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为确保2023年成都大运会的顺利开幕,组委会于开幕式(7月28日)前夕进行了人工驱云,下图示意地球大气受热过程,图中的箭头①、④分别代表两种作用,②、③代表两种辐射,完成下面小题。

    (1)、箭头①、②、③、④代表削弱作用的是( )
    A、 B、 C、 D、
    (2)、一天中,辐射③最强的时间是( )
    A、日出前后 B、正午时分 C、午后2点 D、子夜时分
    (3)、人工驱云会使开幕式当天( )
    A、①减弱 B、②减弱 C、③不变 D、④增强
  • 2、2023年5月,我国古生物科考队在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现了新的喜马拉雅鱼龙化石。鱼龙最早出现于约2.5亿年前,是一种重新返回到海洋生活的爬行动物。下图为鱼龙部分骨骼化石景观和复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喜马拉雅鱼龙生存时期,西藏自治区定日县自然环境是( )
    A、森林 B、湖泊 C、海洋 D、沼泽
    (2)、 鱼龙最早出现的时间最接近( )
    A、三叠纪 B、侏罗纪 C、白垩纪 D、第四纪
    (3)、推测鱼龙重新返回海洋生活的原因最可能是( )
    A、被子植物的衰落 B、海洋食物资源较丰富 C、海洋面积迅速扩张 D、陆地生存环境优越
  • 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023年5月11日中国和厄瓜多尔签署了两国自由贸易协定,将实现高水平相互开放,深化中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图13为厄瓜多尔及周边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厄瓜多尔中部地区城市集中分布的自然原因。 
    (2)、从自然环境整体性角度,说明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遭受破坏,地理环境将发生哪些变化。
    (3)、在①、②两题中任选其一作答。

    ①在下图中绘制热力环流示意图 , 并解释该厄尔尼诺现象使厄瓜多尔西部海域渔场的鱼量大幅降低的原因。

    ②在下图中绘制热力环流示意图 , 并解释该厄尔尼诺现象对厄瓜多尔西部沿岸气候的影响。

  • 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示意东南亚局部示意图。

    雅加达位于印度尼西亚的第四大岛——爪哇岛上,岛上分布有100多座火山

    (1)、请分析爪哇岛多火山的原因。 
    (2)、结合图中信息,分析爪哇岛河流众多而短小的原因。
    (3)、据材料,分析印度尼西亚生物物种资源非常丰富的自然原因。
    (4)、依据图中信息与所学,说明雅万高铁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主要自然障碍(两条即可)。
  • 5、下图为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沿图中120°经线自北向南,气候类型依次是

    (2)、①处一月和七月分别盛行西北风、东南风。分别说明盛行风向对该地区气候干

    湿状况的影响。

    (3)、①②两地同位于20°S沿海地区,气候类型却完全不同。分别说明其形成原因。
  • 6、下图为某地岩层剖面及等高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构造地貌为( )
    A、背斜成山 B、向斜成山 C、向斜成谷 D、背斜成谷
  • 7、下图是甘肃省敦煌市地貌类型图。高大的鸣沙山环抱着月牙形洼地,泉水在洼地汇聚形成月牙泉(见图右下角照片),素以“千年不干”著名,但近年来日趋干涸,当地政府发出“拯救千年月牙泉”的呼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月牙形聚水洼地的成因最可能是( )
    A、大湖萎缩而成 B、古河道残遗而成 C、人工挖掘而成 D、风力侵蚀而成
    (2)、泉水日趋干涸的主要原因是( )
    A、地下水补给量不断减少 B、气候变暖,蒸发增强 C、风沙沉积,古河道淤塞   D、降水变少,雨水补给减少
  • 8、2023年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位于广西桂林的龙脊梯田的保护备受瞩目。龙脊梯田位于龙脊山,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开垦历史。龙脊山海拔近千米,坡度大多在26至35度之间,最大坡度达50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修建梯田,主要是因为(  )
    A、土地肥力较低 B、水土流失严重 C、耕地面积不足 D、终年高温多雨
    (2)、从盛夏到初秋龙脊梯田色彩斑斓,从山麓到山顶,作物依次成熟,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这种从山麓到山顶的景观变化反映了(  )
    A、纬度地带性规律 B、陆地干湿度地带性 C、水热条件随海拔变化的结果 D、山地坡向的影响
  • 9、下图中左图为长江、洞庭湖汇流河段示意图,右图为长江、洞庭湖汇流河段三个水文站年内流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河段主要补给类型为(  )
    A、地下水 B、湖泊水 C、冰雪融水 D、大气降水
    (2)、判断图中①②③三个水文站依次是(  )
    A、监利、螺山、城陵矶 B、监利、城陵矶、螺山 C、城陵矶、监利、螺山 D、螺山、监利、城陵矶
    (3)、据图推测,该河段水循环最为活跃的时期是( )
    A、3~4月 B、7~8月 C、11~12月 D、1~2月
  • 10、罗斯海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冰架—罗斯冰架,罗斯海洋流环境复杂。随着全球变暖,近年来罗斯冰架崩离消融明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西风漂流(  )
    A、呈逆时针方向绕南极流动 B、性质与北大西洋暖流一致 C、成因与该纬度海洋广阔有关 D、流经海域海洋生物资源丰富
    (2)、罗斯海南部形成离岸的洋流,表层海水自东向西流动,主要原因是受(  )
    A、盛行西风影响 B、东南信风影响 C、极地东风影响 D、东南季风影响
    (3)、罗斯冰架崩离消融会进一步使该地区气温上升,主要原因是(  )
    A、下垫面反射率升高,冰面温度增加 B、海冰面积减少,海水吸收太阳辐射增加 C、降水明显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 D、海水释放CO2增加,大气吸收太阳辐射增多
  • 11、2023年12月20日,位于山东半岛的烟台、威海地区遭遇冷流暴雪。冷流降雪是山东半岛冬季一种独特的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山东半岛的烟台市和威海市,这些地区被称为“胶东雪窝子”。下图为山东半岛“冷流”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题。

    (1)、图中的“冷流”指的是(  )
    A、寒潮 B、冬季风 C、流冰 D、洋流
    (2)、烟台、威海成为“雪窝子”的主要原因是(  )
    A、西北风携渤海海面暖湿空气遇地形抬升 B、三面环海,水汽充足 C、冬季暖锋活动频繁 D、地势低洼,汇聚气流
  • 12、根据下图气候资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P地的气候类型的成因是(  )
    A、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B、受信风带和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C、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D、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2)、P地气候类型大面积分布在(  )
    A、亚洲 B、欧洲     C、大洋洲     D、北美洲
    (3)、只考虑自然因素的影响,P地区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最为正确的是(  )
    A、含沙量大 B、结冰期较长 C、径流量较丰富 D、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大
  • 13、下图为某日20时地面天气图,图中霜冻线为天气预报的次日霜冻界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    )
    A、甲地受低气压控制,阴雨连绵 B、乙地风力比丙地风力大,气温低 C、丙地次日冷空气过境,有霜冻 D、丁地此时吹偏北风,风高浪急
    (2)、该天气图的日期最接近(    )
    A、2月初 B、5月初 C、8月初 D、11月初
  • 14、第19届亚运会的奖牌取名为“湖山”,设计灵感来自良渚文明玉琮。良渚玉琮的主要材质是透闪石、一种由白云石和石英混合沉淀后形成的变质岩。下图中右图为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良渚玉琮的岩石类型主要为图中的( )
    A、 B、 C、 D、
    (2)、图中数字箭头所表示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
    A、①-固结成岩 B、②-变质作用 C、③-风化侵蚀 D、④-冷却凝固
  • 15、读我国四种常见地貌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选项中关于四幅图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的主要地质构造为断层 B、乙图岩石主要由变质岩组成 C、丙图地貌不受风化作用的影响 D、丁图地貌主要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
    (2)、形成丙图地貌景观的岩石类型、地质构造和所需的外力作用分别是( )
    A、变质岩、水平裂隙、流水侵蚀 B、沉积岩、水平裂隙、风力侵蚀 C、岩浆岩、垂直裂隙、风力侵蚀 D、沉积岩、垂直裂隙、流水侵蚀
  • 16、2023年2月6日,土耳其发生两次7.8级地震,震源深度20km。我国地震救援队于北京时间2月7日23时从北京出发,2月8日4时30分(东三区区时)到达阿达纳机场。救援队开展了为期9天的就援工作。下图示意两次地震震中位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地震救援队前往土耳其的航班( )
    A、飞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 B、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 C、飞机降落时北京时间为8日9:30 D、飞行用时约14.5小时
    (2)、地震救援队救灾期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 B、地球的自转速度减慢 C、安卡拉的昼长变长 D、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小
    (3)、有关此次土耳其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震源位于上地幔圈层 B、土耳其位于板块交界处 C、由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产生 D、一次地震有多个震级多个烈度
  • 1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人们常常认为恐龙生活在热带森林、草原或沼泽中,但是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人们陆续在美国阿拉斯加、澳大利亚南部和南极大陆都发现了多种极地恐龙化石。科学家最近在美国阿拉斯加的王子洗附近(75°N,下图中恐龙遗址)发现了很多生活在距今1.8亿年至6600万年的草食或食肉恐龙幼患的牙齿和骨骼化石。根据恐龙产仔的月份、孵化的时间和该地昼夜节律推断,一些恐龙很可能在北极筑巢、产卵,并把幼崽养大。

    距今时间

    显生宙

    新生代

    第四纪

    260万年后

    新近纪

    260万年前

    古近纪

    0.23亿年前

    中生代

    白垩纪

    0.66亿年前

    侏罗纪

    1.45亿年前

    三叠纪

    2.01亿年前

    古生代

    二叠纪

    2.52亿年前

    石炭纪

    2.99亿年前

    泥盆纪

    3.59亿年前

    志留纪

    4.19亿年前

    奥陶纪

    4.44亿年前

    寒武纪

    4.85亿年前

    元古宙

    5.41亿年前

    太古宙

    25亿年前

    冥古宙

    40亿年前

    (1)、结合所学知识和地质年代表推测,王子洗极地恐龙生活的地质年代最可能在纪和纪。 
    (2)、极地恐龙生存时代的植被主要为植物,这些植物成为今天矿的重要成因之一。
    (3)、推测极地恐龙生存时代王子洗地区地理环境特点。
  • 1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某校地理课题组围绕“喀斯特地貌”进行了主题探究。

    探究1:喀斯特地貌的景观差异

    同学们发现,我国不同地区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存在明显差异。图a为河北西北部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图b为广西中部的喀斯特地貌景观。

    (1)、与图a相比,描述图b所示喀斯特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 
    (2)、图a 与图b所示喀斯特地貌发育程度更高的是 , 依据图c 和表资料,说明其发育程度高的原因。
    (3)、有同学认为,喀斯特地貌不利于人类的生活生产。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举例说明。
  • 19、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土壤是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土壤的淋溶作用与降水有着直接的关系,降水越多,淋溶层越厚。万物土中生,土壤是农业之基,是人类及动植物生存、繁衍生息的依靠。随着人口迅速膨胀,人类对粮食的需求、对生存空间的需要大大增加,土壤面临着严峻的危机。图1是不同植被(森林、草原)作用下土壤剖面深度与有机质的质量百分比关系示意图。图2是不同气候下的土壤剖面发育示意图。

    (1)、与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密切相关的因素是。根据图文信息推测图2中甲乙丙降水量的大小关系。 
    (2)、判断图1中Ⅰ、Ⅱ分别表示的植被类型: Ⅰ 、Ⅱ
  • 20、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水是维系生命与健康的基本需求。习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发展理念。读图“人类活动与水循环关系示意图”。

    (1)、图中各序号代表的水循环环节的名称是:a;c。 
    (2)、图中表示水循环类型有种(填数字),图中体现环保主题的文字是
    (3)、在水循环的各环节中,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示意图中的(填字母),主要影响方式有等(任意列举个例子)。
上一页 780 781 782 783 78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