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张子正蒙》中记载:“地有升降,日有修短。地虽凝聚不散之物,然二气升降其间,相从而不已也。”从世界观角度看,下列说法与该观点一致的是( )
①万理皆出于气,恐空独位之理
②气之所以能动静者,理为之宰也
③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
④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2、《自然·通讯》杂志刊载一项研究,美国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科学家发现了一个有十只手臂的章鱼化石,其年代距今3.3亿—3.23亿年。该化石被认为是已知最古老的幽灵蛸和章鱼的祖先。这一发现说明了( )A、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B、思维和存在是相互依赖的 C、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 D、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
-
3、我国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对人与自然前途命运的深切关注和主动担当,也说明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关注的焦点。因此有人说:“环境问题与其说是一个具体科学问题,不如说是一个哲学问题”。下列能支撑该观点的有( )
①对环境问题的哲学思考超越了具体科学,是科学之科学
②环境问题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系统化世界观的体现
③环境问题涉及了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这一哲学基本问题
④由环境问题引发的人与自然关系思考,对协调两者关系有哲学的指导意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4、王阳明的“心外无物”和朱熹的“理生万物”都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广泛影响的重要哲学思想。这两种哲学思想( )A、反映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之间的分歧 B、体现了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思想上的对立 C、都是无任何积极意义的唯心主义世界观 D、都对世界的本原问题作出了自己的回答
-
5、阅读漫画,下列选项说法正确的是( )

漫画1 漫画2
①上帝造人、见木不见林分别与漫画1和漫画2体现的观点一致
②气生万物、相反相成分别与漫画1和漫画2体现的观点相对立
③漫画1和漫画2反映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哲学派别的对立
④漫画1和漫画2反映了形而上学和唯物辩证法两种观点的对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6、我国南北朝时期思想家范缜提出:“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提出:“气者,理之依也。”上述两种观点( )A、看到了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 B、承认了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C、提出了意识是整个世界的本原 D、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表现
-
7、费尔巴哈认为:“神是否创造世界,即神对世界的关系如何……这个问题是属于人类认识和哲学上最重要又最困难的问题之一,整个哲学史其实只在这个问题周围绕圈子。”这句话蕴含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物质和意识谁为本原问题 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问题 D、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关系问题
-
8、随着冬季来临,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季节。肺炎支原体感染、流感等交织叠加,专家建议及时就医,注重锻炼,保持充足的睡眠和均衡的饮食。面对疾病,古人则常会祈祷和拜神。古今对待疾病的不同做法体现了( )
①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②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对立
③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的对立
④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9、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矿物—铌包头矿,铌包头矿是一种富含钡、钛、铁、氯的硅酸盐矿物,铌包头矿颜色呈棕色至黑色,形状为柱状或板状,颗粒大小约为20至80微米。铌是我们国家的战略性关键金属元素,可以用到很多场景,在我们核工业系统有相当重要的用处,另外还可以用来制造超导材料、高温合金等。由此可见( )
①存在是思维的重要属性
②存在决定思维的正确性
③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④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0、哲学的基本问题贯穿哲学发展过程的始终,根据对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回答不同,可以划分出两大基本派别。下列观点能体现哲学基本派别对立的是( )
①“人是万物的尺度”与“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
②“未有此物,而已有此理”与“自由选择的意志高于一切”
③“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与“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④“苟日新,日日新”与“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1、世界上千姿百态的事物和现象,有没有共同的本原?共同的本原是什么?不同哲学派别有不同的回答。以下属于唯物主义观点的是( )A、我思故我在 B、吾心即是宇宙 C、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D、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
12、下列观点中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有( )
①德谟克利特:原子和虚空是世界的本原
②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③范缜: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④陈云: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3、在哲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有许多。下列回答中,最正确、最科学的是( )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B、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C、物质和意识同等重要并可以转化 D、存在就是被感知,感知方能存在
-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懂得“100-1=0”的道理,一个错案的负面影响足以摧毁九十九个公正裁判积累起来的良好形象。执法司法中万分之一的失误,对当事人就是百分之百的伤害。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确保审判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
有人认为,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任何外来影响。结合材料并运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
15、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介绍了以下情况。对此,下列评论正确的是( )
审结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案件6 002件,依法严惩制售“病猪肉”“毒草莓”“毒面膜”等犯罪行为……审结高空抛物、偷盗窨井盖等犯罪案件296件……严惩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审结相关案件7.9万件14.9万人。
依法宣告511名公诉案件被告人和383名自诉案件被告人无罪,确保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
司法救助4万人,发放救助金9.2亿元。
①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坚持严格执法、规范执法
②增强全民法治观念,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国实践的主动性
③强化人权司法保障,坚持罪刑法定、疑罪从无、证据裁判等原则
④依法惩治各类犯罪,依法及时公开司法结果,推进公正司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6、近年来,司法部通过组织律师事务所设立分所、开展“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和“援藏律师服务团”活动等,着力满足中西部“无律师县”和律师资源不足地区人民群众的法律服务需求,推动“无律师县”律师人才培养,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历史性转变,受到社会各界高度评价。此举( )
①可以有效增强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
②有助于推进基本公共法律服务均衡发展
③是实现司法程序和结果公正的必要前提
④是基于罪刑法定、疑罪从无原则的要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7、坚持依法治国,推进司法公正,必须加强人权司法保障。下列措施符合要求的是( )
①健全冤假错案有效防范及时纠正机制
②强化诉讼当事人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制度保障
③完善对限制人身自由的司法措施和侦查手段的司法监督
④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事实认定要符合客观真相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18、法官员额制改革是当前人民法院司法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法官员额制对法官数量进行员额控制,真正从制度上保障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是实现法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精英化的必由之路。此举旨在推进( )
①司法公开,提高依法行政的质量与效率
②司法权力的规范行使,维护法律公信力
③法官依法独立判断是非曲直、守护公正
④法律监督机关提升职业素养和司法能力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19、《关于办理刑事案件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要求侦查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案件侦查过程中,禁止使用非法手段来获取证据,非法手段获取的证据禁止在刑事审判中被采纳。中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设定( )
①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
②加强司法保障,保障基本人权
③全面提升司法的理论和实践品质
④弱化中国司法的标准化水平A、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 -
20、近日,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发布了一批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典型案例,聚焦未成年人“追星”领域网络诈骗、拐骗儿童、教唆未成年人犯罪、虐待未成年人等问题,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评价指引功能和警示教育意义,倡导全社会共同为未成年人安全、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法治和社会环境。上述材料说明( )
①法律监督机关积极履职保护未成年人
②我国注重对未成年人人权的法治保障
③法在国家治理中发挥了政治职能
④建设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关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