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2022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在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大会批准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等,大会通过关于修改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决定,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110号主席令予以公布,大会批准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大会通过关于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1)、材料是如何体现全国人大的地位和职权的?(2)、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当前在一些学校里还存在着校园欺凌、校园诈骗等不良现象,假如你是人大代表,你将如何履行自己的职责?
-
2、近年来,各地抓住党建引领产业振兴这个重要引擎,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不断创新方式、方法破解难题,统筹整合政策、项目、资金、人才等资源,培育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切实推动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产业振兴的发展优势,推动村集体增收和村民致富,释放产业新活力。
江西省吉安县永阳镇江南村曾是贫困村。村“两委”干部和部分党员在多次外出考察后,产生了或立专业合作社、发展井冈蜜柚产业的想法。于是党员干部先行出资、自家土地先行试……在村里党员干部示范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合作社。随着发展,合作社实现了技术培训、生产标准、物资采购、品牌培育、包装销售、品牌打造“六统一”,进而带领县内其他13家相关合作社成立吉安县井冈蜜柚户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党建引领是如何释放产业新活力的。
-
3、“综合查一次”改革是浙江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的一大创举。它改变了以往执法查多了扰民扰企、查少了容易漏掉风险隐患的困境,使执法进一次门、查多件事、一次到位,广受群众和企业好评。这一创举( )
①创新政府监管方式,增强全社会法治观念 ②提高行政执法水平,破解执法的难点堵点
③规范行政执法程序、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④重构行政执法体制,维护司法的公平正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4、廉洁诚信是法治政府的一个重要标准。政府要做到廉洁诚信,必须( )
①遵守法律,严格依法办事以杜绝领导干部的腐败行为
②做到清廉,不得利用公权力谋求私人或团体利益
③诚实守信,不能朝令夕改、言而无信
④明哲保身,能不做的事尽量不做,尽量减少失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5、2022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长江保护法执法检查组在重庆听取了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贯彻实施长江保护法情况汇报,并先后到万州经开区、巫山县等地实地检查。这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 )
①领导和指导各级地方人大的工作 ②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部门
③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助推生态保护 ④依法行使监督权,促进法治国家建设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6、为贯彻落实《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北京法院在12368热线开通为接诉即办提供司法服务功能。全市各街乡党委、政府部门、基层自治组织等可通过12368热线向法院“吹哨”提出司法需求,法院精准对接,及时响应“报到”,为各诉求单位提供法律咨询等司法服务保障。这一举措( )A、是法律监督机关融入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 B、通过司法精准服务,提升基层依法解纷能力 C、旨在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增强群众满意度 D、促进我国形成了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
-
7、近年来,某省人大常委会制定加强代表履职平台和代表小组建设的意见,加强代表履职阵地规范化建设,指导各级人大积极搭建平台载体,推进数智赋能,构建“实体+网上+掌上”代表联系群众新途径,将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群众联系点等作为重要平台,发挥收集社情民意、联系沟通群众等多重作用。该省的做法有利于( )
①创新人大代表履职方式,拓宽代表履职渠道
②数字赋能政府,构建吸纳民意汇集民智新平台
③开辟我国基层自治共建共治共享的新局面
④激发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内生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8、2023年9月,上海浦东中小学“开学第一课”以模拟人大代表选举为主要内容,活动涵盖选民登记、公布选民名单、提名和推荐初步代表候选人、公布初步代表候选人名单、酝酿协商正式代表候选人、公布正式代表候选人名单、投票选举、公布选举结果等人大代表选举的全过程、各环节。这一活动( )
①有利于学生知晓人大代表是最高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②有助于学生了解上海市人大代表是由直接选举产生的
③是给青少年上的一堂生动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课
④有助于宣传阐释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制度优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9、2023年度青岛市“人大代表履职在线”活动全新改版。人大代表创新性地从演播室走出来,走进百姓之中,面对面倾听他们最真切的声音。每期活动选择走进一个社区,走进代表联系站,以线上、线下两种方式,倾听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让群众的“呼声”变成了“掌声”。这次“改版”( )
①搭建代表履职平台,密切与群众的常态化联系
②站在人民群众利益立场上,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③坚持群众观点,彰显人民民主是最广泛的民主
④表明人大代表由基层群众选出,对人民群众负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0、近期,国家安全机关破获一起美国中央情报局间谍案。犯罪嫌疑人曾某某系我国某军工集团的重要涉密人员,为美国提供大量我国核心情报,收取间谍经费。国家安全机关经缜密侦查,获取曾某某间谍活动证据,依法对其采取强制措施,及时消除危害。上述事件表明( )
①国家依法打击间谍犯罪,维护我国国家安全
②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维护国家政权
③国家积极履行对外职能,坚定维护国家尊严
④我国的国家职能决定我国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1、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这是党的建设的一贯方针和要求。当前,乡村振兴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为此,各地采取严格措施,持续推进专项整治活动,从严查处并通报曝光了一批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在乡村振兴领域开展专项整治活动是因为( )
①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关系乡村振兴的成败
②加强党的建设要以推进反腐败斗争为统领
③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④勇于自我革命是党永葆先进性纯洁性的必然要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2、在总结巴黎公社失败教训时,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没有权威,就不可能有任何的一致行动……没有这种统一的和指导性的意志,要进行任何合作是不可能的。”列宁也强调过:“在历史上任何一个阶级,如果不推举出自己的善于组织运动和领导运动的政治领袖和先进代表,就不可能取得政治统治地位。”由此可见,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
①要坚持以党的组织建设为统领,把带头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机关党建的首要任务
②能够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③是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和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重大原则
④必须使党的中央机关成为拥有广泛的权力、得到党员普遍信任的权威性国家机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3、电视剧《人世间》播出后,引发了观众情感共鸣。某班同学以“我家的‘人世间’故事”为主题开展探究学习,以下是同学乙所述故事的部分内容。
我的太爷爷出生在20世纪三十年代,年近百岁,是祖国光辉历程的见证者。太爷爷说、他小的时候、几乎天天都能听到哪个地方在打仗,那时候能活着都是一种奢侈;结婚以后,生活也是磕磕绊绊,好几年都穿不上一身新衣服,那时候有一句话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大包干”以后,我们家的日子才慢慢好起来,感觉生活也有了奔头……
太爷爷还说,他不懂什么是全面小康,什么是共同富裕,但他切实感受到了“幸福”,如果可以选择,他还想再活100年……
透过我家的“人世间”故事,可以从中感悟到( )
③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更没有今日盛世之中国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百姓之幸福生活奠定了根本制度前提
④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③改革开放是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4、在“浩然正气满乾坤——中国廉政文物精华展”展出的文物中,有李大钊手书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对联、《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刻石、中华苏维埃政府工农检查部控告局设置的控告箱等。下列说法最符合展览主旨的是( )
①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②打铁还需自身硬
③不受虚言不听浮术 ④其身正不令而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5、以“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深入基层,联系群众,真下真访民情,实心实意办事”为主要内容的“浦江经验”,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倡导并带头下访接待群众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2023年是“浦江经验”诞生20周年,“浦江经验”早已从浦江一地推广到全国各地。传承“浦江经验”( )
①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造福的历史主动精神
②有利于确立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构建和谐社会
③是践行党的根本宗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需要
④为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信访工作提供了根本行动指南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6、古典名句,是中华文化长河中的智慧结晶,习近平总书记经常在不同场合引用经典阐述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最能与党的宗旨贴合的经典是( )A、和羹之美,在于合异 B、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C、位卑未敢忘忧国 D、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而科技创新活动具有产出不确定、研发投入规模大、公共外溢性和回报周期长的特征,难以依靠私人投资形成稳定、持续的创新支撑,尤其是前瞻性、战略性、公益性的基础研究,更加需要依靠财政提供长期持续的资金与政策支持,来承担创新过程中试错、失败的风险,发挥价值驱动和战略牵引作用,启动、引导社会资本和其他资源积极投入科技创新活动中。
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不断加大对高质量发展的财税金融支持,加强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财政支持。
结合材料,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谈谈政府为什么要加大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财政支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财政投入。
-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位于龙门石窟万佛洞的一座像龛里有一尊观世音像,因其窈窕婀娜的身姿、细腻流畅的雕刻,被参观者誉为“最美观音像”。可惜的是,最能体现造像神态的发髻以下至鼻子以上部位被损毁。
龙门石窟研究院以历史老照片为依据,以学术研究为基础,融合三维数字化技术、颜色检测分析技术、传统雕塑艺术等手段,结合同时期同类型造像特征,实现了这尊观世音像的虚拟修复及色彩复原。得益于先进的数字技术手段,如今,观众游龙门石窟用手机对准残缺佛像,通过AR技术,不仅可一览完整造像,还能感受唐代最初时的芳华。
结合材料,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谈谈对修复“最美观音像”过程的理解。
-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如何让红色基因赓续传承?河南省人大常委会于2023年初启动《河南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制定工作。2023年3月23日至24日,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围绕《条例》(草案)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建议。2023年12月10日,河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河南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条例》,结合河南革命文物工作实际,从调查认定、保护管理、传承利用等方面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作出规范性要求,明确了法律责任,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河南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条例》制定过程是如何体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的。
-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S市开展积极的探索和有效实践,不断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社区治理实践中,S市调整组建6200余个小区(网格)党支部,成立1.2万余个楼院党小组,明确1.8万余个党员中心户,切实将党员和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组织周围。
S市坚持把老旧小区改造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课题。居委会通过小板凳面对面沟通、微信群及时响应等方式,搭建居民沟通议事平台;项目实施小区成立居民监督小组,采取“民意验收”和工程专业验收相结合的方式验收。
S市在社区推行“码上生活、码上服务、码上治理”的“二维码+”智慧治理模式;建立起以“社会贡献度评估”为核心的“品德+物质”的市民积分体系。不文明现象大幅减少,广大居民践行文明新风、参与社会治理的热情空前高涨。
结合材料,运用基层群众自治的知识,分析S市是如何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