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图为11月18日12:00我国海平面气压分布示意(单位:hpa),完成下面小题。(1)、甲地的气压值可能是( )A、1012.5hpa B、1015.0hpa C、1017.5hpa D、1020.0hpa(2)、下面关于此时我国天气实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海南全部、广东大部天气晴好 B、青藏高原大部大风、低温 C、东北大部地区阴、雨夹雪 D、江西、湖南阳光明媚、气温高
-
2、冷链物流一般指物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物品质量,减少物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在我国,由于冷链系统不完善,配送“最后一公里”中出现“断链”、“脱冷”现象,是亟待解决的一个“痛点”。12月,欧洲最大的冷链物流集团(L集团)宣布正式进军中国市场,未来将在中国七大区(华东、华南、华中、华北、西北、西南以及东北地区)建构全套、完善的冷链物流设施。下图为农产品冷链物流流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根据图文材料,判断下列物品运往西安市区必须采用冷链物流运输的是( )A、东北大米 B、洛川苹果 C、挪威三文鱼 D、山东大蒜(2)、我国冷链物流最后一公里“痛点”可能严重导致运输物品( )A、包装破损严重 B、质量安全下降 C、配送时间推迟 D、投递地点不准(3)、我国吸引欧洲冷链物流集团(L集团)投资的优势条件是( )A、消费需求提升 B、冷藏技术完善 C、信息网络发达 D、劳动力充足廉价
-
3、相互之间有生产协作联系的产业在不同的空间集聚,从而使得两地区产生关联性。集聚关联度指数越高;区域之间的关联性越强,区域整体发展越协调。下图为2003年、2008年、2021年三个代表性年份我国七大城市群内部在不同层级的空间上的集聚关联度指数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粤港澳大湾区集聚关联度指数近些年下降明显,推测其根本原因是( )A、产业扩散 B、政策引导 C、资源禀赋 D、地理位置(2)、目前,我国城市群内市级、区县级城市关联度整体呈下降趋势,亟须( )A、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B、加强交通建设 C、调整行政区划 D、差异化布局产业
-
4、读“中国、日本和韩国三国城市化进程曲线图”(根据人口学的纳瑟姆曲线,城市化率超过30%时,国家将进入高速城市化的阶段,直至城市化水平达到70%左右),完成下列各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日本在1950~1970年先后完成了纳瑟姆曲线中的高速城市化②我国自1995年达到30%的城市化拐点,预计高速城市化的进程可以持续到2030年③中国城市化发展速度慢于日本④日本城市化起步晚于韩国,早于中国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城市病”实质上是生态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①资源开发利用不当造成的城市生态问题②城市结构不合理的生态问题,如产业结构、生产布局不当造成生态环境破坏③城市功能不健全造成的生态失衡④城市发展过程中必然产生的问题⑤人口过度增长必然带来的问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
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西南的三江并流地区形成世界上罕见的“山高谷深、山河相间、江水并流而不交汇”的奇特自然地理景观。下图为西南区域图和三江并流及云南丽江周边区域图。
(1)、简述三江并流地区形成“山高谷深、山河相间”奇特景观的地质原因。(从内力和外力作用两方面说明)(2)、说明云南省西部地形对气候的影响。(3)、材料二丽江雪桃产自云南丽江的海拔2400-2800米原生态高原地区,当地优质的土壤和清洁的水源对雪桃生长极其有利。果树不施用化肥、农药,每年3月开花,10月果子成熟,而其他地区的桃子从开花到成熟大多为3-4个月,丽江雪桃果型硕大、色彩鲜艳、口感甜脆、营养极为丰富。分析丽江雪桃果型大、色彩鲜艳、口感好、营养丰富的自然生长条件。
-
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砂田,是用不同粒径的砾石、粗砂、卵石等覆盖在土壤表面而成,是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经过长期生产实践形成的一种世界独有的保护性耕作方法,具有明显的蓄水、保墒、增温、压碱和保持地力作用。砂田出产的西瓜较普通裸地个大、多汁、甜度更高。
下左图为“西北干旱地区某地砂田景观图”,下右图示意某年4月末种植作物前砂田和裸田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
(1)、根据所学知识,说出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参与的主要水循环类型及主要环节名称。(2)、与裸田相比,说出砂田土壤含水量的两项特征。(3)、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砂田耕作方式的好处。 -
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雾是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特定条件下出现在海上或沿海地区上空低层大气的一种水汽凝结现象。北大西洋海雾多发生在4~9月,其中7月发生频率最高。北大西洋的海雾多为暖湿空气遇到冷海面形成的平流冷却雾。对北大西洋海雾的时空规律进行研究和监测预报,有利于保障相关经济活动的安全性。如图为北大西洋7月份海雾频率分布图(单位:%)。
(1)、从海气相互作用的角度,说明M海域海雾发生频率高的原因。(2)、M海域7月盛行西南风,是该海域海雾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M海域7月西南风的成因及其对海雾形成的影响。(3)、简述海雾对北美东北部沿海地区交通运输和渔业捕捞影响大的原因。 -
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为保证冬季农业生产,我国北方地区农民多采用日光温室系统来解决低温冻害问题。日光温室系统往往留有2处通风口,保证散热和湿度稳定。温室顶部的卷帘可根据昼夜情况自动打开或收起。通过卷帘、薄膜和后墙的配合设计,日光温室的气温可全天维持较高的状态。研究表明,日光温室后墙白天接受太阳总辐射约占温室接收太阳总辐射的50%~60%。下图为“某地日光温室示意图”。
(1)、图中日光温室的2个通风口,属于出风口的是(风口①/风口②),通风口打开的时间最适宜在.(上午/下午/晚上)。(2)、根据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析图中的日光温室全天可维持较高气温的原因。(3)、为进一步提升保温效果,请针对日光温室的后墙设计,提出改进建议。 -
9、发生自然灾害并达到应急响应程度时,应按照国家有关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调动救援物资和人员,尽快稳定社会秩序。下图为灾中应急行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某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储备的救生类物品主要是救生圈、救生舟、救生衣等。该基地及其附近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A、寒潮 B、洪灾 C、旱灾 D、泥石流(2)、在对上述自然灾害进行全面监测的过程中,主要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 B、GPS C、GIS D、数字地球(3)、影响应急时间的主要因素有( )
①储备基地到灾区的距离②救灾物资的数量
③应急交通线的通行能力④救灾人员的数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10、为研究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在晋西北黄土区选择5种典型人工林(刺槐、侧柏、油松、刺槐—侧柏、刺槐—油松)为研究对象,测得人工林生长季(4-10月)土壤含水量随时间的变化(下图)。研究发现,人工林浅层(0-100cm)土壤含水量随时间变化大,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趋于稳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典型人工林生长季土壤含水量( )A、和降水量的变化一致 B、均只有一次增减变化 C、生长季末期小于初期 D、最大值出现在7月份(2)、与人工林浅层土壤含水量随时间变化大无关的是( )A、降水量 B、蒸发量 C、植被 D、基岩(3)、若仅考虑植被类型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该地优先选择的人工林类型是( )A、刺槐 B、侧柏 C、刺槐一侧柏 D、刺槐一油松
-
11、下图为河北昌黎海岸沙丘位置示意图,该沙丘地处渤海西岸,由多列沙丘组成,沙丘带宽1-3米,沿海岸线延伸约45km,由滦河口向北逐渐变窄,沙丘高度一般在20-40m。几百年来沙丘位置总体稳定,但主沙丘链有向陆迁移的趋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关于海岸沙丘的成因及东西两侧的坡度推理正确的是( )A、海浪沉积东陡西缓 B、海浪沉积东缓西陡 C、风力沉积东陡西缓 D、风力沉积东缓西陡(2)、在滨海沙滩地区营造防护林对海岸沙丘的影响有( )A、沙丘沿防护林方向延伸 B、沙丘拓宽、增高 C、沙丘西移速度变缓 D、沙丘不受其影响
-
12、读黄河冲积扇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黄河冲积扇的形成过程为( )A、流水侵蚀—流水搬运—流水堆积 B、流水堆积—流水搬运—流水侵蚀 C、流水搬运—流水侵蚀—流水堆积 D、流水侵蚀—流水堆积—流水搬运(2)、与A处相比,B处( )A、沉积颗粒物较大 B、地势起伏较大 C、流水侵蚀作用强 D、流速较缓慢(3)、黄河水位在每年7、8月份达到峰值。推测黄河冲积扇面积增长速度最快的季节3(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
13、海水透明度是指用直径为30cm的白色圆板,在阳光不能直接照射的地方垂直沉入水中,直到看不见的深度。下图为我国沿海夏季海水多年平均透明度等值线(单位:m)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甲地等值线向北凸出的原因可能是( )A、水质清澈的暖流流经 B、海水盐度变小 C、水质浑浊的寒流流经 D、海水密度变大(2)、冬季时,乙地数值为1的等值线会( )A、向东移动 B、向西移动 C、向南移动 D、向北移动
-
14、北京某街道建成1.2万立方米容量蓄水工程,地下部分采用硅砂蜂巢结构用于蓄水、净水。图为蓄水工程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代表水循环环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该工程对水循环的主要影响是( )A、甲增加 B、乙增加 C、丙减少 D、丁减少(2)、该工程的主要意义是( )
①改变地表形态②改善地下水水质
③增加绿化面积④减少城市内涝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5、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早春时节的低温冻害是影响农作物生长的主要障碍。地膜覆盖可以保障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下图为华北平原地膜覆盖景观图(左下图)和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右下图)。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1)、华北平原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量来源是( )A、① B、② C、③ D、④(2)、早春晴朗无云的夜晚,华北平原更易出现霜冻,对越冬农作物造成冻害的主要原因是( )A、①增加 B、②减少 C、③增加 D、④减少(3)、华北平原春播时地膜覆盖可以保障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原理是( )A、减弱了太阳辐射作用 B、减少地面辐射损失 C、增强了大气削弱作用 D、增加了大气逆辐射
-
16、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8月6日2时33分,在山东德州市平原县(37.16°N,116.34°E)发生5.5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局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此处地震震源位于( )A、① B、② C、③ D、④(2)、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在这12秒中人们可以决定是躲是逃。据此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 )A、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的差异 B、人体对紧急事件的反应能力 C、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 D、建筑物的抗震系数
-
17、读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局部),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四个城市中,年太阳辐射总量最丰富的是( )A、兰州 B、台北 C、上海 D、昆明(2)、下列能源类型的形成与太阳辐射能密切相关的是( )A、核能 B、地热能 C、太阳能 D、潮汐能(3)、农业谚语“鱼靠水,娃靠娘,万物生长靠太阳”,体现了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 )A、光热资源 B、化石燃料 C、生产能源 D、生活能源
-
18、火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是其中距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也是与地球最相似且距离最近的行星。火星表面遍布撞击坑、峡谷、沙丘和砾石,没有稳定的液态水,但火星仍被认为是太阳系中除地球外“最适宜”人类生存的星球。下表为地球与火星的各项数据对比,其中质量、体积、自转与公转周期都以地球为1。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名称
与日距离/km
质量
体积
自转周期/天
公转周期/年
表面平均温度/℃
地球
1.49×108
1
1
1
1
15.85
火星
2.28×108
0.11
0.15
1.03
1.88
-62.15
(1)、与地球相比,火星上不存在稳定液态水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质量、体积较小 B、表面多沙丘、砾石 C、表面平均温度低 D、与太阳的距离较远(2)、与地球相比,火星表面温度较低的原因不包括( )A、距离太阳较远,接收太阳辐射更少 B、风沙活动强烈,大气中的尘埃较多 C、大气层稀薄,大气的保温作用更弱 D、大气中二氧化碳占比较低,吸热少 -
19、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图中铁路沿线地区沙漠、雪山、碧水、草原相映成趣。读图回答问题。(1)、从气候、地形、水文、植被要素的相互联系,说明该地区“沙漠、雪山、碧水、草原”景观形成的原因。(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简述R河上游来水量减少对下游生态环境的影响。(3)、分析图示地区气候的形成原因并从气候对地貌、水文、植被等要素的影响,说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风漂流和极地环流是海水分别受盛行西风和极地东风吹拂而成的。南半球的西风漂流为寒流。罗斯地区存在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冰架,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该地的冰架正在消融。下图为南极洋流环流图。
(1)、在图中“”上标注箭头表示极地环流的流向,并说明理由。
(2)、简述图中西风漂流为寒流的原因。(3)、说明罗斯地区冰架消融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