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浙江桐庐定制法治公交专线、法治公交站等普法载体,把法治文化融入城市公共空间;广东惠东推出“普法微课堂”,通过专题讲座、情景课堂、普法沙龙等形式让更多人提高法治素养……各地各部门扎实推进全民普法和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这说明( )
①建设法治中国必须推动全民守法
②我国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已经形成
③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
④遵法守法已经成为全体公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2、区司法局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化解矛盾纠纷,不断规范镇(街道)、村(社区)人民调解组织外观、室内标识建设,督促完成规范化调委会建设任务,真正做到了调解工作横到边、纵到底,有组织、有领导、有人员、有职责。上述创新之举( )A、积极促进矛盾化解,打造便民政府 B、深入推进司法公正,坚持司法为民 C、依靠依法执法方式,推进基层治理 D、创新公共法律服务,提供法律援助
-
3、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草案)》的议案。本次立法法修正草案的亮点之一是明确合宪性审查相关要求,包括法律案起草和审议过程中的合宪性审查要求,还将现行立法法中的“法律委员会”修改为“宪法和法律委员会”。这表明( )
①立法法是国家机关制定和修改法律的最基本法律依据
②立法机关坚持科学立法、开门立法.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③我国在立法过程中彰显宪法权威,坚持良法之治
④全国人大依法行使立法权,完善立法体制机制,提高立法质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4、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统一战线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强大法宝,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动员全体中华儿女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起来想、一起来干。”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需要( )
①加强党对民主党派的政治领导,各党凝心聚力领导民族复兴
②人民政协履行参政议政的职能,发挥好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
③始终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④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共同繁荣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5、2023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在兰州、白银等地开展执法检查,听取甘肃省贯彻实施安全生产法的情况汇报,并督促有关方面进一步推动该法的全面有效实施。材料表明( )
①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严格执法
②甘肃省政府接受全国人大的领导③法治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
④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6、2023年以来,缅北涉我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多发高发,由此衍生了偷渡、非法拘禁等一系列犯罪活动。2023年9月3日,西双版纳公安机关与缅甸相关地方执法部门开展联合打击行动,一举打掉盘踞在缅北的电信网络诈骗窝点11个,抓获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269名。这一行动( )
①是国家机关履行维护国家稳定职能的体现
②维护了我国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
③体现我国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④表明民主是专政的保障,打击犯罪维护人民利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7、2023年8月,河北遭遇罕见洪涝灾害,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力指挥,燕赵大地紧急动员、团结奋战,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全力以赴防汛抗洪救灾,带领广大受灾群众渡过难关。河北抗洪救灾体现了( )
①中共党员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②党始终坚持根本立场不动摇③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④党员始终发挥战斗堡垒作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8、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指出:“全党必须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永葆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需要( )
①坚持依法行政,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②党以作风建设为统领,全面从严治党
③坚持与时俱进,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
④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9、百年风雨兼程,百年伟大跨越。一代代中华儿女唱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心底的歌,迎来新中国,走进新时期,迈入新时代。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都雄辩地证明( )
①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
②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③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所有公民的利益
④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民主执政这一基本执政方式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10、国家医保局会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印发的《关于做好2023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明确,根据新规,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将提高30元,达到每人每年640元。与此同时,个人缴费标准也将同步提高,达到每人每年380元。上述政策表明( )
①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做到权责明确
②促进社会公平要规范财富积累机制③我国推动人民更好地共享发展成果
④要通过转移支付维护弱势群体利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1、2023年以来,多地先后上调最低工资标准。7月3日,人社部官网公布了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最低工资标准情况。目前,全国共有15个经济较好省份第一档月最低工资标准在2000元及以上,上海以2690元继续位居榜首。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
①能加强社会福利保障,推动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②应该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科学合理上调
③可以增加劳动者的收入,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
④能改善低收入工薪劳动者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2、曾让总书记揪心的四川凉山悬崖村如今已发生巨变。藤梯变成了钢梯,首批26户贫困户住进县城的新房,做旅游、搞种植、做彝绣等产业兴旺,百姓过上了“山下生活、山上工作”的幸福日子。悬崖村的变迁有力证明( )
①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现代化
②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集体经济发展③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④扎实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新的进展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
13、T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新需求,以优质供给带动消费升级和内需扩大,推动该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下列做法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
①多种消费券叠加发放,提振消费信心
②健全就业服务平台,增加劳动者收入③发展绿色农业,增加优质农产品供给
④推动旅游与体育、科技等产业深度融合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4、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数字乡村建设。截至2022年6月,中国乡村网民规模达2.93亿;实现“县县通5G、村村通宽带”;数字技术在农业生产和乡村治理领域广泛应用,乡村电商快速发展,为加快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利条件。这表明构建数字乡村建设需要( )A、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的主体作用 B、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C、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D、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
15、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关于降低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有关事项的通知》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自2023年9月25日起统一批量下调,无需贷款人申请,新利率即日生效。国家上述举措的正确传导路径是( )
①降低住房消费负担
②改善居民消费环境
③实施科学宏观调控④提振居民消费意愿
⑤助力扩大内需战略A、①→④→③→⑤ B、③→①→④→⑤ C、③→②→①→④ D、①→④→⑤→② -
16、截至2023年4月30日,全国各地发放的网约车驾驶员证已达540多万本,网约车运输证230万本。但现在多地已经出现网约车单车日均接单量不足10单的情况,长沙等地对网约车按下了“暂停键”。材料表明( )A、计划和市场是配置资源的两种基本手段 B、价格波动是引导和调节社会资源配置的指挥棒 C、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存在着盲目性、滞后性的特点 D、良好的市场运行需要公开透明的市场规则来维护
-
17、新个体经济是“互联网+个体经济”的创新组合,其从业者的主要特征是依托互联网平台独立工作。相较于传统个体经济,新个体经济在技术、模式、市场、用工方面都有较大的创新。新个体经济发展( )
①能缓解城镇就业压力,是吸纳就业的蓄水池
②能开辟新的就业空间,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
③能进一步激活市场经济活力,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④能激发经济发展活力,助推数字经济的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信息化时代,个人信息保护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确立个人信息保护的原则。个人信息保护法紧紧围绕规范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保障个人信息权益,制定了以“告知一同意”为核心的个人信息处理规则。
2023年3月,某地公安机关接群众报警,本地群众大量收到F儿童照相馆的广告骚扰电话。经查实,F儿童照相馆实际控制人席某为推广儿童照相业务,从家政公司、妇婴用品销售企业、卫生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处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雇佣工作人员拨打骚扰电话进行精准营销。同时,F儿童照相馆还将非法获取的个人信息转卖至月子中心、保险公司等机构牟利。
(1)、结合材料,运用人身权的有关知识,简要评析席某的做法。(2)、信息技术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但也带来了个人信息安全问题。运用法律与生活的有关知识,请你从自然人或商家中任选一个角度,就正确对待个人信息提两点意见。 -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3年11月,第九届欧洲论坛在布鲁塞尔和上海双会场连线举行。 中欧作为世界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中欧关系不仅关乎中欧双方,也具有世界意义。 中方呼吁,中欧双方要加强沟通对话,致力于增进互信,加强协调行动,妥善处理分歧,推动各自国际公共产品和务实合作平台实现优势互补,更多惠及世界。
材料二
在中欧高层的政治引领下,“一带一路”倡议作为重要内容已写入中国与欧盟以及英、法、德等欧洲国家的政府间联合声明。 中国就共建“一带一路”与匈牙利、保加利亚、希腊、葡萄牙、瑞士等欧洲27个国家签署了谅解备忘录、议定书、协议等不同形式的合作文件。欧洲各国重视“一带一路”倡议对亚欧大陆繁荣发展和全球治理完善的深远意义。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中国与《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有关知识,分析中欧加强协调行动,妥善处理分歧的意义。、(2)、结合材料二,运用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对中欧合作双方的积极影响。 -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中国将在开放发展中促进国际间的科技、文化、经济等合作,把握战略主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越是开放越要重安全,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增强风险防控能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就加强涉外领域立法、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作出战略部署。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大强化立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①2023年6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对外关系法,该法已自2023年7月1日起施行。
②2023年9月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外国国家豁免法。
③根据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关税法、海商法(修改)、海关法(修改)等与涉外相关的法律也被列入第一类项目。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知识,简要说明我国应如何维护经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