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土壤中的CO2溶于水后可溶蚀石灰岩,是形成喀斯特地貌的动力,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中的CO2浓度有较大差异。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某喀斯特地貌区人工草坡、无植被耕地、天然草坡、柏树林等植被条件下土壤中CO2浓度的垂直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为减少对石灰岩的溶蚀,当地最适宜采取的措施是(   )
    A、开垦大量土地为耕地 B、积极营造人工草坡 C、努力保护和营造柏树林 D、大力保护天然草坡
    (2)、如果当地植被破坏严重,最终产生的环境问题可能是(   )
    A、土地红漠化 B、土地沙漠化 C、土地盐碱化 D、石质荒漠化
  • 2、沟头防护工程是指为防止径流冲刷引起沟头前进和坡面蚕蚀而采取的保护性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下图为我国某地沟头防护工程平面布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沟头防护工程可以有效防治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土壤盐渍化 D、生物多样性减少
    (2)、种植树木可以更有效配合防护埂,缓解该处的生态环境问题,图中四地中最适合种树的为(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 3、下图为非洲某区域植被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上图中的区域类型属于(   )
    A、地形区 B、行政区 C、自然区 D、工业区
    (2)、图中甲、乙、丙、丁四区域(   )
    A、是按照综合指标划分的 B、边界有实有虚 C、属于不同层级的区域 D、相互间的区域特征差异较大
    (3)、下列关于四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区域光照充足,热量不足 B、乙区域降水少,季节变化大 C、丙区域河流长,流量季节变化小 D、丁区域植被生长旺盛,种类多
  • 4、下图为我国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双峰林场景观图。“窗户纸糊在外”是该地“十大怪”之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房屋具有屋顶斜、墙厚、北面窗小的特征,其分别是为了适应当地的(   )
    A、光照、气温、风 B、风、气温、降水 C、降水、光照、气温 D、降水、气温、风
    (2)、早年间,该地把厚实的“麻纸”糊在北侧窗棂外的主要目的是(   )
    A、挡风御寒 B、增强太阳辐射 C、减轻房子重量 D、增加降水量
  • 5、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下图是我国东部农业文化区(部分)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对齐鲁文化副区表述正确的是(   )

    ①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     ②传统农业以耕作业为主 

    ③沿海有渔业             ④是朝鲜族主要聚居地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①③④ D、①②④
    (2)、与其他文化副区相比,巴蜀文化副区形成独特地域文化的原因可能是(   )
    A、是古代巴国和蜀国首都所在地 B、传统农耕经济比较发达 C、成都平原物产富饶 D、地形闭塞,对外文化交流不畅
  • 6、下图是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a、b、c、d代表的地理要素依次是(   )
    A、水土流失、植被条件差、地表起伏大、地表侵蚀 B、地表起伏大、地表侵蚀、植被条件差、水土流失 C、地表侵蚀、地表起伏、大水土流失、植被条件差 D、地表起伏大、植被条件差、地表侵蚀、水土流失
    (2)、水土流失对内河航运造成的不利影响是(   )
    A、河流含沙量增大,河道淤积严重 B、河流汇水速度快,水位升高 C、水土流失使土壤质地变差 D、河流含沙量增大,水质下降
  • 7、气温和降水是影响树木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雪岭云杉耐荫、耐寒、根系发达,喜好雨水其生长区是宝贵的水源涵养区。天山雪岭云杉林主要分布于海拔1500~2800m范围内。读天山雪岭云杉生物量随海拔的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天山雪岭云杉林附近景观的垂直组合最可能是(   )
    A、温带荒漠—雪岭云杉—山地草原 B、山地草原—雪岭云杉—高山草甸 C、高寒荒漠—雪岭云杉—积雪冰川 D、山地草原—雪岭云杉—积雪冰川
    (2)、天山雪岭云杉林在海拔1500—2800m范围内生物量呈“单峰”变化特点,主要因为(   )

    ①低海拔,蒸发旺     ②高海拔,光强风大

    ③中高海拔,水分好 ④中高海拔,光热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天山雪岭云杉林区(   )
    A、冻融作用强 B、土壤养分少 C、林内湿度小 D、径流总量大
  • 8、苏木吉林湖是我国内蒙古西部的一个湖泊,其位于低洼地带,周围被明显的沙山分水岭圈闭,形成局部流域。左图为苏木吉林湖区等水位线图,右图为苏木吉林湖区湖泊补给量和排泄量动态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苏木吉林湖补给水源主要来自(   )
    A、地下水 B、雨水 C、高山冰川融水 D、邻湖湖水
    (2)、与南方平原地区的湖泊相比,图中湖泊冬季蒸发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①属于淡水湖泊,盐度低,冬季冰封期长 ②离冬季风发源地近,沿湖地区植被茂盛

    ③周围地势高,导致湖面风速小 ④纬度和海拔较高,气温较低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9、下图示意某半岛,甲、乙是该半岛重要的港口城市。完成下面小题。

    (1)、流经甲城市附近的洋流(   )
    A、是暖流 B、是寒流 C、从东南流向西北 D、从高纬流向低纬
    (2)、7月,从甲城市开往乙城市的客轮(   )
    A、顺风顺水 B、逆风逆水 C、顺风逆水 D、逆风顺水
  • 10、下图为世界某地区海陆分布图,图中甲地气温年较差约6.3℃,乙地气温年较差约为14.6℃。下图示意三地年降水量及其季节变化。读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甲、乙两地气温年较差不同的主导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起伏 D、植被状况
    (2)、图中与甲降水特征相符的曲线是(   )
    A、a B、b C、c D、都不符
    (3)、造成甲、乙两地年降水量大小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洋流性质 D、地形起伏
  • 11、下图为某区域气候资料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2)、仅从自然条件考虑,下列月份中该区域地表水资源总量最少的可能是(   )
    A、3月 B、6月 C、9月 D、12月
  • 12、沙波是河流浅水区河床中的沙粒堆积地貌,下图示意某常见的沙波形成过程。在浅水区,水面受河床底部起伏影响呈波形,水流流速受上坡和下坡影响存在差异,进而导致沙波背水坡泥沙被侵蚀,而被侵蚀的泥沙会在下一个沙波的迎水坡堆积。

    (1)、①坡是(  )
    A、迎水坡,流速快 B、迎水坡,流速慢 C、背水坡,流速快 D、背水坡,流速慢
    (2)、该沙波中以侵蚀作用为主的是(  )
    A、①坡和②坡 B、③坡和④坡 C、①坡和③坡 D、②坡和④坡
  • 13、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两块相同的木板(模拟土坡)、沙土、草皮、自采水、两个水壶、两个水槽。步骤:①在坡度一致的两块木板上铺等量的沙土,其中一个再铺上草皮。

    ②用装有同等水量的水壶分别在两沙坡上以相同高度、速度持续浇水,水流最终分别流入下方的甲、乙水槽中。

    ③观察坡面的形态变化和水槽中堆积物的数量差异。

    (1)、从该实验中可知,沙子逐渐沉到水槽底部的现象是模拟(   )
    A、流水侵蚀作用 B、流水堆积作用 C、风力侵蚀作用 D、风力堆积作用
    (2)、若某区域正经历甲图演示过程,则该区域可能发生的相应变化是(   )
    A、降水变化率减小 B、土壤肥力增强 C、河流含沙量增大 D、风力堆积明显
  • 14、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和岩层地质界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地区主要的构造地貌类型和成因分别是(   )
    A、背斜谷地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B、背斜山地 外力作用 C、向斜山地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D、向斜谷地 内力作用
    (2)、图中四地符合实际的是(   )
    A、丁处为最佳天然大理岩开采点 B、丙处可能发育成为河流 C、乙处岩层中可能找到化石 D、甲处玄武岩的垂直高差可能是1190m
  • 15、下图为河北昌黎海岸沙丘位置示意图,该沙丘地处渤海西岸,由多列沙丘组成,沙丘带宽1~3km,沿海岸线延伸约45km,由滦河口向北逐渐变窄,沙丘高度一般在20~40m。几百年来沙丘位置总体稳定,但主沙丘链有向陆迁移趋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海岸沙丘的成因及东西两侧的坡度推理正确的是(   )
    A、海浪堆积东陡西缓 B、海浪堆积东缓西陡 C、风力堆积东陡西缓 D、风力堆积东缓西陡
    (2)、在滨海沙滩地区,营造防护林对海岸沙丘的影响是(   )
    A、沙丘沿防护林方向延伸 B、沙丘拓宽、增高 C、沙丘西移速度变缓 D、沙丘不受其影响
  • 16、我国某学校高二年级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了太阳观测实践活动。当地某日正午(北京时间11时20分)时,该小组测得的太阳高度数值等于该学校所在地的纬度(如下图所示)。完成下面小题。

    (1)、该学校最可能位于(   )
    A、江淮地区 B、青藏地区 C、西南地区 D、东北地区
    (2)、该日可能是(   )
    A、3月21日前后 B、5月1日前后 C、10月1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
  • 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某学校的地理学习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去湖南山区开展了一次“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的野外实习,他们挖掘了一个土壤剖面,发现剖面呈均匀的土红色,腐殖质少,质地较黏重(孔隙度低、通透性差)。他们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绘制出下面的土壤与其他自然要素关系图(下图)。

    (1)、推测该地的土壤类型名称是;其地带性植被是。 
    (2)、同学们还测得该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少,试从气候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3)、推测该地土壤在农业生产中的优势和劣势。
    (4)、针对该地区土壤特性,提出可采取的土壤改良措施。
  • 1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描述A图所示地貌的形成过程。
    (2)、B图是在作用下形成的沙丘地貌,往往形成于我国地区。
    (3)、C图所示①②③④是地貌(地貌名称)演化过程,分析形成这种地貌的自然条件
    (4)、简要分析说明C图所示地貌对当地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
  • 19、2023年8月6日山东德州市平原县发生5.5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地震预警在地震波到达前通过手机、应急广播等方式,提前几秒至几十秒向用户发出地震警报。下图为北京某市民手机收到的地震预警信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
    A、地壳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地核
    (2)、本次地震,北京烈度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A、震源深度深 B、预警及时 C、距震中远 D、房屋坚固
    (3)、监测此次地震受灾情况,主要应用的地球空间信息技术是(   )
    A、RS B、BDS C、GPS D、GIS
  • 20、2019年3月15日18时05分,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枣岭乡发生山体滑坡,造成20人死亡,13人受伤,卫生院、住宅楼等多个建筑物垮塌,直接经济损失达七百多万元。滑坡区地处黄土斜坡,高70m,坡度45°,在40m处存在一层粉质粘土,渗透性较差。本地区降水集中在每年5一10月份。下图是滑坡地区概览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次滑坡灾害产生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①地形坡度较陡            ②降水集中,黄土垮塌

    ③斜坡顶建筑物分布密集        ④粉质粘土形成软弱面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在滑坡防御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以(   )
    A、分析滑坡规律 B、精准监测滑坡体的移动并预警 C、获取某时刻滑坡图像 D、评估滑坡灾情
上一页 786 787 788 789 79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