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2023年3月5日,是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60周年纪念日。

    雷锋是一代代中国人的精神偶像,《雷锋日记》(其中记录了雷锋做的所有好事及经典语录)也成为一代代中国人的精神启蒙。下表呈现的是部分节选自《雷锋日记》的经典语录。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

    机器由于有许许多多的螺丝钉的连接和固定,才成了一个坚实的整体,才能够运转自如,发挥它巨大的工作能力。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我愿永远做一个螺丝钉。

    我愿做高山岩石之松,不做湖岸河旁之柳。我愿在暴风雨中艰苦的斗争中锻炼自己,不愿在平平静静的日子里度过自己的一生。

    运用“实现人生价值”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二中《雷锋日记》的经典语录给我们的启示。

  • 2、“梨园佳子弟,无石不成班”,“石”指的是安徽安庆市怀宁县的石牌镇。

    石牌一带早先唱和的是耕歌戏,又称竹枝腔,是由农村播种歌发展而来的石牌高腔与民间百戏(又称“杂耍”)融合而成的民间歌舞演唱。地处水陆交通要道的石牌镇,是周边各县农副产品集散地,也是通往安庆及沿江各地必经之路,南来北往的商贾在此成了文化交流的使者,劳动人民深接地气的各式剧目声腔在此碰撞,生成戏曲文化萌芽的沃土。兼容并蓄、取长补短,周边地区的腔与调先后在石牌流行传播,中国戏曲的几大剧种如徽剧、昆曲、青阳腔、黄梅戏等,都曾在这里驻足并发扬光大。

    “出门三五里,处处黄梅声”,每逢社日、节庆和丰收季节,这里的人们有竞相邀班结社、登台演唱的传统。石牌戏曲班社群起,名伶辈出,辐射全国。

    材料是如何体现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的?

  • 3、习近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中的讲话中,强调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实践中,我国对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这“两座山”之间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第二个阶段是既要金山银山,但是也要保住绿水青山;第三个阶段是认识到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种的常青树就是摇钱树,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形成了浑然一体、和谐统一的关系,这一阶段是一种更高的境界。

    请运用“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知识,分析我国对“两座山”之间关系的认识历程。

  • 4、“君臣佐使”的概念最早源于朝廷中君主、大臣、僚佐、使者的组合。这四类地位不同的人物在朝堂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如今,“君臣佐使”原则在烹饪中被广泛应用。君料是配方中用量最大的几款香料,它在调配香料中扮演着最为重要的角色。在烹饪过程中,君料不仅能为食物提供丰富的香气,还能掩盖或中和食材中的腥味或异味,使食物更加清新和美味。臣料是香料配方中用量第二大的香料,它的主要作用是根据卤菜风味的整体设计,通过添加臣料来弥补君料的不足,使卤菜的风味更加完善。佐使料是配方中用量最小的香料,它的主要作用是使各种香辛料的香味更加协调统一,赋予卤菜在未入口前就能闻到的前香。烹饪美食,君料必不可缺,而臣料、佐使料则需根据不同食材酌情酌量配置(见下表)。“君臣佐使”合理搭配,各种香料充分发挥作用,能够使食材的味道更加鲜美,同时赋予食材独特的灵魂。

    香料配比公式

    香料配比

    香料品级

    君料

    臣料

    佐使料

    各评级占比

    约58%

    约29%

    约13%

    同品级占比

    约1:1

    约1:1

    约1:1

    常用与不同食材的香料

    猪肉类

    八角、桂皮、肉蔻、高良、姜砂仁

    山奈、干姜、香叶、花椒

    甘草、罗汉果

    牛肉类

    山奈、干姜、香叶、花椒

    胡椒、香叶、肉蔻、草寇、高良、姜

    陈皮、甘草、荜拔、丁香

    羊肉类

    白豆蔻、白芷、小茴香、八角

    花椒、草果、山奈、砂仁、香叶、孜然

    甘草、罗汉果、荜拔、丁香

    鸡禽类

    八角、肉蔻、白芷、高良、姜

    白蔻、草寇、草果、小茴香

    陈皮、甘草

    水产类

    白豆蔻、白芷、肉豆蔻、八角

    香叶、砂仁、胡椒、香菜籽

    丁香、荜拔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的相关知识,谈谈“君臣佐使”原则在烹饪美食中的奇妙之处。

  • 5、2024年是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20周年。探月工程作为我国迄今为止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系统工程,工程全线勇下先手棋、敢做“第一人”,奋力攀登世界航天科技的高峰。探月精神是我们的又一笔宝费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弘扬探月精神,因为它( )

    ①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   

    ②促进了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与当代社会的同步发展

    ③凝结着我国全体人民共同价值追求   

    ④为推动科技进步、飞天逐梦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6、2023年6月2日,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创新,创的是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这说明(  )
    A、对待传统文化要先创新再继承 B、创新文化传承形式、机制有利于更好的完整保留和继承传统文化 C、传统文化只有因时而变才能焕发生机与活力 D、形式创新比内容创新更能适应当代文化的发展
  • 7、"青衿"是周朝学子的服装,古代多指读书人:"巾帼"原是古时的一种配饰,后来引申为女子的代称:"乌纱帽"为古代官吏戴的一种帽子,后来也用来比喻官位。这些服饰文化现象折射出(   )

    ①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     ②文化是人创造的,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不同民族的文化各具特色               ④一定的文化是对一定的政治的反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8、长沙窑瓷器以釉下彩和诗文题记为装饰,颇具特色。与酒相关的诗文在长沙窑瓷中着墨颇多,人们以酒为媒,言志抒怀,如“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声”,从中也可一窥唐代饮酒之风的盛行。由此可知( )

    ①文化是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呈现出来的

    ②长沙窑瓷器所承载的酒文化是不断发展的

    ③欣赏艺术作品可以洞察人们的精神世界

    ④酒文化与瓷器的融合使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9、从“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的“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的2035年远景目标,无不紧紧围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条主线,这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也是中国发展前行的根本动力。这蕴含的价值观道理是(   )

    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实践的主体

    ②价值判断的正确性依赖于价值选择的合理性

    ③价值观对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④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0、小林漫画《限量版》启示我们(   )

    ①事物具有特殊性,要善于悦纳自己

    ②人生意义在于创造价值,超越平凡

    ③平凡的限量版与其他人一样具有社会价值

    ④“限量版”是实现非凡价值的基础性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1、邓小平指出:“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材料表明(    )

    ①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

    ②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越高级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作用越大

    ③在社会形态更替过程中,社会形态不断往复循环,周而复始

    ④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依次更替、不断演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决定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12、2023年9月4日上午,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日,中央编办正式批复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内部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作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专门工作机构,加强相关领域政策统筹协调,推动各项重大举措早落地、见实效。深化行政机构改革的唯物史观依据是(    )

    ①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对行政管理体制进行根本变革

    ②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③完善行政管理体制,调整生产关系以促进经济发展

    ④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使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3、近年来,河南省不断完善升级人才政策体系,制定出台以《关于加快建设全国重要人才中心的实施方案》为引领,涵盖引才措施、推进机制、服务配套等人才工作各环节、全链条的“1+20”一揽子人才引进政策措施,努力打造人才汇聚新高地、人才创新优选地、人才活力进发地。这么做是基于 ( )

    ①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推动社会发展

    ②人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④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成功的决定因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4、柳宗元写的《早梅》和《过衡山见新花开却寄弟》,都与“梅”有关,但两首诗所寄托的情感却是不一样的。这主要( )

    早梅

     

    过衡山见新花开却寄弟

    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

    故国名园久别离,

    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今朝楚树发南枝。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晴天归路好相逐,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正是峰前回雁时。

    ①受主体自身状况的影响        
    ②反映了客体的不同属性

    ③源于不同时期的实践经历      
    ④体现了认识的反复性、上升性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15、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通过纠缠光子的实验,证明了贝尔不等式不成立,打破了之前爱因斯坦等科学家对量子纠缠真实存在的怀疑。这表明(    )

    ①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永无止境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真理不断推翻自身

    ③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④真理具有条件性,有适用的条件范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6、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土地面积最大,受影响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针对不同地点、不同情况、不同地域,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从而发挥出治沙的最大效益。我国已逐步实现了由“沙进人退”的大逆转。我国治沙的成功表明(   )

    ①治理荒漠化的成功取决于认识的不断发展      

    ②人类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获得正确的认识是人们实践的目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 17、“长大后才发现,语文课本里全是人生!”是说,初读不识书中意,待历经千帆少年不再,再读已识得其中的世味辛酸。时光流逝,才终于真正体会《记承天寺夜游》中的清凉月夜、知己难遇,在夜半时分找到人“相与步于中庭”的可贵,读懂《我与地坛》的深意。再读语文课本之“变”是基于(   )

    ①感性认识经过岁月沉淀发展为理性认识

    ②人们的生活实践推动了对语文课文理解的深化

    ③真理是具体的,在人生的特定阶段才能体会文中之意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18、2023年7月,国务院印发通知,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和特定区域复制推广第七批共24项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其中,“跨境人民币全程电子缴税”和“推广知识产权海外侵权责任险”两项经验源自广东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推广的哲学依据是(    )

    ①要遵循从普遍到特殊再到普遍的认识秩序         

    ②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对立统一

    ③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④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特殊性之中包含着普遍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19、当前,我国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显著进展,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2年的52.2%提升至2021年的60%以上。但是,我们必须要看到,落后产能淘汰和过剩产能化解的进程还不够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压力仍然很大,我们必须统筹谋划,加快部署。从哲学上看,这一分析(    )

    ①把握了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          
    ②坚持了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③承认了次要矛盾对主要矛盾有重要影响       
    ④看到了矛盾有主次方面之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0、李白曾写“水春云母碓,风扫石楠花”。石楠花气味独特,散发着不受人喜爱的“腥臭味”,却因其观赏性高、易养护、能吸附周围环境里的有毒有害气体等因素,近年来被广东等地视作城市绿化植物。这表明(    )

    ①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中,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

    ②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④要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促使斗争性向同一性转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上一页 1394 1395 1396 1397 139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