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中国的老龄化进程加快,“小老人供养老老人”的力不从心,一对夫妻承受“四座大山”的压力山大,越来越多的人在思考如何既能减轻小一辈人的压力,又能让老一辈人“体面地老去”。为此,需要(    )

    ①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健全社区服务等社会保障机制

    ②不断加大面向老年人的实物供给和福利金

    ③鼓励个人通过多元化投资来增强自身的养老储备

    ④养儿防老,明确子女在养老中的主要责任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2、2024年第一季度浙江省经济运行部分数据增长情况(数据来源:浙江统计局网站)

    GDP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制造业投资

    6.1%

    8.2%

    5.9%

    5.1%

    7.6%

    10.6%

    11.7%

    注:一季度,浙江规模以上工业中,高端装备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人工智能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为8.9%、8.0%和7.3%。服务机器人、集成电路分别增长78.9%、26.2%。

    由表中信息可知,浙江省

    ①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  ②工业产业增加值增长快  ③制造业投资规模最大  ④经济发展彰显出协调性

    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 3、中小企业联系千家万户,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专精特新企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引领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领头雁”、提升我国经济韧性的强支撑。2024年,湖南力争新增80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下列对于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推导正确的是(    )

    ①实施专项财政支持政策→降低增值税起征点→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增强企业活力

    ②开展补链强链专项行动→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保障经济韧性

    ③加强精准服务→提供多方面支持→培厚创新土壤→提振企业市场信心

    ④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缓解融资贵问题→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4、南宋镇创新造血模式,助力村集体经济长期增收。由8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联合出资成立村集体控股公司,每个村均持有12.5%的股份,从事农副产品初加工、销售等业务,公司所有收益由村集体共享,成为集体经济增收的重要渠道。这一做法(    )

    ①发展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②发展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③完善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④发展了混合所有制经济

    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 5、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导,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线,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历史担当、更加富有活力的创造精神,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更有作为的新局面。

    材料一:面对外部环境风云变幻,只有立足自身发展,才能为新时代大国外交提供足够的内生动力和支撑。中国更加自觉地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在维护世界和平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积极探索超越传统大国关系中“国强必霸”与“修昔底德陷阱”等窠臼的路径。

    材料二:美国的优势战略立足于其在军事、科技和制度等领域不容挑战的领先地位,进而形成排他性的独特权力。美国通过主导国际秩序、运用联盟力量、利用离岸平衡术的借力打力、制造和利用危机以及充分运用软实力等手段来达到维持和延续霸权的目的。

    材料三:中国坚定走团结合作的人间正道,在巴以冲突、俄乌冲突等地区热点和全球性问题提出更多中国方案。中国致力于提供更多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公共产品,不断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媒体,评价中国外交的本质是“中方对国际权力的追逐”。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相关知识,写一篇短文对这一观点加以驳斥。

    要求:(1)知识和素材运用恰当;论证有力。

    (1)、观点明确,逻辑严密,条理清晰,表达流畅,300字以内。
  • 6、国家开发银行是国家出资设立、直属国务院领导的国有开发性金融机构。“十四五”以来,国开行累计向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发放涉农贷款超过800亿元,向脱贫县发放涉农贷款超过4000亿元。国开行积极提供规划咨询等服务,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A县编制了融资规划方案,力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升基础设施水平、优化产业结构、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社会民生。
    (1)、运用“人民当家作主”相关知识,分析国家设立该银行的原因。
    (2)、运用《经济与社会》相关知识,为A县合理利用涉农资金写一项具体用途,并说明理由。
  • 7、“中国之制”支撑“中国之治”。“中国之制”就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而“中国之治”就是新时代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的有效治理,历史和现实证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奇迹不断涌现,“中国之治”举世瞩目,其奥秘就蕴藏于“中国之制”当中,集中体现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列正确的是( )
    A、“中国之制”是“中国之治”的充分条件 B、“中国之制”与“中国之治”是对称关系 C、“‘中国之制’支撑‘中国之治’”的谓项是不周延的 D、“‘中国之制’就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主项是周延的
  • 8、近日,浙江省委省政府出台《文化特派员工作实施意见》,推行全国首创的乡村文化特派员制度。文化特派员将承担工作,即重点指导1个行政村,结对1家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文化服务供给、文化品牌打造、文化资源挖掘等N项工作。这项工作( )

    ①体现坚定文化自信,推进人民精神共富

    ②助力村落文化保护,再现中华文化辉煌

    ③丰富文化消费产品供给,满足文化需求

    ④是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生动的乡村实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9、下侧的漫画《我能》,告诉我们( )

    ①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②要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③价值观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

    ④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0、2024年3月,国务院出台《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方案要求,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以节能降碳、超低排放、安全生产、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为方向,聚焦钢铁、有色、化工等重点行业,大力推动生产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组织开展全国汽车以旧换新促销活动,支持家电销售企业联合生产企业、回收企业开展以旧换新促销活动。此次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共同旨在( )

    ①刺激市场需求,畅通国内经济循环

    ②改善基本民生,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③增加工业产能,扩大企业生产规模

    ④淘汰落后产品,促进绿色创新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旗帜,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世界意义。对四个意义解读正确的是( )

    ①时代意义:洞察时代风云,顺应时代诉求,是超越时代的伟大的科学理论

    ②理论意义: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③实践意义: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④世界意义:把握世界的发展大势、应对全球共同挑战、维护人类共同利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深入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事关我国生态安全。阿拉善是全国生态环境最脆弱、治理难度最大的地区之一,为筑牢我国北建绿色长城,探索适合阿拉善地区林业生态建设的方式,阿拉善盟集结林业技术人员开展飞播造林科学试验。技术人员根据阿拉善地区特定的气候条件,开展飞播季节、飞播植物和飞播数量等参数的研究,并观察和记录植被覆盖率、飞播数量与水资源内在关联度对飞播造林的影响。通过边试验边调整生产的方式,技术人员不仅成功掌握了飞播造林适地、适时、适量、适种的技术参数及不同参数对飞播造林的影响程度,而且将GPS导杭技术运用到飞播造林的外业工作中,不断研发创新,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飞播造林实践中的技术难题,开创了一套具有系统性综合性的飞播造林技术模式,打破了国际学术界“年降水量200毫米以下属飞播禁区”的论断,使全盟林业生态建设走上了综合治理的科学轨道。

    思考:阿拉善地区飞播造林技术模式开创过程中是如何运用分析与综合辩证思维方法的。

  •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李某是某公司职员,该公司《员工手册》《考勤管理规定》(经公司内部民主程序通过,内容合法)均规定:“迟于规定时间20分钟内打上班卡为迟到,早于规定时间20分钟内打下班卡为早退……一年内累计旷工三天的,视为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公司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公司向李某发放了《员工手册》,将《考勤管理规定》向全体员工公示。

    2024年1月至3月,由于住址离公司很近,李某多次在家中打卡。公司查看门禁记录发现李某疑似迟到20次,其中20分钟以上10次,早退15次,其中20分钟以上6次,3月8日至12日没有打卡和门禁记录。对此门禁记录李某表示认可,且不能证明其外出工作情况。据此,公司解除了与李某的劳动合同。李某不服,认为公司滥用单方解除权。经劳动仲裁后,李某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公司撤销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的决定。

    注:滥用关于违反劳动纪律或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单方解除权是指在没有企业规章制度,或者规章制度违法,或者规章制度没有公示,或者违纪行为轻微的情况下,以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为由,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法院是否会支持李某的主张并说明理由。

  •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4月26日是第24个世界知识产权日。魏某与同事分享了一则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案例(见下表)。

    高中一年级时,魏某发明了一款多功能绘图尺,中请了实用斯型专利,并获得了专利证书。M企业看中了该发明创造,递和魏某的监护人签订合同,约定由M企业独家使用该专利权,使用期限为6年。2024年清明节假期,魏某在商场看到了一款多功能绘图尺,与当初自己的发明完全一致,生产企业仍是之前的M企业,产品的出厂日期是2023年12月。听完魏某的讲述后,同事说:“M企业侵害了你的专利权,应该承担法律责任,赔偿你的损失。”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评析魏某同事的观点。

  • 15、湘江欢乐城是长沙老工业基地向绿色新城转化的代表作,也是国内城市生态修复的典型项目。湘江欢乐城在废弃的巨型矿坑原址上,利用现有地形、大量先进技术,将昔日的“大地伤疤”打造为世界级创新型综合旅游产业项目,其核心项目“冰雪世界”,是迄今为止国内建筑主体在地下最深、最大的单体项目。湘江欢乐城的成功得益于(   )

    ①运用联想思维,采用迁移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②运用聚合思维,利用信息交合法寻求改造的最优方案

    ③运用超前思维,借助推理和想象预测公园的发展趋势

    ④运用逆向思维,通过反向思考发现已有事物的新价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6、“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在《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中,将难以言状、千丝万缕的深深寂寞、万般无奈、无以排遣的离愁表达了出来。这首词(   )

    ①通过比喻、象征等手法,运用形象思维表达抽象情感

    ②利用因果逻辑和归纳推理,展示情感的深度和复杂性

    ③遵循整体性原则,通过构建萧瑟情境来烘托孤独心境

    ④通过运用类比推理增强读者对离愁情绪的理解与感受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7、行为的背后往往体现出一定的思维逻辑。某个组织在倡导环保、节能的理念时,要求员工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但在自身的运营过程中却将这些理念弃之不顾,存在过度消耗资源、排放污染物等行为。下列对于该组织的行为背后的思维评价正确的是(   )

    ①不具有一致性,违反了矛盾律

    ②不具有确定性,违反了同一律

    ③具有双重性,是典型双标思维

    ④不具有明确性,违反了排中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8、国画《春潮带雨晚来急》是我国近现代社会活动家和艺术家何香凝在旅居法国时所作。“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滁州西涧》。画作里风雨骤急,渡口空虚无人,扁舟闲横,垂柳飘摇,正是何香凝身在他乡心系祖国的真实写照。据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写诗如画是这幅中国画艺术创作的基础

    ②古诗国画是作者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晶

    ③诗画言志是中华文化所独有的精神特质

    ④诗画交融体现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结合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9、常某在明知黄河淤背区土地禁止种植玉米等高秆农作物的情况下,仍将该区100亩土地转包给谭某,并告知其可种植玉米,双方签订《农村土地承包合同》。谭某在平整土地期间发现该地禁止种植玉米,遂将常某诉至法院,请求解除合同、返还承包费用。本案中(   )

    ①常某是否提交答辩状,不会影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

    ②谭某在签订合同后依法享有该地的建设用地使用权

    ③法官在庭审中将依据双方各自提供的证据做出判决

    ④因常某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导致该合同为无效合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20、洪合镇是“中国毛衫名镇”,拥有毛衫生产企业超200家,大量外来务工者涌入,新居民矛盾纠纷无论是数量,还是复杂程度、涉及范围都呈上升趋势。对此洪合镇在全镇12个村(社区)全部建立了新居民工作站,还成立了4个新居民调解联络站、洪合——濮院接边跨区域人民调解委员会,通过“以新调新”机制,使新居民矛盾纠纷得到了及时、公平、公正调解,新老居民关系越来越融洽。“以新调新”机制(   )

    ①推动诉源治理,化解矛盾纠纷,促进公正司法

    ②通过数字化、智能化,助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

    ③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构建了基层治理共同体

    ④不断完善了基层服务功能,推进基层社会治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上一页 655 656 657 658 65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