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2024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神乎其神”的某白酒。据记者调查显示,该酒国际专利未被认定,“高科技”凉味剂竟是常见薄荷提取物。作为一款普通白酒,却夸大宣传具有提升免疫力、改善睡眠、调节生理紊乱、抗衰老等功效。这种行为(   )

    ①侵犯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破坏市场秩序

    ②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损害消费者合法利益

    ③既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又对消费者构成欺诈

    ④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经过23年共同努力,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已成为上海合作组织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遵循,也是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一面旗帜。该组织是(   )
    A、当今世界区域合作的典范 B、亚洲最令人瞩目的区域性国际组织 C、维护新兴市场国家共同利益的重要平台 D、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国际组织
  • 3、面对发展赤字,中国积极推进全球发展倡议,助力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面对气候威胁,中国支持联合国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将用历史上最短时间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这表明中国(   )

    ①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               ②积极发挥在国际事务中的核心作用

    ③维护人类共同利益,携手打造命运共同体      ④支持符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的各项活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4、2024年1月,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在瑞士举行,来自120个国家的政府首脑、领袖、企业创始人等围绕“重建信任”的主题展开讨论。我国倡导各国之间应当放下成见、弥合分歧,团结一心破解信任赤字。为此需要(   )

    ①改变经济全球化方向,缓解全球经济信任缺失风险

    ②发挥国际组织的主导作用,建设普惠包容的世界经济

    ③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更好汇聚世界经济增长合力

    ④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5、2024年4月,中国政府指导驻外机构密切跟踪海地的安全形势,分批有序组织撤离行动,50多名中国公民安全撤离海地。这体现我国(   )

    ①行使管辖权,保护我国海外公民的安全      ②履行对外职能,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③行使自卫权,保卫本国公民生存的权利      ④用实际行动诠释祖国是海外侨胞的坚强后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6、2024年5月,习近平访问法国时强调,中法两国应该坚守建交初心,打造新时期互信稳定、守正创新、担当作为的中法关系。中法作为两个有独立自主精神的大国,在历史长河的每一次相遇都能进发出巨大能量,影响世界行进方向。这表明(   )

    ①中法两国深化合作能够为世界注入更多的稳定性

    ②中法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③中法两国致力于打造更加牢固、更富活力的盟友关系

    ④中法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7、2024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会见马英九一行时表示:“海峡的距离,阻隔不断两岸同胞的骨肉亲情。制度的不同,改变不了两岸同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客观事实。外部的干涉,阻挡不了家国团圆的历史大势。”这充分说明(   )

    ①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②领土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

    ③两岸统一是当今世界各国的共同愿望      ④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8、2024年3月,某国新宪法规定,总统由选民投票直接产生改为议会选举产生,并设立“会议主席”职位,由议会中多数党或政党联盟的领导人担任,全权管理政府事务,总统将不再拥有此项权力。该国在新宪法实施后(   )

    ①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没有发生变化      ②国家元首主要起象征性或礼仪性作用

    ③其政党制度能更好地维护各阶级利益      ④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政府对议会负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9、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指出:“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制度,包含了有关国家性质和政权组织形式两方面的制度,它们是辩证的统一整体。”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国体和政体是形式和内容的两个方面

    ②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都对国体具有巩固作用

    ③国体决定政体,一定的政体服务于一定的国体

    ④国家政体会随着国体的变化而发生根本性变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0、爱国主义教育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铸魂的工作。

    材料一 2022年7月,根据党中央批准的立法工作安排,中央宣传部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共同牵头启动爱国主义教育法起草工作。

    在草案征求意见过程中,有学校建议细化“学校实践教育”条款;有中学生建议设立专门条款,加强网络爱国主义教育……这些闪耀着智慧火花的“金点子”搭乘上国家立法“直通车”送达全国人大常委会,成为立法中的重要参考。

    2023年10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 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不得侵占、破坏、污损爱国主义教育设施。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阐述爱国主义教育法立法过程彰显的制度优势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谈谈中学生如何保护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
  • 11、某省《交通行政执法用语规范》规定,交警在要求当事人提供有关资料时,应清楚地告知当事人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所要检查的资料的名称。例如,根据《××××××》(法律、法规、规章完整名称),请提供××××××(资料名称)。按规定,我们有义务为你保守有关秘密。

    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上述规定的意义。

  • 12、改造篮球场,兼顾居民需求。

    某小区西南角的空地上有个篮球架,常有居民去打球。但篮球场地面龟裂、脱胶,坑洼不平,存在一定安全隐患,许多居民都盼望着能重修篮球场。可居民也有不同的声音:“有人大晚上打球,让别人还怎么睡觉啊?”原来,篮球场距26号楼很近,开放式的球场产生的噪音让附近居民不堪其扰。两方居民的诉求出现矛盾,既要满足居民健身活动的需求,又要兼顾居民正常休息,该如何调节和平衡?

    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该小区如何制定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案。

  • 13、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周年。

    10年来,从积极有效推动大气污染治理,到为冬奥会筹办提供法治保障,从共同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到合力推动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京津冀三地人大通力合作,助力协同发展“加速跑”。

    2023年7月,三地人大同步审议通过《关于构建京津冀人大协同监督机制的实施意见》。三地人大常委会加强沟通协调,就环境、交通等具有鲜明跨区域特点的事项开展协同执法检查,实现法规审议、实施、检查三同步,推动信息数据联通、检测结果互认、联防联控联治。

    2023年9月,三地人大首次编制协同立法规划《京津冀人大协同立法规划(2023-2027年)》,明确协同推进同一文本的立法项目5项、协同推进三地同向的立法项目8项,以及需要三地互动的高质量发展、交通一体化、安全、生态环保、社会事业等5个领域20余个立法项目,为区域协同立法打造了新样板。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京津冀三地人大是如何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

  • 14、历史川流不息,时代考卷常新。“赶考”,映照着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奋斗姿态。

    从进京“赶考”到踏上新的“赶考”之路,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着“赶考”的清醒和坚定,向时代和人民交出优异的答卷。

    结合材料,谈谈中国共产党如何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 15、60多年前,浙江枫桥干部群众创造了“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的“枫桥经验”。此后,“枫桥经验”与时俱进、丰富发展。进入新时代,“枫桥经验”更加强调党的领导、彰显法治思维、注重社会参与,从“一镇之计”上升到基层社会治理的“--国之策”。“枫桥经验”之所以能历久弥新,是因为(  )

       ①坚持党的领导与群众路线相结合         ②探索出根除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

       ③满足了人民群众的一切利益诉求         ④不断健全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6、某光伏电力公司因未能依合同约定支付7亿元租金,被债权方诉至北京金融法院并申请强制·执行。北京金融法院与有关部门联合创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室,引入专家,整合各类资源,为光伏电力公司纾危解困,促成双方和解,保障了企业正常运营。这表明北京金融法院(  )
    A、积极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提高金融监管实效 B、发挥行政复议制度优势,维护金融市场秩序 C、健全金融领域法律规范,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D、搭建金融协同治理平台,促进金融高质量发展
  • 17、司法建议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司法制度。人民法院聚焦反复发生、同时发生的类似案件;对其案发原因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提出具有前瞻性的司法建议,及时向有关主管机关或其他有关单位发送司法建议书,变定分止争、化解矛盾为提前预防、综合治理、努力做到“抓末端,治已病;抓前端,治未病”。可见,司法建议的提出(  )
    A、保障公民享有更多民主权利,激发其政治参与热情 B、有助于人民法院行使监察权,维护法制统一和权威 C、拓宽民主协商的渠道,推动各单位更好地履职尽责 D、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促进社会治理提升到更高水平
  • 18、“法”字的异体字之一是“瀍”。按照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瀍”字的三点水,取意公平和正义。瀍是传说中的独角兽獬豸,是公平和正义的象征。它能辨是非曲直,见到做事不公正的人,就会用角去顶他。《说文解字》对“法”字的解释启示(  )

    ①司法机关优化立法技术,使法律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②审判过程应做到平等和正当,审判结果维护公平和正义

    ③推进公正司法,要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④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充分发挥道德的规范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9、“房产证上加了名才是共同财产吗?”“村里的房卖给城里人了,要腾退了怎么办?”……近年来,海淀法院在花园路街道、海淀图书馆(北馆)等多地挂牌了普法驿站,让法院人成为群众的“法律贴心人”,为群众提供响应迅速、针对性强的普法服务。关于普法驿站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简化司法程序,提高服务效能 B、扩大法律援助范围,实现诉讼便民 C、践行司法为民,降低诉讼成本 D、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引导全民守法
  • 20、有位老人去世后,给子女留下一处房产。由于老人并未留下遗嘱,子女在继承份额问题上产生了纠纷。为此,他们找到人民调解员导求帮助。在调解员耐心细致、合情合法的调解下,兄妹们达成房产分配协议,不仅解决了矛盾,还增进了兄妹亲情。这说明人民调解制度(  )

       ①切实履行审判职能,鼓励守法诚信       ②引导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

       ③依法惩治违法活动,维护国家安全       ④能够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上一页 405 406 407 408 40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