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为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多地推出各类便民服务二维码,以“数治”赋能“善治”。然而,由于便民服务二维码容易获得使用者信任,使用频率高,更容易遭遇恶意利用或攻击。针对这一问题,下列举措合理的是(  )

       ①健全法律法规,依法利用数据资源       ②履行政府职能,加强数据安全监管

       ·③减少数据开放,防堵数据安全漏洞      ④明确政府责任,禁止个人信息流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让所有社会成员尊重和信仰法律,需要加强普法宣传教育。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①举办法治讲座、警示教育报告会

    ②政府把普法工作全部委托给企业和社会组织

    ③通过电视节目、法律类公众号等开展普法教育

    ④学校与司法部门合作举办“我与民法典”演讲活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3、用玻璃做的金鱼缸、透明度很高,不论从哪个角度观察,里面的情况都一清二楚。“金鱼缸效应”也叫“透明效应”,常常用来比喻一种高透明度的管理模式。下列有助于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的是(  )

    ①依法公布政府的权力清单

    ②加强学习型政府机关建设

    ③合理配置政府部门间的关系

    ④问社会公开“三公”经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4、2024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首次举办全国性备案审查工作座谈会。会议提出,要加强与同级党委、政府、监察委、法院和检察院等有关机关的协调联动,探索完善衔接联动机制和方式方法,构建全面覆盖、有效监督的制度体系。落实上述要求有利于(  )

    ①加强相互监督,保证国家机关的协调高效运转

    ②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建设法治国家

    ③健全备案审查机制,提高全国人大的立法效率

    ④保障宪法和法律实施,维护国家法制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5、.党力推进。我国来施进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并将其纳“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予以有(  )

       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②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③持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④提高社会成员道德修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6、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这一法律体系(  )

       ①使社会纠纷得到全部解决              ②使社会的各个领域实现有法可依

    ③更好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④有利于更好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7、新疆伊宁县胡地亚于孜镇基层立法联系点是一个集自治州、自治区、全国立法联系于一体的“三级立法联系点”。截至2023年8月,该立法联系点共收到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自治区、自治州人大推送的法律法规条例草案25部,参与意见征询群众4207人,收到和反馈修改意见建议93条,被采纳6条。由此可见,该立法联系点(  )

    ①搭基层群众参与立法的“直通车”,真正体现立法为民

    ②协助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依法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③挖掘民族特色优势和区域优势,推进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④.本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8、从“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到建立“接诉即办”机制,再到《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实施,“接诉即办”的探索实践进入法治化轨道。基层治理改革不断从“被动治理”向“主动治理”深化,有利于(  )
    A、增加公民民主权利 B、提升城市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 C、扩大政府职能范围 D、丰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形式
  • 9、某校高一同学开展.“走进村委会”实地调研时,看到村办公楼前挂着三块牌子,分别是“中国共产党李家村村支部委员会”“李家村村民委员会”“李家村村务监督委员会”。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者保障了村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B、村民委员会成员由直接选举产生 C、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的基层政权组织 D、村务监督委员会受村民委员会的领导
  • 10、2024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召开“加强宗教活动场所文物保护与利用”宗教界别协商会议。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界委员在会上各抒己见,关注“文物保护专业人才不足”“宗教文物文化内涵有待挖掘”等问题。开展宗教事务的界别协商.(  )
    A、有利于推动协商民主全面发展,增进共识 B、有利于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C、旨在引导宗教界别群众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D、说明我国宗教团体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
  • 11、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必须服从中央统一领导。下列属于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是(  )

       ①自治州政府       ②民族乡政府       ③自治县法院       自治区人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2、三月三是我国传统民族节日,从2014年开始,广西壮族自治区将“壮族三月三”确定为地方性法定节假日。十年来,“壮族三月三”已发展成为各民族共创共享的文化品牌,带动区域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由此可见(  )
    A、广西壮族自治区坚持法治思维,以行政法规保护地方民族文化传承 B、要充分保证民族自治地方行使自治权,因地制宜、彰显特色 C、民族地区各级政府变通执行国家法律,消除了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 D、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现各民族同步发展
  • 13、2024年4月,北京市政协组织委员赴海淀区,围绕“人工智能创新街区建设”主题进行调研。.下面哪些情况可能出现在本次活动中(  )

    ①政协委员听取海淀区政府关于人工智能街区规划介绍

    ②政协委员提交关于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议案

    ③政协委员讨论并制定关于发展人工智能产业政策

    ④政协委员实地考察企业机房建设,了解企业大模型技术产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4、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是在我国政治发展史乃至世界政治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全新政治制度。这一制度是(  )
    A、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协商民主制度
  • 15、全国人大代表陈某多次在自己居住的街道社区调研,倾听民情民意。有居民反映,小区里有楼栋因年久失修,外墙出现小块坠物。陈某将情况向属地反馈,相关部门采取行动,及时解决问题。这折射出(  )

       ①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统一行使权力        ②人大代表自觉地接受人民的监督

       ③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管用的民主        ④我国的民主是用来为人民服务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各专门委员会,各专门委员会组织起草有关法律或议案草案,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承担常委会执法检查具体组织实施等工作。各专门委员会(  )
    A、依法行使人大审议权 B、是我国的监察机关 C、受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领导 D、是我国的立法机关
  • 17、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规定(  )

    ①明确了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②是由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所决定的

    ③表明了工农联盟是我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心骨

    ④庄严宣示了我国国家性质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8、我国每一项重大政策的决策和实施,大体都要经过“中共中央提出建议→充分协商、广泛征求意见→人大审议通过→政府贯彻实施”的程序。这一过程表明了中国共产党(  )

    ①坚持民主执政,代表着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

    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③坚持依法执政、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

    ④高度重视党的思想建设,带领全国人民不断走向胜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9、“四下基层”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这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大力倡导并躬身力行形成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关于“四下基层”理解正确的是(  )

    ①是不断调整优化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的重大举措

    ②有利于密切党群关系,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

    ③有利于改进工作作风,增强党的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

    ④应不断强化信访接待在化解社会矛盾中的权威地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0、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于202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条例在工作纪律方面,增写了对“脱离实际,不作深入调查研究,搞随意决策、机械执行”“违反精文减会有关规定搞文山会海”等行为的处分规定。这一修旨在(  )

    ①促进党员干部深入调研,避免主观臆断和盲目决策

    ②提升党组织的服务水平和执法水平,做到务实为民

    ③完善党内法规,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正确贯彻执行

    ④明确行为准则,推动党员干部在工作中能更严谨、务实、高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上一页 406 407 408 409 41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