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0多年奋战在险象环生的消防救援一线,是一种怎样的精神支撑?“只要把群众当亲人,就敢于赴汤蹈火。”李胜利这样回答。刘桂珍在山路上奔波44年,带领乡亲把曾经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建设成为美丽乡村……这些二十大代表,都在平凡的岗位上闪光,都在一辈子服务人民中贡献智慧、奉献力量。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员要(   )

    ①坚持党性原则,永葆为人民服务的政治情怀

    ②牢记初心使命,新时代下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③努力奉献社会,决定了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

    ④践行党的宗旨,努力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2023年10月10—13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江西省九江、景德镇、上饶等地,深入长江岸线、企业、历史文化街区、农村等进行调研。习近平总书记所到之处首先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把温暖带到百姓身边。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为民情怀是基于(   )

    ①党将人民利益置于自身特殊利益之上的崇高情怀

    ②党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③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的根本立场

    ④满足人民群众一切需要是党的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3、2011年,季某、李某以修建大棚、发展农业养殖为名,从村民手中承包、置换了位于大连市某村的部分土地,购置了铲车、洗砂船等设备,组织人员挖土洗砂并对外销售。同年11月,季某被当地国土资源局处以责令限期将被毁坏耕地复种及罚款900310元的行政处罚。被行政处罚后,二人仍继续从村民手中承包、置换土地并取土对外销售,非法获利共计人民币664500元,造成农用地严重破坏。后二人均被初审法院判处有期徒刑、罚金并上缴非法所得。对此案认识正确的是(   )

    ①村民作为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可以向他人流转土地经营权

    ②季某、李某与村民签订的土地承包、置换合同因内容违法而无效

    ③若季某、李某对判决不服,可以在15日内向上级法院提起诉讼

    ④对进一步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活动起到了良好的警示教育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4、海南某校学生在学习“知识产权”时,对以下行为进行讨论,其中正确的是(   )

    作业中引用了司马迁《史记》的一大段话

    中学语文教科书中收录一篇当代作家张洁的散文《挖荠菜》

    从网上找到一首流行歌曲,下载到自己的手机上

    从同学那里拷贝一份应用软件,安装到自己的电脑上

    ①作品已超出作者有生之年加去世后50年保护期,不经著作人许可,不构成侵权

    ②属于作品的法定许可使用,可不经著作权人同意直接使用,不构成侵犯著作权

    ③如果这一行为是在正规网店上下载并且用于自己使用,那么构成侵犯知识产权

    ④属于作品的不合理使用,拷贝同学的应用软件安装在自己电脑上属于侵犯商标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5、某知名歌手在社交平台发布对于热映电影《飞驰人生2》的观后感时,配图中出现了拍摄的银幕画面照片,引发关于“盗摄”的热议。对此,法律专家指出:“盗摄”不等于著作权侵权,但不构成合理使用的“盗摄”是侵权;同时,涉及观影礼仪的道德约束、“禁止屏摄”的格式条款及预防侵权的合理防御,“盗摄”也绝非个人自由。下列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就可能构成侵权

    ②为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使用他人已发表的作品,属于作品的合理使用,不构成侵权

    ③道德与法律具有一致性,发挥道德的规范作用需要以法治为支撑

    ④格式条款由于限制了对方当事人的合同自由所以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6、位于甲县的某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与乙县的李某签订借款合同,约定借给李某45万元,期限8个月,由李某、周某共同拥有的房产作抵押担保,借款到期后因催要未果,该银行向乙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下对该案分析正确的是(   )
    A、根据地域管辖中“原告就被告”原则,由乙县人民法院受理该案 B、本案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借给李某的45万以及用作抵押的房产 C、本案中只能由甲县的某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相应举证责任 D、若李某拒不履行还款义务,则银行可行使抵押权将房产直接变卖
  •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代以来,实现现代化是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梦想。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也曾幻想通过学习西方文明、走西方发展道路来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但无一例外都失败了。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深刻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就是要“使中华民族来一个大翻身”,进而建设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一方面通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另一方面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正式提出“努力把我国逐步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的现代化建设任务,中国的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1)、结合材料,运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近代以来中国通过走西方发展道路来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尝试无一例外都失败了。
    (2)、结合材料,运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知识,分析说明中国共产党能够深刻改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的内在逻辑。
  • 8、2024年是五四运动105周年,是第一次全国人大召开70周年,是中美建交45周年。下列对有关历史事件认识正确的是(   )

    ①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②进入新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③第一次全国人大召开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④中美建交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9、2024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将迎来第75个生日。75年沧桑巨变,中国由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如今已踏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①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③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④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10、下图三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不仅记录了新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坚实步伐,更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历史性变革。图中事件反映的时代变革的成就及意义是(    )

    ①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②实现了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③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

    ④标志着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1、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危机。从那时开始,改变任人宰割的命运,争取民族独立、自由和解放,建设富强、民主、幸福的国家,便成为中华儿女追寻的梦想。其他政治势力皆未能凝聚起实现这一梦想的力量,只有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提出建立统一战线的主张,带领中国人民顽强奋斗,建立了新中国,并在实现民族复兴的道路上不断前进。这表明(    )

    ①统一战线的建立标志着中国革命拥有了主心骨

    ②中国梦的深厚源泉在于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情况

    ③统一战线是完成近代中国社会历史任务的要求

    ④实现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2、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是我党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邓小平

        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也是领导干部必须普遍掌握的工作制胜的看家本领。——习近平

    上述论断共同强调( )

    ①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革命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

    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③为全人类解放而斗争是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价值使命

    ④中国共产党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3、下列观点与漫画《请先生指点财路迷津》蕴含的哲理属于相同哲学基本派别的是(   )

    ①人病则忧惧,忧惧则见鬼出

    ②道者器之道,无其器则无其道

    ③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④万物皆是一理,有理则有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4、习近平总书记在《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一文中指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个立党立国、兴党兴国之本不动摇,坚持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发展马克思主义不停步……有效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聚变为新的理论优势,不断攀登新的思想高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马克思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能为各国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具体方法

    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相结合,能够发挥巨大的真理价值

    ③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方能体现其时代价值

    ④解决好中国的事情,需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出发点,坚守中华文化自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5、下图漫画《霸权眼光》体现了(   )

    A、发挥主观能动性能促成事物质变 B、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为理性认识 C、意识是人脑加工客观存在的结果 D、唯心主义否认了物质的根本属性
  •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恩格斯曾经指出:“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70多年前的欧洲,十月革命以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受到中国人民热烈欢迎,并最终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实践证明,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完全正确的。

    请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扎根开花结果?

  •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情境一 经济危机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每次危机都使生产倒退几年甚至几十年,为世界带来莫大的灾难。经济危机使社会财富遭到了巨大的破坏。在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中被毁坏的炼铁炉数量,美国为92座,英国为72座,德国为28座,法国为10座。1933年,美国有1040万英亩的棉花被毁在地里,巴西有2200万袋咖啡被销毁,丹麦有117000头牲畜被消灭。这种现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也并未绝迹。例如美国在1973—1975年的经济危机中,仅在1974年5月15日和16日两天内,洛杉矶的加利福尼亚牛奶垄断组织就把38000多加仑的优质鲜奶倒入水沟中。

    情境二 资产阶级生存和统治的根本条件,是财富在私人手里的积累,是资本的形成和增殖;资本的条件是雇佣劳动。雇佣劳动完全是建立在工人的自相竞争之上的。资产阶级无意中造成而又无力抵抗的工业进步,使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于是,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1)、结合情境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中许多产品被毁坏,是因为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过剩吗?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包括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2)、结合材料,运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知识说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必然的。
  • 18、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至少证明两点: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没有能力继续驾驭它的生产力。另一方面,这种生产力要求摆脱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适应它的生产关系。由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调整可促进生产力发展

    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生尖锐冲突

    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一定会适合生产力状况

    ④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抗拒的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9、2024年2月11日,巴基斯坦新一届国民议会(议会下院)选举最终计票结果,得票数位居前四的分别为:独立参选人集团、穆斯林联盟(谢里夫派)、人民党和统一民族运动党,由于均未单独获得过半数议席,主要政党穆斯林联盟(谢里夫派)与人民党在2月20日深夜宣布两党达成一致意见,同意组建联合政府。由此可见巴基斯坦( )

    ①各政党在政治舞台上轮流执政

    ②总统和议会成员由本国公民选举产生

    ③政府接受议会监督并向议会汇报工作

    ④各方联合执政旨在平衡各方利益关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0、在法国总统大选中,马克龙赢得了第二个五年任期,但其所在的政党联盟在选举中失去了国民议会绝对多数,这意味着在这一任期内,他需要与其他政党合作才能通过重要的立法。大选过后,马克龙任命博尔内为总理。博尔内需要在国民议会上介绍新政府的计划,并寻求信任投票。由此可见,法国(   )

    ①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

    ②国民议会选举为人民发声,维护人民权益

    ③总统在某些重大事务上可能会受议会的制约

    ④议会监督政府行为,有权对政府通过不信任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上一页 20 21 22 23 2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