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社会主义的科学的理论体系、理论模型与实践模式。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石是(    )

    ①唯物史观

    ②唯物辩证法

    ③《共产党宣言》

    ④剩余价值学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马克思、恩格斯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在深入批判资本主义旧世界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____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
    A、《资本论》 B、《乌托邦》 C、《共产党宣言》 D、《德意志意识形态》
  • 3、西汉晁错在《论贵粟疏》中讲到:“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具有者半贾而卖,无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材料反映当时(   )

    ①国家存在不同阶级,统治阶级在生产关系中占明显优势

    ②面对残酷剥削压迫,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从来没有停止

    ③封建土地所有制下,农民只能获取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④农民阶级地位低下,被统治阶级以多种形式剥削和压迫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4、石家河遗址是我国长江中游地区迄今发现分布面积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据此可推断,石家河遗址所反映的时代(   )

    ①人们主要以采集天然食物为主,使用的工具为简单打制的石器

    ②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开始出现,人们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生产者

    ③金属工具得到广泛使用,城市开始出现贫富分化加剧

    ④生产力水平低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和最低阶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5、文明形态即指社会形态。按照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人类告别了原始社会的蒙昧状态后,进入文明时代。人类文明形态存在着不同的样式,是逐步递进的。从奴隶社会开始,人类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表现在(   )

    ①奴隶主建立了军队等一系列暴力机关

    ②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开始分工

    ③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

    ④文字的发明和应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6、2023年5月31日因与火车运营商和政府在薪酬等方面的长期争议未能解决。英国火车司机工会举行新一轮罢工。这一罢工事件(   )

    ①总根源在于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②暴露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弊端

    ③目的是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工人政权

    ④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工人生活困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7、《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人在当时的最近目标是“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取得政权后,“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材料表明(   )

    ①增加生产力的总量是共产党人的初心

    ②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只能通过武装斗争

    ③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进行各项建设并非一蹴而就

    ④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只是革命手段而不是最终目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8、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由于资本积累而提高的劳动价格,实际上不过表明,雇佣工人为自己铸造的金锁链已经够长够重,容许把它略微放松一点。”“只要提高工人工资,就提高了社会购买力,就可以消除经济危机的危险,这是完全不正确的:因为危机是资本运动不可避免的结果。”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资本家占有绝大部分生产资料使之可以为雇佣工人“戴上锁链” B、资本家支付高工资会消除雇佣工人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 C、经济危机难以治愈,其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D、资本家提高工人工资的举措并不会缓和与工人之间的阶级矛盾
  •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殷某是一名配音师,其发现他人利用自己配音制作的作品在多个知名App广泛流传。这些作品中的声音来自K公司运营的平台中的文本转语音产品,用户通过输入文本、调整参数,可实现文本转化成语音的功能,且生成的AI声音与殷某的音色、语调、发音风格等具有高度一致性。

    据了解,殷某曾接受北京某文化传媒公司的委托录制录音制品。该公司将殷某为其录制的音频提供给K公司,允许K公司以商业或非商业的用途使用、复制、修改数据用于自己的产品及服务。K公司将殷某的音频作为素材进行Al化处理,生成了涉案文本转语音产品并在自己的云服务平台对外出售。殷某认为,上述两家公司的行为已经严重侵犯了自己的权益,应当赔偿自己的损失。

    注: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三条规定:对自然人声音的保护,参照适用肖像权保护的有关规定。

    (1)、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说明材料中的两家公司是否侵权,并简述理由。
    (2)、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以“K公司存在侵权行为”为结论构建一个符合推理规则的三段论。
  •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的概念。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3月5日,“新质生产力”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被列为2024年十大工作任务之首。

    新质生产力逻辑关系图

    (1)、运用所学知识,尝试为“新质生产力”下个定义;
    (2)、根据新质生产力逻辑关系图,说明新质生产力“新”在哪些方面?
  • 11、王某在某俱乐部滑轮滑时,未戴安全护具,不慎摔倒后受伤,并住院治疗。经查,该俱乐部在门口设置了温馨提示及入场须知。但未提供证据证明向王某作出了明确的安全警示以及说明防止危害发生的方法。于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王某未戴安全护具,未谨慎滑行是其受伤的原因,承担全部责任

    ②王某未戴安全护具,未谨慎滑行是其受伤的主要原因,承担主要责任

    ③俱乐部未尽到安全说明和警示义务是王某受伤的次要原因,承担次要责任

    ④俱乐部已经在门口设置了温馨提示及入场须知,尽到了安全保障义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2、“Chat g PT是程序,Chat g PT是能够理解和学习人类语言的,所以程序是能够理解和学习人类语言的。”这个三段论推理( )
    A、犯了“四概念”的错误 B、犯了“大项不当扩大”的错误 C、犯了“中项不周”的错误 D、犯了“小项不当扩大”的错误
  • 13、北宋哲学家邵雍与其子在院里乘凉,忽见一人从院墙上探出身来环视一圈后缩了回去。儿子说,此人是贼。邵雍却说,如果他是贼,一看见咱俩就会马上缩回去,但他环视一圈后才缩回去,说明他在找东西,并且这个东西目标大,不需要进院查看,再看装扮,可以推测他是一个农民,在找牛。儿子出门询问,果真如此。下列属于演绎推理的是(    )。

    ①曾有个贼在院墙上观察情况,此人在院墙上观察情况,故此人是贼

    ②贼看到院里有人都会马上缩回去,此人没有马上缩回去,故此人不是贼

    ③找目标大的东西不用进院查看,此人找牛,故此人不用进院查看

    ④曾有个农民来邵家找牛,此人是农民,故此人来找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4、粤港澳大湾区四条城际铁路2024年5月26日实现贯通运营,大湾区____加速形成。( )
    A、“1小时生活圈” B、“半小时生活圈” C、“1小时商业圈” D、“一小时通勤圈”
  • 15、第二十届文博会5月23日在____开幕,本届文博会主会场共设八个展馆,将展出文化产品超过12万件。( )
    A、西安 B、南京 C、深圳 D、上海
  • 16、2024年4月15日,是第9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今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宣传教育活动主题为"____"。( )
    A、树牢总体国家安全观,感悟新时代国家安全成就 B、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 C、夯实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社会基础 D、总体国家安全观·创新引领10周年
  • 17、2024年3月5日上午9时,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超____万亿元,同比增长____,增速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 )
    A、136、5.3% B、126、5.2% C、136、5.2% D、126、5.3%
  • 18、2024年3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胜利闭幕。下列选项属于本次会议成果的是( )

    ①通过了关于修改国务院组织法的决定

    ②通过了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

    ③产生了新一届国家机构组成人员

    ④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19、2024年2月3日,党的十八大以来第____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由新华社受权发布。文件指出,要学习运用“____”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
    A、11—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B、11—千村示范、万村整治 C、12—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D、12—千村示范、万村整治
  • 20、2024年1月25日,习近平向中法建交____周年招待会发表视频致辞。习近平强调,中法关系的独特历史塑造了____的“中法精神”( )
    A、50;守望相助、平等互利、包容互鉴 B、50;独立自主、相互理解、高瞻远瞩、互利共赢 C、60;独立自主、相互理解、高瞻远瞩、互利共赢 D、60;守望相助、平等互利、包容互鉴
上一页 747 748 749 750 75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