②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
③科学地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7、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十年( )
①党带领人民实现了有史以来最广泛深刻的社会变革
②中国人民始终保持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精神风貌
③中华民族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④我国基本实现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8、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下列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特征的是( )
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②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
③“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
④全球化时代,不应该是一部分人反对另一部分人,而应该是所有人造福所有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9、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矢志奋斗的梦想。中国共产党100多年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追求民族复兴的历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不断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历史。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展现出现代化的新图景。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这表明,中国式现代化( )
①最突出的优势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②既遵循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又符合中国实际
③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④需要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的主体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0、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认识和把握( )
①有助于改变我国生产力总体落后的状况,实现现代化建设目标
②是我们党科学判断国情形势、正确制定大政方针的重要前提
③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④是对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的全面超越,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1、过去的十年是充满变化的十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新的时代坐标中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十年,中国的发展步履更加坚实,经济总量超过110万亿元,人均GDP超过1.2万美元,中国的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历史性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材料表明进入新时代( )
①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强大生机
②是转变我国主要矛盾及我国社会主义所处阶段的时代
③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④必须坚持把发展放在第一位,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2、在百年前的《建国方略》中,孙中山先生为中国构想了这样的宏伟蓝图:要修建约16万公里的铁路、160万公里的公路,建设3个世界级大港。百年之后,几代中国人民不懈奋斗创造的许多成就远远超出了孙中山先生的设想,助力中国梦的实现。中国梦( )
①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
②是维系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③只有坚定不移推进党的建设这一伟大事业才能实现
④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国梦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历史使命。
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国共产党只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主动识变应变求变,用斗争精神破难局、解危局、应变局,才能开辟事业发展新天地;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定党性原则,消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使党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变化的新特点,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将不断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结合材料,运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的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
-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把党的中心任务作为中国青年运动和青年工作的主题和方向,这是一百多年来中国青年运动和青年工作的一条基本经验。共青团要把牢新时代青年工作的主题,最广泛地把青年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动员起来,激励广大青年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强国有我的青春激情,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勇当先锋队、突击队。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在新时代,广大青年应如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的“中国梦”才有实在的内容,才不至于沦为空谈。某校高一(2)班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开展探究。
A小组同学发言
B小组收集到的资料如下
习语用典
体现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示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2
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
①
3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②
4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③
5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④
(1)、结合A小组同学的发言,运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知识阐述你对中国梦的认识。(2)、结合B小组收集的资料,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知识完善上述表格内容。 -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49年10月2日,《人民日报》第4版关于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的专栏文章指出:“经历过无数次深重灾难的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将永远记得这个珍贵的时刻:它宣布了旧中国完全死亡,宣布了人民的新中国的诞生。中国,中国人,将不再是屈辱的殖民地与殖民地奴隶的代名词,而是要永远地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民主的人民的尊敬了。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有了真能保护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2019年10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讲话中指出,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
结合材料,运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有关知识,简要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对当代中国的地位、民族进步的积极影响。
-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0年3月和4月,欧美疫情大爆发触发欧美经济大萧条,并将进一步引发全球经济大萧条。自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后,曾多次发生局部性经济危机。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经济危机的爆发表明,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习近平指出:“事实一再告诉我们,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没有过时,关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也没有过时。”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有深厚科学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注定了西方国家会由于其内在的不可克服的这一矛盾而逐步走向衰落,而我们的制度由于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要求将强大起来。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两大奇迹:一是经济快速发展奇迹。我国大踏步赶上时代,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文化影响力、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中华民族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二是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我国长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可以说,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除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外,没有任何一种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能够在这样短的历史时期内创造出这样的奇迹。这充分彰显了中国道路创造“中国奇迹”的独特密码,也是我们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基本依据。
(1)、运用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知识,为什么说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2)、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阐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道路创造“中国奇迹"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并谈谈你的理解。 -
18、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时的50多名党员,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的448.8万名党员,再到截至2021年6月5日,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9514.8万名,一百年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始终保持旺盛生机活力。其根本原因在于( )A、把人民的需要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B、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 C、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D、中国共产党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
19、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许多方面都是具有开创性、原创性的。这种开创性、原创性,打破了惯常的视野局限、思维局限与理论局限,既有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进一步揭示,又有关于当今时代问题的新思想新观点。由此可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①内容丰富,涵盖改革发展稳定等各个方面
②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成果
③是具有开创意识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④为解决当今中国的时代课题提供了具体方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为迎接党的二十大,某校布置党史长廊。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几位同志的巨幅画像下对应正确的是( )
①邓小平—关键抉择—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江泽民—与时俱进—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成功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③胡锦涛—科学发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④习近平—伟大复兴—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