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图为甲、乙、丙三地大气环流年内控制时长分配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甲地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2)、乙地( )
    A、7月温和多雨 B、植被常绿,叶片坚硬 C、河流冰期长 D、黑土广布
  • 2、“二月灰霾、三月风沙、四月柳絮、五月杨树毛儿”是北京常见的地理现象。图为不同性质气团相遇运动模式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图示四种气团相遇运动情况中,最有可能引发北京三月风沙天气的是( )
    A、 B、 C、 D、
    (2)、若出现图中①所示情况,下列现象可能会出现的有( )

    ①大风雨雪天气 ②微风晴朗天气 ③冷锋过境 ④暖锋过境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3、读某日全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1)、这一天是( )
    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
    (2)、这一天之后( )
    A、南极圈内极昼范围将扩大 B、赤道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将增大 C、赤道地区的白昼将变长 D、热带的范围将缩小
  • 4、图为上海某日天气预报的截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据图中所示信息,与当日最接近的节气是( )
    A、秋分(9月23日前后) B、春分(3月21日前后) C、寒露(10月8日) D、清明(4月5日)
    (2)、当天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
    A、南半球,向北移 B、北半球,向北移 C、北半球,向南移 D、南半球,向南移
  • 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令海作为北冰洋的边缘海域,其海冰面积变化与北冰洋海冰面积变化存在巨大差别,甚至表现出完全相反的变化特征。白令海海冰为季节性海冰,多为一年冰。在冬季,也存在少许的多年冰自楚科奇海(北冰洋边缘海)穿过白令海峡进入白令海。白令海海冰结冰初期为 11月,融冰初期为次年5月。有科学家预测最早在下一个十年,白令海冬季将有望成为无冰海域。下图示意2011年、2012年、2018年和2020年3月20日白令海海冰外缘线,图中灰色阴影区域为陆地。

    (1)、描述白令海海冰面积的年内变化特征。
    (2)、相比北冰洋,白令海海冰多为季节性海冰,即使冬季也少有多年冰,试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
    (3)、有科学家预测最早在下一个十年,白令海冬季将有望成为无冰海域,试推测其依据。
  • 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几百年前,普吉岛,尤其是其东南部,是中国和印度商船在航行过程中躲避雨季的落脚地,后来欧洲人在岛上发现了丰富的锡矿。普吉岛的锡矿有两种产状:一种是露天开采的原生锡矿,锡石呈分散细脉状分布在花岗岩中;另一种是储量不亚于岛上原生矿的海岸外砂锡矿。此后,普吉岛持续了五百年的锡矿生产历史,助力泰国成为世界第三大锡矿出口国。随着锡矿枯竭,普吉岛一度衰落,但现已转型为风景迷人、气候宜人的世界旅游胜地。从气候的角度考虑,建议游客11月——次年4月到普吉岛旅游。下图示意普吉岛地理位置及气候资料。

    (1)、指出古代中国商船西行把普吉岛作为落脚地的时间段,并从大气环流角度说明理由。
    (2)、从气候角度,说明欧洲游客选择在11月一次年4月去普吉岛旅游的原因。
    (3)、试从外力作用角度分析普吉岛锡矿的形成过程。
  • 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祁连山区位于中国西北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柴达木盆地和河西走廊之间,横跨中国西北部的甘肃和青海两省,分布有一系列山地、谷地和盆地(如图)。其由西北—东南方向延伸的平行褶皱山脉和宽谷组成,山脉北部分布着连绵的冲积扇。祁连山区是我国西北地区的重要水源地,其水资源也是内陆干旱地区唯一可用于工农业的水资源。它是黑河、疏勒河和石羊河三条重要内陆河的发源地。

    (1)、说明祁连山北部冲积扇连绵分布的原因。
    (2)、从内力作用角度,简述祁连山脉的形成过程。
    (3)、分析祁连山对当地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 8、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意为秋天的露水,通常在清晨看到植物叶片上结有露水。2023年9月8日5时26分31秒进入白露节气。下图示意二十四节气排列顺序。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图示节气,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
    A、小暑 B、小寒 C、立秋 D、谷雨
    (2)、与白露节气昼长大致相同的节气是
    A、小雪 B、芒种 C、大暑 D、清明
    (3)、白露节气后一个月内,赤峰市正午太阳高度
    A、逐日变小 B、先变小,后变大 C、逐日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 9、在中国东南部亚热带某山区沟谷中,一般生长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但其崖下坡顶与坡脚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尤其在偏南向开口的半封闭型谷地,一般会存在坡顶偏干性的灌丛—森林带、坡脚偏暖湿性的沟谷雨林层片及局部谷底湿地。右图示意该地山谷坡麓植被类型。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该地山谷坡麓甲植被是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落叶针叶林
    (2)、与沟谷雨林相比,常绿灌丛

    ①耐旱 ②有茎花现象 ③树冠高大 ④抗强风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该山谷坡麓沟谷雨林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①坡度缓,土壤肥沃 ②沟谷地形封闭,水汽不易扩散 ③通风良好,光照充足 ④地势较低,气候湿热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10、下图示意世界局部地区。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图示洋流

    ①N自南向北流 ②M的性质为暖流

    ③N源于北太平洋暖流 ④M 流向受陆地轮廓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图示洋流对流经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A、洋流 M加快北海冰封速度 B、洋流 N降低流经地区温度、湿度 C、洋流 M 挟带大量冰山北上 D、洋流 N形成水障,汇集暖水鱼
  • 11、汾河(黄河的第二大支流)入黄口湿地是黄河中游受流域—汾河—黄河共同作用影响的狭长形三角洲湿地。下图为5月、7月汾河入黄口湿地降水—地表水—地下水转化关系一般性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描述中与该地黄河河段水情特征相符合的是

    ①5月黄河干流接受湿地和汾河流域地下水补给 ②5月湿地地下水位较汾河高 ③7月河岸带地下水位波动下降 ④7月黄河水整体补给湿地和汾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与5月相比,7月汾河入黄口湿地地表水频繁转化为地下水,这主要得益于
    A、积雪融化量大 B、地下水位抬高 C、冰川融水量大 D、大气降水量大
  • 12、华西地区(21°N~39°N,95°E~114°E),包括以渭河、汉水流域为主的陕南、陇南地区以及四川、重庆、贵州及云南等地。每年秋季,随着夏季风南撤,该地区常出现影响范围大、持续时间长的连阴雨,被称为华西秋雨。来自北印度洋的暖湿水汽对华西秋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下表示意2022年我国华西秋雨指数特征(括号内的数据代表常年的特征)。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区域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持续时间/d

    秋雨量/mm

    北区

    8月25日(9月 12日)

    10月31日(10月 11日)

    67(29)

    186.2(126.4)

    南区

    9月20日(9月9日)

    10月 31日(11月2日)

    41(54)

    168.5(189.5)

    总体

    8月25日(9月2日)

    10月31日(11 月3日)

    67(62)

    173.9(198.5)

    (1)、与常年相比,2022年我国华西秋雨的主要特征是
    A、北区秋雨期偏长,秋雨量偏多 B、南区秋雨结束时间较迟 C、南区秋雨期偏短,秋雨量偏多 D、北区秋雨开始时间较迟
    (2)、华西秋雨多夜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①海陆风 ②盛行西风 ③山谷风 ④地形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我国华西秋雨的水汽主要来源于
    A、西南季风 B、东南季风 C、东北季风 D、西北季风
  • 13、位于大兴安岭西南山麓丘陵山区的七锅山地质公园以被称为“天然锅穴”的花岗岩地貌遗迹为主,是中国重要的岩石地貌之一。该公园地处内蒙古高原和松辽平原的过渡地带,漫长的地质作用成就了当地特殊的地质构造和地貌条件。下列左图为该地质公园景观图,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七锅山地质公园的主要岩石类型为右图中的
    A、甲岩石 B、乙岩石 C、丙岩石 D、丁岩石
    (2)、若发育该地貌的岩石转变为变质岩,需要经历的右图中的地质作用是
    A、 B、 C、 D、
    (3)、七锅山地质公园的“天然锅穴”形成的地质过程是
    A、风化侵蚀--地壳抬升--风力堆积--冷却凝固 B、海相沉积--地壳抬升--风化侵蚀--冷却凝固 C、岩浆入侵--冷却凝固--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D、冷却凝固--外力侵蚀--地壳抬升--风力堆积
  • 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长江中下游地区为我国主要的洪涝灾害区,这里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带和城市、人口密集分布区。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洞庭湖,由于湖床不断抬高,以及湖泊周边的围垦活动,水域面积与容积锐减,往往出现“降水不多灾害大,来水不多洪峰高”的危险局面。

    材料二  图1为19世纪初洞庭湖水系图,图2为20世纪初洞庭湖水系图。

                                     图1                                                          图2

    (1)、分析洞庭湖周边地区洪灾危害较严重的原因。
    (2)、简述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洞庭湖面积变化特点及其对长江洪峰造成的主要影响。
    (3)、简述整治洞庭湖流域洪涝灾害的工程措施。 
  • 1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喀斯特作用是溶解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等)的溶蚀和淀积过程。桂林山水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其山峰玲珑俊俏、柔美婉约。

    材料二:图1A为桂林地表喀斯特景观图,图1B为桂林地下喀斯特景观图,图2为桂林及周边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图为桂林气候统计图。

                        图1

                    图2                                                                 图3

    材料三:北京房山世界地质公园是中国北方半干旱与半湿润气候区喀斯特地貌的典型代表。进入新构造运动时期,山体迅速抬升,这里水的冲蚀作用明显强于水的溶蚀作用。因此,该地的地表喀斯特地貌气势宏大、棱角分明。据考证,“多溶洞”也是北京猿人出现在房山周口店的原因之一。图4为北京房山地表喀斯特景观图。

     图4

    (1)、简述桂林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的主要自然条件。
    (2)、填表,比较桂林地表喀斯特地貌和地下喀斯特地貌。

    地貌

    景观特点

    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有利(一项)

    不利(一项)

    地表喀斯特地貌

       

    地下喀斯特地貌

     
    (3)、与桂林相比,北京房山的地表喀斯特作用弱。试推测其主要影响因素。
  • 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城市热岛效应引发城郊之间形成的空气环流,被称为城市热岛环流。2021年6月11~12日期间,首都北京发生了一次超强城市热岛效应。

    材料二 如图为2021年6月12日04:00北京热岛效应最强时城郊气温距平图。

    (1)、描述图中气温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2)、说明图示期间城郊之间近地面空气流动方向及形成过程。
    (3)、简述缓解北京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
  • 17、2023年7月28日,台风“杜苏芮”在福建晋江沿海登陆。如图为台风“杜苏芮”卫星影像。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监测台风“杜苏芮”影响范围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RS B、GNNS C、GIS D、数字地球
    (2)、应对此次台风造成的灾情当地可以( )
    A、加强自然灾害监测 B、健全灾害管理法规 C、做好卫生防疫工作 D、加强防灾避灾教育
  • 18、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土壤的形成过程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③②①④ D、②④③①
    (2)、与红壤相比,东北平原黑土的特点是( )
    A、土质较为黏重 B、有机质含量高 C、淋溶作用较强 D、土壤的酸性强
  • 19、如图为湄公河部分河段景观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牛轭湖的分布特点是( )

    ①河流的凹岸  ②河流的凸岸  ③地势平坦的地区  ④地形起伏的山区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图示景观最能反映的水循环地理意义是( )
    A、促进能量交换 B、增加水资源量 C、塑造地表形态 D、调节全球气候
  • 20、如图为四种地貌景观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属于风积地貌的是( )
    A、 B、 C、 D、
    (2)、地貌景观甲主要特征表现为( )
    A、横剖面中间厚两边薄 B、河网密布 C、颗粒物均匀 D、位于入海口
上一页 769 770 771 772 77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