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甲图是某地的地质剖面图,乙图是甲图中O地某处花岗岩球状地貌景观图。分析完成下列问题。(1)、判断M地、N地的地质构造类型。(2)、简述M谷地、N山岭的形成原因。(3)、简述O地花岗岩球状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
-
2、读图(图中阴影表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1)、甲在乙的方向,丙在丁的方向。(2)、丙地位于(填“东”或“西”)半球,(填“高”低”或中”)纬度。(3)、甲乙之间的昼夜分界弧线是线(晨或昏)?图示时刻,北京时间为(4)、该日的节气为 , 甲地日落时太阳位于方位,乙地日落时间为点,乙地的夜长为小时。)(5)、此日过后的三个月期间,甲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的总体变化趋势是什么?
-
3、下图是某日某科技工作者记录的一直立木杆日影长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木杆高度为1m,tan15°≈0.27,tan30°≈0.58),读图分析完成下面小题。(1)、该地经度可能是( )A、90° B、105° C、120° D、135°(2)、若观察者站立于木杆正南1m处,当日观察到的木杆日影远端运动轨迹正确的是( )A、
B、
C、
D、
-
4、下图为甲、乙两地某日从日出到日落太阳高度角日变化示意图,其中甲地位于北半球。读图,分析完成下
面小题。
(1)、据图推测,乙地位于( )A、东半球赤道上 B、东半球北回归线上 C、西半球赤道上 D、西半球北回归线上(2)、据图推测,该日应该是北半球的(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
5、 6月22日,“网络天文爱好者协会”的四位成员展示了各自所在地当日的太阳视运动状况,如下图所示。读图,分析完成下面小题。(1)、对纬度介于甲、乙之间的地区来说( )A、正午时,太阳位于当地北方天空 B、正午时,太阳直射当地 C、6月22日这一天,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从西南方向落下 D、6月22日这一天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从西北方向落下(2)、下列关于昼夜长短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日乙、丙、丁三地昼长为一年中最大值 B、此日从乙地向北昼越来越长 C、在一年中丙地的夜长一直短于丁地 D、在一年中甲、乙、丙三地不可能同时出现昼夜平分的现象
-
6、读东半球部分图,AB为晨昏线的一部,C地的昼长为8小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 )A、(23°26′S、0°) B、(23°26′N、180°) C、(23°26′N、160°E) D、(23°26′S、20°W)(2)、此刻国际标准时间为( )A、0时 B、12时 · C、13时20分 D、10时40分(3)、此刻全球两个日期的范围比约是( )A、1:17 B、4:5 C、8:9 D、10:17
-
7、暑假期间,某游客迎着旭日进入图幅范围,以4km/h的速度步行于我国长江流域某山区公路(如下图)。分析完成下面小题。(1)、视线受阻的公路边常设有凸面镜用于保障汽车的行车安全,利用凸面镜可看到对面来车,凸面镜应该设置在图中( )A、甲 B、乙 C、丙 D、丁(2)、该游客步行在图幅范围期间( )A、进入时步行最省力 B、以下坡路段为主 C、途中起伏不到40米 D、离开时身影在右前方
-
8、下图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 , 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砾石的平均砾径T3>T0>T2>T1。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 )A、间歇性下降 B、间歇性抬升 C、持续下降 D、持续抬升(2)、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 )A、T0形成时期 B、T1形成时期 C、T2形成时期 D、T3形成时期
-
9、读某地区地形略图,分析完成下面小题。(1)、这里河流曲折多弯,最可能的自然原因是( )A、侧蚀作用明显 B、受断层的制约 C、受溯源侵蚀作用明显 D、河流下蚀作用强(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里山高水深,位于河流上游 B、此处河流曲折,不易发生洪涝 C、河流总体自东向西流 D、该地区聚落沿河流分布于河流凸岸一侧
-
10、读我国某地区交通干线(虚线)分布图,分析完成下面小题。(1)、由图可以看出,该地区交通干线分布的共同特点是( )A、沿山谷延伸 B、沿山脊延伸 C、沿等高线延伸 D、沿经纬线延伸(2)、下图中最能反映图示地区交通线形态的是( )A、
B、
C、
D、
-
11、下图为沿回归线东西向的某区域地质剖面图,分析完成下面小题。(1)、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处地质构造为向斜,适宜在地面打井找到地下水 B、乙处地质构造为向斜,适宜在地面打井找到石油 C、甲处地质构造为背斜,适宜在地面打井找到石油 D、丙处地质构造为地堑(2)、丙附近可能为( )A、南极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B、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消亡边界 C、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D、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
-
12、读我国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图,分析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 )A、①处为良好的储水构造 B、②处可能形成浅海环境 C、③处可能含有生物化石 D、河流发育的地质构造为向斜(2)、该地先后发生了( )A、沉积作用、地壳运动、侵蚀作用 B、地壳运动、侵蚀作用、沉积作用 C、地壳运动、沉积作用、侵蚀作用 D、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地壳运动
-
13、下图中图1表示岩石的形成过程及原因,图2为地质循环示意图。分析完成下面小题。(1)、图1中甲、乙两处岩石类型分别对应图2中的( )A、a、c B、d、a C、e、d D、c、e(2)、图1中乙岩石的形成对应于图2中的地质作用环节是( )A、① B、② C、③ D、④
-
14、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山南麓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分析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甲地的自然地貌是( )A、河口三角洲 B、山前洪积扇 C、峡谷 D、台地(2)、图中甲地7、8月份最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A、山洪 B、沙尘暴 C、地震 D、干旱(3)、防御山南麓平原地区春季主要气象灾害的有效措施是( )A、退田还湖 B、拆除库坝 C、禁止开矿 D、抽取地下水灌溉
-
15、读一年中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图,分析完成下面小题。(1)、当地球公转速度为图1中P点时,地球位于图2公转轨道的( )A、甲点附近 B、乙点附近 C、丙点附近 D、丁点附近(2)、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于图2中丙点时( )A、太阳活动剧烈 B、地球自转线速度加快 C、地球自转角速度减慢 D、地球公转速度较其他三地慢
-
16、下图图为以某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若不考虑地形等因素,一架飞机从甲地沿球面最短线路飞往乙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完成下面小题。(1)、甲、乙两地均位于( )A、北半球、东半球 B、南半球、东半球 C、北半球、西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2)、该飞机飞行方向和飞行距离分别是( )A、一路正西3330km B、先东南,后东北6660km C、先东北,后东南大于6660km D、先西南,后西北小于3330km
-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3年5月2日23时27分,云南保山市隆阳区发生5.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下面左图示意此次地震震中位置,右图示意地球圈层结构,其中①、②虚线表示不连续界面。
(1)、此次地震震源位于地球圈层中的 , 在图中由、(填字母)共同构成。(2)、分别说出①、②所表示的不连续界面名称及各自上下相邻的圈层。(3)、说出地震发生时,隆阳区人们经历的震感变化,并说明成因。 -
18、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所示的地址年代是代。(2)、该地质年代的典型动物是。(3)、该地质年代植物代替了植物、动物代替了动物。(4)、图中动物已经灭绝,你认为该动物灭绝的原因是什么?
-
19、材料一: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无处不在,如太阳能路灯。低碳经济悄然融入百姓生活。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
(1)、根据材料二,描述我国太阳总辐射量分布的总体特征。(2)、纬度相近的重庆、拉萨两地的年太阳总辐射量有什么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3)、太阳能在生活中的应用,除了材料中提到的太阳能路灯之外,还有哪些?(举2个例子) -
20、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执行飞行任务的3位航天员有陈东、刘洋、蔡旭哲。在10月12日下午,中国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天宫课堂”第三课授课,这也是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首次太空开课。
为了解神秘的宇宙环境,第四高级中学的同学进行自主学习探究活动,网络上搜集资料,回答了下列问题,相互帮助完成学习任务。
学习过程中,同学A对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是这样描述的:
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是浩瀚宇宙中的一个发光的天体。
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按照级别从高到低,依次为可观测宇宙、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地球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之一,它和其他行星在同一条椭圆轨道上围绕太阳公转,公转方向不同。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地球排在第三位,地球内侧相邻的是金星,地球外侧相邻的是土星。小行星带位于地球和火星之间。
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日地平均距离约1.5千米。
(1)、请你挑出该同学描述中的3处错误并改正。(2)、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到预定位置后,以地球为中心的天体系统是;从地球发射进入预定轨道后经过级天体系统。A.1 B.2 C.3 D.4
(3)、进入预定轨道运行的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属于____。A、自然天体 B、流星体 C、人造天体 D、地球卫星(4)、空间站的条件越来越好了,因为我们有自己的“太空供电公司”。其实神舟十四号的耗电量其实并不大,它将转化为电能供飞船使用。(5)、当神舟十四号飞船在太空运行时,对它影响最大的因素是____。A、太阳辐射 B、发射场的天气状况 C、太阳活动 D、地球自转速度(6)、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于生命存在的宇宙环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