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未成年人食品安全关系未成年人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校园配餐对学生的健康、营养和学习成绩至关重要,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社会公众高度关注。

    【案情回顾】

    某餐饮管理公司向某市共计9所中小学校提供午餐。2020年9月3:日共提供午餐11887份,每份午餐价格为10元。2020年9月4日,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接到.多起报案线索,称9月3 日就餐结束后,多所学校多名学生出现了腹痛、腹泻症状而被紧急送医。市场监督管理局立即会同有关部门到该公司的经营场所现场调查,发现某餐饮管理公司在上述学校午餐的存储、加工、配送过程中,存在员工裸手取食烹煮食物、未及时洗手消毒或更换清洁手套、传菜过程中食物堆叠、常温供餐时间过长等违规操作情形。经某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讨论分析认定,本案中涉及食用某餐饮管理公司配餐导致感染的中小学生共计18人,类似病症是因食用了受污染午餐导致的聚集性食源性疾病。

    市场监督管理局于2021年7月12日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责令某餐饮管理公司立即改正违法行为,给予警告,罚款1901920元。某餐饮管理公司对处罚决定不服,诉至人民法院。法院经审理依法驳回了某餐饮管理公司的诉讼请求。

    结合案例,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为更好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你认为法院可以给出哪些司法建议?

  •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4年5月14日,美国政府发布对华加征301关税四年期复审结果,宣布在原有对华301关税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对自华进口的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电池、关键矿产、半导体以及钢铝、港口起重机、个人防护装备等产品的加征关税。

    在世界贸易组织早已裁定301关税违反世贸组织规则的情况下,美国非但不予以纠正,反而一错再错,滥用301关税复审程序,进一步提高部分对华产品加征的301关税。2024年是美国大选年,美国此举主要是出于国内政治考量,将经贸问题政治化、工具化,不仅将严重影响中美经贸合作氛围;而且也将对美国供应链产生不利影响。从世界范围看,此举还将对国际贸易产生消极影响。

    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惠互利,打贸易战没有赢家。经贸问题政治化无助于美国产业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相关知识,请你对“经贸问题政治化无助于美国产业发展”加以论证。

  •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习近平主席于2024年5月5日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此访正值中法建交60周年。60年来,双方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深入交流,两国在多领域合作取得丰硕成果。习近平主席在同马克龙总统举行会谈时,着重强调了中法建交精神的新内涵。

    中法要坚持独立自主,共同防止“新冷战”或阵营对抗。在当前国际形势下,深化中法高水平互信和合作,加强在重大国际问题上的沟通和协作,共同为迷茫的世界注入希望,为人类的进步探索方向。

    中法要坚持相互理解,共同促进多彩世界的和谐共处。两国分属东西方文明,但都重视文明交流互鉴。中法通过一系列措施使双方加快人文交往“双向奔赴”,有助于增进相互正确认知。

    中法要坚持高瞻远瞩,共同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双方要为全球治理提供更多引领和支持,促进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双方深化多领域的合作与对话,为推动全球合作凝聚了更大共识。

    中法要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反对“脱钩断链”。经过60年发展,中法两国经济已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强大共生关系。双方将促进两国共同发展,为两国民众带来更多福祉。

    结合材料,运用“世界多极化”的相关知识,谈一谈“中法建交精神”对全球治理的启示。

  • 4、我们传统认识中的科学家,其科学产出往往以论文的形式为主。然而,在以观测和实验为主要研究手段的科学领域,越来越多科学家的主要工作开始偏向设计新的实验方法和路径,以期获得新的数据。这是因为,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常规的实验方法已经无法实现科学前沿的突破,或者说低垂的“果实”已经剩得不多了。如果想获得新的科学突破,需要科学家
    A、突破原有实验的限制,思路具有多向性 B、大胆发挥直觉、灵感作用,否定传统认知 C、在整体性与动态性的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 D、运用迁移方法,对事物发展趋势做出准确预测
  • 5、2024年5月,西工大从萤火虫个体之间用发光来通信的方式中得到了启发,联合中国电信人工智能研究院共同研发出仿萤火虫通信无人机,实现了电磁干扰下无人机间的信息传递,使无人机集群突破更多严苛条件限制。由萤火虫到仿萤火虫通信无人机(   )
    A、坚持了辩证否定观,推动事物发展 B、经历了思维具体到思维抽象的过程 C、体现了联想思维具有跨越的联结性 D、运用类比推理,从真前提必然得出真结论
  • 6、为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某小组同学做了一个实验:将同一种树的树叶分成甲、乙两组,实验中滴加蒸馏水,让树叶保持潮湿。将甲、乙两组都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无菌环境下,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无菌环境下。经过一段时间后,甲组的树叶没有腐烂现象,乙组的树叶有腐烂现象,实验说明该细菌对树叶有分解作用。这个实验中,同学们探求因果联系运用的方法是
    A、求异法 B、剩余法 C、共变法 D、求同求异共用法
  • 7、科学的思维需要我们遵循逻辑思维规则,下列分析对应正确的是

    序号

    观点

    逻辑分析

    挫折是坏事也是好事

    违反了“矛盾律”

    在世界女排联赛中, 中国战胜了荷兰, 荷兰战胜了多米尼加

    这是一种传递关系

    二进制是以自然数为基数的计数系统

    犯了“定义过宽”的错误

    小数可以分为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和循环小数

    犯了“多出子项”的错误

    A、 B、 C、 D、
  • 8、从概念的外延关系看,下图示例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 9、近日,“提灯定损”这一网络热词横空出世。这一热词源于江西上饶租房纠纷。一租客在退租时,房东拿探照灯逐寸检查,最后对其列出了“万元赔偿清单”,从而引发民事纠纷。有人根据此典故提炼出“提灯定损”这个词语。下列对这一词语解读正确的是(     )

    ①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平等原则

    ②民法为不同的民事权利设定了界限

    ③适度思维是“折中”而处之的思维

    ④事物质与量的统一体现在“度”中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0、“完全没想到,判决书竟然是表格式的。”近日,一起离婚纠纷案件在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庭审结束后,当事人就收到了法院作出的“表格式”判决书,将案由、案号、适用程序、诉讼参与人基本情况、诉讼请求、审理查明内容、本院认为、判决结果等要素,全都填写在相应表格里。这样的高效率让当事人倍感惊喜。人民法院“表格式”判决书(     )
    A、一目了然,可以满足人民群众高效、便捷司法需求 B、灵活变通,可以最大程度超越传统诉讼的时空限制 C、规范司法机关职权行使,提高了审判的质量和效率 D、创新了司法程序流程,通过程序公正实现结果公正
  • 11、2023年5月22日,在校大学生魏某入职某建筑公司,双方签订《见习协议书》,约定见习期为一年。双方口头约定,魏某取得毕业证书后签订正式劳动合同,试用期两个月,从魏某取得毕业证书之日起计算。7月10日,魏某取得毕业证书。8月18日,双方签订《劳动合同书》。9月12日,公司认为魏某业绩不达标不同意转正。9月18日,魏某以公司未依法为其缴纳社会保险为由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在这一案例中(     )
    A、魏某取得毕业证书之前,不具备劳动者资格 B、若申请劳动仲裁须以双方自愿订立的有效仲裁协议为前提 C、明知对方尚未毕业、仍愿意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应认定双方构成劳动关系 D、建筑公司与魏某自2023年8月18日起至2023年9月17日止存在劳动关系
  • 12、赵先生患有先天视力残疾,颜女士曾因患有轻微精神分裂症,经婚前治疗后处于稳定状态。2018年双方认识,颜女士如实告知了赵先生自己的患病史,赵先生同意后双方登记结婚。在生活琐事的搓磨等因素作用下,颜女士精神分裂症症状加重,逐渐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2023年8月,赵先生向法院起诉,要求宣告与颜女士的婚姻无效。据此判断(     )
    A、赵先生和颜女士的婚姻属于可撤销婚姻 B、人民法院审理该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 C、相互扶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不是夫妻间的义务 D、因颜女士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赵先生不得提出离婚
  • 13、贾某系不满一周岁的婴儿,伊某系照顾贾某的育婴师,负责贾某日常护理。2022年10月,伊某将未用完的护肤霜随手放置在贾某身旁后离开,贾某玩耍并误食了该护肤霜。几天后,贾某的父母察觉贾某衣物异样,通过回看监控录像发现贾某误食护肤霜,但错过了贾某最佳治疗时间,导致贾某遭受肝损伤等人身损害。本案中(     )
    A、贾某不具备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由父母代为行使 B、伊某不是贾某的监护人,在主观上确实不存在过错 C、伊某存在重大过错,应对贾某的损伤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D、自然人的健康权受到法律保护,伊某承担过错推定责任
  • 14、2023年3月10日,李某与A公司签订面试培训合同,约定由A公司为李某提供面试培训辅导。李某于签订合同当日向该公司支付培训费,A公司作出“参加面试培训班,保证通过,未通过就全款退费”的口头承诺。后李某虽经培训但未通过面试,遂向A公司要求退费,并提交了相关退费资料。A公司一直未退费,李某遂诉至法院。以下情形正确的是(     )
    A、A公司应就己方对合同的不当履行而承担全款退费责任 B、A公司的承诺不属于合同条款内容,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C、空口无凭、立字为据,李某应要求A公司签订书面承诺 D、一诺千金、重在履行,A公司应停止侵害并赔偿李某损失
  • 15、2024年6月7日,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中国提出的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决议,将6月10日设立为文明对话国际日。文明对话国际日的设立正当其时,将为不同文明间消除偏见误解、增进理解信任发挥重要作用,为人类社会的团结进步、共同繁荣注入文明力量,为实现人类文明共同繁荣进步提供持久动力。此举(     )
    A、反映发展与和平、文明是联合国工作三大支柱 B、说明各国将平等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途径 C、旨在彰显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和担当 D、有助于推动国际社会解决物质和精神失衡问题
  • 16、2024年是共建“一带一路”第二个金色十年的开局之年,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协定成员国受益匪浅。近年来,某跨国公司瞄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所释放的重大利好,接连在马来西亚、越南建立生产基地,并陆续在俄罗斯、新加坡等国家设立销售公司。随着海外市场的不断拓展,该公司的电动搬运车等产品大量发往巴西等多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由此可见(     )

    ①“一带一路”国家已实现区域经济政治一体化

    ②共建“一带一路”造福了沿线国家和相关企业

    ③跨国公司推动着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发展

    ④共建“一带一路”为经济全球化提供重要载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7、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召开之际,习近平主席在北京成功接待巴勒斯坦、阿尔及利亚、叙利亚、毛里塔尼亚等阿拉伯国家领导人访华。目前中国已同14个阿拉伯国家和阿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或战略伙伴关系,阿拉伯成为中国战略伙伴最密集的地区之一。由此可以看出(     )
    A、发展中阿关系顺应民心民意,符合世界各国利益 B、国际关系基本形式已由竞争、冲突转为合作共赢 C、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绝不允许别国干涉我国的主权 D、新征程上的中国以积极姿态深化同世界交往合作
  • 18、2024年5月21日,国台办发言人在针对台湾地区赖清德发表的“台独自白”讲话中指出:不管他讲什么、怎么讲,都改变不了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地位和事实,改变不了两岸关系的基本格局和发展方向,改变不了两岸同胞走近走亲、越走越亲的共同愿望,更阻挡不了祖国终将统一的历史大势。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把握历史大势,坚守民族大义、坚定反“独”促统

    ②我国实行单一制国家管理形式,台湾问题属于内政

    ③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这是国际社会的共识

    ④坚持“和平统一”是党和国家解决台湾问题的底线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灵动多彩的赣鄱大地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文化。滕王阁是江南三大名楼之首,无数文人墨客在滕王阁留下不朽文章。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磅礴宇内,被称为千古绝唱。现在的滕王阁已经是第29次重建,其主阁端庄大方、气势雄伟,两侧建有“压江”和“挹翠”两亭。站在滕王阁向西望去,滚滚赣江水向北奔腾,红谷滩新区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南昌城昔日荣耀与今日繁华隔江相望,预示江西绿色崛起、再创辉煌。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江西红色文化的代表,红色基因浸透井冈人的血液和井冈山的山水之中。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写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并领导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中国革命由此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成功之路。这里有八角楼的灯光、朱毛会师地、红军挑粮小道、五指峰、杜鹃山、井冈山博物馆等。

    (1)、传承和弘扬地方优秀特色文化能促进文化强省建设。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

    新的知识说明该观点的合理性。

    (2)、从“滕王阁传统建筑”“井冈山红色文化”中任选一个,运用联想思维方法的知识,谈谈应怎样实现其发展。

    要求:阐明创新路径及预期效果,学科术语使用规范。

  •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作为天津人的“大水缸”,于桥水库曾因污染严重,威胁到天津饮用水安全。对此,天津、河北实施引滦入津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中央及津冀两地共同安排资金解决水环境问题;河北启动潘家口水库、大黑汀水库网箱养鱼清理;天津实施“南迁北管”,于桥水库南岸44个村集体搬迁,北岸农村实施污水治理……在上下游的共同努力下,于桥水库的水质由IⅣ类恢复到Ⅲ类。

    近年来,京津冀三地加快建立重点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在资金拨付、联防联控、流域保护等领域持续发力。三地共同实施生态补水,连续第三年实现永定河和大运河全线通水,7个重点河湖生态水位全部达标,河北国考劣V类水体断面全部消除,天津12条入海河流消除劣V类,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大幅提升。

    结合材料,运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的知识,谈谈京津冀三地协同治水对我国生态治理的启示。

上一页 586 587 588 589 59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