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选修:旅游地理】

    通过人造资源和对次级资源进行提升改造而形成区域吸引力,是我国诸多景区的发展思路,这类景区采用了重资产的发展模式。然而,旅游者从简单的观光到深度体验的需求升级和盈利的需求,要求旅游开发应当从重建设、重资产的开发模式向重项目、轻资产的开发模式转变。如河南省鲁山县云裳牧场项目,开发者将主要的精力和资金投入各类轻资产游乐项目(包括滑草、五彩滑道、森林营地、高空吊桥、跑马场等)的建设,形成景区的引爆点,以游乐项目的营收快速实现投资收益,进而带动景区其他项目的开发建设,实现良性的滚动式发展。近期,云裳牧场项目依托周边现有的村庄发展农家乐和民宿,为景区减小前期建设负担的同时,为周边村庄带来收益,实现景区和周边村庄的合作共赢。

    推测重资产旅游发展模式的特点,并为轻资产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提供建议。

  •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早在1960年我国登山队首次攀登珠峰时,就发现珠峰北坡的许多冰川谷里昼夜盛行下山的南风,这就是“冰川风”,其形成原因是冰川上的气温永远比同海拔的自由大气低。珠峰北坡的冰川风十分强劲,在冰川中部,平均风速达3米/秒,最大可达10米/秒。在珠峰科学考察队的记载中写道:“尤其在晴朗的下午,强劲的冰川风有时会扬起砂石,掀起帐篷。”

    材料二下图为冰川风形成示意图。

    (1)、分析珠峰北坡冰川谷昼夜均能够形成冰川风的主要原因。
    (2)、简述珠峰北坡冰川谷冰川与山谷间的气流运动过程。
    (3)、分析在晴朗的下午珠峰北坡冰川的中部冰川风最为强劲的原因。
    (4)、与珠峰相比,祁连山北坡的冰川风(填“强”或“弱”),并作出合理解释
  •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深圳、东莞等大湾区城市在借鉴香港“工业大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落地性改良,逐渐形成符合大湾区的“工业上楼”发展模式,将传统工业厂房由平面空间向立体空间转换。下图为普通厂房与“工业上楼”模式对比示意图。

    (1)、简析深圳、东莞等城市推广“工业上楼”的原因。
    (2)、简述“工业上楼”后可能产生的主要问题。
    (3)、列举适宜推广“工业上楼”的企业应具备的条件。
  • 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距今约1亿年,北美板块大致已经漂移到现今的纬度位置附近,北美西部为贯通北冰洋和墨西哥湾的西部陆海,瓦希塔山脉—阿巴拉契亚山脉成为重要的分水岭。距今约6500万年,西部陆海整体抬升,逐渐演化为高原。直到距今约5000万年,密西西比河贯通瓦希塔山脉,向南注入墨西哥湾,彼时的田纳西河成为阿巴拉契亚山脉西缘独流入海的河流。考察确认距今约3000万年,田纳西河已经注入俄亥俄河,成为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左图示意距今约1亿年北美南部的水系,右图示意距今约5000万年密西西比河、田纳西河的位置关系。

    (1)、比较距今约1亿年时瓦希塔山脉两侧河流水文特征的差异。
    (2)、西部陆海的抬升改变了瓦希塔山脉北侧的气候、地形特征,试分析这些特征变化对密西西比河贯通方向的影响。
    (3)、推测田纳西河向西改道成为密西西比河支流的条件。
  • 5、图为某地地质图,图中褶曲为向斜构造。岩层M、N、K、L、T为沉积岩,X为侵入岩,Y为断层。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岩层或地质构造形成顺序正确的是( )
    A、M-N-K-L-T-Y-X B、T-L-K-Y-X-N-M C、T-L-K-Y-N-M-X D、T-L-K-N-M-Y-X
    (2)、图中( )
    A、X岩体矿物结晶颗粒物细小 B、N岩层受张力作用质地疏松 C、断层西北侧向北移动 D、断层东南侧相对下降
  • 6、地面气旋一般和锋面联系在一起,我们称之为锋面气旋。现代气象研究将锋面气旋发展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如下图所示,图中阴影为云区,实线为等压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锋面气旋天气的发展过程为( )
    A、Ⅰ→Ⅱ→Ⅲ→Ⅳ B、Ⅳ→Ⅱ→Ⅰ→Ⅲ C、Ⅱ→Ⅳ→Ⅰ→Ⅲ D、Ⅳ→Ⅱ→Ⅲ→Ⅰ
    (2)、锋面气旋发展过程中,暖气团全部脱离地面被抬升到空中,低层全部被冷气团占据的是( )
    A、I B、 C、 D、
  • 7、工业生态效率是指生态资源满足人类需要的效率,它是产出与投入的比值。将工业生态效率分为工业经济、能源、环境三个子系统,既能有效分析各子系统内部的效率,也有助于全面分析工业发展与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之间的关系。图示意长江经济带工业生态系统效率测算的网络结构。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工业生态效率三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的治理能推动能源需求增加 B、能源消耗仅通过碳排放影响环境 C、能源子系统能支撑工业经济发展 D、工业经济发展会提高固废利用率
    (2)、长江经济带能源子系统效率水平表现为( )
    A、中游最高、上游最低 B、上游最高、中游最低 C、中游最高、下游最低 D、下游最高、上游最低
    (3)、长江经济带的环境效率水平在中游最低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发展对能源的依赖性较强而产出较低 B、工业污染物排放量大且环境治理效果不好 C、工业资本投入不足且单位能源消耗成本高 D、能源再利用率低且环境治理资本投入不足
  • 8、湿绝热垂直递减率是指有水汽凝结时的空气垂直递减率,大约为(0.6°C100m干绝热垂直递减率是指无水汽凝结时的空气垂直递减率,大约为1°C100m读我国西南某区域(区域内地形为2000m以上的高山)某日等温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区域山地走向为( )
    A、东北—西南 B、西北—东南 C、东一西走向 D、南—北走向
    (2)、若此日当地盛行风为西南风,沿图示虚线(23°26'N)所做地形剖面,最吻合的是( )
    A、 B、 C、 D、
    (3)、这片山区中,很多地方四季如春,物产丰富,环境优良,但却人口稀疏,其制约的根本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农业 D、经济水平
  • 9、在我国乡村发展历程中,介于县城和乡村之间的建制镇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县城和乡村的投资力度增大,县城对乡村地区的服务功能愈发突出,镇逐渐成为城乡建设中的薄弱环节。下图示意广东某典型县域“县—镇—村”空间服务结构的演变。完成下面小题。

    (1)、服务结构模式由阶段Ⅰ向阶段Ⅱ演变直接得益于( )
    A、县城的范围扩大 B、交通条件的改善 C、农业规模化推广 D、建制镇企业发展
    (2)、与阶段Ⅰ相比,阶段Ⅱ的建制镇( )
    A、村民就业比例降低 B、服务空间范围缩小 C、医疗教育水平降低 D、商品交易类型减少
    (3)、当前建制镇对农村地区服务职能依然突出的县域可能是( )
    A、大城市周边直接管辖县 B、平原上以农业为主的县 C、经济水平落后的山区县 D、行政区划面积较小的县
  • 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若尔盖盆地位于川甘青三省交界地带,是随着青藏高原隆起形成的断陷盆地,地质史上经历了“湖泊形成—湖泊消失—黄河贯通—湿地形成”的自然演变。研究表明,若尔盖湖泊消失与古黄河贯通有关。湖水外泄后,黄河在古湖底形成一个巨大的U型弯曲,贯通了上游长达910千米、面积约86050平方千米的流域,水系特征发生了明显变化。图15左图为若尔盖盆地位置与范围示意图,右图为某考察队拍摄的黄河玛曲段台地沉积覆盖物。

    (1)、推测若尔盖古湖泊的形成过程。
    (2)、若尔盖湖泊消失与古黄河贯通有关,说明其判断依据。
    (3)、与贯通前相比,简述黄河贯通若尔盖盆地后水系特征的变化。
  • 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梅江为韩江的主源,是广东省梅州市主要的河流之一(下图)。2016年1月23日起,一股超强冷空气影响广东,梅江流域气温下降到0℃以下,且后续气温回升不明显。1月26~27日,梅江流域经历了一场小范围降雨,28日9:00~29日5:00梅江干流区域普降大暴雨,降雨总历时20小时,全流域平均降雨量为89.6毫米,此次暴雨引发该流域枯水期最大洪水。

    (1)、分析该次暴雨洪水成为枯水期最大洪水的原因。
    (2)、根据此次洪水特点,阐述对我国枯水期洪水预报的启示。
  •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康养产业是集养老、养生、医疗、文化、体育、旅游等诸多业态为一体的产业链。我国各地区都在积极结合自身资源全力推动康养产业的发展。磐安县隶属于浙江省金华市,位于浙江省中部,距离杭州、温州、宁波均在2小时以内,属长三角南翼经济区及浙中城市群经济区范围。磐安县森林覆盖率约为80.6%,被誉为“浙中盆景、天然氧吧”。县内有全国唯一药用植物国家自然保护区——大盘山自然保护区,是中国药材之乡。近年来,磐安县正着力打造成以“乡村慢生活+中医药健康养生”为特色的华东地区著名康养基地。下图为磐安县简图。

    (1)、据图推测磐安县康养产业集中分布区,并说明理由。
    (2)、指出磐安县发展康养产业的社会经济条件。
    (3)、分析磐安县发展康养产业可能面临的困难。
  •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地岛主要由南、北两大岛组成,从东北向西南延伸达1000千米,多山地,最高点海拔1590米,岛上未覆冰的地带以沼泽为主。这里冬季平均温度为-22~-16℃,夏季2~7℃,气候严寒,多大风天气。下图示意新地岛位置。

    (1)、请描述新地岛的地理位置。
    (2)、分析新地岛气候严寒的原因。
    (3)、说明新地岛多沼泽地的原因。
  • 14、北极放大效应指当地球气候受到温室气体增加等因素的影响时,极地地区比低纬度地区的近地表升温更加迅速。1998~2012年,北极变暖速率达到全球平均水平的六倍以上。下图是北极海冰最小覆盖度边缘对比。虚线为2013年海冰最小覆盖日(9月21日)的覆盖边缘,实线为2019年海冰最小覆盖日(9月24日)的覆盖边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知,下列不属于北极海冰变化特点的是( )
    A、加拿大北部群岛地区海冰增长 B、格陵兰岛地区海冰边缘变化不大 C、2019年海冰比2013年海冰的覆盖面积减小 D、挪威海地区海冰增长
    (2)、北极放大效应的原理是( )

    ①海冰融化,海洋吸收的太阳辐射能增加        ②海洋蒸发量增大,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强

    ③北极沿岸多发达国家,CO2排放量巨大        ④北极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 15、土壤是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面“镜子”,不同土壤可以反映出不同的气候、地表物质、地形、水文条件、生物及人类活动情况。下图为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生物与土壤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树木枯枝落叶多,因此森林土壤最肥沃 B、生物为土壤提供有机物,从而改变土壤结构 C、植物为土壤的形成提供水分和热量 D、生物决定着土壤的发育进程
    (2)、与缓坡相比,陡坡土壤一般较薄,其主要影响因素为( )
    A、风化基岩 B、矿物颗粒 C、土壤微生物 D、地表径流
  • 16、2023年4月6日,我国第3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返回位于上海的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南极科考任务圆满完成。下图为我国已建成的南极科学考察站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罗斯海新站到长城站,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 )
    A、先东北,再东南 B、先东南,后东北 C、先西南,再西北 D、先正南,后正北
    (2)、南极考察站中,位于东半球且线速度最大的是( )
    A、罗斯海新站 B、长城站 C、昆仑站 D、中山站
  • 17、下图为某日世界某区域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单位:hPa)。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季节,被丁处气压切断的是( )
    A、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B、阿留申低压 C、副极地低压 D、亚洲低压
    (2)、关于图中各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刻,丙地盛行西北风 B、控制丁地的天气系统是锋面高压 C、乙地上空存在抬升气团 D、甲地即将迎来沙尘暴天气
  • 18、下图为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岩石不可能形成的变质岩是( )
    A、大理岩 B、板岩 C、片麻岩 D、砂岩
    (2)、根据示意图,下列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M断层形成、挤压褶皱、P岩层形成、岩浆侵入 B、挤压褶皱、P岩层形成、岩浆侵入、M断层形成 C、挤压褶皱、P岩层形成、M断层形成、岩浆侵入 D、P岩层形成、挤压褶皱、岩浆侵入、M断层形成
  • 19、下图左图为沿某经线的大气运动示意图,右图为左图中甲气压带及其南北两侧风带的风向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甲气压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带 B、受其控制的地区高温少雨 C、是空气受冷收缩下沉形成 D、导致了东非草原动物迁徙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示时段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B、乙风带为极地东风带 C、丁风带一定是干燥的 D、丙是动力原因形成的
  • 20、地质图上,构造等高线是指某一岩层顶部海拔相同点的连线。下图示意某区域的白垩纪岩层构造等高线和地形等高线,地形等高线的等高距是60米,山峰最高点海拔为681米,河流丁处有一落差20米的瀑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最高山峰成因是( )
    A、向斜成山 B、背斜成山 C、断层抬升成山 D、瀑布下蚀成山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河流流向为自东北流向西南 B、丙地海拔可能为355米 C、甲处和乙处相对高差可达200米 D、因为是凹坡,丁地无法看到乙山峰
上一页 733 734 735 736 73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