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太阳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能量,虽然到地球的能量只占二十二亿分之一,但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却是巨大的。据此,完咸下面小题(1)、关于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的影响,正确的说法是( )A、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这种现象即太阳辐射 B、太阳能量来源于强劲的太阳风 C、太阳辐射能量巨大,是目前人们生产、生活所使用的唯一能源 D、由于日地距离适中,地球上单位面积所获得的太阳辐射能比其他行星多(2)、下列能源来自太阳能的有( )
①煤 ②石油 ③水能 ④核能 ⑤风能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
2、读下表,完成下面小题。
行星
质量(地球为1)
体积(地球为1)
公转周期
自转周期
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的交角
地球
1.00
1.00
1年
23时56分
23°26'
火星
0.11
0.15
1.9年
24时37分
23°59'
(1)、从结构特征来看火星属于( )A、类地行星 B、巨行星 C、远日行星 D、卫星(2)、人类首先选择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是因为火星上的一些地理现象与地球十分相似,主要表现为( )①火星比地球大气的密度大
②公转周期与地球相同
③火星、地球自转周期的长度比较适中
④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2年“两会”期间,有代表建言“进一步完善《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纲要》,筹划环渤海湾区发展规划。”图为“构想中的环渤海湾区示意图”。
(1)、从地理位置的角度,评价环渤海湾区发展的有利条件。(2)、北京作为湾区中心城市,简析其辐射带动作用强大的原因。(3)、简析规划中的环渤海高铁对湾区发展将会产生哪些积极影响。 -
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倒春寒是指初春(一般指3月)气温回升快,而在春季中后期(尤其是4月)因冷空气杂袭引起气温较正常年份偏低并带有连阴雨的天气现象。河南省是我国冬小麦主产区中倒春寒综合风险较高的省区。下图为河南省等高线地形图。河南省小麦种植面积广,东部平原是小麦主产区。下表为河南冬小麦生长阶段的日期分布,其中拔节—抽穗期是小麦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
小麦生长阶段
日期
返青—拔节期
2.1—3.30
拔节—抽穗期
4.1—5.10
抽穗期后
5.11—6.11
(1)、从气候要素的角度,简述倒春寒导致粮食减产的原因。(2)、指出河南省小麦倒春寒综合风险较高的地区,并分析其原因。(3)、从小麦生产的角度,说出防御倒春寒的主要措施。 -
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智利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平均每年发生5次地震。伊基克是该国著名的沿海旅游城市,被称为“世界上最干旱的城市”,常住人口仅22万。下图示意伊基克位置及伊基克气候资料图。
(1)、从地质作用角度,分析智利多地震的原因。(2)、比较甲乙的盐度并说明原因。(3)、伊基克临近海洋却形成热带沙漠气候,说明主要原因。(4)、研究发现丙洋流减弱会诱发乙处附近的渔业减产,试分析原因。 -
6、日出日落方位角,指太阳升起和落下时太阳光线在地平面上的投影与当地经线的夹角,以目标物正北方向为零,顺时针方向逐渐变大。郑州市某月1日的日出方位角是1180,5日的日出方位角是117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该月5日,郑州市的日落方位角是( )A、207° B、297° C、243° D、273°(2)、该月是(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
7、受太阳直射点移动及下垫面状况影响,全球气压带风带的位置与范围会发生改变。下图示意非洲局部地区某月份赤道低气压带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根据赤道低气压带分布推断,图示的月份为( )A、1月份 B、4月份 C、7月份 D、11月份(2)、该月份降水量最多的地点是图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3)、图示区域该月赤道低气压带东段整体移动幅度较小,主要原因是该区域( )A、高原地形,气温偏低 B、山脉阻挡,徘徊不前 C、裂谷构造,地面凹凸 D、沙漠广布,受热不均
-
8、林线指山地森林分布最上界的海拔高度。一般情况下森林在同一海拔高度范围内生长的树木类型应一致,但受局部小环境影响也会出现差异。如图为华北地区某山地的自然带分布图,据研究,受板块的挤压作用,该山地的海拔高度在持续抬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影响图示柏树和油松分布的主要自然要素是( )A、热量 B、水分 C、岩性 D、光照(2)、与柏树和油松地域分异规律一致的地理现象为( )A、地中海的亚热带硬叶林 B、秦岭南麓的亚热带生态系统 C、内蒙古的温带草原景观 D、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分布区
-
9、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暑期赴内蒙古自治区开展研学旅行。下图为同学拍摄到的东部草原地区牛轭湖和西部干旱荒漠地区的新月形沙丘照片,照片都是面向正北方向拍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牛轭湖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为( )A、①③④② B、②①④③ C、④①③② D、③④②①(2)、新月形沙丘照片所在地主导风向为(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
10、福建“北水南调”工程以引用大樟溪水源为主,从闽江竹岐水源点建抽水泵站引水补充,向福清,平潭、长乐等地输水。下图示意福建“北水南调”工程线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平潭需要大量引入水源的主要原因有( )
①岛屿集水面积小 ②地势陡峻,取水困难
③降水少,季节分配不均 ④社会经济发展,需水量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福建“北水南调”工程( )A、水库调节水源较稳定 B、全程可以自流引水 C、全线封闭,减少蒸发 D、主要经过武夷山区,工程造价高 -
11、加拿大温哥华岛上的布查德花园所在的地区原来是一个石灰岩矿区。20世纪初,这里的石灰岩逐渐开采殆尽,在露天石灰岩采矿坑上,人们营造出5个不同风格的花园,此外还配备有游客服务中心、国艺咨询中心、种子和礼品店以及餐厅等基础设施。花园由专业设计师设计和专业园艺师负责进行,随着季节不同布查德花园的观赏内容有着不同的内容、主题和季相特色。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如今,这里已是一个世界著名的花卉展示园。如图所示该花园位置及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布查德花园的修建是基于( )A、气候适宜 B、产业结构单一 C、资源枯竭 D、经济总量不足(2)、该花园的经营模式给我们的启示是( )A、高标准规划,一步到位的经营战略 B、经过长久的历史文化积淀而成 C、打造“食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服务 D、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可持续发展
-
12、人口与国土资源严重不匹配的现象被称为“胡焕庸现象”。芬兰位于欧洲北部,人口约552万,人口分布极不均衡。图为芬兰人口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据图判断,芬兰人口的主要分布特点是( )A、北多南少 B、南多北少 C、东多西少 D、西多东少(2)、影响芬兰人口分布最主要因素是( )A、气温 B、交通 C、降水 D、政策(3)、下列国家出现“胡焕庸现象”且与芬兰人口空间分布格局相( )
似的是
A、印度 B、美国 C、俄罗斯 D、加拿大 -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
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左下图为某时刻陆地等压面示意图,右下图为我国西南山区的传统民居“穿堂风”示意图。
(1)、左上图的甲、乙、丙、丁四处中气压最高的是处,气压最低的是处,右上图中的山林和石质地面分别对应左上图中近地面的和处。(2)、右上图中“穿堂风”的风向是。(3)、屋前石质地面、屋后山林能增强夏季穿堂风。请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加以解释。 -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某校地理研学小组的同学们暑假去了福建海坛岛进行研学旅行。海坛岛是福建省第一大岛,该岛西南侧的象鼻湾风景独特,涨潮时,沙堤如同大象的鼻子映在海面上,因而得名象鼻湾。此外,海滩、海蚀柱、海蚀崖、海蚀拱桥、海蚀穴、海蚀台地等奇特的地貌应有尽有,堪称海岸地貌博物馆。下面图甲为象鼻湾海滩一角,图乙为海岸地貌示意图。
材料二:研学旅行过程中,地理研学小组的同学还见到了如下图所示的地貌景观。
(1)、象鼻湾的海滩为典型的(填“海积”或“海蚀”)地貌。图乙中海蚀柱、海蚀穴和海蚀拱桥是海蚀地貌的三个演化阶段,这三种地貌的演化按形成时间从早到晚的正确排序是。(2)、同学们在海坛岛旅游时,导游说海蚀柱正在渐渐消失,未来将不复存在。你赞同导游的说法吗?简要说明理由。(3)、材料二中A、B两幅地貌景观图片,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的是图,该地貌河谷横剖面呈形,最有可能出现在河流的(填“上”、“中”或“下”)游地区。(4)、B图所示地貌景观的名称是 , 并简述该地貌的形成过程。 -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燕子石,又叫多福石,学名叫三叶虫化石。在其形成进程中,三叶虫的一部分形成化石,这一部分化石头鞍弯曲如弓,两弓刺大于身一倍,两弓如翼而融为一体,身小如雨燕而得名,石玩者又称它为“飞上天石”(如左下图)。
材料二:2023年3月13日起,重庆自然资源科普馆免费对市民开放。科普馆内的恐龙馆有一件全长约24米、背高约3.8米的马门溪龙化石骨架(如右下图),马门溪龙生活在距今约1.5亿年前的重庆、四川等地。
材料三:下图为部分地质年代简表。
(1)、三叶虫生活的地质年代是代,推测当时的地理环境是(填“陆地”或“海洋”)环境。该地质年代的动物演变历程为早期出现无脊椎动物,中期出现鱼类,后期出现类动物,说明当时气候变得(填“湿润”或“干旱”);该时期是地质史上重要的成煤期,其主要原因是当时植物繁盛,形成了茂密的森林。(2)、含有马门溪龙化石的地层所属的地质年代是代,这一时期被称为“植物时代”和“动物时代”。这一时期在环太平洋地带发生了一次规模巨大的构造运动——运动,形成了中国的地质构造轮廓和地貌基础。与此同时,古陆发生解体并逐渐分离。(3)、地层和化石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和“文字”。说明人类研究生物化石的意义。 -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质量约占整个太阳系质量的99.86%,其主要以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的方式影响地球。下图为太阳系部分结构示意图和太阳的外部圈层结构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表示行星,M为太阳大气层之一。
材料二:据中科院空间环境预报中心的消息,受2023年9月16日(北京时间)日冕物质抛射到达地球的影,向,北京时间2023年9月19日11:00—14:00地磁有3小时达到大地磁暴水平(Kp=7),达到橙色警报级别。
(1)、图中④表示的天体为 , 属于(填“巨”或“远日”)行星。图中体现行星绕日公转的共同特征有共面性、和同向性。(2)、太阳辐射为我们生产、生活提供能源,列举两例属于太阳辐射及其转化而形成的能源:。
(3)、图中M层是太阳大气的层,发生在该层的太阳活动主要是 , 太阳活动强弱变化的平均周期约为年。(4)、太阳活动是日冕物质抛射的诱发因素。任举两例说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
17、读近地面的等压线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表示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空大气不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B、摩擦力影响风速,不影响风向 C、水平气压梯度力不影响风速 D、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的方向
-
18、杜牧《山行》中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形象地描述了枫林景色。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诗句中的“霜”多形成于晴朗的夜晚,主要是因为( )A、①较强 B、②较弱 C、③较强 D、④较弱(2)、下列关于大气对太阳辐射吸收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B、平流层中的水汽能吸收太阳紫外线 C、对流层中的臭氧能吸收太阳红外线 D、平流层中的CO2吸收地面长波辐射
-
19、北京时间2023年10月5日8时24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九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下图中能正确反映遥感三十九号卫星在升空过程中经历的大气环境状况的是( )A、
B、
C、
D、
(2)、下列有关地球大气层可能出现的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飞机在对流层飞行有时会出现颠簸现象 B、飞机在平流层飞行时,飞行员常看到晴空万里 C、高层大气中存在电离层,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D、在对流层中经常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的现象 -
20、地球大气是多种物质的混合物,每种成分都有自己的作用,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读地球大气圈25千米以下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表,完成下面小题。
气体成分
氮气
氧气
氩气
二氧化碳
其他(包含臭氧)
体积分数(%)
78
21
0.934
0.033
0.033
(1)、下列与干洁空气共同组成低层大气的有( )①水汽 ②氢气 ③固体杂质 ④紫外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下列有关干沽空气中的气体成分,说法正确的是( )A、氮气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B、氧气是众多生物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C、氩气体积所占比重最低 D、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