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为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将更好发挥行政复议公正高效、便民为民的制度优势和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2023年9月1日,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已由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法律条文从最初的43条增加至90条,扩容了一倍以上,其修改从内容到形式几乎覆盖到每一个条文。行政复议法修订说明( )
①要通过法律手段改变社会基本矛盾
②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③上层建筑要与经济基础状况相适应
④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最近,我国科学家宣布,在研究嫦娥五号的月壤样品时,发现了许多种不同起源和类型的月球玻璃物质,并首次发现了天然玻璃纤维。这表明( )
①在不同条件下,人们对同一对象只会形成一个真理性认识
②真理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
③实践基础上的理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感性认识
④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3、唐代韩愈读书用的是“提要钩玄”法。他说:“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读一本书,要善于把握各部分的内在逻辑,从而提出纲要,钩出精义。这样,一本书到最后可能变成简单的几张图表,书也就读“薄”了。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整体的功能要比各部分的功能更为重要
②要立足关键部分,发挥其对整体功能的决定作用③要坚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和处理问题
④只有尊重认知规律才能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4、自四川三星堆遗址祭祀区重启考古发掘工作以来,考古、现场保护、文物修复、建筑、规划等相关行业的专家就广泛而深入地参与文物发掘与保护工作,他们充分运用现代科技及信息化手段,提高了考古发掘和分析检测能力,取得了重大考古成果。从哲学基本问题的角度来看,这说明( )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意识能够正确认识物质③存在和思维是密不可分的
④存在是世界的本原,决定于思维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5、2023年8月4日至7日,江苏省党政代表团到新疆学习考察。长期以来,江苏省把对口援疆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在人才、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新疆大力支持,为促进新疆改革发展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促进各族干部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开展对口援疆工作有利于( )
①加强民族交流,建立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②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推动新疆地区高质量发展
③保证国家统一,实现各民族人民共同当家作主
④增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6、2023年8月,某省委反腐败协调小组印发《浙江省查处诬告陷害行为实施办法》,推动进一步严肃精准查处涉及党组织、党员、监察对象的诬告陷害行为,规范信访举报工作秩序。这要求中国共产党( )
①坚持依法治国,引导公民负责任地行使监督权
②完善法律法规,推进政治建设规范化、法治化
③坚持依法执政,促使信访举报工作依法有序进行
④坚持实事求是,筑牢社会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7、建设法治中国必须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相适应。由此可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坚持(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法治与镱治结合 C、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从中国实际出发
-
8、2023年6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这部法律自2023年9月1日起施行。由此可见,在我国( )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职能部门
②该法是保障人权的重要体现③全国人大常委会拥有最高立法权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9、我国基于国情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使民主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在人类民主的“百花园”里彰显了独特魅力和显著优势。我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是( )
①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②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生动实践
③全链条、全方位、全民性的社会主义新型民主
④确保最广大人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权利的必由之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0、2023年7月1日,“不朽的印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广西红色标语展”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开展。精选的110条红色标语是中国共产党在广西开展武装起义斗争、土地革命、抗日救亡和解放战争的重要见证。参观该展览的意义在于( )
①党的领导是改变中国人民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②从历史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坚定理想信念
③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④加深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认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1、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史,从建党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我们党始终能成功把握历史大势、抓住历史机遇。中国共产党的顺势而为表现在( )
①把握近代中国基本国情,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②领导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改变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矛盾
③推动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
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维续以伟大社会革命引领自我革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2、目前,推动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桢型”社会结构,应该( )
①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②加大税收、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③实行高福利的分配政策
④消除居民收入差距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这是因为实体经济是( )
①直接创造物质财富的经济活动依靠
②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③消除城乡发展差异的根本
④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A、②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
14、2023年9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此次降准可释放中长期流动性超过5000亿元。这是央行年内二度全面降准,推动经济持续恢复、回升向好。对于该政策预期产生的作用,下列传导正确的是( )A、增加市场货币供应→缓解企业融资困难→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B、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优化信贷资金结构→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C、促进信贷合理增长→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D、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减轻企业税费负担→逐步扩大社会总需求
-
15、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5周年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10周年。有关改革开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使中国人民谋求幸福的斗争有了主心骨
②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城市改革率先取得突破
③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④是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6、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世界上伟大的民族。近代以来,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所以,近代中国人民要完成的历史任务是( )
①恢复封建主义社会制度
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③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④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7、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提到“在新的设防城市的周围屹立着高峻的墙壁并非无故,它们的堑壕成了氏族制度的墓穴,而它们的城楼已经高耸入文明时代了”“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必然使社会分裂为阶级时,国家就因为这种分裂成为必要了”。下列关于以上说法理解正确的是( )
①奴隶社会时期人类迈入了文明时代
②城市的出现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
③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④奴隶主对奴隶的压迫非常残酷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8、从冒着严寒到太行山区访贫问苦,到“换了三种交通工具”赴重庆山村察看民生;从新冠肺炎疫情袭来时果断提出“生命至上、人民至上”,到以“不得罪腐败分子,就必然会辜负党、得罪人民”的清醒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无论在哪里,人民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最大的牵挂。“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2019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事访问期间的一番肺腑之言,感动了无数人。无私的言行,崇高的风范,让世人更为生动和深刻地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情怀。
结合材料,谈一谈“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怎样的情怀?
-
19、简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
-
20、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我们应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