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22年10月26日“雪龙2”号极地科考船从上海出征前往南极执行科考任务,并于2023年4月上旬顺利返沪,图为“雪龙2”号考察路线图。读图回答下题。

    (1)、航线中( )
    A、①海域—顺风—盐度较高 B、②海域—逆水—降水丰沛 C、③海域—顺水—密度较大 D、④海域—顺水—沿岸沙漠
    (2)、长城站位于中山站( )
    A、西北 B、东南 C、西南 D、东北
  • 2、乌干达共和国有“高原水乡”之称,首都坎帕拉建在一些山头上,大街上到处都是芭蕉树,被称为“芭蕉城”。图为“乌干达共和国位置图和坎帕拉的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下题。

    (1)、坎帕拉气温特点及其形成原因组合正确的是( )
    A、全年均温高—海拔低 B、气温年较差大—深居内陆 C、全年均温低—纬度高 D、气温年较差小—湖泊调节
    (2)、符合坎帕拉气候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的是( )
    A、河流径流量小 B、全年有2次汛期 C、结冰期长 D、流速快
    (3)、推测芭蕉的生长习性是( )
    A、耐旱耐寒 B、喜雨怕晒 C、喜湿怕涝 D、喜温抗盐
  • 3、图为“2021年4月18日8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题。

    (1)、图中,风力较大且风向偏北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据图可知( )
    A、内蒙古东部将遭遇强烈降水 B、东海海面风大浪高航行艰难 C、四川省西部加强泥石流预警 D、华南地区正在遭受持续降雨
  • 4、美国犹他州有一座拱门国家公园,三亿年前这里是一片汪洋。图1为“拱形石门景观图”,图2为“拱形石门景观图”。读图回答下题。

       

             图1                           图2

    (1)、形成拱形石门的岩石是( )
    A、 B、 C、 D、
    (2)、形成拱形石门景观的地质作用有( )
    A、①③⑥ B、②⑤⑦ C、④⑤⑥ D、③④⑦
  • 5、某中学(36°N,117°E)地理兴趣小组用一支长5厘米的铅笔做“立竿见影”的小实验,图为“该地北京时间9月16日9时51分时的影子”。读图回答下题。

    (1)、该日与图中影长相等时的另一个时刻为北京时间( )
    A、12:49 B、13:26 C、14:33 D、14:21
    (2)、该日正午铅笔影长约( )
    A、2.01厘米 B、3.38厘米 C、5.12厘米 D、6.74厘米
  • 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毛腿沙鸡羽毛为沙褐色、布满黑色斑点,双脚长有浓密的羽毛。通常贴地面低空飞行,一般飞行数百米即降落,不迁徙,但游荡。柴达木盆地是其主要分布地区之一,以盆地盐沼附近生长的小灌木为食,数量稀少,吸引了一批观鸟爱好者。下图为柴达木盆地位置示意图。

    (1)、 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柴达木盆地对毛腿沙鸡形态特征的影响。
    (2)、 分析柴达木盆地毛腿沙鸡不迁徙的原因。
    (3)、柴达木盆地曾是古海洋的一部分,试从地形、地质和气候3个要素说明该地盐沼的形成过程。
  • 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索科特拉岛是印度洋西部一群岛的主岛,面积3 635平方千米。该岛与大陆已经隔绝1 800万年,独有植物达 37%,岛上植物适应能力强,随处可见生长在悬崖上的“沙漠玫瑰”,完全不需要土壤的无花果等。由于其稀有生物品种多,被称为“印度洋的加拉帕戈斯(人间天堂)”。2008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枣椰、烟草、畜牧业和渔业是岛上经济支柱。下图分别示意索科特拉岛位置和气候。

    (1)、 该岛夏季渔业资源丰富,与该海域洋流有关,请在图中两条线上用箭头画出该季节洋流流向,并说明该洋流的形成过程及性质。

    (2)、分析该岛降水稀少的原因。
    (3)、依据图文材料,指出该岛上植物的生长习性。
  • 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乞力马扎罗山被称为“赤道上的雪峰”,其山麓水草丰美,山腰草木葱翠,山顶白雪皑皑。下图为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谱分布示意图。

    (1)、 指出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谱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并分析垂直自然带变化的原因。
    (2)、 简析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类型丰富的原因。
    (3)、 指出乞力马扎罗山南坡和北坡雪线高度的差异,并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 9、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在图示物质循环过程中,属于发源于软流层中的物质是( )
    A、c B、d C、e D、f
    (2)、在图示物质循环过程中,形成黄土高原的物质属于( )
    A、a B、b C、c D、d
    (3)、图示①②③三个环节分别是( )
    A、外力作用  变质作用  岩浆活动 B、变质作用  外力作用  重熔再生 C、外力作用  重熔再生  变质作用 D、变质作用  岩浆活动  外力作用
  • 10、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其中①指断层。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图中①②③④形成的先后顺序依次为(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②③①④
    (2)、图中砂砾岩层下界为相对平坦的面,该面形成时期( )
    A、地壳抬升,遭受侵蚀 B、地壳下降,接受沉积 C、地壳稳定,接受沉积 D、地壳稳定,遭受侵蚀
  • 11、锡林河是流经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一条内流河。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300毫米,降水集中在6—8月,4月存在春汛,但伏汛不明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锡林河春汛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
    A、地下水 B、大气降水 C、冰川融水 D、积雪融水
    (2)、锡林河伏汛不明显的主要原因是夏季( )
    A、冻土融化,下渗量大 B、生活用水量大 C、植被繁茂,蒸腾量大 D、生产用水量大
  • 12、读2021年1月5日8时亚洲局部地区气压分布图(单位: hPa)(下图), 1 天后,A天气系统移动到北京,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甲、乙、丙、丁四条线附近,最可能形成暖锋的是( )
    A、 B、 C、 D、
    (2)、下列诗句描述的天气,与北京1月6日的天气最不相符的是( )
    A、大风起兮云飞扬 B、北风吹雁雪纷纷 C、暖风吹得游人醉 D、朔风卷地吹急雪
  • 13、土族传统村落大多分布于青海河湟地区的川水、浅山、脑山地区,地处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此地群山起伏,河流广布,地形复杂多样。下图示意土族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推测土族传统村落具有的建筑特点是( )
    A、高墙合院 B、尖顶木屋 C、白墙黑瓦 D、宽门大窗
    (2)、影响河湟地区河谷两岸土族传统村落数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条件 B、土地面积 C、土壤肥力 D、生态环境
    (3)、图中四处聚落规模最大的是( )
    A、 B、 C、 D、
  • 14、下图为“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关于甲气压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冬季北移,夏季北移 B、气温低,气流下沉 C、控制地区昼夜温差小 D、控制地区降水稀少
    (2)、有关 a 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乙风带与甲气压带交替控制 B、全年受乙风带影响,降水稀少 C、终年温和多雨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 15、中国国航直飞德国的国际航班于北京时间6月26日11:00从浦东国际机场起飞,航班到达德国法兰克福 (50°02'N,8°34'E)机场时,当地区时为6月26日 17:00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若不考虑当地的天气状况,航班起飞时,法兰克福可能( )
    A、旭日东升 B、艳阳高照 C、夕阳西下 D、正值深夜
    (2)、该航班全程飞行时间为( )
    A、9小时 B、10小时 C、13小时 D、14 小时
  •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溶洞是指喀斯特地貌区的石灰岩被含有二氧化碳的流水所溶蚀而形成的天然洞穴。下图示意我国亚热带地区某喀斯特溶洞断面。该溶洞具有明显的分层结构,在不同高度分布着3层水平溶洞,从第一层溶洞至第三层溶洞形成时间由早到晚,水平溶洞存在规模差异。

    (1)、从气候、地形和地质角度简述溶洞的形成条件。
    (2)、推测第二层溶洞随时间推移可能发育的地貌景观。
    (3)、简述图中第一层溶洞和第三层溶洞发育情况的差异。
  • 17、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纽芬兰渔场位于北美大陆的东海岸纽芬兰岛附近,下图为纽芬兰岛位置图,早在16世纪,这里的鱼群非常密集,人们甚至用“可以踩着鳕鱼背在海面上行走”来形容。经过几个世纪的开发,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大型机械化拖网渔船开始在渔场作业后,纽芬兰渔场的鱼群数量急剧下降。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从海水运动角度说明纽芬兰渔场的形成原因。
    (2)、比较甲、乙、丙三处表层海水温度差异,并分析主要原因。
    (3)、分析纽芬兰渔场鱼群数量急剧下降的原因。
  • 18、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0年我国最大的深水钻井船“大连开拓者”号,在大连开工建造,这是世界上在建的最大深水钻井船,其钻井深度可达9110米。

    材料二下图为岩石圈部分构造图。

    (1)、图中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自然环境的地球外部圈层有哪些?
    (2)、①②两层构成地壳,写出④界面的名称。
    (3)、写出“大连开拓者”号钻探到最深时的图示序号、圈层名称及其状态。
    (4)、试从圈层厚度的角度,分析地壳的主要特征。
  • 19、我国大兴安岭北部多年冻土层(埋藏深度一般在地面以下0.3~0.7m)上生长着大片以落叶松为主的亚寒带针叶林,其水平生长的侧根发达,主根难以深入地下。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多年冻土融化,针叶林生态系统受到巨大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大兴安岭森林树种叶子呈针状的原因是(   )
    A、干旱少雨 B、暖湿多雨 C、昼夜温差大 D、气候寒冷
    (2)、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针叶林的分布(   )
    A、南界将会南移 B、位置变化不定 C、北界将会南移 D、南界将会北移
  • 20、国庆期间,王老师带领地理研学小组到山东省某地进行实地考察研学。下图为考察区域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通过考察可知(   )
    A、该地地形以高原为主 B、山峰目测高度915米 C、甲地不能观测到乙地植被 D、该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2)、图中(   )
    A、乙坡为可种植的缓坡 B、甲地径流速度小于丙处 C、丁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 D、桥梁海拔可能是320米
    (3)、图示区域的最大高差最接近(   )
    A、555米 B、585米 C、615米 D、655米
上一页 654 655 656 657 65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