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广东粤北南岭山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实施以来,韶关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紧紧围绕“北江和东江源头重要水源涵养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的生态功能定位,聚焦“两江一公园”治理,有序推进试点工程建设,大力开展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工程。这一生态修复工程体现了( )
①用综合的思维方法来认识和处理问题
②要善于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比自在事物的联系更高级
④部分服务于整体,要重视关键部分的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在中华古诗词中,夏天可以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也可以是“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冬天可以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也可以是“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种现象说明( )
①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
②意识内容的形成与社会生活场景有密切关系
③诗人笔下的古诗词景观描写具有能动创造性
④诗词审美的多样性影响反映内容的丰富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3、牛顿是古典力学的奠基人,在自发唯物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创立了万有引力理论。晚年的牛顿在研究行星为什么会围绕太阳运转时,由于信奉上帝陷入唯心主义,认为除万有引力的作用外,还有一个“切线力”,这个“切线力”只能是来自上帝的“第一推动力”,结果走入误区。由此可见( )
①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就有什么样的世界观
②唯心主义在实践中是有害的,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毫无益处
③科学家的研究活动是在某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的
④不同性质的哲学思想对人们认识世界的活动的影响结果不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实现了规模和数量上的快速发展,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为更好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2024年7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坚持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按照《决定》要求,需要把握的重点:一是健全平等保护的法治环境,加快推动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二是优化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完善市场准入体系,深入破除市场准入壁垒;三是完善竞争有序的政策环境,完善民营企业融资支持政策制度,破解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1)、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知识,说明国家重视民营经济发展的原因。(2)、假设你是一位民营企业家,你应如何把握机会,促进自己企业的发展? -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0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肩负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团结带领全体中国人民矢志不渝、勇毅前行,取得举世瞩目、彪炳史册的辉煌业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国内外复杂严峻的形势,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勇于自我革命,积极有效应对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与外部环境考验,始终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与坚定,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使我们党及时摆脱了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与消极腐败危险,以昂扬姿态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乘风破浪。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需要应对的风险挑战、防范化解的矛盾问题比以往更加严峻复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面临的各种斗争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至少要伴随我们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过程,要求全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
结合材料,运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知识,谈谈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应如何推进民族复兴伟业。
-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粮票、布票承载着一个家庭的酸甜苦辣,到物质追求由“三大件”变成高科技产品;从饮食“解决温饱”、住房“狭窄蜗居”,到注重“吃出健康”、享受“现代社区”,改革开放40多年来,人们在日益美好的生活中品尝到了改革开放的甜蜜果实。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开启了气势如虹、波澜壮阔的全面深化改革进程,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党和国家事业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甘肃期间,亲自为甘肃发展把脉定向、指路引航,要求我们“以更大勇气和决心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甘肃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分析我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
-
7、“国民共进”特征在2024年地方国资入主民营企业案例中表现得更加明显。无论从民资仅仅让渡投票权、保留部分股权收益权的交易模式来看,还是从国资入主后多方协同来看,国资、民资都在为标的公司的发展,形成越来越大的合力。两者犹如两个翅膀,一起带动上市公司在经济周期的起伏中穿梭前行。由此可见( )A、国企与民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平等 B、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C、所有行业和领域均可以“国民混合”,民企均可以控股 D、国企与民企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而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抵消
-
8、2024年7月,F省国资委在浙江大学举办F省国资系统企业数字化转型培训班,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强化数字技术赋能,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国有资本优化配置、加大科技创新工作力度、突出抓好债务风险处置等作为重点工作任务。下列关于这些重点工作任务的预期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A、加大战略性国有新兴产业投资力度→推进产业升级→转向创新驱动式发展 B、推进国有资本优化配置→提高国有经济占有量→加快国企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 C、做好关键领域风险评估监测→抓好企业债务风险处置→减少企业经营风险 D、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提升国有企业科技创新能力→逐步退出传统产业领域
-
9、按照农业农村部、中央农办部署要求,江苏省积极承担全国延包试点任务。2024年,泰兴市和泰州市高港区已基本完成整县试点任务,超过95%的承包农户签订了延包合同。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旨在( )A、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 B、推动农村集体土地承包权流转 C、稳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预期 D、完善农业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
10、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只有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才能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劈波斩浪、行稳致远。”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 )
①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②赋予党执政地位,使党始终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③有利于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④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1、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文章中,精妙的典故信手拈来,广博的引用贯通古今。下列用典中与“十四个坚持”思想内涵一致的是( )
①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②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③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④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2、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府治理体系、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全面深化改革大潮中,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突出制度建设这条主线,不断健全制度框架,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创新重要制度,奠定了“中国之治”的制度基石。这是基于(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集中体现
②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
③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重大问题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3、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上将“中国式的现代化”反对照搬西方、走中国自己的发展道路的内涵进一步提炼升华,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回答了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中国走什么样的道路这一全党和全国人民最为关心的重大问题。这说明邓小平理论( )
①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②指明了在新形势下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③加深了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
④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4、1978年,安徽滁州小岗村18户农民按下红手印,分田到户搞起“大包干”。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深有感慨地说,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可见( )
①中国改革在农村率先取得突破
②改革就是一场变革农村土地制度的革命
③人民群众为中国改革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④“大包干”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5、新中国的诞生,是20世纪的伟大历史事件,它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①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②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标志
③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④为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6、16世纪至17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的特点是对未来的理想社会主义制度只是一种文学描述;提出了“实行公有制”“人人劳动、按需分配”等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基本原则,但对社会主义的设想还只是一个粗糙而简单的轮廓。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的空想性表现在( )
①未能揭露资本主义的灾难和罪恶
②未阐明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本质
③未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的力量
④对未来社会没有进行美好的设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7、由于代表美国东海岸和墨西哥湾沿岸港口工人利益的美国国际码头工人联合会与代表雇主一方的美国海事联盟,未能就工资和机械设备自动化技术应用等问题达成一致,美国国际码头工人联合会所属几万名成员于当地时间2024年10月1日起开始罢工。此次罢工( )
①反映了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
②主要表现是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
③总根源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④将斗争矛头指向整个资本主义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8、一切伟大的实践,都需要思想的引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名篇经典
体现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①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②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③
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
④
运用所学知识,按示例完成表格。
-
19、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以及人民群众新期待,中国共产党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要紧紧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材料一 从“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再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党的历次三中全会都研究讨论深化改革问题,都在释放一个重要信号,就是我们党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伟大旗帜。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新局面,再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彰显了我们党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强决心和强烈使命担当。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实现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中国用短短几十年时间完成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中国奇迹”,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也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1)、结合材料一,说明在新时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2)、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大会全面总结中国改革开放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宝贵经验,继续全面深入推进改革开放。请你为宣传改革开放设计一条标语。(要求:有时代感,朗朗上口,每条不超过30个字)(3)、中国式现代化向世界展示了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超越了少数人支配和奴役大多数人的西方现代化。结合材料二,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一般进程”角度,说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对其他国家、其他民族发展的启示。 -
20、进入数字经济时代,资本裹挟下的数字科技进步呈现出“飞轮效应”,使资本主义生产秩序更加充满变数:一方面,发达的网络和通信技术提高了数据的加工效率,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劳动者也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和灵活性,劳资矛盾得到缓和;但另一方面,互联网平台、算法以及数据加工的果实等生产资料和劳动成果依然归少数大型平台公司占有。
有人认为,技术进步能做的是延缓危机,但限制和对抗依旧存在。结合材料,请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角度,论证此观点的合理性。
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