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图是某气象局绘制的某日10时近地面的气压与气流状况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地区( )

    ①位于北半球 ②位于南半球 ③P为低气压中心 ④M为高气压中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风力最大的是( )
    A、 B、 C、 D、
    (3)、图中①地的风向最可能是( )
    A、偏东风 B、偏西风 C、偏南风 D、偏北风
  • 2、动画片《飞屋环游记》讲述了退休气球销售员费迪逊与少年罗素乘坐由成千上万个氢气球牵引的“飞屋”飞越云层,遨游天际,前往南美洲“天堂瀑布”冒险的故事。下图为《飞屋环游记》剧照和“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飞屋”从地面升至图5位置过程中,“飞屋”的温度变化趋势为( )
    A、越来越冷 B、越来越热 C、先变冷后变热 D、先变热后变冷
    (2)、若“飞屋”从北极上空飞往赤道上空时保持约一万米的高度,二人途中可能感受到( )
    A、先上下颠簸,后左右颠簸 B、先上下颠簸,后平稳飞行 C、先左右颠簸,后平稳飞行 D、先平稳飞行,后上下颠簸
  • 3、下图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图”。据此完成下题。

    (1)、图中序号依次是( )
    A、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B、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 C、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 D、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
    (2)、关于图中各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圈层是主要是由岩石组成 B、②圈层是连续且不规则圈层 C、③圈层是个非常活跃的圈层 D、④圈层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 4、2023年9月,在承德丰宁满族自治县首次发现1.3亿多年前“热河生物群”植食性恐龙化石,全身骨骼保存近乎完整,是填补角龙类恐龙演化发展“断链”的重要一环。下图中左图为挖掘出的恐龙化石,右图为地质年代表(部分),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该恐龙的生存环境最可能是( )
    A、茂密的丛林 B、寒冷的冰原 C、广阔的海洋 D、干旱的沙漠
    (2)、此年代生物的主要特点是( )
    A、裸子植物极度兴盛 B、被子植物高度繁盛 C、脊椎动物开始出现 D、哺乳动物快速发展
  • 5、天气预报APP功能越来越贴心,很多平台增加了紫外线指数和空气质量预报功能。图1为某日某平台显示的拉萨和北京天气预报图,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图1中拉萨和北京紫外线指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天气状况 C、纬度差异 D、海拔差异
    (2)、下列青藏高原的能源中,与太阳能无关的是( )
    A、雅鲁藏布江的水能 B、藏北高原的风能 C、柴达木盆地的天然气 D、藏南谷地的地热能
  • 6、凌日是指行星在绕日运行时恰好处在太阳和地球之间,这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可看到日面上有一个小黑点缓慢移动。2012年6月6日上演的“金星凌日”长达6小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最佳观测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下列四图中正确表示2012年“金星凌日”现象的是(   )                  

    A、 B、 C、 D、
    (2)、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含“金星凌日”的是( )
    A、太阳系 B、银河系 C、河外星系 D、可观测宇宙
  • 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某地理科考小组对某大洲的地理环境进行了科学考察,他们在图a所示的沿海地区选取了十二个点查阅相关资料,绘制了7月份的降水变化曲线,并选取了E和G两条线路进行气候和自然景观的考察。图b示意m地气温和降水量变化。

    (1)、据图a分析g、f两地降水比其他地方多的原因。 
    (2)、说明该科考小组两条考察线路中沿途自然景观的变化。
    (3)、分析m地气候对当地植被和水文的影响。
  • 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伊犁河发源于天山山脉,是一条国际性河流。雅马渡、卡普恰盖为伊犁河上、中、下游的分界。伊犁河上中游河道蜿蜒曲折,穿流在沼泽、湖泊较多的河谷中,自卡普恰盖以下,进入卡普恰盖峡谷,水流清澈,河水最后汇入巴尔喀什湖。下图为伊犁河—巴尔喀什湖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伊犁河谷主要位于我国新疆地区,被誉为“塞外江南”“西域湿岛”。巴尔喀什湖位于哈萨克斯坦境内,湖泊中部半岛把湖面分成东、西两部分,由于特殊的地理形状,使得湖泊东半部仅有数条小河注入,而湖的西半部有水量较大的伊犁河注入,东、西湖区盐度差异很大,随着流域内社会经济发展,巴尔喀什湖面积萎缩明显。

    (1)、说出伊犁河流经卡普恰盖水库后河流下游水文特征的变化。 
    (2)、说明卡普恰盖以下河段水流清澈的主要原因。
    (3)、比较巴尔喀什湖东、西部湖区盐度高低,并说明原因。
  • 9、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伴随着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东西方交往不断增加。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非洲国家中,马拉维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马拉维湖位于非洲东南部,湖泊南北长、东西窄,平均水深270多米,湖岸陡峭。左图为马拉维的地理位置示意图,右图为该国A地降水资料图。

    (1)、据材料信息,指出A地的气候类型并运用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分析A地12月的降水特点。 
    (2)、推测马拉维湖的形成过程,并说明判断理由。
    (3)、根据A、B两地的位置差异,推测A、B两地年降水量的差异,并从B地角度分析原因。
  • 10、阅读图文资料,完成相关问题。

    月牙泉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处在鸣沙山(第四纪以来气候逐渐变干,由风沙作用堆积而成)北麓,党河和西水沟两个洪积扇的交界处,以“亘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的奇观闻名中外。研究表明,月牙泉的形成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相对周边较低的地形条件关系密切。近几十年来,月牙泉水位不断降低,面临消失的危险。下图示意甘肃省敦煌市地貌类型分布(图中右下角为月牙泉景观)。

    (1)、从外力作用角度推测月牙泉较周边地区地势低的原因。
    (2)、说出月牙泉的补给类型,并结合水循环原理说明其补给过程。
    (3)、简述近年来月牙泉水位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 11、植被碳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植物及凋落物中碳元素的重量。我国某河谷地区河流沿岸有成片耕地分布,随着海拔的升高其植被依次为灌丛、阔叶林、针叶林和草本。该河谷南、北两段的碳密度差异明显;在各类植被中,针叶林的碳密度最大。下图示意该河谷南、北两段不同海拔和不同坡向的碳密度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河谷(   )
    A、相对高度北段大于南段 B、河流大致自南向北流 C、北段植被带谱数量较少 D、降水量由南向北减少
    (2)、该河谷阴坡的植被碳密度高于阳坡。推测其原因主要是阴坡(   )
    A、气温较低,植株较为低矮 B、土壤较湿,针叶林分布广 C、降水较少,植物根系发达 D、日照较短,灌草生长较快
  • 12、山地林线高度是指山地垂直自然带谱中的森林分布的上限海拔高度,雪线是永久积雪冰川的下界。读“安第斯山脉某段的植被垂直带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依据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规律,自然带A最可能的是( )
    A、热带草原带 B、针叶林带 C、常绿阔叶林带 D、针阔混交林带
    (2)、关于该山地林线与雪线说法正确的是( )
    A、东坡与西坡相比,雪线更高、林线更低 B、东坡比西坡雪线要低,原因是东坡为信风的迎风坡,降水更丰富 C、东坡比西坡雪线要低,原因是东坡为信风的背风坡,降水更少 D、东坡比西坡林线更低,原因是东坡水热条件更差
  • 13、风吹雪是一种由气流裹挟搬运分散的雪粒,并在弱风区不断堆积的现象,风吹雪的大小与气温、风速、地面粗糙程度等因素有直接关系,对交通运输会产生严重影响。图是日本北海道西海岸某风吹雪路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H指示牌箭头提示( )
    A、路基位置 B、积雪路段 C、坡度较大 D、停车避险位置
    (2)、行道树成排种植在临近路基(甲和乙)上,结果道路积雪严重,原因最可能是( )
    A、行道树遮挡了阳光,路面积雪不易融化 B、行道树减缓了风速,雪粒在路面大量堆积 C、行道树上的大量积雪降落并堆积在道路上 D、行道树涵养水源,降雪较多
  • 14、纳米布沙漠(如下图)濒临大西洋,沿岸海雾浓重,日出后沿岸海雾逐渐飘向内陆。据此回答下题。

    (1)、关于沿岸海雾浓重、多而不散,其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①热带地区,气温高,蒸发旺盛    

    ②呈上升气流,水汽凝结快

    ③沿岸暖流增湿明显                    

    ④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下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日出后沿岸海雾向陆地方向漂移的主要原因是( )
    A、空气对流运动 B、地面逆温现象影响 C、东南信风影响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 15、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德雷克海峡内的海冰进退对全球气候变化有重大影响,冰进(海冰较常年增多)会导致德雷克海峡水流通量减少,海峡西侧水位增高,北上水流增加,冰退则相反。下图示意南太平洋附近海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德雷克海峡海冰较常年减少时( )
    A、赤道向南极输送的热量增加 B、赤道附近海域东西温差增加 C、澳大利亚东岸地区降水减少 D、南美大陆西岸地区水温降低
    (2)、关于图中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洋流①与寒流交汇处,海水搅动,形成渔场 B、洋流②流经沿岸地区,降温减湿,气候干燥 C、洋流③受离岸风影响,形成海雾,影响航行 D、洋流④流经沿岸地区,增温增湿,气候温暖
  • 16、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面的图a示意某区域略图,图b示意该区域甲河某处的剖面图。甲河主要的补给形式及出现最大汛期的时间分别是( )
    A、冰雪融水补给、1月 B、大气降水补给、7月 C、地下水补给、4月 D、大气降水补给、1月
    (2)、图b表示的水体之间相互补给的关系及时间是( )
    A、河流补给地下水、1月 B、河流补给地下水、7月 C、地下水补给河流、1月 D、地下水补给河流、7月
  • 17、下图为“某地气温和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气候类型( )
    A、气温逐月升高 B、气温年较差较小 C、9~12月降水多 D、降水季节变化小
    (2)、对该地各月降水量大小及其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
    A、9~12月降水少,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B、9~12月降水多,西风带控制 C、5~8月降水多,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D、5~8月降水少,东北信风控制
  • 18、读阿拉伯半岛地理位置示意图与沙特某地气候特征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气候特征图,分析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2)、我国广东的纬度与沙特相当,但气候类型截然不同,引起两地气候差异的直接原因是( )
    A、大气环流 B、地形地势 C、大洋环流 D、海陆位置
  • 19、如图中的箭头表示气流运动方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若该图为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不考虑海陆因素影响),且甲地纬度较高,则( )
    A、该环流圈为高纬环流 B、该环流圈为低纬环流 C、甲地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D、甲、乙两地之间盛行东北风
    (2)、若该图表示某月东亚季风环流,且甲地位于乙地的西部,则( )
    A、甲地为高压中心 B、甲地为热带沙漠气候 C、乙地为热带雨林气候 D、甲、乙两地之间盛行东南风
  • 20、下图为“某半球锋面气旋图”。据此回答下题。

    (1)、下列关于图中信息描述正确的是( )
    A、该天气系统位于南半球 B、图中锋面为暖锋 C、图中四点乙地气压最高 D、图中锋面由北向南移动
    (2)、图中甲、乙、丙、丁四点,最有可能出现降雨天气的是( )
    A、 B、 C、 D、
上一页 778 779 780 781 78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