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2022年4月7日(农历三月初七),天气晴朗,家住青岛的小明提前查询当日潮汐曲线(下图)并参加了赶海活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小明参加赶海活动的时间段可能是(     )
    A、0:00~2:00 B、4:00~6:00 C、10:00~12:00 D、17:00~19:00
    (2)、小明参加赶海活动的当天(     )
    A、日、地、月处在同一直线上 B、海面潮汐涨落幅度较大 C、夜晚可见月亮亮面朝向东方 D、上半夜可以观察到月亮
  • 2、波浪能是一种新能源,我国海域辽阔波浪能资源丰富。波浪能发电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目前尚处于试验阶段。下图示意我国渤海海域波浪能能流密度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仅考虑发电效率,最适宜建设波浪能发电站的海域是(     )
    A、M B、N C、Q D、K
    (2)、下列海域冬季波浪能资源最丰富的是(     )
    A、M B、T C、S D、Q
    (3)、推测未来波浪能发电有光看发展前景的原因是(     )
    A、稳定,无污染 B、目前利用率高 C、可再生,蕴储量大 D、分布广,易开发
  • 3、“气辉”出现在地球上空50km~500km大气层中,是该层大气分子受太阳电磁辐射激发,获得电离能后辐射出的微弱发光现象。下图示意神舟十二号航天员拍摄的某海陆交界地区的景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气辉”现象主要发生在(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宇宙空间
    (2)、航天员拍摄的城市灯光向太空传播过程中(     )
    A、依次穿过平流层和对流层 B、沿途气温先降后升再降后升 C、最易受平流层干扰和削弱 D、随空气密度变小而逐渐增亮
    (3)、图中的云系(     )
    A、主要发生在平流层 B、正在反射太阳辐射 C、正由海洋飘向陆地 D、正在散射无线电波
  • 4、“中国天眼”是世界最大口径的球面射电天文望远镜,位于贵州省平塘县大窝凼一片天然喀斯特洼地中。2019年8月,“中国天眼”成功锁定了一个来自30亿光年外重复无线电信号。下图为“中国天眼”俯拍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中国天眼”发现的无线电信号来源所属的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2)、大窝凼洼地最可能是(     )
    A、岩浆喷发形成的火山口 B、石灰岩溶洞崩塌形成的天坑 C、风力侵蚀形成的洼地 D、岩层断陷形成的构造湖盆
    (3)、大窝凼建设“中国天眼”的自然优势是(     )
    A、地势较高,与天体距离更近 B、降水较少,晴朗天气日数多 C、喀斯特地貌,储水条件良好 D、盆状地形,建设工程量较小
  • 5、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从离近地面约390千米的高空安全返回地面,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神舟十三号返回过程中,经过(     )
    A、I层,多见蓝天白云 B、Ⅱ层,气温逐渐升高 C、Ⅲ层,可见美丽极光 D、Ⅲ层,水汽尘埃最多
    (2)、在空间站工作期间,神舟十三号属于(     )
    A、自然天体 B、河外星系 C、太阳系 D、仙女星系
  • 6、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下图为“天问一号”探测器示意图。火星车的肚子旁还装有4个“大翅膀”,这4个“翅膀”是太阳能电池板,专门为火星车运行提供能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天问一号”探测器(     )
    A、发射和运行时可能受极光的干扰 B、定轨以后位于地球平流层 C、运行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 D、发射起飞后成为自然天体
    (2)、我国首次海上航天发射试验选择在太阳活动微弱时段进行是为了避免(     )
    A、地球磁暴导致航天器方向错乱 B、黑子和耀斑爆发带来降水异常 C、航天器与地面指挥系统通信不畅 D、太阳风暴干扰发射场风速
  •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向日葵是俄罗斯的国花,广泛种植于俄罗斯南部平原和远东地区,但产量极不稳定。向日葵原产于热带,但对温度的适应性较强,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只要温度不低于10℃,就能正常生长,温度越高,生长越快。向日葵生长阶段对水分的要求较高,特别是中后期,如果水分不足,不仅影响产量,而且还降低油脂含量。向日葵的种子含油量极高,味香可口,可炒食,亦可榨油,为重要的油料作物,花托、茎秆、果壳等可作为工业原料。向日葵花明艳多姿,近年来,经过培育已有三十多种观赏型品种。

    (1)、分析俄罗斯南部平原发展向日葵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2)、从气候角度说明俄罗斯向日葵产最不稳定的原因。
    (3)、分析培育观赏型向日葵对俄罗斯向日葵种植及相关产业发展的作用。
  • 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科考队于11月考察南美洲巴塔哥尼亚地区,发现该地距海洋近但很少受到海洋水汽的“滋润”,草原、沙漠广布,但多外流河;沙漠中分布有保存完好的大片石化森林。科考队员遇到当地游牧民特维尔切人赶着牲畜游牧,并得知他们每年在大西洋沿岸与安第斯山草场之间定期迁徙放牧。下图是巴塔哥尼亚地区略图及石化森林形成的一般过程。

    (1)、分析巴塔哥尼亚高原很少受到东西两侧大洋水汽“滋润”的原因。
    (2)、分析干旱的巴塔哥尼亚地区多外流河且流程中流量损耗相对较少的自然原因。
    (3)、推测巴塔哥尼亚地区“石化森林”的形成过程。
    (4)、指出考察期间(11月)特维尔切人游牧迁徙的方向,分析迁徙目的地该季节适宜放牧的有利条件。
  • 9、下图是“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图a)和亚洲季风环流图(图b)”。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A气压带的名称为 , 受其控制地区的气候类型为 , 气候特征是
    (2)、B风带名称为 , 其风向为风。
    (3)、当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处于如图a所示位置时,亚洲季风环流为图b中(填“甲”或“乙”)所示,此时东亚地区的风向为 , 我国季风气候形成的原因是
    (4)、图b中西南季风的成因是
    (5)、每年2月下旬,我国部分地区会出现“倒春寒”现象,当时控制亚欧大陆的气压中心为 ,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天气特点表示为
  • 10、下表为纬度50°附近的欧洲西部沿海地区和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气候资料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地点

    项目

    1月

    4月

    7月

    10月

    全年

    气温(℃)

    13.2

    11.3

    6.3

    8.1

    10.2

    降水量(mm)

    161

    239

    309

    232

    2860

    气温(℃)

    4.8

    9.2

    16.1

    12.2

    11.1

    降水量(mm)

    164

    84

    95

    140

    1260

    (1)、乙地的地带性植被为(     )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B、温带落叶阔叶林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温带草原
    (2)、甲地冬季气温高于乙地,原因是甲地(     )
    A、纬度和海拔更低 B、太阳高度更大和白昼更长 C、受沿岸暖流影响大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 11、下图为某区域2020年1月4~5日,冷锋天气系统过境导致的最大降雪厚度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降雪厚度推测,此天气系统中冷锋锋线位置可能位于(     )
    A、连云港市 B、扬州市 C、镇江市 D、苏州市
    (2)、根据降雪厚度判断,扬州温度和气压如何变化(     )
    A、温度下降,气压升高 B、温度升高,气压下降 C、温度下降,气压下降 D、温度升高,气压升高
  • 12、小茗同学利用暑假到福建省平潭县海坛岛进行研学,他发现该岛河流较多,有第四系海积平原和风积砂堆积。某处海面礁石上屹立着两块形似双桅帆船的花岗岩巨石,巨石边缘圆滑,东面如刀切一样的平整,当地人称其为“半洋石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半洋石帆”东面如刀切一样平整的形成原因是(     )
    A、断裂抬升侵蚀形成 B、风力侵蚀形成 C、垂直节理发育,风化侵蚀形成 D、海浪侵蚀后断裂形成
    (2)、下列关于小茗同学所见和推测,不正确的是(     )
    A、海岸附近海蚀柱、岬角多见 B、海岸较为弯曲且坡度较小 C、“半洋石帆”未来可能消失 D、有较多的海滨沙滩
  • 13、下图为某时刻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Pa),读图甲乙丙丁四处风速最大的是(     )

    A、 B、 C、 D、
  • 14、下图中,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为(     )

    A、热带草原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 15、流水的搬运作用以机械搬运为主,包括推移、跃移和悬移三种方式。如下图所示,推移是物质颗粒在流水的作用下沿河床底面滑动和滚动,跃移是物质颗粒沿河床底面跳跃前移,悬移是物质颗粒在流水中呈悬浮状态被搬运。流速不同、被搬运物质的颗粒大小不同,机械搬运方式也不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西北地区的河流中,三种搬运形式同时存在的月份最可能是(     )
    A、1月 B、3月 C、8月 D、10月
    (2)、不同流速作用下,关于同一粒径的砾石搬运形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流速快时,以推移为主 B、流速慢时,以推移为主 C、流速慢时,以跃移为主 D、流速慢时,以悬移为主
  • 16、冰壶(图甲)也称“冰上溜石”,其形状为圆壶状,由天然花岗岩制成。图乙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乙中属于制作冰壶的岩石类型的是(     )

    A、a B、b C、c D、d
  • 17、瑟尔塞岛位于冰岛南部,该岛是由1963年的火山喷发形成的,最高处超过150米。岛屿形成时四周是由相对松散的火山灰组成的陆地,中部是坚硬的熔岩,总面2.7km2当前岛屿面积仅剩约1.4km2。下图为该岛屿照片。推测瑟尔塞岛形成后面积不断缩小的主要原因是(     )

    A、火山持续喷发,炽热岩浆熔化陆地 B、地质构造运动频繁,海岛不断沉降 C、海平面迅速上升,淹没大片岛屿 D、大风海浪不断侵蚀,海岸线不断后移
  • 18、西宁市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海拔高,无霜期短,传统温室大棚常出现季节性闲置现象。为有效进行棚内气候管理,温室大棚顶部常设置通风口(下图)。近年来,西宁国家农业科技园将温室大棚下挖(100±10)cm,采用“太阳能+地源热泵+多能互补”技术,实现了蔬菜全年种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西宁市传统大棚常出现季节性闲置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春季多风沙天气 B、夏季紫外线强烈 C、秋季降水量较小 D、冬季太阳辐射弱
    (2)、推测西宁市温室大棚顶部通风口打开的时间段为(     )
    A、夏季午后 B、夏季夜晚 C、冬季午后 D、冬季夜晚
  • 19、新华社海南文昌电11月24日4时30分,我国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12月17日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嫦娥五号探测器发射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为夏季 B、太阳直射点由北向南移 C、南半球为昼短夜长 D、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2)、火箭发射时文昌的落日方位为(     )
    A、东北 B、西南 C、东南 D、西北
  • 20、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圣克鲁斯岛位于南美洲海岸以西约1000千米的赤道上,受洋流和风的相互作用,具有独特的气候特征。受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影响,岛上的气候分为明显的热季(1-5月)和凉季(6-12月)。中央山峰东南坡高地多在凉季出现云雾,尤其是凉季初期出现成层云雾,不易扩散。观测表明,近年来厄尔尼诺事件频发,极大地影响了圣克鲁斯岛的气候特征,对高地和低地植被造成了不同的威胁,下图示意圣克鲁斯岛的位置及低地和高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1)分析圣克鲁斯岛中央山峰东南坡高地在凉季初期经常出现云、雾,且不易扩散的原因。

    (2)在下图方框内将厄尔尼诺发生时的热力环流补充完整。

    (3)说明厄尔尼诺事件对圣克鲁斯岛气候的影响。

    (4)根据我国专家学者的研究,厄尔尼诺现象对我国造成的气候异常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东南沿海台风发生次数________(填“增多”或“减少”);

    ②北方夏季易发生________(填“高温、干旱”或“低温、洪涝”);南方夏季易发生________(填“高温、干旱”或“低温、洪涝”);

    ③冬季比正常年份________(填“温暖”或“寒冷”)。

上一页 102 103 104 105 10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