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49年10月1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从“站起来”的那一天起,中国共产党就带领人民为富起来、强起来开始新的探索。党依靠“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力,集中力量,商以求同,从建国初期的“一五计划”到正在贯彻实施的“十四五规划”,从“三步走”战略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创造了彪炳史册的奇迹。
75年来,两弹一星、天眼探空、神舟飞天、蛟龙探海、墨子传信、高铁奔驰、北斗组网、超算发威、大飞机首飞,科技日臻高峰……中华民族走向复兴,“强起来”的中国人民感受着前所未有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领导中国人民创造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
2、人才落户政策是与教育、卫生等城市管理相互交织融合的系统性工程。城市管理者应从与人才息息相关的购房安居政策、子女入学政策、政务服务政策等方面统筹考虑,进行一系列的联动性调整和优化,最大限度发挥政策引才的组合拳作用。从哲学上看,这表明( )
①人才是对城市发展起带动作用的关键部分
②树立全局观念,统筹考虑各项政策吸引人才
③联系具有多样性,要创造有利条件留住人才
④要创造条件,克服城市发展中的各项难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3、自古以来,我国形成了世界法制史上独树一帜的中华法系,积淀了深厚的法律文化。夏商时期揭开以法度治理国家的帷幕,两汉时期“以儒为主、德刑并用”,社会主义的中国坚持德法相济。在承袭中发展的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恒久绵长、与世推移。由此可知( )
①因时而动,循势而往,中华法文化与时代同频共振
②中华优秀法律文化的发展是由量的积累实现的
③中华法文化经历了在承袭中发展的辩证发展过程
④中华法系的特点由各个时期的法文化共同构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4、右图漫画《轻重》(于昌伟作)讽刺了 我强调几点儿,大家要认真记录!( )
①不顾现实状况的形式主义
②否认绝对运动的静止主义
③不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
④坚决反对因循守旧的思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5、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政策制定时要“实事求是,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既报喜又报忧,特别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反对在调查研究中走马观花、浅尝辄止、一得自矜、以偏概全,草率地下结论、做判断”。从哲学上看,就是要( )
①重视世界观的促进作用 ②树立既辩证又唯物的世界观
③把正确的主观认识作为出发点 ④避免把主观精神当成世界的本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6、电影《第二十条》通过讲述三个关于见义勇为、正当防卫的故事背后的法与情,将抽象的法律条文转化为观众容易理解的影像故事,让更多人直观地了解刑法第二十条关于“正当防卫”的规定,呼应了人民群众最直接、最朴素的法律观和正义观。这启示我们( )
①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
②公正司法,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司法效果最大化为目的
③必须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
④构建阳光司法机制,实现司法公平,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7、《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六条规定:“立法应当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尊重和保障人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立法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坚持立法公开,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因此,科学立法要( )
①充分发扬民主,广开言路,集思广益
②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
③合理设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
④尊重民意,将群众意见作为立法的基础和依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8、社会治安是基层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的干部群众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重视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安,通过成立各类社会组织,制定和实施自治章程、村规民约,践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倡导良好村风民风,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该做法( )
①激发多元主体热情,保障共同行使社会管理职能
②创新基层自治组织形式,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③探索矛盾化解新方法,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④完善基层治理方式,不断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9、2024年4月1日至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审查工作座谈会举行。会议指出:对规范性文件开展备案审查,是宪法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和重要工作;要健全备案审查相关制度机制,构建全面覆盖、有效监督的制度体系。开展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 )
①是我国坚持宪法法律至上的必然要求
②说明各级人大常委会有权制定基本法律
③使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和普遍遵守
④有利于以备案审查推动监督全覆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0、2024年3月1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载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等重要内容。该法修订的意义在于( )
①顺应时代变迁,更好发挥法在国家治理中的支撑作用
②总结实践经验,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③加强政府的建设,提升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法治化水平
④回应社会变革,扩大国家机关法律实施中的权力自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1、今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5周年,经过各族人民的努力奋斗,一个政治安定、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宗教和睦、边防巩固、人民安居乐业的社会主义新西藏呈现在世人面前。雪域高原上创造了“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这( )
①标志着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形成
②表明了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西藏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③确定了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④体现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2、2023年12月6日,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座谈会上,代表们就深化对外经贸合作、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构建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等提出意见和建议。这体现了( )
①我国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②人民政协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③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④我国各民主党派行使法律赋予的参政权,依法参加国家政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3、2024年4月2日开始,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在全省组织开展“为人民履职、为中原添彩·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各地加强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示范点建设,积极引导人大代表立足本职岗位和专业优势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为人民履职、为中原添彩。此举有利于( )
①推动人大代表积极履职,领导地方政府高效运转
②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③人大代表积极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地方一切重大事务
④提升人大代表履职能力,密切联系和服务人民群众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4、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严重影响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给社会稳定带来重大隐患。过去一年,全国公安刑侦部门开展了一系列打击整治防范行动,有力遏制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大大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这体现了( )
①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专政职能
②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民主
③我国政权依法有效维护国内正常社会秩序
④我国公安机关执行促进社会发展的职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5、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新时代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下列关于习近平文化思想解读正确的是( )
①立足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我们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②是在深化“两个结合”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结果
③全景展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理念和成就
④为开创新时代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新局面提供了根本遵循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6、为深入学习贯彻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经党中央同意,自2024年4月至7月,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这次党纪学习教育( )
①充分彰显党推进自我革命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
②有助于党增强执政本领,正确履行国家管理职能
③把党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巩固执政地位
④以纪律建设为根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纵深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7、“四下基层”是习近平总书记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形成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广大党员干部要扎实弘扬“四下基层”作风,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行稳新时代强国之路。这表明党( )
①坚持问题导向,满足群众各种诉求 ②坚持实事求是,着力增进民生福祉
③变革斗争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④弘扬优良传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3月27日,习近平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时指出,“中国发展前景是光明的,我们有这个底气和信心。”一是有实力。中国经济2023年同比增长5.2%,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30%,中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高新技术产业、绿色经济、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二是有潜力。中国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高素质劳动者和企业家的人才优势。这些优势让中国经济具备强劲的内生动力、韧性、潜力。三是有动力。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将持续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源。实力、潜力、动力,构成了中国稳健前行的基石、底气、源泉。
中国发展前景是光明的,我们有这个底气和信心。运用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论述得出这一结论的科学性。
-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医学研究人员经过多年调查,发现患肺癌的概率与吸烟有关:吸烟者患肺癌的危险性是不吸烟者的10倍;每天吸25支以上者几乎是不吸烟者的20倍;戒烟不到10年者是不吸烟者的8倍;戒烟超过10年以上者,仅是不吸烟者的5倍。
材料二 有个岛叫“狗叫岛”,在这个岛上的一些地方,人一走动,脚下就会传来“汪汪”的狗叫声。原来,这些地方的表层覆盖着厚达18米的珊瑚、贝壳层,所谓“狗叫”就是从这些物质组成的沙砾里发出来的。如果抓起一把这种物质在手里揉搓,也会发出狗叫声。
材料三 很久以前,人们发现有些鸟能远行万里而不迷失方向,究竟是为什么呢?近年来,科学工作者发现每当天晴能见到太阳时,这些鸟都能确定其飞行的正确方向;反之,每当天阴见不到太阳时,它们就会迷失方向。由此,科学工作者们得出结论:有些鸟能远行万里而不迷失方向的原因是它们利用太阳来定方向。
上述材料分别体现了哪种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说明理由。
-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老人甲,无儿无女,一直独自居住,有一同胞弟弟乙,甚少往来。邻居丙常到甲家中为其做饭、陪其聊天,两人关系越来越好。经协商,甲与丙订立书面监护协议,约定丙作为甲丧失行为能力后的监护人并处理其动产及不动产。2023年8月甲因病住院,丙一如既往关心照顾甲,6个月后甲去世,丙在整理甲遗物时发现甲于2020年3月30日亲笔书写并签名的遗嘱,其内容为甲去世后将其自有房屋赠与丙。
2024年2月,乙得知甲去世并将房屋赠与丙的消息后,便主张该房屋继承权并提起诉讼。乙认为:自己作为甲之胞弟,依法有权继承该房屋,遗嘱无效,丙无权取得该房屋。丙辩称:遗嘱有效,自己愿意接受遗赠,该房屋应归自己所有。
相关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
……
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60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乙与丙的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