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很多户外探险爱好者连基本的地图判读都不懂就进山,是户外探险事故多发的 主要原因。图中箭头表示地表径流的方向。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正确表示经过 PQ 的地形剖面图和经过 S 点的等高线图的是
    A、 B、 C、 D、
    (2)、下列关于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S 点在 T 点西南方向 B、在 P 点可以看到 T 点 C、T 处是山谷 D、在 S 处探险需注意洪水
  • 2、图为我国某景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若图中急流段高差为 30 米,则图中甲与乙地高差约为
    A、200 米 B、250 米 C、220 米 D、310 米
    (2)、某日一登山旅行者到达甲处观察的现象可信的是
    A、可看到湖畔丁处游人戏水 B、发现山顶处悬崖峭壁林立 C、发现丙所在方位地势最低 D、急流段的漂流者向西漂去
  • 3、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七次峰会于2015年7月8日至9日在距离俄罗斯首都 1300km 处的乌法市(Ufa)举行,读金砖五国轮廓图,回答下列题。

    (1)、关于“金砖五国”首都相对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在②的西北方向 B、②在③的西南方向 C、③在④的西北方向 D、②在⑤的东南方向
    (2)、图中“金砖五国” 比例尺最大的是
    A、俄罗斯 B、巴西 C、南非 D、中国
    (3)、“金砖五国”领导人会晤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②地昼长大于⑤地 B、④地附近河流正进入枯水期 C、摩尔曼斯克海港开始解冻 D、巴西高原草木葱绿
  • 4、图为地球侧视图且大圆为经线圈,P 点自转线速度为零且位于某一大陆上。完成下面小题。

    (1)、M 点的地理坐标大致为
    A、90°E ,45°N B、90°W ,45° S C、90°E ,45° S D、90°W ,45°N
    (2)、 自 P 地沿最短航线飞行至 N 地的方向为
    A、东北 B、正北 C、西北 D、先向北再向南
  • 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水北调”是我国的战略性工程,目前已建成东线和中线工程。东线工程始于江都,终到天津,利用已有河流湖泊串联调水,受地形影响,水体无法从起点自流到终点,运行过程中,需利用抽水枢纽逐级抽引长江水。中线工程起点为丹江口水库渠首,终到北京团城湖,综合考虑运行成本、沿线影响、水量水质等因素后,开挖河渠与建设地下隧洞输水。南水北调工程缓解了华北平原的水资源短缺,促进了当地农业、工业的发展。图为东线工程与中线工程纵断面示意图。

    (1)、说明中线工程建设地下隧洞输水的优缺点。
    (2)、从生产与生活的角度,为华北平原更高效利用调来的水资源提出合理建议。
    (3)、分析南水北调工程对华北平原生态环境可能带来的影响。
  • 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南岛地处热带,环境优美,风能、潮汐能丰富,但长期没有得到开发,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近年来,中央政府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贸区和自贸港,重点发展电信、互联网在内的十大产业。自贸港建设有大量数据处理需求,需要建设数据中心(数据中心是存储、传输、交换与管理数据信息的场所,其占地面积广,耗电量大,散热需求高),2023年,我国首个商用海底数据中心数据舱在海南陵水县附近海域下水。图为海南省三次产业产值所占比例变化。

    (1)、描述1987年以来海南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
    (2)、分析在海南建设海底数据中心的有利条件。
  • 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鹤岗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北隔黑龙江与俄罗斯相望,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耕地面积广阔,有多个国家级森林公园、湿地和风景区。鹤岗市因煤而兴、因煤而衰,2011年被列为我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近几年,鹤岗新探明石墨矿石储量达17.31亿吨,石墨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子、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图为鹤岗市人口年龄结构图与鹤岗市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统计图(第六次、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

    注:①户籍人口: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

    ②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

    ③人口净流出数量:某地户籍人口数量减去常住人口数量

    (1)、鹤岗市人口净流出数量的变化为(增加/减少)。
    (2)、推测流出人口主要年龄结构,并据图说明依据。
    (3)、说明导致该市人口净流出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分析人口数量变化对该市发展的阻碍。
    (4)、从培育新产业的角度说明鹤岗的转型方向。
  • 8、近年来,随着经济增长,浙江纺织产业发展遇到困难,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安徽省拥有丰富的动植物纤维资源,逐渐成为浙江纺织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之一。图为长江三角洲区域各省人口与GDP(国民生产总值)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浙江省纺织产业发展遇到的主要困难是
    A、销售市场饱和 B、纺织原料短缺 C、生产成本升高 D、基础设施不足
    (2)、相较于江苏,安徽承接浙江纺织产业的优势是
    A、劳动人口多 B、土地租金低 C、研发技术强 D、空间距离近
    (3)、承接浙江纺织产业转移,有利于安徽省
    A、完善产业链条 B、减轻环境污染 C、减少资源消耗 D、均衡各市发展
  • 9、白龙江发源于甘肃省,在四川省广元市境内汇入嘉陵江。流域内夏季多雨,山势陡峻,多民族杂居,由于峡谷幽深,使得耕地极少。为向流域内工矿企业供电,1997年后,白龙江上多座水电站完工,影响了河流下游的水文特征。近年来,白龙江上的水电站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泥沙淤积。图为白龙江流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不属于白龙江水资源主要功能的是
    A、工业用水 B、农业灌溉 C、水能发电 D、生活用水
    (2)、1997年后白龙江下游水文特征变化最可能为
    A、流量季节差异变大,含沙量变大 B、流量季节差异变大,含沙量变小 C、流量季节差异变小,含沙量变大 D、流量季节差异变小,含沙量变小
    (3)、减少白龙江电站内已有淤积泥沙的措施为
    A、保护环境、植树造林 B、打坝淤地、挖鱼鳞坑 C、电站定期冲沙、排沙 D、沿等高线耕作、免耕
  • 10、为解决东京城市圈中心区工作者的居住问题,1965年多摩新城作为东京的“卧城”被规划和建设。20世纪90年代初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的发展陷入停滞,人口向东京城市圈的快速迁入陡然停滞。1990年开始,多摩新城发展出现诸多困难,包括住宅和基础设施老化,环境恶化,人口大量流失,老龄化加剧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多摩新城主要发展的产业为
    A、信息服务 B、旅游服务 C、金融服务 D、生活服务
    (2)、1990年开始,多摩新城发展出现诸多困难的根本原因是
    A、东京发展速度减缓 B、多摩新城环境恶化 C、东京腹地范围缩小 D、多摩新城设施老化
  • 11、美国纽约是国际大都市的典型代表,具有综合性的城市职能,对周边地区、“波士华城市带”、美国乃至世界都有辐射带动作用。图3为纽约辐射区域及依托的交通条件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纽约对外辐射功能实现的条件是
    A、处于区域的中心 B、拥有便捷的交通 C、具备广阔的土地 D、具有单一的产业
    (2)、关于纽约辐射带动作用产生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中心城区的居住功能分散到全国各地 B、带动世界中小城市发展 C、促进了人才、信息在全国范围内流动 D、发挥世界军事中心职能
  • 12、云南元江山高谷深,是十分典型的干热河谷,其形成与局地气流运动有密切关系。当暖湿气流越过山顶后,在山坡做下沉运动,使河谷水热状况呈现出随海拔变化而变化的特征,形成“倒置的垂直地带性”景观(如图2所示)。其谷底干热的气候环境往往成为冬春季节诱发森林火灾的因子之一,对植被破坏极大,且当地农业生产方式落后,以种植业为主,人类对自然环境干扰强度大,该地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下题。

    (1)、图中V处植被类型最可能为
    A、河谷荒漠 B、亚热带硬叶林 C、针叶林 D、亚热带阔叶林
    (2)、当地土地退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人为诱发火灾,破坏植被 B、气候干热,植被稀少 C、过度放牧,引起土地退化 D、毁林开荒,过度开垦
    (3)、当地治理土地退化的有效措施为

    ①依托气候资源优势,发展特色林果业 

    ②调整牲畜结构,增加山羊等畜种比重

    ③退耕还林还草,缓坡就山势改为梯田 

    ④优化产业结构,治理环境污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 13、建筑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产物,根据传统民居建筑风貌的共性特征,与空间分布的相对集中性,有学者总结出了我国传统民居的11类建筑风貌区。图为传统民居建筑风貌区空间分布特征图。据此完成以下各题。

    (1)、关于图中各建筑风貌区,说法正确的是
    A、内部建筑完全相同 B、各区域有一定的范围和形状 C、区域界线十分明确 D、由人为划分,客观上不存在
    (2)、图中区域划分主要依据的指标是
    A、地域文化 B、地形条件 C、气候特点 D、经济水平
    (3)、客家围屋建筑风貌区内,最典型的建筑是
    A、 B、 C、 D、
  • 14、[地理一选修6:环境保护]。

    河漫滩位于河床主槽一侧或两侧,在洪水时被淹没,枯水时出露的滩地。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河漫滩,在枯水季常被当地居民开发出来用于种植油菜、豌豆、蔬菜等。下图为某地河漫滩种植景观。

    (1)、指出枯水季长江中下游地区居民在河漫滩发展种植业的影响。
  • 15、[地理一选修3:旅游地理]。

    古路村位于大渡河峡谷入口绝壁上,被称为“悬崖上的村庄、天梯上的彝寨”。2003年,当地政府出资、村民出力,在绝壁上开凿出一条长6公里、宽不到1米、垂直高差近千米的Z字形“骡马道”。2023年底,乐汉高速开通,让成都周边到古路村的路程缩短为3小时,古路村“骡马道”徒步爆火,出现了排队爬山的热闹景象。

    (1)、指出古路村“骡马道”对徒步旅游活动的不利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
  •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湖底表层沉积物有机碳按来源分为内源和外源两类。内源有机碳主要来自沉水植物(多分布于浅水湖底)和浮游藻类,沉水植物和浮游藻类的生长与光照、营养元素及温度呈正相关;外源有机碳主要来自入湖径流。云南洱海湖底表层沉积物内源、外源有机碳时空分布差异显著。近年来,受全球变暖影响,洱海湖底表层沉积物有机碳分解加快,氮、磷等营养元素释放加速。下图示意洱海流域范围。

    (1)、分析洱海北部湖底表层沉积物中外源有机碳数量多的原因。
    (2)、夏季洱海北部河口湖底表层沉积物有机碳中,内源有机碳的占比小、数量少,试分析其原因。
    (3)、说明全球变暖影响下,洱海湖底表层沉积物有机碳与浮游藻类数量的相互影响。
    (4)、为预防洱海水体富营养化,从控制内源有机碳的角度,推测当地政府可采取的措施。
  • 1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海鲜陆养是一种创新的水产养殖模式,即在低洼盐碱地注水,营造海洋生态环境,进行海鲜养殖。我国盐碱地分布广,面积大。2019年我国《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积极发展盐碱水养殖”。近年来,新疆山麓地带灌溉农业区的海鲜陆养产业发展迅速,其产品主要销往西北内陆。下图为新疆某山麓地带海鲜陆养基地景观。

    (1)、近年来我国海鲜陆养产业发展迅速,分析其原因。
    (2)、说明新疆海鲜陆养基地主要集中在山麓地带的自然原因。
    (3)、简述西北内陆成为新疆陆养海鲜产品主要销售市场的原因。
  • 18、天山北麓为荒漠—绿洲过渡带,地表沉积物受风、降水和冰川等共同影响。研究人员对该区域某地沉积物进行取样研究,其结果如表1所示。研究发现,亚黏土层中的石英颗粒为冰川碎屑物,磨圆度较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地层编号

    埋藏深度(cm)

    地层名称

    沉积环境

    1

    0-30

    黏土质粉沙层

    河漫滩沉积

    2

    30-145

    亚黏土层

    漫洪沉积*

    3

    145-240

    粉沙层

    固定沙丘沉积

    4

    240-355

    细沙层

    流动沙丘沉积

    *漫洪沉积指从冲积扇河床末端溢出的洪水在流速降低时的沉积。

    (1)、与细沙层形成时期比较,黏土质粉沙层所处时代

    ①盛行西风势力强    ②绿洲面积变大    ③夏季太阳辐射弱        ④荒漠面积变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与细沙层相比,粉沙层沉积物粒径较小的原因是
    A、河流流速较慢 B、近地面风力较小 C、地表起伏较小 D、物理风化作用较弱
    (3)、对亚黏土层中石英颗粒空间迁移过程推理合理的是
    A、冰川搬运—冰川沉积—风力搬运一风力沉积 B、风力搬运一风力沉积—冰川搬运一冰川沉积 C、冰川搬运—冰川沉积—流水搬运—流水沉积 D、流水搬运—流水沉积—冰川搬运—冰川沉积
  • 19、多年冻土是由活动层(冬季冻结、夏季融化)和永冻层(终年冻结)组成。青藏高原是我国主要的多年冻土分布区,高原上多年冻土的变化与大气0℃层高度关系密切。下图为1979—2019年青藏高原夏季大气0℃层平均高度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79—2019年,青藏高原夏季大气对流活动最旺盛的年份是
    A、1981年 B、1983年 C、2004年 D、2013年
    (2)、据图中青藏高原夏季大气0℃层平均高度的变化趋势,推测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的
    A、分布最低海拔上移,活动层变厚,永冻层变薄 B、分布最低海拔下移,活动层变厚,永冻层变薄 C、分布最低海拔上移,活动层变薄,永冻层变厚 D、分布最低海拔下移,活动层变薄,永冻层变厚
  • 20、乡村是集生产、生活和景观于一体的复合体,反映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间的相互关系。下图示意川渝丘陵地区某乡村局部用地分布格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乡村居住用地较为分散,有利于
    A、就近取水 B、保持水土 C、田间耕作 D、节约用地
    (2)、图中“塘”的主要功能是

    ①水产养殖    ②防洪发电    ③调节气候        ④蓄水灌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该区域乡村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相协调,体现在

    ①墙体厚,利于保暖    ②屋檐宽,遮阳挡雨

    ③屋顶陡,便于排水    ④皆朝南,方便采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上一页 522 523 524 525 52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