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全过程人民民主,起始于人民意愿充分表达,落实于人民意愿有效实现。基层政协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主体。
W市基层政协通过“民意输入—民意转换—政策输出”3个环节,将群众力量纳入政策形成和实践的全过程。
民意输入
民意转换
政策输出
W市基层政协27个界别政协委员“条(届别专业力量)状”下沉,打造了13个政协委员之家,密切联系了界别内群众;215名政协委员“块(基层群众诉求)状”下沉,覆盖了118个社区,形成了政协委员联系群众机制。在这个过程中,基层群众真实的问题精准地进入了公共政策和政府治理的流程之中。
W市基层政协围绕社会治理、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等核心议题,进行不同层级的“一线协商”,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行业协会、人民群众参与其中。针对群众关心的问题,政协委员就前期调研情况结合专业知识给出建议,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往往进行现场解答和决策,形成政策,实现多场景多主体参与性民意转换。
W市政协委员将“一线协商”成果形成《协商纪要》后,送达参与协商的各方,签字确认并持续监督各方予以落实。最终,通过组织基层群众对“一线协商”的议题、过程、意见、效果进行总体全过程评价,充分发挥民主监督的作用,进一步确保了政策输出和执行过程的民意导向。
总之,W市基层政协深挖群众需求、激发多元参与、保障协商效果,建构起“人民在场”的地方情境和有效机制。
结合材料,运用“人民政协”的相关知识,阐明W市基层政协在履职过程中是如何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
-
2、漫画《不幸被踩在土里,有幸生根发芽》(作者:李二保)表明( )
①“不幸”和“有幸”有相互联结的属性 ②“不幸”和“有幸”之间没有明确界限
③“不幸”的表象蕴含着“有幸”的规定 ④“不幸”和“有幸”相互排斥相互对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综合起来看,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条件,经济回升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要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关键是要讲好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的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式现代化以怎样的新成就为世界发展提供新机遇。该工作思路( )
①准确研判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形势,避免了其中的曲折性
②立足关键部分,充分发挥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决定作用
③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中国式现代化助力世界发展
④正确把握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力促我国经济回升向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4、在我国,水稻生长周期平均在120到150天。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团队利用新疆和田沙漠充足的光热资源,配合夜间LED灯的“光加餐”,把水稻的生长周期缩短为60天,实现了沙漠温室一年多次加代选育的目标。沙漠温室快速繁育水稻获得成功( )
①证实了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②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能动创造性
③说明意识能够创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观事物
④是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起的具体的联系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
5、马克思认为,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个要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我们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要增加这三个要素的投入,还要推动这三个要素及其优化组合的质的跃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论述( )
①说明了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人民的理论
②促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③印证了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独特的理论品质
④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6、近日,某市多所学校法治副校长主动履职,积极开展“与思政教师集体备课”“旁听案件庭审”“安全主题宣讲教育”等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指导加强校园安全管理。这些活动( )
①构建了完备的法律援助体系,建设平安校园
②确认了青少年的权利义务,增强其法治观念
③助力学校营造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④需要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强大的法治教育合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7、齐某前往孙某的药店购药,服药后出现心脏骤停。孙某即刻进行心肺复苏抢救。然而,齐某却因心肺复苏导致肋骨骨折,对孙某提起诉讼。法院认为,无证据证明齐某的心脏骤停与所服药物有关,且孙某救助行为不违反诊疗规范。因此,法院判定孙某作为救助人对齐某造成的损害,不承担民事责任。由本案可知,人民法院( )
①作为法律监督机关独立行使审判权
②其判决结果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
③坚持以法律为依据,以事实为准绳
④坚持公正司法,让人民感受到了公平正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8、行政复议是促进行政机关自我纠错、保护群众合法权益、有效化解行政争议的重要制度。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扩大了行政复议范围,实行了复议案件“繁简分流”原则,发挥了和解和调解在处理案件中的作用,真正解决了群众关心的实际利益问题。该法的修订有利于( )
①解决人民群众合理诉求 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③督促政府坚持依法执政 ④完善司法监督体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9、人口老龄化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目前,我国已建立起以宪法为统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构成的保障老年人权益的国家法律体系。由此可见,全面依法治国( )
①有利于保障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 ②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和保障人权
③要坚持宪法法律至上和良法之治 ④要发挥法律的教化作用和道德的规范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0、为扩建篮球场,“联户长”带头组织村民搬迁;为有效预防篮球赛事中的矛盾和纠纷,村民把相关条款写进村规民约;为实现以“法”护赛,村里积极开展“和美城乡法治教育”普及行动。贵州黔东南台盘村形成的“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为火爆的“村BA”保驾护航。该体系的亮点是( )
①增强村民法治观念,为基层治理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②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
③创新村民自治组织形式,调动多方力量参与基层治理
④通过完善村规民约,赋予村民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1、推动多民族互嵌式发展,是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途径。白族民居墙上绘着山水花鸟,藏家小院里晾晒着白族扎染,街道上彝族的牛头饰品交相辉映……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郑家庄,汉、白、彝、藏、纳西、傣、傈僳7个民族170多户人家和谐共居,各族群众通婚联姻、手足相亲,在“彩云之南”绘就了新时代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七彩图景。多民族互嵌式发展( )
①说明了民族团结是实现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
②体现了多元一体是我国民族格局的重要特点
③呈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
④描绘了各族人民消除差别促交融的美好愿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2、民革中央主席郑建邦强调,要继续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精神,深化对营商环境的认识;要宣传好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充分发挥民革特色优势,助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发挥我国政党制度优势有利于优化营商环境
②民主党派接受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领导
③政协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凝聚社会共识
④民主党派同中国共产党是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13、“建议加强对法律咨询类公司的准入及运行监管”“建议规范管理破产管理人协会,法院不宜作为其业务主管单位”“建议建设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作为一名职业律师的全国人大代表于宁杰,以法律人视角为人民发声,为促进良法善治提出“金点子”。由此可见,于宁杰作为人大代表( )
①以高质量议案助力法治中国建设 ②根植人民群众,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③履行人大代表职责,为人民发声 ④不断提高立法能力,推动人大工作创新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4、日前,江西省“赣服通”6.0版已上线。围绕企业从开办到注销、个人从出生到身后全生命周期全过程,“赣服通”重点推出了22个“一件事一次办”服务。此做法体现了( )
①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提高人民当家作主地位
②服务群众生产生活,保障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③坚持专政职能,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④借助数字技术,加速提升政务服务的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5、2024年4月至7月,中国共产党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此次学习教育活动聚焦解决一些党员、干部对党规党纪不上心、不了解、不掌握等问题,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使之做到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此次学习教育活动旨在( )
①增强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增强党的战斗力
②确保党员干部廉洁奉公,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③加强新时代党的纪律建设,把党纪和国法挺在前面
④扎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推进自我革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6、学校组织高一学生赴“红都瑞金——共和国的摇篮”展开了一场研学之旅,他们走近沙洲坝革命旧址,参观了“红井”与“二苏大”会址等承载着厚重红色历史的景点,深受革命精神的洗礼。你认为,最应该写入此次红色研学报告的观点是( )A、新中国是无数革命前辈通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换来的 B、社会主义革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政治前提 C、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物质条件 D、中国共产党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重视及时总结知识、能力和思想认识水平,是学习功课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任何时代、任何学习者必备的一项学习基本功。
一个学期完成了《政治与法治》的学习任务,简要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
-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科学立法。2009年6月,山西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制定并公布《山西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09年9月1日起施行。修订后的《条例》由山西省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于2023年9月22日通过并予以公布,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9月25日,山西省人大常委会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新修订《条例》的立法背景、亮点特色等情况。
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形势和任务发生了重大变化。此次新修订《条例》由原来的7章51条增加到10章62条,包括总则、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特别保护、法律责任和附则。新《条例》立足省情实际,配套衔接上位法,将山西实践中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固化上升为法规制度。新《条例》聚焦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校园欺凌、沉迷网络等实际,提出建立学校安全管理、学生欺凌防控工作、预防性侵害工作、家校联系制度、多部门协作机制,构建权责明晰的保护规范;强化弱势群体特别保护,提高留守、困境未成年人的保护水平,为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结合材料,运用“科学立法”相关知识,说明《山西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的修订是如何体现科学立法内涵的。
-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2年10月16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2024年3月5日至11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大会批准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等。大会通过新修订的国务院组织法,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21号主席令予以公布。
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填表比较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区别。
比较项目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机构性质
①
②
机构职权
③
④
常设机关
⑤
⑥
参会人员
⑦
⑧
会议周期
⑨
⑩
-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简要概括《政治与法治》第八课第一框《法治国家》的主要内容。(要求20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