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矶”在地质学上称为“露头”,是指从江边向江心突出的小石山,其三面临水,形如半岛,是长江中下游的独特地貌。长江沿岸从洞庭湖附近的城陵矶至南京附近矶石众多,其中城陵矶至武汉段上段、下段矶石夹江分布,而中段无矶石分布。下图示意矶头影响下形成的河段(图1)及长江中下游矶头分布图(图2)。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长江沿岸南北两侧矶石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

    ①河流的顺直程度    ②河岸的岩性    ③植被覆盖率    ④地转偏向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矶石处的流水作用表现为( )
    A、迎水面和背水面均为侵蚀 B、迎水面侵蚀,背水面堆积 C、迎水面和背水面均为堆积 D、迎水面堆积,背水面侵蚀
  • 2、福建霞浦海湾的自然环境和地貌特点特别适合画意摄影,摄影师可以围绕着海湾从不同的视角进行拍摄。下图为福建霞浦海湾示意图(图1)及某日景观图(图2)。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当地近海养殖时,渔民面临的难题最可能有( )

    ①夏秋台风频繁    ②光照不足    ③赤潮泛滥    ④冬季水温过低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2)、若图2为暑假期间,某摄影师在霞浦海湾拍摄的一幅日出景观图,拍摄的位置及时间可能是( )
    A、甲5:00 B、乙6:00 C、丙7:00 D、丁5:30
  • 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读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图a)和亚洲季风环流图(图b),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二:入秋以来,强冷空气给我国西北地区带来较大影响。10月19日,新驻北部地区和南部地区,分别经历了不同的天气过程。

    (1)、读材料一,当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处于如图a所示位置时,亚洲季风环流为图b中((填甲或乙)所示,此时东亚地区盛行 , 南亚地区盛行
    (2)、材料一图b乙图中控制亚欧大陆的气压中心为 , 形成原因为(热力压或动力压),图中西南季风的成因是
    (3)、读材料二,说出乙地未来几天内的天气变化。
    (4)、读材料二,说出此时海南岛的风向,说出此天气系统的气流运动方向。
  • 4、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乙中,与图甲中①处地貌相同的是(填字母),写出该地貌的形成过程
    (2)、简述图甲中②处地质构造的形成过程。
    (3)、说出在图乙BC之间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特点。
    (4)、图乙中A处的地貌类型是 , 简述其成因
  • 5、读“地球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其他部分为白昼,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的节气是。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2)、此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3)、此时,赤道与晨线、昏线交点的经度分别是
    (4)、此时,45°E所在时区的区时为时。
    (5)、该日地球接近(远日或近日)点,公转速度较(快或慢)。此后三个月,苏州昼夜长短变化情况为
    (6)、据上图信息,在俯视图上画出相同信息的示意图。(画出晨昏线和夜半球)。

  • 6、 2019年7月23日正值大暑,我国多地出现高温天气,下图示意2019年7月下旬的某日我国部分地区高温区域预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我国华北地区相比,7月下旬的长江中下游地区( )
    A、昼夜温差较大 B、阴雨天气增多 C、太阳活动增强 D、雾霾天气频发
    (2)、  2019年大暑之后几天( )
    A、晨昏线与赤道夹角变小 B、西安正午太阳高度变大 C、贵阳日落时刻逐渐推迟 D、昆明昼夜时长差值缩小
  • 7、梅雨是指发生在江准流城的阴而天气,通常始于初夏时节,持续约1个月。梅雨的形成和副热带高压的强弱及位置密切相关。2020年的梅而从6月1日持续到8月初,因时间长、降雨量大被网友戏称为“暴力梅”。下图为2020年梅雨期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的逐日演变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时段( )
    A、地球公转速度先变快后变慢 B、南通太阳高度日变化逐渐减小 C、我国各地黑夜先变短后变长 D、如皋的正午物体日影逐渐变长
    (2)、  2020年“暴力梅”( )
    A、6月初,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偏南,“入梅”时间早 B、6月下旬,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淮河流域降水强度大 C、7月中、下旬,副热带高压脊线持续偏北,梅雨期长 D、8月初,随着副热带高压脊线北移,梅雨期结束
  • 8、下图为某半球某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单位:hPa)。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示季节( )
    A、丁处主导风向为偏南风 B、丙处气压中心势力最强 C、乙处正值高温多雨 D、可能为1月
    (2)、图示太平洋高压弱年份,易导致我国东部地区( )
    A、南旱北涝 B、南涝北旱 C、南北皆旱 D、南北皆涝
  • 9、下图为局部地区气压带和风带形成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 )
    A、①为气流遇冷下沉形成 B、③为气流受热上升形成 C、乙为多雨带 D、②为近地表的西风带
    (2)、当乙气压带被大陆上的气压中心切断时( )
    A、气压带、风带南移 B、天津地区盛行西北风 C、南亚盛行西南风 D、天津地区昼短夜长
  • 10、下表为我国某地气象站某月18~21日气象观测部分记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日

    19日

    20日

    21日

    平均气温(℃)

    2

    -1

    -2

    -4

    气压(百帕)

    1002

    1004

    1006

    1008

    天气状况

    晴转多云

    阴转小雨夹雪

    小雪转阴到多云

    多云转睛

    (1)、此期间过境的天气系统是下图中的( )
    A、 B、 C、 D、
    (2)、该天气系统可能造成( )
    A、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B、华北地区春季的沙尘暴天气 C、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 D、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
  • 11、读某区域锋面系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戊地的天气系统是( )
    A、南半球冷锋 B、南半球暖锋 C、北半球冷锋 D、北半球暖锋
    (2)、对图中四地天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刮西南风 B、乙地气温较高 C、丙地风速最大 D、丁地气压最低
  • 12、读板块构造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 )
    A、F处可能形成海沟 B、E处为板块的消亡边界 C、E处岩石年龄较F处新 D、F处地壳运动较E处活跃
    (2)、若该剖面图是根据地球实际情形进行的大致描绘,则图中甲板块最有可能为( )
    A、印度洋板块 B、亚欧板块 C、美洲板块 D、非洲板块
  • 13、图甲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数码表示岩浆、岩浆岩、变质岩、风化物、况积物,箭头表示各种地质作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甲中表示岩浆岩与变质作用的分别是( )
    A、①、A B、②、C C、⑤、Ⅰ D、④、B
    (2)、图乙中岩石与图甲中数码对应正确的是( )
    A、大理岩——② B、珊瑚石——④ C、玄武岩——③ D、花岗岩——⑤
  • 14、不同地质时期的地层含有不同的代表性生物化石(三叶虫、恐龙、大型哺乳动物分别是地质时期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前期的代表性生物)。读下列某地区岩层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断层最可能发生的时期是( )
    A、古生代前期 B、古生代后期—新生代前期 C、中生代后期—新生代前期 D、新生代后期
    (2)、甲、乙、丙、丁四处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丁—甲—乙—丙 B、丁—甲—丙—乙 C、丁—乙—甲—丙 D、丁—乙—丙—甲
  • 15、某地质勘测组对某一沉积岩进行探测后,得出下表数据。表中甲、乙、丙三地为自西向东水平距离各相差500米的三个探测点,斜线左侧数据为探测点所在地区的海拔(单位:米),右侧数据为该岩层层顶的埋藏深度(即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单位:米)。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地点

    数据(m)

    300/50

    500/400

    300/50

    (1)、乙地地形可能属于( )
    A、断块山 B、向斜山 C、背斜山 D、地垒山
    (2)、下列有关乙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处的岩石容易开采 B、乙地地形成因主要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C、适合在乙地寻找储油构造 D、修建一条南北走向的隧道宜选在乙地
  • 16、福建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可调节窗户遮阳板,实现教室良好的遮阳与采光。下图示意遮阳板设计原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遮阳板收起,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小值时( )
    A、全球昼夜平分 B、南半球为夏季 C、太阳直射20°S D、北极圈以北地区极昼
    (2)、济南某中学生借鉴这一设计,若两地窗户大小形状相同,则应做的调整是( )

    ①安装高度不变,加长遮阳板    ②安装高度不变,缩短遮阳板

    ③遮阳板长度不变,降低安装高度    ④遮阳板长度不变,升高安装高度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 17、北京时间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文昌(20°N,110°E)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经过295天的航行,于2021年5月15日8时20分左右成功着陆。这是我国火星探测史上的一个历史性时刻,意味着我国正式成为第二个成功登陆火星的国家。下图示意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天问一号成功着陆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2)、天问一号从发射到着陆期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公转速度先变慢,后变快 B、太阳直射点两次经过赤道 C、文昌昼长先变长,后变短 D、文昌正午太阳高度角持续减小
  • 18、读经纬网图,据图,回答下面小题。

    (1)、若丁地的昼长为11小时,当甲地日落时,乙地的地方时为( )
    A、19:30 B、17:30 C、8:30 D、20:30
    (2)、若一架飞机在丙地日出时飞往甲地,整个飞行过程中飞行员看到的都是日出现象,到达甲地当地地方时为7时,则飞机飞行的时间及飞行员始终看到太阳的位置分别是( )
    A、3小时东北方 B、1小时东南方 C、4小时正南方 D、3小时东南方
  • 19、下表为我市2021年某月连续三天的日出、日落时刻(北京时间),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日出时刻

    06:15:33

    06:15:37

    06:16:22

    日落时刻

    18:45:37

    18:44:31

    18:43:25

    (1)、与表中日期临近的节气是( )
    A、春分日 B、夏至 C、秋分日 D、冬至日
    (2)、根据表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赤峰市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人 B、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C、华北平原正值小麦收获季节 D、印度半岛盛行东北季风
  •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A河段的河谷横剖面形态大多呈“V”形,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2)、联系所学知识,分析B地的地貌类型及形成过程。
    (3)、结合图示比较A、B两地聚落分布的差异。
上一页 1064 1065 1066 1067 1068 下一页 跳转