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进入新时代,我国依据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要求,坚决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这是基于(   )

    ①主权通常以法律形式在宪法或基本法中加以规定

    ②主权是国家对其管辖区域拥有排他性的政治权力

    ③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

    ④领土和主权是构成主权国家最重要的要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2、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是“一国两制”和香港基本法的根本宗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是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民族独立、祖国统一、国家富强,香港的繁荣稳定才有根本保障。这告诉我们国家主权(   )

    ①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

    ②是一种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

    ③表现为独立自主的对外交往

    ④表现为国家之间的相互承认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3、一名A国男子在我国B市酒驾被交警拦下后,态度嚣张,极度不配合交警调查,他还不断强调自己是外国人,并要求交警把自己送到 A 国大使馆。交警严斥:“你在中国就要遵守中国的法律!”材料表明(  )

    ①处置外籍人员在中国的违法行为体现国家的平等权 

    ②对这名 A 国男子的违法行为要依据 A 国法律进行处置 

    ③处置外籍人员在中国的违法行为体现我国的管辖权 

    ④我国执法人员捍卫了国家法律尊严,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4、南千岛群岛的主权归属问题一直是日本与俄罗斯之间最大的芥蒂,在安倍晋三就任首相之后,已经允诺国民将会在任期内收复北方四岛(即南千岛群岛),但是俄罗斯的态度从未变过:莫斯科对南千岛群岛拥有毋庸置疑的主权。材料说明,主权是( )
    A、对内的至高无上性和对外的平等性的统一 B、对内的管辖权和对外的自卫权的高度统一 C、对内的至高无上性和对外的独立性的不可分割 D、对内的最高性和对外的协商性的不可分割
  • 5、在当代国际社会、主权国家依据国际法享有独立权、管辖权、平等权、自卫权等基本权利。下列选项中中国作为主权国家的权利与国家行为对应正确的是( )
    A、独立权——2023年8月普京与非洲七国领导人发表联合声明时使用俄文、阿拉伯文等文字 B、自卫权——2023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采取行动坚决驱离美国EP-3电子侦察机 C、平等权——2023年8月我国海警依法对仁爱礁附近的菲律宾船只进行严正警告、航路管制 D、管辖权——2023年6月中国外交部表示支持中东地区国家携手合作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 6、2023年3月30日下午,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谭克非大校答记者问时强调,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针对个别国家在钓鱼岛、南海等问题上的侵权挑衅行径,中国军队将采取必要措施,坚决捍卫自身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中国政府坚决维护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的主权是基于(   )

    ①国家主权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据 

    ②国家主权是保卫国家的生存和独立的权利

    ③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拥有的至高无上的权力 

    ④和平外交政策是国家主权的重要体现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④ D、③④
  • 7、在完善中央决策、地方执行的机制基础上,明确中央在财政事权确认和划分上的决定权,适度加强中央政府承担基本公共服务的职责和能力,维护中央权威。要切实落实地方政府在中央授权范围内履行财政事权的责任,最大限度减少中央对微观事务的直接管理,发挥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加强区域内事务管理的优势,调动和保护地方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材料中,中央和地方在财政事权上的划分是(    )

    ①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    

    ②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要求

    ③完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的客观要求    

    ④对地方特殊利益最大化和积极性的考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8、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多方面的基本权利。下表中基本权利与主权国家的行为对应错误的是( )

    选项

    基本权利

    主权国家行为

    A

    独立权

    中国坚决反对赖清德“过境”窜美之行

    B

    平等权

    中国某战区海空兵力对非法闯入我国的美舰进行监视查证、警告驱离

    C

    自卫权

    2023年8月19日,解放军东部战区在台岛周边组织海空联合战备警巡

    D

    管辖权

    2023年4月,中国国防部派海军舰艇去苏丹执行撤离中国公民的任务

    A、A B、B C、C D、D
  • 9、国家主席习近平明确指出,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这是因为,国家主权( )

    ①是一种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

    ②具有对内的独立自主性

    ③是主权国家、国际组织的最显著特征

    ④具有不可侵犯、不可分割和不可让与的性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0、2023年10月17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世界大多数国家认可“一带一路”倡议并签署了合作协议。十年间,“一带一路”建设不断助力全球治理体系的建设与改革,推动更加可持续的全球发展。这体现出(   )

    ①国家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②主权国家具有独立权和平等权

    ③中国方案在全球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④公共外交是解决全球发展失衡问题的首要手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1、2023年11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新闻发言人称,美国“霍珀”号导弹驱逐舰未经中国政府批准,非法闯入中国西沙领海。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组织海空兵力,依法依规跟踪监视、警告驱离。中国这样做的依据是(   )

    ①主权国家享有独立权

    ②主权国家享有管辖权

    ③主权国家享有平等权

    ④主权国家享有自卫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2、在当代国际社会,主权国家依据国际法享有独立权、管辖权、平等权、自卫权等基本权利。下列选项中,中国作为主权国家的权利与国家行为对应正确的是(    )

    ①平等权——中国外交部表示支持中东地区国家携手合作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②管辖权——中国人民解放军驱离闯入东海防空识别区的美国空军RC-135V战略侦察机

    ③独立权——中国坚决反对台独分子赖清德“过境”窜美之行

    ④自卫权——我国海警依法对闯入仁爱礁邻近海域的菲律宾海警船进行严正警告、航路管制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③④
  •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9月27日,第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曲阜尼山圣境尼山讲堂开幕。论坛主题为“全人类共同价值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加强文明交流互鉴 共同应对全球挑战”。

    材料一  习近平多次强调,我们应该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亚洲各国应该开放包容、与时俱进,加强与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材料二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在数千年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也在自身内部及同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发展壮大,绵延传承至今从未中断,从不具有排他性,而是在包容并蓄中不断衍生发展。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伊儒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再到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是在同世界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请结合相关文化生活知识,就如何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提三条建议。

  • 14、材料一  20世纪90年代,国外学者塞缪尔·亨廷顿提出“文明冲突论”,认为冷战后世界冲突源于文明冲突,而文明冲突的根薄在于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

    2023年9月,北京文化论坛在京举行。此次论坛以“传承优秀文化,促进交流合作”为年度主题,展现了当代中国平等、对话、包容、互鉴的文明观。近年来,我国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推动内容不断丰富,方式推陈出新,武术、文物、非遗等很多传统文化在海外广泛传播;中外电影产业合作交流正在影视作品制作、发行、推广等多个领域展开;网络影视、游戏等方面的相互“取经”也获得了很大的成绩,产生了一大批百姓认可的优秀影视和游戏作品……可以看到,当代中国的文化交流是全方位、多领域、多层次的交流,为促进人类文明共同进步汇聚了智慧与力量。

    材料二  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来一直传承的理念,主张以道德秩序构造一个群已合一的世界,在人已关手中以他人为重。倡导交通成和,反对隔绝闭塞:倡导共生并进,反对强人从己;倡导保合太和,反对丛林法则。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阐述当代中国是如何破解“文明冲突论”,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汇聚智慧与力量的。

  •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杭州亚运会,是杭州的盛事,是中国的盛事,是世界的盛事。

    材料一  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处处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勾勒中华五千年灿烂文明的风华。开幕式选在“二十四节气”的秋分之日,倒计时“以水为礼,击鼓迎宾”。开幕式以“潮起亚细亚”为主题,以良渚之光交映亚运之辉。网幕上“梅兰竹菊”尽展典雅之意,地屏上“一抹丹青”舒展宋韵之美,文化之魂“和合文化”贯穿全过程。

    材料二  在杭州亚运会上,不仅有奥林匹克项目,还有藤球、板球、柔术、克柔术等非奥林匹克项目,这些项目都代表了不同地区的体育特色和文化风情;不仅有中国元素,还有日本、韩国、印度、泰国、沙特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的元素,这些元素都体现了不同民族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不仅有竞技比赛,还有文化活动,这些活动都给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民提供了相互了解和学习的机会。

    (1)、有人说:亚运会开幕式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我们要坚定地继承和守护优秀传统文化。请结合材料一评析这一观点。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交流的知识,分析举办亚运会是如何推动亚洲文明发展的。
  • 16、全盘西化论认为,“中国的问题,根本就是整个文化的问题”,中国文化的出路就是要中国文化彻底地西化。

    文化复古主义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千年道统不能丢弃,中国文化的唯一出路就是要重新确立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恢复“儒教”,返回孔孟之道,在全社会提倡尊孔运动,倡导诵经复古;四书五经就是当代文化,只要念好四书五经就能够建成文化强国。

    你认为上述观点存在哪些不足和局限?

  • 17、春节是传承不息的文化纽带,春节文化蕴含着中国人民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理念,寄托着对家庭和睦的向往、对美好生活的期盼。2023年l2月22日,第七十八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确定为联合国假日。从喜气洋洋的中国传统民俗节日,到其乐融融的联合国假日(   )

    ①表明以春节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了世界各国广泛认同

    ②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随着国家的发展不断增强

    ③意味着世界各国文化在相互交流、借鉴和融合中逐步趋向于同一

    ④意味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西方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不断深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8、成都大运会会徽主体设计以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对应英文University中的首字母“U”为基础形态,糅合了“太阳神鸟”与“凤凰”这两种典型的中国元素,以曲线切割的方式将“U”分割成朱红、明黄、翠绿、湖蓝四个渐变色块,并与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标志元素一脉相承。该设计(   )

    ①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②诠释了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运用流行元素对传统文化重新阐释

    ④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特魅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9、我国积极促成海外流失文物回归,是基于它们(   )

    ①彰显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寄托着中国人民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情感 

    ③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④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珍贵财富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20、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弘扬平等、包容的文明观需要我们(   )

    ①尊重事实,以宽广胸怀认同其他文明

    ②务求主动,以显著优势引领其他文明

    ③立足实际,以中国方式展现中华文明

    ④顺应规律,以对话方式传播中华文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上一页 1238 1239 1240 1241 124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