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1、法律是治国之重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法在国家治理中只具有政治职能 B、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C、制定和认可是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两种基本形式 D、法是只对被统治阶级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
-
2、(双选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民族自治地方取得了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巨大成就。实践证明,在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适合我国国情,具有极大的优越性 B、可以消除地区差异,实现均衡发展 C、调动了各族人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积极性 D、保证了国家团结统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3、2023年3月,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 )A、国体 B、根本政治制度 C、政体 D、基本政治制度
-
4、(双选题)广东某村通过“支部进网格、党群包联户”模式,建立网格包带,收集社情民意,提交给议题审查小组,形成村级议事协商的新机制。这一机制( )A、改变了基层自治组织的属性 B、扩大了村民政治参与的权利 C、彰显了村党支部的组织功能 D、创新了基层治理的实践形式
-
5、(双选题)当前,大众健身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趋势。有效解决群众健身的场地设施问题,推动供给端与需求端有效匹配,全民健身就能获得更好发展。为此,体育管理部门应( )A、突出重点,以人民为中心发展体育事业 B、统筹安排,建设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C、全程参与,解决健身场地设施所有问题 D、积极主动,完全满足人民群众健身需求
-
6、(双选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始终与人民风雨同舟、与人民心心相印,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这是因为( )A、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 B、共产党员没有自己的个人利益 C、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唯一动力 D、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
-
7、(双选题)作为全国首批低碳试点省份,广东省已在国内率先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低碳试点体系,并力争如期实现碳达峰,以更大力度推进风电、核电、光伏等非化石能源发展。这将( )A、改善生态环境,确保经济增长 B、优化能源结构,共享绿色福祉 C、加强政府主导,减少能源消耗 D、丰富能源供给,推进低碳转型
-
8、下表为2023年前三季度我国居民收入情况。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工资性收入
经营净收入
财产净收入
转移净收入
范围
金额(元)
增长(%)
金额(元)
增长(%)
金额(元)
增长(%)
金额(元)
增长(%)
金额(元)
增长(%)
全国
29398
5.9
16747
6.8
4643
6.7
2554
3.7
5454
5.8
城镇
39428
4.7
23699
5.6
4698
7.3
4123
2.5
6908
4.1
农村
15705
7.3
7256
8.3
4568
5.8
413
5.5
3469
8.6
注: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同比实际增长,其余为同比名义增长。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官网
下列对表格信息解读正确的有( )
A、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幅缩小 B、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 C、全国居民收入与国民经济同步增长 D、工资性收入增长为全国居民增收提供重要支撑 -
9、(双选题)建设我国现代市场体系要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下列应交给市场进行调节的有( )A、家用电器的生产和销售 B、瓜果蔬菜的生产和销售 C、枪支弹药的制造和配售 D、国防、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给
-
10、(双选题)社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与商业保险有明显的区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商业保险是自愿的市场行为 B、社会保险具有强制性和福利性质 C、商业保险的费用由单位和个人分摊 D、社会保险由国家经办、保险公司经营
-
11、(双选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1978年12月18日,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都必将是载入史册的重要日子。”此次会议( )A、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 B、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正式开启 C、明确了改革重点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
12、(双选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近代中国有多重矛盾,它们相互交织。其中的主要矛盾是( )A、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B、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C、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D、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
13、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对( )A、革命文化的自信 B、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 C、现代文化的自信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
-
14、下列关于文化与文明的说法,正确的是( )A、文化和文明都是人类进步和开化状态的标志 B、文化是实践的产物,而文明常常是自然事物 C、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内容 D、文明与文化不同,只要是文明就是积极向上的
-
15、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辩证的否定 B、量的积累与质的更新 C、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D、事物内部结构的优化
-
16、在哲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们提出和探讨了许多哲学问题。其中,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实践和认识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问题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
17、恩格斯说:“自然研究家尽管可以采取他们所愿意采取的态度,他们还是得受哲学的支配。”这是因为( )A、具体科学的进步能推动哲学的发展 B、哲学能准确预测科学发展的未来趋势 C、哲学能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具体方法 D、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
18、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法治的首要内容是( )A、坚持良法之治 B、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 C、宪法法律至上 D、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
-
19、在我国的法律实施体系中,最重要的执法主体是( )A、监察机关 B、行政机关 C、审判机关 D、检察机关
-
20、中国共产党执政,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选择。党的执政理念是( )A、科学执政、民主执政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D、与时俱进、开拓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