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双选题)建设我国现代市场体系要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下列应交给市场进行调节的有(     )
    A、家用电器的生产和销售 B、瓜果蔬菜的生产和销售 C、枪支弹药的制造和配售 D、国防、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给
  • 2、(双选题)社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与商业保险有明显的区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商业保险是自愿的市场行为 B、社会保险具有强制性和福利性质 C、商业保险的费用由单位和个人分摊 D、社会保险由国家经办、保险公司经营
  • 3、(双选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1978年12月18日,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都必将是载入史册的重要日子。”此次会议(     )
    A、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 B、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正式开启 C、明确了改革重点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 4、(双选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近代中国有多重矛盾,它们相互交织。其中的主要矛盾是(     )
    A、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B、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C、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D、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 5、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对(     )
    A、革命文化的自信 B、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 C、现代文化的自信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
  • 6、下列关于文化与文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文化和文明都是人类进步和开化状态的标志 B、文化是实践的产物,而文明常常是自然事物 C、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内容 D、文明与文化不同,只要是文明就是积极向上的
  • 7、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
    A、辩证的否定 B、量的积累与质的更新 C、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D、事物内部结构的优化
  • 8、在哲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们提出和探讨了许多哲学问题。其中,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实践和认识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问题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 9、恩格斯说:“自然研究家尽管可以采取他们所愿意采取的态度,他们还是得受哲学的支配。”这是因为(     )
    A、具体科学的进步能推动哲学的发展 B、哲学能准确预测科学发展的未来趋势 C、哲学能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具体方法 D、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 10、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法治的首要内容是(     )
    A、坚持良法之治 B、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 C、宪法法律至上 D、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
  • 11、在我国的法律实施体系中,最重要的执法主体是(     )
    A、监察机关 B、行政机关 C、审判机关 D、检察机关
  • 12、中国共产党执政,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选择。党的执政理念是(     )
    A、科学执政、民主执政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D、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 13、某市人大代表约见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推动相关部门解决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些民生问题。这说明人大代表(     )
    A、是人民利益的代言人 B、领导政府的各项工作 C、是行政机关的组成人员 D、依法行使决定权和质询权
  • 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其最本质的特征是(     )
    A、中国共产党领导 B、人民民主专政 C、全过程人民民主 D、全面依法治国
  • 15、从个人获取收入的途径看,居民收入主要包括劳动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下列属于居民劳动性收入的是(     )
    A、甲出租二套商品住房获得的租金 B、乙在国有企业获得的工资和奖金 C、丙因为工伤而得到的一笔补偿金 D、丁在证券市场投资股票获得的收益
  • 16、市场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通过价格变化影响商品的生产和消费,引导和调节着资源在全社会的配置。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商品价格上涨,一般会引起(     )
    A、企业增加产量、消费者增加需求 B、企业增加产量、消费者减少需求 C、企业减少产量、消费者减少需求 D、企业减少产量、消费者增加需求
  • 17、新时代需要新发展理念。在新发展理念中,注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的是(     )
    A、创新发展 B、协调发展 C、开放发展 D、共享发展
  • 18、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     )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19、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     )
    A、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 B、空想社会主义的出现 C、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 D、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 20、材料一   2024年国庆假期,全国多地博物馆连续多日爆满,在“博物馆热”持续升温的假期中,博物馆也在通过多种手段不断缩短与公众之间的距离。各地博物馆纷纷创新社教研学活动模式,让公众用自己的方式走进、传播、解读自己眼中的博物馆,让文物所承载的历史故事,不断收获回响;越来越多的博物馆以数字科技赋能,打造沉浸式体验的高品质展览,借助全景扫描、数字孪生、虚拟现实(VR)、裸眼3D等技术,推动文物崭新的面貌与公众见面;“年轻化+体验化”催生文创产品市场,从过去简单的摆件、贴纸等到彩妆、文房雅器、生活用品,再到当下“春潮”乍起的数字藏品,博物馆让传统文化以更加鲜活、接地气的姿态融入现代生活。

    材料二   在“博物馆热”的背后,一些专家却担忧“博物馆热”到底能否持续。多数博物馆其实都是旅游的冷门,普通观众对文物的了解有限,缺乏对文物的专业认识;博物馆的陈设、展览水平参差不齐,多数博物馆缺少对文物及配套设施的详细介绍,缺乏与观众的互动,也没有实际或模拟的体验,博物馆在热闹一阵以后依旧可能回归门庭冷落。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博物馆创新发展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认识具有反复性的知识说明专家担忧的合理性。
上一页 111 112 113 114 11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