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以前多种植小麦。近些年来,这里通过技术革新,多改种水稻。据此完成下题。
    (1)、黑龙江省成为我国重要的粮食输出省,主要原因是该省(   )
    A、农业生产规模大 B、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高 C、人口密度低 D、城市化水平高
    (2)、黑龙江省为种植水稻,技术革新需重点解决的自然问题是(   )
    A、地形崎岖 B、水源缺乏 C、土壤贫瘠 D、热量不足
    (3)、黑龙江省由种小麦改为种水稻,可能的原因是(   )
    A、水稻单位面积产量较高 B、北方人喜食稻米 C、种水稻耗用劳动量较少 D、稻谷更易于储存
  • 2、城市中主要的功能区包括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很多城市在工业区与住宅区之间会设置绿化隔离带,减少工业对住宅区的负面影响。下图示意某城市主要功能区及绿化隔离带分布,其布局基本合理。据此完成下题。

    (1)、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功能区分别是(   )
    A、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绿化隔离带 B、商业区、住宅区、绿化隔离带、工业区 C、住宅区、商业区、绿化隔离带、工业区 D、住宅区、绿化隔离带、商业区、工业区
    (2)、推测该地最小风频的风向是(   )
    A、东北风 B、西南风 C、东南风 D、西北风
    (3)、推测图中河流的流向是(   )
    A、自北向南流动 B、自西向东流动 C、自南向北流动 D、自东向西流动
  • 3、河南省2020年年末总人口为11526万人,比2019年增加40万人,常住人口9941万,常住人口排在广东省、山东省之后,居全国第三位。下图为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题。

    (1)、河南省面积并不大,但却成为我国人口大省,其主要的原因是(   )
    A、历史悠久,自然条件优越 B、经济发达,外来人口多 C、人口政策宽松,出生率高 D、矿产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充分
    (2)、图中甲地区人口主要分布在(   )
    A、河谷地区 B、高山地区 C、湖泊周围 D、矿区
    (3)、乙地区的人口比较稀疏,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土壤 D、植被
  • 4、2021年5月7日至10日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海口举办,展会上亮相的吉祥物“元宵”(下图)的原型来自海南特有物种海南长臂猿。该物种在海南曾广泛分布,后栖息地遭到破坏,濒于灭绝。1980年建立霸王岭自然保护区后,其数量已有较大增长。其栖息地植物全年旺盛生长,森林颜色呈深绿色,植物种类丰富,垂直结构复杂,有数量丰富的藤本植物、附生植物等。据此完成下面下题。

    (1)、海南长臂猿栖息地的植被类型为(   )
    A、热带雨林 B、落叶阔叶林 C、针叶林 D、常绿阔叶林
    (2)、台风是海南长臂猿栖息地植被遭到破坏的重要自然因素之一。实时监测台风移动路径的变化,主要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B、遥感技术 C、地理信息系统 D、以上皆可
  • 5、海中断崖”是指海水性质发生跃变,导致海水浮力由上至下急剧减小的现象。当潜艇在水下航行遭遇“海中断崖”时,受到的浮力会突然减小,若不及时采取措施,潜艇就会急速下沉,造成严重事故。完成下面下题。
    (1)、下列关于“海中断崖”现象发生时的海水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水盐度由上至下急剧增加 B、海水密度由上至下急剧减小 C、海水温度由上至下急剧降低 D、海水温度由上至下变化不大
    (2)、下列关于海水密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水平方向上,大洋表层海水密度整体上随纬度的增高而降低 B、海水密度的垂直分布规律是从表层向深层逐渐降低 C、海水密度不会影响海水运动 D、海水密度在垂直方向上的突然变化会影响鱼类的生存和繁殖
  • 6、2021年,河南郑州发生“7·20”特大暴雨,引发严重的城市内涝、流域洪水等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植被浅沟是在地表沟渠中种植植物的一种工程,通常布局在城市道路两侧和不透水地面周边等地,与城市雨水管网或集水池相连。下图示意植被浅沟的工作原理,箭头表示水循环环节。据此完成下面下题。

    (1)、与不透水地面相比,植被浅沟的主要功能是(   )
    A、使a减少 B、使b增加 C、使c增加 D、使d减少
    (2)、在城市建设中,植被浅沟可以(   )
    A、减少城市污水 B、缓解城市内涝 C、造成地面沉降 D、影响交通出行
    (3)、下列有关水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使陆地淡水总量增加 B、不同水体循环更新周期相同 C、使地表高低起伏加大 D、促进地球圈层之间物质迁移
  • 7、湖南省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对省内最大湖泊O周边的湖陆风进行了研学活动,下图为四个观测点(①-④)(下左图)及某观测点一天中风速示意图(下右图)。据此,完成下面下题。

    (1)、下列关于湖陆风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白天Ⅰ;晚上Ⅱ B、白天Ⅲ;晚上Ⅳ C、白天Ⅱ;晚上Ⅲ D、白天Ⅳ;晚上Ⅲ
    (2)、由图可知,一天中(   )
    A、陆风最大风速大于湖风 B、湖陆温差最大时约为14时 C、湖风持续时间长于陆风 D、湖风为西风,陆风为东风
  • 8、下图是我国北方某地某日逆温层厚度最大时,由空中拍到的景象照片,照片显示高高的烟囱伸出“云海”,将工业废气烟雾排放在茫茫“云海”之上。完成下面下题。

    (1)、该照片拍摄的时间最有可能是(   )
    A、冬季日出前 B、夏季日落后 C、春季上午 D、秋季下午
    (2)、下列图中最容易出现此现象的是(   )
    A、 B、 C、 D、
  • 9、截至2020年8月31日我国已经有相当多的地方步入秋天的“门槛”。左图为“2020年8月31日发布的我国季节分布示意图”,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简图”。完成下面下题。

    (1)、下列数字的含义正确的是(   )
    A、①表示大气反射作用 B、②表示大气削弱作用 C、③为短波辐射 D、④表示大气保温作用
    (2)、8月底北方不少地方已入秋,但西北的新疆白天气温还是很高,原因是(   )
    A、①较弱②较强 B、②较弱③较强 C、③⑤都较弱 D、①④都强
    (3)、与同纬度东部地区相比,云南大部分地区已经步入秋天,主要原因是(   )
    A、晴天多 B、白昼长 C、纬度低 D、地势高
  • 10、十二使徒岩”是过去的1000到2000万年中,来自南部大洋的风暴和大风卷起巨浪,不断地侵蚀相对松软的石灰岩悬崖而形成。随着岁月的洗礼,原来的“十二使徒岩”现在只余下八个。下图分别为“十二使徒岩”景观及“十二使徒岩”形成过程图。据此,完成下面下题。

    (1)、结合材料推测“十二使徒岩”形成过程是(   )
    A、海蚀拱桥—海蚀洞穴—拱桥倒塌 B、拱桥倒塌—海蚀洞穴—海蚀拱桥 C、海蚀洞穴—海蚀拱桥—拱桥倒塌 D、海蚀洞穴—拱桥倒塌—海蚀拱桥
    (2)、原来的“十二使徒岩”,现在只余下八个的原因是(   )
    A、强烈的海风吹倒石柱 B、与海水发生化学反应溶解石柱 C、海平面上涨淹没石柱 D、海浪侵蚀石柱根基倒塌并破碎
  • 11、丹娘沙丘位于西藏自治区米林县丹娘乡。它遥望皑皑的雪峰,背靠葱茏的青山,面对碧蓝的雅鲁藏布江。季风不仅给这里送来了湿润,也成就了一片沙海。下图为丹娘沙丘周边地形及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下题。

    (1)、丹娘沙丘所处河段的地貌为(   )
    A、高原宽谷 B、“U”形浅槽谷 C、冲积平原 D、河口三角洲
    (2)、丹娘沙丘属于(   )
    A、喀斯特地貌 B、河流地貌 C、风沙地貌 D、海岸地貌
    (3)、该沙丘的沙源主要是(   )
    A、印度洋海滩 B、青藏高原疏松的土壤 C、附近沙洲和河漫滩 D、塔克拉玛干沙漠
  • 12、下图示意某地常见的地貌景观。据此完成下面下题。

    (1)、形成图中天窗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风化作用 B、风力侵蚀 C、流水沉积 D、流水侵(溶)蚀
    (2)、该地地下可能发育的地貌有(   )

    ①石林②峰林③石柱④石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该类地貌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主要是(   )
    A、丰富旅游资源 B、利于发展水运 C、降低基建成本 D、增加耕地面积
  •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乌兹别克斯坦为中亚内陆国,2022年乌兹别克斯坦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为25.1%。农业用水约占总用水量的96%,棉花病虫害防治90%以生物防治(主要采取保护天敌和释放天敌等方式)为主,农业灌溉基本采用漫灌方式。

    材料二:长期以来,该国纺织服装业(按生产工艺分为纺纱工业、织布工业、印染工业、服装工业等)以低端的纺纱工业为主体,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

    材料三:图示意乌兹别克斯坦区域简图。表1为乌兹别克斯坦三次产业结构构成。

    表1

    时间

    第一产业占比

    第二产业占比

    第三产业占比

    1991

    49%

    17%

    34%

    2018

    17%

    35%

    48%

    2022

    25.1%

    33.4%

    41.5%

    (1)、简述该国棉花种植采用生物防治病虫害的效益。
    (2)、简析该国水资源危机频发的原因。
    (3)、描述该国农业在产业结构中的特点,并分析该国纺织服装业长期以纺纱工业为主没有形成完整产业链的原因。
  • 1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宁(南京)—合(合肥)双都市圈位于长三角西部,主要包括12个地级市,区域内协同发展的潜力巨大。经济流、交通流、信息流是反映城市空间联系格局的重要指标,图示意宁(南京)—合(合肥)双都市圈各城市经济流、交通流、信息流首位联系方向。

          

    (1)、概括南京、合肥城市辐射功能的异同。
    (2)、与安徽省其他地市相比较,说明滁州市、马鞍山市在承接南京产业转移方面的区位优势。
    (3)、从城市联系的角度为促进宁—合双都市圈协同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 1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达连地堑位于巴拿马达连省东部与哥伦比亚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其边缘多火山分布,是南美洲与北美洲之间相互连接的桥梁(图)。这里不仅包含着绵延125英里的狭长山脉,还包括热带雨林、河流以及沼泽地,并且没有任何道路设施,被认为是全球最危险的地带之一。报道称,2023年前9个月,已有约40万移民冒险穿越南美洲的达连地堑前往美国。

    (1)、分析达连地堑地区山地的成因。
    (2)、简述达连地堑地区热带雨林的形成原因。
    (3)、推测穿越达连地堑的移民可能遇到的威胁。
  • 16、耕地非粮化是将大量耕地转化为非粮食生产的行为,以非粮食作物播种总面积占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比率表示非粮化程度。“山城”重庆是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图示意重庆市2011~2020年耕地非粮化程度分布。读图回答下题。

    (1)、2011~2020年重庆耕地非粮化程度变化正确的是( )
    A、低度非粮化的区县数量增加 B、低度非粮化的区县数量变化最大 C、中度非粮化的区县面积减少 D、高度非粮化的区县数量变化最小
    (2)、重庆市耕地非粮化率高的自然基础是( )

    ①红壤分布广泛      ②山地、丘陵为主      ③地质灾害频发      ④水、热、土组合多样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3)、该市高度非粮化的地区以蔬菜、瓜果生产为主,主要原因是( )
    A、市场需求量大,经济效益高 B、土壤肥力不足,不宜种粮 C、农民外出务工,劳动力短缺 D、地形崎岖,不宜机械化生产
  • 17、2022年“两会”期间,有代表建言“进一步完善《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纲要》,筹划环渤海湾区发展规划。”图为“构想中的环渤海湾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1)、环渤海湾区发展地理位置优越性体现为( )
    A、邻近东南亚经济圈 B、靠近沪宁杭工业基地 C、靠近京津唐工业基地 D、铁路运输便利
    (2)、北京作为湾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强大的原因有( )
    A、北京城市服务范围小 B、北京市对外交通方式多样 C、北京市距湾区各城市较远 D、北京市旅游资源丰富
  • 18、江西省上堡梯田兴起于秦汉时期,一代代居民在此依山建房、开山垦田,梯田规模逐渐扩大,最高海拔1260米,垂直落差近千米。图为“上堡梯田景观图”。读图回答下题。

    (1)、当地自古就有“惊蛰后犁田,清明至谷雨播种育秧,立夏至小满插秧,处暑至白露收获”的一年一季水稻的传统农事安排,与其密切相关的自然条件是( )
    A、耕地面积小,机械化水平低 B、降水季节变化大,集中于春夏季节 C、地处中温带,年平均气温低 D、海拔较高,热量较少,生长周期长
    (2)、图中传统民居散布在田地中,主要是由于( )
    A、道路交错,利于发展旅游 B、地势起伏较大,便于劳作 C、植被茂密,利于防风 D、降水量大,利于防洪
  • 19、净活跃度指一定时期区域内就业人口迁入人数与迁出人数的差值,可表示该区域就业吸引力大小。图示意武汉近郊各区的净活跃度变化(每个区下面括号里代表的是主导产业)。读图回答下题。

    (1)、2017~2019年,该区域( )
    A、就业人口总量呈下降趋势 B、武钢区就业人口总量增加 C、纸坊区就业吸引力最大 D、豹澥区就业吸引力最小
    (2)、为促进产业和城市融合发展( )
    A、物流业向中心城区迁移 B、引导阳逻区人口外迁 C、纸坊区增加住宅面积 D、豹澥区注重产业升级
  • 20、金丝猴是典型的森林树栖动物,常年栖息于海拔1500~3300米的森林中。随着季节的变化,不向水平方向转移,只在栖息环境中垂直移动。图为“湖北神农架山地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1)、夏季,金丝猴能够栖息的最高自然带是( )
    A、常绿阔叶林带 B、落叶阔叶林带 C、山地针叶林带 D、山地灌丛草甸带
    (2)、造成B、C自然带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A、坡向 B、水分 C、坡度 D、植被
    (3)、造成南坡自然带分布高度高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太阳辐射 C、降水 D、相对高度
上一页 653 654 655 656 65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