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简述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 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什么?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什么?
  • 3、下列名言与“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关爱别人,快乐自己”包含的人生哲理相一致的是( )
    A、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B、我的生活得益于别人的劳动,我必须尽力报答别人 C、最好的苹果酒常带有木桶味,太阳里面也有黑子 D、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 4、人之所以是“人”,从根本上说,在于人的( )
    A、自然属性 B、社会属性 C、生产属性 D、多样属性
  • 5、青年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
    A、对自身而言,只有付出,没有收获 B、是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 C、对社会有益,对己无利 D、给别人带来幸福,给自己带来不便
  • 6、理想信念是一种( )
    A、精神现象 B、物质现象 C、经济现象 D、逻辑现象
  • 7、“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句话蕴涵的哲理是( )
    A、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客观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 B、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周而复始的循环 D、发展的过程是一事物否定另一事物
  • 8、中国传统医学认为,一个人只有巩固根本、培养元气,身体才能充满活力、保持健康、益寿延年。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这个“本”、“元”就是(    )。
    A、爱国主义 B、时代精神 C、核心价值观 D、中国梦
  • 9、下列选项属于规律的是( )
    A、红灯停绿灯行 B、价格时涨时落 C、万有引力 D、中职生守则
  • 10、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走好人生路,都需要哲学智慧。以下对哲学起源的思考,错误的是(    )。
    A、人生处处有哲学 B、哲学是一门从总体上把握世界本质以及人与社会关系的学问 C、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对各种根本问题的追问和思考 D、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 11、“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出自《管子·牧民》,意思是“百姓的粮仓充足,丰衣足食,才能顾及到礼仪,重视荣誉和耻辱。”这句话所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③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是完全同步和平衡的  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相互对立的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12、在社会意识形态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
    A、哲学思想 B、社会伦理道德 C、政治法律思想 D、宗教思想
  • 13、量变与质变是事物变化的两种基本状态。关于量变和质变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变动 B、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 C、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D、质变是一种不显著的变化,量变是一种显著的变化
  • 14、(    )是辩证唯物主义最基本、最核心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
    A、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观点  C、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 D、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原理
  • 15、“十个指头弹钢琴”,学会“牵牛鼻子”讲的是(    )。
    A、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B、坚持全局与局部的辩证关系 C、坚持内因与外因相结合 D、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16、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    )决定的。
    A、主要矛盾 B、次要矛盾 C、矛盾的主要方面 D、矛盾的次要方面
  • 17、“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历史故事告诉我们,要用(    )的观点看问题。
    A、运动 B、联系 C、发展 D、矛盾
  • 18、生物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说:“大自然一有机会就要说谎的。”例如一根直的木棍,半截插入水中,看上去就像是弯曲的。这说明( )
    A、本质离不开现象 B、现象离不开本质 C、假象否定了事物的本质   D、假象也是事物本质的表现
  • 19、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C、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D、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 20、 下列说法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重要性的是(          )      
    A、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B、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 C、喜鹊叫喜,乌鸦叫丧 D、因材施教,量体裁衣
上一页 1432 1433 1434 1435 143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