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针对废弃矿井地下空间利用问题,我国学者提出了废弃矿井蓄洪储能与取热综合利用模式。该模式是在汛期把洪水引至废弃矿井地下空间内,使之与地下相对高温的岩体发生热交换形成高温矿井水,并储存在地下空间内,在冬季时把高温矿井水提至地面用于供暖。安徽省地处长江、淮河中下游,煤炭储量丰富且开采量大,废弃矿井数量超1000个,可利用地下空间接近2000万立方米。下图示意废弃矿井蓄洪储能与取热综合利用模式。
(1)、简述安徽省利用废弃矿井进行蓄洪的前提条件。(2)、分析安徽省利用废弃矿井进行蓄洪储能与取热的环境效益。 -
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80年代,天津滨海地区开始筹建东区产业园,标志着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成立。此后开发区采取“一区多园”的扩张模式,逐渐建立了包括东区产业园、南港工业区、逸仙智创园等在内的10个产业园,形成了集产业、创新、教育、医疗、文化等于一体的产业新城,东区产业园周边也发展成为高端服务业、科技创新资源集聚的滨海新区核心城市标志区,环境优美宜居。近年来,中石化百万吨级的乙烯化工项目入驻南港工业区。下图示意天津市“一区多园”分布。
(1)、分析南港工业区吸引中石化百万吨级乙烯化工项目入驻的有利条件。(2)、说明开发区采取“一区多园”扩张模式的好处。(3)、简述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 -
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泥炭土土质黏重,富含有机质,是在某些河湖沉积平原及山间谷地中,由于长期积水,水生植被茂密,在缺氧情况下,大量分解不充分的植物残体积累并形成的泥炭层土壤。荷兰西部的兰斯塔德地区主要由农田、河湖、沼泽构成,多河由此入海。该地的圩田是在沿海低地筑堤、排水而成,但排水导致泥炭变干并加速氧化分解,从而导致泥炭地地面沉降,影响到圩田地区的自然环境。
(1)、简析兰斯塔德地区泥炭土有机质积累的过程。(2)、从自然环境整体性角度,说明兰斯塔德地区圩田排水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
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喜马拉雅山冰川广布,有“亚洲水塔”之称。雅鲁藏布江穿行于众多山脉之间,在东部发育了大峡谷,它是季风水汽输送到青藏高原的主要通道.大峡谷地区海拔从北部2910米降至南部出口仅155米,全长超过500公里,宽度和长度位居世界峡谷之首.研究表明,未来图(a)中虚线框内因河流侵蚀差异使得南北两侧分水岭位置移动不同,该处流域面积将出现缩小趋势。图(b)示意虚线框内河段两分水岭的地形与年降水量状况。
(1)、从水循环的角度,说明喜马拉雅山被称为“亚洲水塔”的原因。(2)、分析大峡谷地区成为青藏高原最大水汽输送通道的有利地形条件。(3)、结合图(b)信息,判断图(a)中虚线框内河段流域面积未来减少主要发生在河流南段还是北段并说明原因 -
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位于松辽平原西部的吉林白城,湖泊星罗,是中国湖泊密度最大的湖区之一。白城的年平均降水量399.9毫米,年平均蒸发量为1340毫米,被称为“旱地之泽”。草原和湿地是白城主要的原始生态类型。受多重因素影响,白城市草场、湿地退化严重,盐碱化日益加重。
约200万年前,松辽平原上存在着一个巨大的湖泊(常称为古松辽湖),后因地壳运动,湖水外泄,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松辽平原。平原内有着巨厚的沉积地层,从平面上看,粘土层的粒度由外围向中心由粗变细;从剖面上看,粘土层下部细,上部略变粗。
(1)、分析白城“旱地之泽”的形成原因。(2)、据图文信息推测白城盐碱化最严重的季节,并分析其原因。(3)、根据沉积物颗粒粗细的差异,分别从平面和剖面两个角度,推测松辽平原巨厚沉积地层的沉积环境的演变过程。 -
6、风和水是干旱地区的两种主要作用力。和田河是塔里木河的一级支流,自南向北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流域地处极端干旱区,以流动沙丘为主。西辽河为辽河南支主流,自西向东穿过科尔沁沙地,流域地处半干旱地区,以固定、半固定沙丘为主。沙丘景观丰富度反映风沙地貌景观的多样性。下图示意和田河和西辽河流域沙丘景观丰富度随距河道距离的变化情况,完成下面小题。(1)、距河道近的地方沙丘景观丰富度较低,其主要原因是沙丘发育经历了( )A、冬季的流水侵蚀和夏季的流水沉积交替作用 B、冬季的风力沉积和夏季的流水沉积交替作用 C、冬季的风力侵蚀和夏季的风力沉积交替作用 D、冬季的风力沉积和夏季的流水侵蚀交替作用(2)、两条河流对沙丘类型也具有影响,具体表现在随距河道距离的增加( )
①西辽河流域固定沙丘比例增加,流动沙丘比例减小
②西辽河流域固定沙丘比例减小,流动沙丘比例增加
③和田河流域固定沙丘比例增加,流动沙丘比例减小
④和田河流域固定沙丘比例减小,流动沙丘比例增加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7、伊犁鼠兔是分布在海拔2800~4100米天山北坡高山裸岩区的濒危物种,栖居在岩石裂缝、岩洞之中,不仅以金莲花、红景天、雪莲花等名贵药材植物的茎叶为食,还能在岩石裂缝中找到其他可食用的植物。近20年来,气候条件发生变化,伊犁鼠兔种群数量急剧减少。下图示意天山自然带垂直带谱。完成下面小题。(1)、伊犁鼠兔栖息地主要分布在( )A、山地草甸草原带 B、高山冰雪带 C、云杉林带 D、高山草甸带(2)、推测高山裸岩区岩石裂缝之中能够生长植被的原因主要是( )A、水分充足 B、光照充足 C、热量充足 D、风力较小
-
8、2020年4月22日,初次出征南极的“雪龙2”号驶入中国极地考察基地码头。经历五个多月的风雪交加与斩浪破冰,我国第36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完成各项预定任务,顺利返航。下图为“雪龙2”号去程路线图(深圳一中山站)。从深圳至中山站航线所经历的海域,“雪龙2”号吃水深度的变化大致是( )A、变深 B、变浅 C、先变深后变浅 D、先变浅后变深
-
9、玛旁雍措位于冈底斯山主峰——冈仁波齐峰东南20千米处,湖面海拔4588米,最大水深81.8米,面积412平方千米,曾与拉昂措(湖面海拔4574米)为同一湖泊,后由洪积,冰川堆积物堵塞而演化为两个湖泊。如今玛旁雍措是淡水湖,周围多温泉分布。图为玛旁雍措水系图。玛旁雍措成为淡水湖的主要原因是( )A、湖盆深陷,储水量巨大 B、水温偏低,蒸发微弱 C、通过河流补给拉昂措 D、曾与拉昂措为同一湖泊
-
10、中国南极长城站位于南极半岛附近的乔治王岛上(图左),图右中四个点示意长城站白昼最短和最长时的日出日落方位,其中A为6月21日日出方位。完成下面小题。(1)、6月21日过后半年内,长城站日落方位( )A、从C往D移动 B、从D往B移动 C、从B往D移动 D、从D往C移动(2)、夏季长城站雾较多,可能原因是夏季( )A、偏北风带来暖湿气流 B、气温高冰雪消融 C、东南风利于水汽蒸发 D、风力小雾难以扩散
-
11、“空梅”指在应该出现梅雨的地方,某些年份没有出现梅雨。左图为1962-2014年江苏省梅雨期降水量统计图,右图为我国夏季锋面雨带形成原理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反映出江苏省梅雨期降水量( )
①最大值超700mm②低于平均值的年份多③季节化较大④年际化较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2)、“空梅”的年份( )①亚洲高压势力比较强盛②中国东部季风区南涝北旱
③江苏省伏旱可能更严重④西北太平洋高压位置偏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青海湖是我国第一大湖泊,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湖区有大小河流近30条。青海湖冬春季节多大风,造成青海湖沿岸多滩砂、沙丘。下图为青海湖滩砂、沙丘分布示意图。
(1)、据图描述青海湖滩砂分布特点,并推测青海湖地区的主导风向。(2)、指出青海湖沙丘的主要沙源地,并简述其成因。(3)、青海湖周边地区常发风沙活动,简述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
13、下图为四种典型地貌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要求。(1)、指出①②两地貌形成的共同外力作用,并分析两地貌特征差异。(2)、说出③地貌的名称,并指出其迎风坡与背风坡坡度的差异。(3)、结合④地貌所处的位置,指出同位置海蚀拱桥、海蚀穴和海蚀柱演化的先后顺序。
-
14、下图是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波,B表示波,其判断依据是
(2)图中F处,地震波A完全 , 地震波B速度并继续往深处传播。这说明F面以上的E物质状态为态,以下的G物质状态为态。
(3)C层主要由组成。G层叫 , H层叫。地球的岩石圈是指和。
-
15、雅丹地貌,现泛指干燥地区的一种风蚀地貌。鲸背状雅丹,多出现在常年高速大风的地方,其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平行。移动沙丘是指在风力作用下,沙粒顺风向移动的沙丘。左图示意鲸背状雅丹地貌,右图为移动沙丘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鲸背状雅丹两侧坡度差异的成因( )A、陡坡,迎风坡侵蚀而成 B、缓坡,迎风坡堆积而成 C、陡坡,迎风坡堆积而成 D、缓坡,迎风坡侵蚀而成(2)、图示鲸背状雅丹和移动沙丘地貌区盛行风向分别为( )A、西南风西南风 B、西南风东北风 C、东北风东北风 D、东北风西南风
-
16、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并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上的地形称为河流阶地。下图为金沙江青岗坝附近河流阶地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河流阶地属于( )A、流水堆积地貌 B、流水侵蚀地貌 C、风积地貌 D、风蚀地貌(2)、与T3阶地相比,T1阶地( )A、发育时间晚 B、沉积物较细 C、常被洪水淹没 D、更适合农耕
-
17、下图为台湾岛东北的“野柳地质公园”中一块形似“金钱豹”的岩石,每年只能在农历大潮的退潮期间见到。在2011年4月勘查时,发现“豹头”掉在地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该地貌类型为( )A、风沙地貌 B、河流地貌 C、海岸地貌 D、雅丹地貌(2)、“豹头”掉落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风力侵蚀 B、冰川沉积 C、流水侵蚀 D、海浪侵蚀
-
18、下图示意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先后次序是(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①③②④ D、③④①②(2)、该地貌发育成熟后,当地( )A、降水稀少 B、土壤层厚 C、地表水缺乏 D、岩石坚硬
-
19、太阳落下地平线并不完全代表夜晚来临。天文学意义上的夜晚,是从太阳落到地平线以下18°开始计算的,此时太阳的暮光消失,夜晚真正来临,这才是开始观测星空的正确时间。近年来,青海省冷湖镇附近的赛什腾山成为天文爱好者观测星空的理想之地。下图为冷湖镇及周边区域地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太阳落下地平线,并没有真正进入夜晚,其主要原因是( )A、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B、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C、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D、由地球自转运动引起的(2)、与藏北高原无人区相比,赛什腾山成为观测星空理想之地的主要优势是( )A、夜间云量更少 B、无城镇光污染 C、大气透明度更高 D、交通较便利
-
20、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取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下图),甲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30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比没有放土的足足高了3℃。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 )A、大气的温室效应 B、大气的热力运动 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 D、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2)、甲箱温度和乙箱温度不同的原因是( )A、地面辐射强弱差异 B、太阳辐射强弱差异 C、大气吸热强弱差异 D、大气辐射强弱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