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深圳华强北以销售电子类产品而闻名,被誉为“中华电子第一街”。20世纪80年代,我国最早的电子类产品生产及组装基地落户华强北路,并逐渐形成产销一体化基地。90年代初,华强北路被纳入中心城区,其电子制造业逐渐向外转移。21世纪初,华强北转型成为全球知名的电子产品集散地,吸引众多国内外电子产品品牌商家入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世纪80年代,影响电子企业优先选择深圳落户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 B、科技 C、交通 D、政策
    (2)、90年代初,华强北电子制造企业优先选择转移至深圳周边地区,主要考虑的是
    A、产销协作 B、区域协同发展 C、土地租金 D、产品销售市场
    (3)、21世纪初,众多国内外电子产品品牌商家人驻华强北的主要目的是
    A、共享基础设施 B、增加产品销量 C、占领当地市场 D、加强技术协作
  •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察尔汗大盐湖位于柴达木盆地南部,东西长约160km,南北宽20~40km,盐层厚约为2~20m,面积5836km2,属于第四纪内陆氯化物型盐湖,其卤水中含有钾、镁、锂等多种矿物,锂的浓度为310mg/L,镁锂比为1437.5:1,卤水提锂技术难度较大。盐湖中提取的锂矿,是当今炙手可热的新能源必备资源,也是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各种锂产品可广泛应用于锂电池、陶瓷、玻璃、合金、润滑剂、制冷剂、医药、核工业及光电等新兴领域。下图示意察尔汗大盐湖4个区段盐湖和汇入河流。

    (1)、请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察尔汗大盐湖矿物夏季积累多的原因。
    (2)、近些年盐湖提锂风头正劲,请为察尔汗大盐湖锂矿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合理化建议。
  •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对我国天气、气候有重要影响,其强度和位置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我国降水带的南北移动同西太平洋副高的季节活动相一致,通常降雨带位于副高脊线以北约5-8个纬度。

    材料二:下图为一般年份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高压脊活动示意图。

    材料三:7月16日上午,贵阳市先行发布暴雨黄色预警,随后又提升为暴雨红色预警。因持续暴雨袭城,贵阳市多个地域出现内涝,道路被水淹没,供电线路故障,市民出行受阻。自7月15日起,贵阳市出现持续强降雨,贵阳市在去过24小时的降雨量居全省之首。

    材料四:贵阳市位于贵州省中部,云贵高原东部,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分水岭地带。地势起伏较大,南北高,中部低。奇特的喀斯物地貌大量分布,既有高原山地和丘陵,又有盆地和河谷、台地,海拔最高处为1762米,最低处为506米。南明河穿越贵阳市区。

    (1)、简要分析我国降水带的南北移动同西太平洋副高的季节活动相一致的原因。
    (2)、根据材料,说明一般年份副热带高压脊影响下我国锋面雨带的活动规律及对我国的影响。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贵阳市7月份城市内涝的原因。
  • 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近年来,太原市实施了工业强市战略,工业传统产业加速转型升级,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呈现出高速度、高质量发展态势。“十四五”期间,太原市将继续推动各县(市、区)、开发区发挥比较优势,实现区域间融合互动发展,把太原建设成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型工业城市。围绕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该市统筹优化产业布局,建设特色鲜明的产业集聚区。城六区重点以产品设计技术开发、精密加工和技术服务为主体,构建现代工业体系。太原市依托阳曲—尖草坪—古交和杏花岭—迎泽—万柏林两大组团,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信息技术、绿色能源产业集群。

    下图为太原市行政区划图。

    (1)、分析太原市传统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和具体措施。
    (2)、从工业流程的角度,说明太原市新兴产业不断壮大带来的环境效益。
    (3)、简述太原城六区对附近县、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 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9世纪末,英国某社会活动家提出“田园城市”的城市规划设想。他认为“田园城市”应该是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其实质就是城和乡的结合体。卫星城是指在大城市管辖范围内或与市中心相距不到100km的范围内,在生产、生活等方面与市区有密切联系,人口规模在数万人以上的城镇。下图为田园城市构想图(1英亩≈4047m2)。

    (1)、推测“田园城市”中心区面积最大的功能区的主要作用。
    (2)、从城市扩张角度比较“田园城市”和卫星城的本质区别。
    (3)、有人建议建设宜居卫星城来缓解主城区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请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 6、1950年,台湾省架设最早的电力调配工程——“东电西送”,将中央山脉东侧的水电通过高压线翻越古道输送到西部。1998年,台湾省建成另一条翻越中央山脉的“西电东送”线路。21世纪又建成自高雄到台北的“南电北送”线路。下图示意台湾省“东电西送”路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西侧的河流相比,中央山脉东侧河流开发水电的优势在于( )

    ①水量充沛    ②流速更快    ③邻近市场    ④设施完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从“东电西送”到多方向输电,主要是为了( )
    A、增大发电产能 B、保障电网稳定 C、推动基建进程 D、调整能源结构
  • 7、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猪养殖国。研究表明,环境规制与生猪养殖密度呈现倒N型的关系(下图)。2019年12月,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有关通知,明确“养殖设施允许建设多层建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转出区早期生猪养殖场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环境 B、市场 C、饲料 D、劳动
    (2)、与江苏相比,当前湖北生猪养殖规模较大,最主要得益于( )
    A、地租成本较高 B、交通条件改善 C、养殖技术发展 D、环保政策差异
  • 8、三门峡陕州地坑院被称为“地平线下的村庄”,地坑院是一个相对封闭而又独立的院落,有窑坡通道与地面相通,窑洞顶部地面上基本没有植被,作为打谷场。坑院天井中间挖有渗井,四周砌有青砖瓦檐的拦马墙,窑顶有时还要在雨过天晴后碾压平整,个别窑洞开有与地面相通的“马眼”。下图为地坑院平面示意图和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个别窑洞上方通向地面的“马眼”作用是( )
    A、方便通信 B、增加采光 C、粮食通道 D、增强散热
    (2)、窑顶有时还要在雨过天晴后碾压平整主要是为了( )
    A、保持美观 B、种植蔬菜 C、便于通行 D、防止下渗
  • 9、我国台湾省新北市知名景点象鼻岩在2023年12月16日13时55分断裂崩塌,“鼻子”部位整个坠落海中,从前后对比图可看到,象鼻部分已经整个消失不见。象鼻岩由砂岩和页岩或粉砂岩构成。图为断裂前后的象鼻部分对比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象鼻岩的形成过程是( )

    ①风化、侵蚀作用使拱洞扩大    ②地层下降,沉积物沉积并固结成岩

    ③地层上升,出露海面    ④海浪差异化侵蚀形成拱洞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③②④① D、②③④①
    (2)、造成象鼻岩断裂崩塌的能量来源主要有( )

    ①太阳能        ②重力能        ③地热能④        生物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10、南太平洋上的复活节岛曾经土地肥沃、森林茂密,据科学家估算,最兴盛时人口达8000~20000人,而当时生产水平所能提供的食物最多只能养活2000人,于是悲剧发生了,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至1877年岛上仅剩100多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材料中提及的“2000人”是指复活节岛当时的( )
    A、适度的人口数量 B、人口合理容量 C、资源环境承载力 D、实际人口数量
    (2)、材料说明一个区域的人口数量如果严重超越了资源环境承载力,对该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是( )
    A、资源环境承载力将变小 B、资源环境承载力将变大 C、资源环境承载力不变 D、对资源环境承载力没有影响
  • 11、城市的“虹吸效应”和“外流效应”对区域城市的发展影响巨大。“虹吸效应”是指区域中心城市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大量吸纳周边中小城市的人口、资金、产业等资源,产生集聚效应的现象;“外溢效应”是指中心城市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其人才、技术、产业、资金等向外围中小城市迁移的现象。下图示意中心城市的“虹吸效应”和“外溢效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中心城市“虹吸效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出现在成型期和成熟期 B、促进区域中心城市规模扩大 C、促进外围城市经济发展 D、促进区域中心城市环境改善
    (2)、“外溢效应”对区域城市发展的有利影响有( )

    ①利于中心城市产业升级     ②促进城市群的形成

    ③加快中心城市郊区城市化    ④造成中心城市空洞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2、我国能源资源空间分布极不均衡,有的区域产出的能源除了满足本区域消费外,还有盈余;有的区域产出的能源则不能满足本区域的需求。下图为2000—2010年我国主要能源输出区和输入区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读图可知( )
    A、能源输出区均位于我国西部地区 B、山西省的产煤量居全国首位 C、陕西省能源消费有盈余 D、能源输出区的环境污染较东部地区严重
    (2)、区域能源输入与输出对我国产生的影响包括( )

    ①平衡能源供给与消费空间不匹配情况

    ②增加资源可开采量,缓解能源短缺问题

    ③加强区域交流,促进共同发展

    ④可能加大铁路等交通运输的压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3、灌丛沙丘是在风力作用下,沙物质在运移过程中受到植被的阻挡发生沉积而形成,属于特殊沙丘地貌。在沙漠中,灌丛沙丘的生长发育和衰败退化可以指示环境变化。柽柳是优良的防风固沙先锋树种,沙物质常在其附近堆积,发育成灌丛沙丘。下图示意柽柳灌丛沙丘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区域中,可能发育灌丛沙丘的是( )
    A、沙漠内部 B、沙漠边缘 C、绿洲内部 D、泥沙淤积的河床
    (2)、柽柳的生长发育能够形成灌丛沙丘的主要原因是( )
    A、根系发达 B、抗风沙 C、耐旱 D、耐盐碱
  •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陆数海算”是指陆地上的数据到海底算。海底数据中心由岸站、水下中继站、水下数据终端和海缆组成。2010年以来,全球数据中心稳定增加,随之带来的高碳排、重污染等问题进一步凸显。 目前,全球数据中心主要通过海底电缆互联。2023年11月24日,我国首个商用海底数据中心数据舱在海南陵水(国际海缆的登陆站点之一)附近海域下水。下图为2020年全球数据中心空间分布示意图和陵水海底数据中心位置示意图。

    (1)、描述全球数据中心的空间分布格局,并说出影响其布局的区位条件。 
    (2)、分析海南陵水建设海底数据中心的有利条件。
    (3)、从国家安全角度,简述“陆数海算”的地理意义。
  •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锂离子储能电池被广泛应用,金属锂矿资源的战略地位提升。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锂资源消费国,在锂生产中具备技术和资金实力,但锂资源对外依存度高。玻利维亚、阿根廷、智利边境交界处锂资源丰富,被称为“锂三角”。该地区盐湖的卤水中锂离子浓度较高,镁等伴生元素较少,其开采方式以卤水晾晒为主。其中,阿根廷仍以出口工业级碳酸锂为主,锂产业链、供应链不完整。在“一带一路”政策背景下,已有中国企业采取直接投资当地锂业项目的方式参与国际合作。下图示意“锂三角”地区概况。

    (1)、说明“锂三角”地区富锂盐湖的形成过程。
    (2)、分析开发锂矿资源对“锂三角”地区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
    (3)、简述中国企业直接投资阿根廷锂业项目对阿根廷的有利影响。
  •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生境是指物种或物种群体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植被对生境变化十分敏感。植被覆盖度(FVC)指植被地上部分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是衡量陆表植被状况与环境质量变化的有效指标。

    材料二:长白山是东北地区的第一高山,垂直高差达2000m以上,其垂直带谱结构在高海拔地带具有独特性。岳桦林带是长白山海拔最高的森林带,岳桦林木稀疏,矮曲呈丛生状态,矮曲和稀疏程度随海拔增高而增大,在上部呈匍匐状生长,根系发达。

    材料三:图1为“长白山垂直带谱示意图”,图2为“2000-2022长白山区不同坡度下植被覆盖度均值变化。”(注:该区域大部分地区海拔越高坡度越大)。

    (1)、说出甲、乙、丙自然带的名称。
    (2)、有位诗人写道:“也许是过于执拗了(身躯矮小扭曲)/所以怎么也不能长到高大;但,却默默地结成一带长城/逶迤数百里,延绵到天涯”。写出该诗人描述的植被类型,并根据描述推测该植被的生境特征。
    (3)、试说明陡坡区和缓坡区的植被覆盖度(FVC)均值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 17、我国茶文化有漫长而悠久的历史。杭州茶馆分布集聚明显,大致有三种类型:城郊农家型、湖山景区型、城区都市型。如图为“杭州规模较大的三种类型茶馆空间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丙表示的茶馆类型分别是( )
    A、农家型;景区型;都市型 B、农家型;都市型;景区型 C、都市型;景区型;农家型 D、都市型;农家型;景区型
    (2)、与农家型茶馆相比,都市型茶馆( )
    A、室外茶座多 B、空间集聚强 C、场地租金低 D、通达程度高
    (3)、杭州茶馆行业集聚有利于( )
    A、缩短消费距离 B、减少行业竞争 C、吸引消费人群 D、降低地租成本
  • 18、中国的乡村聚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色,深刻体现了各地区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背景和生产生活方式。图为“中国村镇特色综合区划方案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均质型区域具有内部一致性较高、外部差异性明显特点,下列不属于均质型区域的是( )
    A、区域C B、区域L C、区域J D、区域F
    (2)、下列区域内部存在较大特色差异的是( )
    A、区域B B、区域E C、区域I D、区域L
    (3)、K区域的建筑特色主要是( )
    A、平顶土拱式民居为主 B、多为防御式建筑组群 C、厅井式民居粉墙黛瓦 D、干栏式民居发达多样
  • 19、土库曼斯坦位于中亚西南部,东接阿姆河,西濒里海,国土面积49.12万平方千米,全境大部是低地,平原多在海拔200米以下,80%的领土被卡拉库姆沙漠覆盖。土库曼斯坦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主要种植棉花和小麦。卡拉库姆运河修建后,在该国东南部形成一条农业绿色走廊。下图示意卡拉库姆运河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土库曼斯坦80%的领土被卡拉库姆沙漠覆盖,主要是因为( )
    A、油气开采,植被破坏较严重 B、深居内陆,风化较强烈 C、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严重 D、种植棉花,地力消耗大
    (2)、卡拉库姆运河修建后,咸海( )
    A、引水灌溉减少 B、湖水外流减少 C、水循环速度变快 D、水位明显下降
    (3)、推测目前卡拉库姆运河面临的主要困境是( )

    ①蒸发、渗漏严重 ②维护成本较高 ③水质污染严重 ④货物运输需求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0、中国疆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和人为活动不同,水土流失的成因类型组合复杂。图为“某丘陵区水土流失过程模式图”。据此完成下列题。

    (1)、该区域最可能位于我国的( )
    A、 B、 C、 D、
    (2)、关于Ⅰ、Ⅱ、Ⅲ三阶段水土流失对应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植被覆盖率降低 ②成土过程较慢 ③基岩完全裸露 ④地表千沟万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①③ D、②①④
    (3)、该地土壤( )
    A、土质疏松 B、土体黏重 C、腐殖质高 D、土层浅薄
上一页 523 524 525 526 52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