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3年,中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主体达到64.5万家,其中,民营企业55.6万家,合计进出口22.36万亿元,占进出口总值的53.5%。中国出口机电产品13.92万亿元,占出口总值的58.6%,其中,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和太阳能电池产品合计出口1.06万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增长了29.9%。

    材料二 2023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系统部署了2024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其中重要一项就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过去40多年中国经济发展成就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条件下进行。2023年以来,我国积极推进货物贸易优化升级,积极扩大进口,加快发展贸易新业态;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推动服务贸易总量增长、结构优化、效益提升。在全球经贸投资步伐放缓的背景下,在第134届广交会上,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外贸“新三样”继续走俏,展区规模增幅达172%。同时,我国持续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和宽领域的开放格局,不断巩固东部沿海地区开放先导地位,提高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开放水平,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

    (1)、解读材料一中反映经济信息。
    (2)、实行高水平开放,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加以说明。
  • 2、 为有效破解农村农民融资难题,某区紧抓第三批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契机,大胆探索,率先在全省推行股权质押登记线上审批新模式,农村集体资产股权质押贷款登记实行线上全流程办理,让股金“可变现”,拓展了农民股份权能,为推动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上述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②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

    ③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④人类社会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中向前发展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3、 2023年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定调了2024年经济工作,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对此理解正确是( )

    ①“立”与“破”,“稳”与“进”是对立统一的 ②“破”与“立”是矛盾固有的相反相成的基本属性

    ③辩证的否定具有肯定和否定的双重属性 ④“稳中求进”说明相对静止是绝对运动的基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4、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强发展新动能。上述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事物的结构和排列次序的变化会引起质变 ②事物的发展是通过量的积累来实现的

    ③事物的发展是渐进性与连续性的统一 ④系统具有内部结构的有序和优化趋向的特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5、 近年来,某区聚焦新时代文明实践“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总目标,不断创新拓展传统文化发展空间,民俗文化日益繁盛,在新时代迸发出不一样的光彩。由此可见( )

    ①文化创新可以促进传统文化繁荣

    ②文化创新丰富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源泉和动力

    ④只有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推动文化创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6、 电视剧《繁花》结合现实主义精神书写改革开放时代的传奇人生,将生存于其中的五行八作、各色人等刻画得入木三分。该剧在原作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创作和改编,是生长在文学蓝本、影视美学和导演风格上的新作品。这说明( )

    ①文艺工作者要从社会实践中汲取营养

    ②文艺工作者要从时代脉搏中感悟艺术的脉动

    ③文化的创新与发展离不开文艺工作者的主体作用

    ④文艺工作者要培育时代新风,引领先进文化发展方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7、 互免签证就两个或多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签署协议,允许他国公民进入本国境内且在一定时间内不需要签证。中国与泰国从2024年3月1日起永久互免对方公民签证,中国与新加坡实施30天互免签证协议等。中国与多国实行签证互惠政策( )

    ①展现了包容开放大国自信

    ②便利不同国家人员往来,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③体现中国积极转变外交政策以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④说明中国外交以致力于更好惠及各国人民为根本出发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8、 2023年12月29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完善和加强备案审查制度的决定》,将审查重点内容整合细化为是否符合宪法规定、宪法原则和宪法精神等六种情形。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以决定的形式对备案审查制度作专门规定( )

    ①旨在建设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②体现了全国人大在地方人大立法中的领导地位

    ③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举措 ④有利于推进宪法监督规范化、程序化建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9、 近年来,某社区党总支秉持凝聚党心民心、服务社区群众的宗旨,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推动实行“网格党支部+业委会+物业”三方协调议事机制,打造三方联动、三方共治的治理模式,“三驾马车”并肩行驶,形成了“居民事居民议居民办”的良性循环模式。在此过程中,该社区( )

    ①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主体作用

    ②努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③创新基层自治组织形式,提供有效民主协商渠道

    ④健全基层治理机制,保障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0、 自2013年首列“蓉欧”班列开行以来,班列线路已由最初的2条增加至70条,辐射华北、华中、华南等地区,国外途经12个国家、72个国外到站点或城市。班列运输货物包括信息技术产品、汽车整车及配件、机电机械设备等万余种。“蓉欧”班列的开行可以( )

    ①扭转中国对沿线国家的贸易顺差 ②助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③保障全球产业链与供应链的稳定 ④促进我国与沿线国家贸易合作与繁荣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1、 银发经济主要是指与老年人群相关的经济业态,其发展与老龄化社会密切相关,涵盖范围十分广泛。202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提出4个方面26项举措。这是我国首个以“银发经济”命名的政策文件。发展银发经济( )

    ①能够有效提高老龄人口消费能力,保持地区经济活力

    ②有利于提高银发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推动经济转型

    ③需要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增进人民福祉

    ④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2、 截至2023年底,我国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累计销售额超500亿元。从过去村头的提篮小卖,到现在远销各地,再到支持脱贫地区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助力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稳定销售,确保了农产品产得出、运得走、供得上。上述做法有利于( )

    ①实现市场供需对接,促进顺产顺销 ②培育品牌,推动现代农业不断升级

    ③延长农产品产业链,发展规模化农业 ④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替代传统农业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3、 2023年以来,市场监管总局聚焦公用事业、建材、医疗、保险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坚决查处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垄断案件,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该措施的传导效应是( )

    ①商品数量增多和质量提高

    ②提高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③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④激发企业创新创业活力

    A、①→③→②→④ B、③→④→①→② C、④→③→①→② D、③→①→④→②
  • 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本家为了最大限度追求利润,总是竭力扩大生产的规模,但是,在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资本家总是通过各种方式来加强对劳动者的剥削,从而使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与社会生产的扩大相比日益相对地缩小,导致生产和消费之间的严重矛盾。当这个矛盾尖锐到一定程度时,市场上商品大量积压,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遭到破坏,便会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一次又一次地爆发,造成了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使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和冲突日益尖锐化。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虽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请结合材料,运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有关知识,分析“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虽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深刻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论证了危机的必然性,揭示了危机引发的各种经济社会后果。数百年间,历经自由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以及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等不同阶段延续至今,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与调控,已成为贯穿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整个过程的普遍现象,经济运行呈现出明显的可调控的发展态势。这使得当代资本主义在一定时期内依然表现出一定的发展潜力和生命力。

    有人认为,随着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与调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已不复存在。请对此观点展开评析。

  • 16、材料一  过去十多年中,美国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三大车企,营收都增长了30%-50%,净利润更是翻了1-2倍;美国三大车企的高管们,薪资都普遍涨了将近1倍,而工人薪资涨幅仅6%左右。与此同时,美国物价因为巨额的通货膨胀和对中国商品征收高关税而飘升,工人生存艰难。2023年下半年以来,汽车工人在美国20个州掀起了大罢工,要求提高工资。由于美国三大车企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崛起时没有及时转型,加上联邦政府缺乏有效的产业引导,导致传统汽车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三大车企表示无法满足工人的要求。

    材料二  美国现任总统拜登基于选举需要在社交媒体发声调和矛盾。他支持汽车工人罢工,也支持对汽车工人合理增加薪资,与此同时,总统参选人特朗普也表示不出席共和党第二次辩论会,而是专程去底特律声援工人。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有人认为:有了总统的介入,美国汽车工人将过上好日子。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角度,评析这一观点。

  • 17、原始社会在绝大多数时间里,没有人剥削人、压迫人的现象,没有私有观念。其根本原因在于(    )
    A、原始社会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 B、原始社会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C、原始社会人们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D、原始社会人们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
  • 18、仰韶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考古文化。某学校组织同学参观仰韶文化博物馆。假如你是其中一员,你认为下列对当时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人们劳动技能低下

    ②生产工具极其简陋

    ③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④人们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9、“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都是对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形象描述,产生这种社会现象的根源是(    )
    A、封建土地所有制 B、封建的君主专制 C、封建的宗法制度 D、封建的等级制度
  • 20、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吃穿好一些,待遇高一些,不会消除雇佣工人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是(    )
    A、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矛盾 B、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C、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D、个别企业内部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上一页 746 747 748 749 75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