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北京(40°N)某校地理组与国外两所联谊校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并通过联网实现信息共享。下图是某日三所学校所在地的太阳高度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三条曲线中,表示北京某校的是
    (2)、甲、乙、丙三地的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序为
    (3)、此日,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是。此日过后的6个月内,北京昼长的变化趋势是
  • 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北京雨燕属小型候鸟,常在房屋屋檐下筑巢。北京雨燕在我国北方地区繁殖,在非洲南部越冬。为研究和保护北京雨燕,科研人员为北京雨燕装上光敏定位仪,根据定位仪所获取的数据,绘制出当年北京雨燕迁徙钱路围(如下图)。光敏定位仪在天气条件良好的情况下得到的数据相对准确。

    (1)、请写出秋季北京雨燕迁徙所经地区的气候类型(至少四种)。
    (2)、比较甲、乙两地气候特征的显著差异。
    (3)、材料一所示四地中,光敏定位仪得到的数据误差最大的可能是哪一地?说明理由。
    (4)、材料二下图为某地的气温和降水资料统计图。

    材料二中的“某地”最可能是材料一甲、乙、丙、丁四地中的哪一个?说出判断依据。

  • 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下图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河流众多沼泽广布。下图中的Ⅰ代表寒流。

    (1)、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
    (2)、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
  • 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某年1月8日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

    (1)、比较A、B两地的风速大小,并说明理由。
    (2)、受图中天气系统的影响,推测济南未来几天的天气变化情况。
    (3)、判断影响甲地的天气系统及此时的天气特点。并在下图中用箭头绘出该天气系统的气流运动方向。

  • 5、“秋天的第一杯奶荼”曾一夜刷爆了朋友圈,朋友圈的一张张红包截围,一杯杯奶茶照片,包含着亲情、友情、爱情。立秋,是我国二十四节气申的重要节气。北京时间2023年8月8日2时22分41秒,我国进入立秋节气。下图为我国二十四节气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高密立秋至秋分期间( )
    A、日出时间越来越早 B、日落时间越来越晚 C、正午旗杆影子越来越短 D、室内正午采光面积越来越大
    (2)、下图中最能示意立秋这天北京(约41°N)太阳视运动的是( )
    A、 B、 C、 D、
  • 6、下图为非洲西部局部大气环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 )
    A、甲风带的风向有明显季节变化 B、乙气流受动力因素影响而上升 C、丙风向形成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D、丁风带为大陆西岸带来充足水汽
    (2)、图示季节,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
    A、北半球昼短夜长 B、黄河中游含沙量明显增加 C、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被切断 D、地中海沿岸地区温和多雨
  • 7、下表为贵州铜仁市某日发布的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情况统计,结合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今日日出时间

    今日日落时间

    明日日出时间

    明日日落时间

    06:15:25

    19:25:12

    06:14:39

    19:25:45

    该日太阳直射点位置及随后一周直射点移动方向是( )

    A、北半球向北移 B、南半球向北移 C、北半球向南移 D、南半球向南移
  • 8、下图示意夏季某日塔里木盆地某绿洲与沙漠气温日变化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图示信息,判断北京时间15:00左右大气运动描述正确的是( )
    A、垂直方向上,绿洲盛行上升气流 B、垂直方向上,沙漠盛行下沉 C、近地面气体由沙漠流向绿洲 D、近地面气体由绿洲流向沙漠
    (2)、从图中信息可知( )
    A、白天太阳辐射强烈,使得绿洲温度较高 B、白天太阳辐射强烈,使得沙漠温度较低 C、夜晚绿洲大气逆辐射强,使得温度较高 D、夜晚沙漠大气逆辐射强,使得温度较高
  • 9、锡尔河发源于天山山脉,注入咸海。图甲为锡尔河流域示意图,图乙为该河多年平均径流量和流域降水量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锡尔河流域冬春季节降水较多,主要原因是( )
    A、河流处于丰水期,蒸发量大 B、西风盛行,输送水汽较多 C、空气湿润,凝结核较多 D、亚洲高压增强,偏北风水汽充足
    (2)、该河径流量与流域降水量相关度较小,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
    A、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B、河流上游支流众多 C、该地降水分布均匀 D、河流上下游落差大
  • 10、唐朝初期,荆江与洞庭湖常年处于“湖高江低,江不入湖”的状态。古籍记载青草湖“北连洞庭,南接满湘,东纳汨罗之水;水泛与洞庭为一,水涸则此湖先干,青草生焉”,由此得名青草湖。此外,青草湖每年也都会出现“青草难觅”的自然现象。下图为唐初期洞庭湖及青草湖流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唐朝初期,导致洞庭湖区“江不入湖”的原因可能是( )

    A                                B.

    A、荆江径流量减小 B、洞庭湖区陆地沉降 C、荆江径流量增大 D、洞庭湖区泥沙淤积
    (2)、青草湖每年出现“青草难觅”自然现象的季节最可能是( )
    A、春夏季节 B、夏秋季节 C、秋冬季节 D、冬春季节
    (3)、与洞庭湖相比,青草湖( )
    A、湖水更浅 B、水位更低 C、盐度更高 D、流域面积更大
  • 11、读图“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顺序是。(填图中序号)
    (2)、写出图中序号表示的辐射名称:①
    (3)、从数量上看,①>④的原因是 , 图中③对地面起到作用。
    (4)、多云的天气昼夜温差较小,主要原因是增强(辐射名称),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强/减弱)。
  • 1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图反映的是纬度地区大气的垂直分层,理由是
    (2)、概括A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原因:①:②
    (3)、补绘B层气温变化曲线。在该层2227km的高度范围内,形成层,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
    (4)、C层中80-500千米M处有层。
  • 13、读“太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八大行星中,离太阳最近的是 , 体积最大的是。(填字母)
    (2)、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轨道和轨道之间。(填名称)
    (3)、八大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同向性,即都是自。请在图中地球的公转轨道上用箭头表示出来
    (4)、图中所示宇宙空间范围内共包括级天体系统,其中最高一级天体系统是
    (5)、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宇宙环境是
  • 14、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流层大气热量来源有( )
    A、①③ B、②④ C、⑤⑥ D、①④
    (2)、近年来,因全球变暖,北冰洋地区的海冰大量融化,这会导致北极地区( )
    A、②增强 B、③增强 C、④减弱 D、⑤增强
  • 15、 2022年1月19日,汤加火山剧烈喷发(左图)。5月11日又发生7.4级大地震,震源深度为200千米。右图为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火山喷发后该地区气温明显降低,主要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减弱 B、大气中火山灰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C、地面辐射增强 D、火山灰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2)、地震发生后,P波由震源到地面的速度变化是( )
    A、变大 B、变小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3)、火山喷发后火山灰物质不断蔓延,对生产生活造成了影响。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
    A、大气→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 16、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
    A、 B、 C、 D、
    (2)、大气垂直分层中形成航空最佳飞行层的主要原因是该层( )
    A、气温相对下高上低,大气稳定 B、水汽含量较多,但尘埃少,水汽不易成云致雨 C、大气易电离,有利于保持与地面的短波通信 D、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能见度好
    (3)、对无线电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 )
    A、I层顶部 B、Ⅱ层底部 C、Ⅱ层中部 D、Ⅲ层
  • 17、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
    A、①圈层由干洁空气组成 B、②圈层的厚度陆地较海洋大 C、③圈层横波不能穿过 D、④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体
    (2)、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构成的 B、岩石圈属于上地幔的一部分 C、岩石圈与生物圈关系密切 D、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
  • 18、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属于古生代地层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2)、根据图中化石推断,生物在这一阶段的演化过程是( )
    A、海生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脊椎动物 B、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爬行动物 C、爬行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 D、爬行动物→脊椎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
    (3)、图中地层排序中符合由新到老的是( )
    A、⑤①③ B、⑤②④ C、①②③ D、④③②
  • 19、下图表示地球上部分生物类型出现的时间范围 , 横向宽度越夫,代表生物物种越多。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分析图中所示生物中,出现最早的是( )
    A、爬行类 B、鸟类 C、两栖类 D、鱼类
    (2)、爬行类动物物种最多的地质年代是( )
    A、古生代 B、元古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 20、北京时间2023年4月22日凌晨2点,太阳和日球层观测台(SOHO卫星)监测到一次伴随M1.7级太阳耀斑的全晕日冕物质抛射(简称CME),并引发了持续12小时大地磁募,这是第25个太阳活动周期以来最强的大地磁暴。据此宪成下列小题。
    (1)、材料中提到的太阳活动依次出现在太阳大气层的( )
    A、光球层色球层 B、色球层日冕层 C、日冕层、光球层 D、色球层辐射区
    (2)、下一次强地磁暴发生的年份最可能是( )
    A、2027年 B、2030年 C、2034年 D、2038年
上一页 914 915 916 917 91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