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图中应急避难场所针对的自然灾害主要是(   )

    A、台风灾害 B、寒潮灾害 C、地震灾害 D、洪涝灾害
  • 2、寒潮对农业影响大的季节和最主要的危害是(   )

    ①初秋和冬季    ②秋末和初春    ③风害    ④冻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3、我国的洪涝灾害(   )

    ①频率高,灾害严重        ②经济发达地区的损失较轻

    ③每一年都会发生严重的危害    ④平原山区都有分布,范围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4、红壤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其有机质分解快,流失多,腐殖质少,土质黏重,肥力较低且呈酸性,不利于农业生产活动的进行。下图示意红壤的性质及改良措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红壤分布地区的植被(   )
    A、以常绿硬叶林为主 B、树形呈尖塔状 C、多有茎花现象 D、花期多集中在春末夏初
    (2)、图中红壤改良措施里的甲、乙、丙分别对应(   )
    A、种植绿植肥料、在土壤中掺入沙子、施加熟石灰 B、种植绿植肥料、施加熟石灰、在土壤中掺入沙子 C、在土壤中掺入沙子、种植绿植肥料、施加熟石灰 D、施加熟石灰、种植绿植肥料、在土壤中掺入沙子
  • 5、芙蓉花(下图)又称木芙蓉,是成都市市花,在我国主要栽培于福建、广东、湖南、四川等地区。芙蓉花叶片较大,每年夏秋季开花,秋冬季落叶,春季长出新叶。完成下面小题。

    (1)、芙蓉花属于(   )
    A、落叶阔叶树种 B、常绿阔叶树种 C、亚寒带针叶树种 D、热带雨林树种
    (2)、推测芙蓉花适宜生存的气候特征是(   )
    A、寒冷干燥 B、温暖湿润 C、炎热干燥 D、寒冷湿润
    (3)、掉落在土壤表层的芙蓉花的枯枝落叶能(   )
    A、增加土壤矿物质 B、降低土壤含水量 C、增加土壤有机质 D、减少土壤孔隙度
  • 6、读“我国著名林木景观示意图”,下列有关图中各景观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冬冷夏热,降水稀少 B、乙——雪域高原,常绿林广布 C、丙——炎热干燥,土壤肥沃 D、丁——千沟万壑,地表崎岖
  • 7、无锡某校地理小组开展“观察家乡的地貌”活动,在此过程中,某同学通过手机APP获取了一个观察点的海拔。下图为观察点海拔及该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高度是地貌观察的重要内容,图中观察点5和观察点2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122m B、82m C、108m D、98m
    (2)、关于甲、乙两地坡度和光照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坡度大,光照条件好 B、甲地坡度大,光照条件差 C、乙地坡度大,光照条件好 D、乙地坡度大,光照条件差
  • 8、在山区,我们常常看到公路大致呈“之”字形修建,其目的是(   )
    A、较小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B、减缓坡度 C、增加工程量,促进就业 D、连接居民点,方便通行
  • 9、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观察地貌时,我们应尽量选择(   )
    A、丛林茂密的地方 B、陡崖之上 C、地势低洼之处 D、视野广阔的地方
  • 10、平潭岛位于福州市东南部,是福建第一大岛,地形以丘陵为主,最高点君山海拔438.7米。岛屿东北部的沙地底村北部分布着一座巨大沙丘,沙丘与村庄近在咫尺,但几百年来沙丘却从不移动。岛上常年盛行东北风,风力有六七级。完成下面小题。

    (1)、岛屿中的巨大沙丘沙源主要来源于(   )
    A、甲河流的冲积扇沉积物 B、海滩 C、岩石就地风化 D、人为堆积
    (2)、岛屿海岸带的海滩和该巨大沙丘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
    A、海水沉积、流水沉积 B、流水沉积、流水沉积 C、海水沉积、风力沉积 D、流水沉积、风力沉积
  • 11、下图为河流不同河段河床横断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A河段河流地貌常表现为“V”型峡谷,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势落差大,河流侵蚀作用强 B、河流流量小,侵蚀能力差 C、该河段一般土质疏松,容易被侵蚀 D、该河段降雨集中,地表径流带来泥沙堆积所致
    (2)、关于河流地貌的形成和分布,表述正确的是(   )
    A、河流中下游一定会形成冲积平原 B、在BC河段越靠近上游堆积物颗粒越小 C、在BC河段,容易形成曲流 D、冲积扇形成在支干流交汇处
  • 12、我国的风沙地貌主要分布在(   )
    A、西北地区 B、东南地区 C、西南地区 D、东北地区
  • 13、下列地貌不属于喀斯特地貌的是(   )
    A、石林 B、溶洞 C、牛轭湖 D、溶蚀洼地
  • 14、下图为“某海域的表层海水水温等值线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①处洋流所在半球及其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南半球寒流 B、北半球暖流 C、南半球暖流 D、北半球寒流
    (2)、下列关于该海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受①洋流影响,自南向北航行的船速度加快 B、受②洋流影响,自南向北航行的船速度加快 C、①处洋流使沿岸气候增温增湿 D、②处洋流使沿海气候降温减湿
  • 15、下图是太平洋170°W附近三个观测站水温随深度曲线图。图中三个地点都位于北半球,按照纬度由高到低排列,依次是(   )

    A、甲乙丙 B、丙乙甲 C、甲丙乙 D、乙丙甲
  • 16、植生滞留槽,又称作“雨水花园”,主要机制包含物理性的入渗、吸附拦阻作用和滞留槽中生物性的反应;另外,植生滞留槽可滞留大量雨水。目前,植生滞留槽成为建设海绵型城市的新亮点。下图为城市植生滞留槽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小题。

    (1)、城市建设采用“植生滞留槽”后(   )
    A、地表径流增加 B、地表水下渗增加 C、地下径流减少 D、大气降水减少
    (2)、城市“植生滞留槽”的建设对城市环境的有利影响是(   )
    A、调节城市局部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B、加重地表土壤干燥度,增大城市气温日较差 C、发挥生物滞水功能,彻底根治城市内涝 D、增加地表水下渗,根治城市地下水水位下降
  • 17、水循环在促进水资源更新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下列地区循环最活跃的是(  )
    A、南极大陆 B、长江流域 C、亚马孙河流域 D、北非撒哈拉沙漠
  • 18、水循环的主要动力是(   )
    A、太阳辐射 B、重力 C、大气运动 D、水的三相变化
  • 19、图中的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画法正确的有(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20、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刘禹锡诗句“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描写的景色最可能出现在(   )
    A、2月 B、5月 C、8月 D、11月
    (2)、关于“夜来霜”成因说法正确的是晴朗的夜晚,大气云量稀少(   )
    A、①太阳辐射增强 B、②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 C、③地面辐射减弱 D、④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减弱
上一页 787 788 789 790 79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