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政治试卷
- 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8月联考政治试题
- 广东省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份联考政治试题
- 四川省大数据智学领航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 浙江省嘉兴市2026届高三上学期一模政治试题
- 广东省江门市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政治试题
- 河北省唐山市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演练政治试题
- 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爱英才联考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 浙江省强基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政治试题
- 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联考政治试题
-
1、2024年2月,张某供职近10年且已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S公司得知其怀孕后,单方面发出调岗通知,将其从管理岗位调至繁重的一线体力劳动岗位。张某认为系恶意调岗,与公司多次沟通无果。后辖区检察院启动支持仲裁程序,促成双方达成仲裁调解协议。本案中( )
①如果张某对仲裁结果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②该公司单方面变更劳动合同,应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③该公司对张某恶意调岗,不符合特殊劳动保护的原则
④申请劳动仲裁须以双方自愿订立有效仲裁协议为前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2、快递公司员工张某在派件过程中撞伤了林某,为陪林某就医,经收件人吴某同意,张某将快递放置于小区快递驿站,结果该快递被王某误取。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王某误拿快递存在过错,应对吴某损失承担相应责任
②在张某撞伤林某的民事法律关系中,客体是人身利益
③张某撞伤林某适用过错推定责任,应赔偿林某的损失
④当快递到达驿站时,快递的所有权已经转移给收件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条规定:“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下列情境构成民事法律关系的有( )
①赵某因骑摩托车不戴头盔,被交警罚款二百元
②张某在超市买到过期食品,要求超市依法赔偿
③李某在网上散布何某的谣言,给何某造成困扰
④王某约张某周末去跑步健身,张某因琐事爽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4、2023年最后一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公布的一起督促纠正某地全面禁售、禁燃烟花爆竹地方性法规的案例,引发社会热议,也让备案审查制度更加受人关注。某校法治学习小组的同学搜集相关资料,对“备案审查制度”进行探究。
【名词解析】
备案审查制度:为确保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合宪合法,有关机关在制定法规等规范性文件后,依法定期限和程序报法定机关备案,由接受备案的机关对其进行合宪合法性审查。
【发展历程】
同学们还注意到,备案审查制度形成和发展是中国法治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梳理了这一制度的发展历程。
1979年~
2000年
这一时期备案审查工作的主线体现在宪法基础的确立。1982年宪法赋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撤销与宪法法律相抵触的法规及有关决议、决定的职权,为备案审查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宪法基础。
2000年~
2012年
这一时期备案审查工作的主线在于建章立制。2000年第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立法法》,这是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建立的重要标志。
党的十八大
以来
这一时期备案审查工作的主线为加强备案审查的制度和能力建设,确立备案审查工作报告制度,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不断提高备案审查工作质量。2023年12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了关于完善和加强备案审查制度的决定。
【实践成果】
2023年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报送备案的1753件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司法解释、特别行政区本地法律等规范性文件进行主动审查,对公民、组织提出的2878件审查建议逐一研究,督促制定机关修改或废止规范性文件260多件。
(1)、结合材料,阐释备案审查制度发展历程中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2)、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备案审查制度是如何推进我国法治建设的。 -
5、近年来,某市积极探索社会治理新模式,着力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实现了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解、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
市政府在社会治理中,创建“一条龙服务、一揽子解决”的政务服务模式,方便了企业和群众。
某居民委员会召开“协商在基层”议事会,听取各方建议,优化了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的路径。
某区成立了公益化的社团调解委员会,有效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减轻了政府解决纠纷的负担。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总结该市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的经验。
-
6、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统筹推进的“兴边富民”行动,为西藏自治区的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诸多战略机遇。2024年,中央投资800亿元加快西藏关键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央单位和各省市继续对口援藏,积极促进各民族的交往交流,全面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西藏自治区牢牢把握机遇,乘势而上,立足资源禀赋,聚力发展绿色、生态、高原特色农牧产业,增强高质量发展动能,呈现出繁荣发展、蒸蒸日上的新气象。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西藏自治区主要经济指标中多项增速领跑全国。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简析西藏自治区多项经济指标增速领跑全国的原因。
-
7、纪律是党的生命线。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党的纪律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始终坚持严的基调,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2024年以来,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持续发力。
◆ 1月1日,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正式施行。
◆ 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通知》,自2024年4月至7月,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
◆ 4月22~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再次强调抓好党纪学习教育:“脑子里要有个‘紧箍咒’。反腐败永远在路上,没有敬畏感就会迷了道。”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怎样才能筑牢纪律这条党的生命线。
-
8、美国人工智能公司OpenAI近日推出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Sora一夜之间刷屏。扔进去一段文字,能很快生成“大片”质量的视频。但也有人担心,由此带来的“深度伪造”内容可能会造成虚假和错误信息的广泛传播。这表明( )A、任何事物都有优点和缺点,不能以偏概全 B、只有把握主流,才能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 C、事物是一分为二的,要用全面观点看问题 D、要热情支持新事物成长避免产生新的矛盾
-
9、下列俗语或古诗句中,与“夏葛而冬裘,渴饮而饥食,其事虽殊,其所以为智一也”蕴含哲理最相近的是( )A、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B、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C、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D、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
10、子午工程,是我国为有效进行空间天气预报,利用东经120°子午线附近的多个监测台站,运用地磁(电)、无线电、光学和探空火箭等多种手段,建成的一个以链为主、链网结合的监测网络。这一“大国重器”建成以来,为提高空间天气预报精度、保障空间活动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材料表明( )A、立足整体能够实现部分功能的最大化 B、自在事物的联系离不开人为事物的联系 C、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D、意识具有能动创造性,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律
-
11、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是因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 )A、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B、确立了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C、指明了现代化建设的具体路径 D、实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
12、某地法院推出要素式起诉状,11类常见多发的民事案件均表格化、要素式列明了当事人信息、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既节约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又保证了起诉状的准确性与完整性。这一举措( )A、确保了基层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 B、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便捷高效的诉讼途径 C、构建了健全完备的阳光司法服务体系 D、使人权法治保障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
-
13、某县司法局以行政村为据点全力打造“1名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骨干”的法律服务体系,即每1名法律顾问作为帮带负责人,结对联系N名“法律明白人”,针对所辖区域不同特点提供相应的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实现了1+1+N的共赢效果。这一做法带来的影响是( )A、促进司法机关下沉服务办实事 B、为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提供法治支撑 C、能够有效地推进司法公平公正 D、有利于政府严格执法,提升公信力
-
14、为依法加强互联网治理,中央网信办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精心打造“全国网络普法行”系列活动。别具一格、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让网络普法走“形”更走“心”。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利于( )A、加强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B、保证依法上网,营造文明上网的良好氛围 C、推动全民守法,全面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 D、传播法治理念,为网络强国建设提供根本保障
-
15、马克思认为“社会不是以法律为基础的,那是法学家们的幻想。相反地,法律应该以社会为基础。法律应该是社会共同的、由一定物质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利益和需要的表现,而不是单个的个人恣意横行。”对于这一观点,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法所反映的内容最终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B、每种生产形式都要与法的关系、统治形式相适应 C、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D、法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反映了统治阶级的意志
-
16、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并于2024年5月1日起施行。该法的修订( )A、为更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提供了坚强法治保障 B、适应了信息化、数字化发展新形势,实现了国家治理现代化 C、表明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最高国家立法机关,行使最高立法权 D、有利于强化国家秘密的保护,但不利于信息资源的公开利用
-
17、4月27~28日,“2024佛教中国化和文明交流与互鉴”论坛在北京大学举办。论坛深入挖掘教义教规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力求促进佛教中国化道路越走越宽。该论坛的举办( )A、说明新时代我国宗教本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B、表明政府严格禁止境外宗教的渗透和发展 C、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D、有利于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
18、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共收到委员提案5898件,立案5006件。其中经济建设方面提案1985件,占39.7%;社会建设方面提案1436件,占28.7%……委员们的提案凝聚了调研中的思考、回应了群众的关切。这表明人民政协( )A、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制定与执行国家的重大决策 B、创新协商议政的形式,助力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C、发挥其独特的政治优势,最大限度增进共识促进团结 D、围绕团结民主两大主题,积极履行参政议政国家职能
-
19、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巨大的财产损失,严重破坏了正常的经济秩序,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为此,公安部部署各地公安机关持续推进打击行动,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这一行动( )A、突显了公安机关是我国的重要武装力量 B、表明国家政权履行维护国家稳定的职能 C、彰显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对敌专政 D、显示了国家坚定维护独立和主权的决心
-
20、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有300万件群众意见建议获得各地区各部门回复办理,大批建设性意见得到吸纳。这一平台上连党心、下接民心,已经成为中国公民参与政治、表达诉求的重要平台。(如右图)该平台的设立( )
A、通过舆论监督,彰显根本政治制度的优势 B、可以集中民意,为科学决策提供信息资源 C、通过群策群力,保障人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D、回应社会期盼,尊重民情确保人民当家作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